APP下载

探究高中体育教学中培育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有效策略

2023-04-04佘亚平

当代体育 2023年5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体育教师意识

佘亚平

近年来,有关数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中生身体素质逐年下滑,呈明显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应试教育理念根深蒂固,使得家长、学校及教师都未能正视体育学科的核心教育价值,因而未督促学生养成正确的体育锻炼意识,“高分低能”问题屡见不鲜,几乎成为了教育常态,严重制约了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本文以笔者多年教育经验为基础,对终身体育意识内涵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当前教育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现状,结合现有教学问题分析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具体对策,以期为相关教育学者提供教学思路,推动我国体育教育向好發展。

1 终身体育意识的概述

1.1 终身体育意识概念

终身体育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科科长保尔·朗格朗于1965年提出的教育观念,终身体育的核心观点是人应该坚持终身锻炼,并在长期的锻炼过程中深化体育运动知识,进而对体育运动产生正确认知,以此强健体魄。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可分为两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借助长期体育锻炼,提高人们的体育运动意识,深化体育锻炼的价值作用,进而养成良好的生活锻炼习惯。第二部分是指教师借助体育教育将终身体育意识传达给学生,并以此作为体育教育的出发点与着力点,改善优化体育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正确认知体育锻炼,借助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运动,以此提高学生身体素养,推动学生学业发展。

1.2 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对体育教学的意义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高中体育教学的核心目标,相较于传统体育教学目标,终身体育意识的教育优势更为显著,有助于学生养成体育学科自学能力。体育课堂教学时间极为有限,且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并不能完全地被学生吸收理解,因而为了确保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高中体育教师应着力构建合理、高效的体育教学课堂,借助多样化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学习意识,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思想,从传统教学模式下养成的“要我学”观念转变为顺应当前体育教育背景的“我要锻炼”,以此推动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基于教师创设的高效教育课堂,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得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有助于学生丰富体育理论知识,强化体育运动技能,对体育锻炼能够产生更为正向、准确的认知,进而巩固深化终身体育意识。终身体育意识同学生体育综合能力发展息息相关,体育综合能力包括锻炼能力、运动能力、创新能力等多个维度,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若能得到提升,终身体育意识也能得到养成发展。受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制约影响,体育教学活动大都以教师的认知理解为出发点,导致学生的学习思想长期受到禁锢,因而无利于学生学习成长。高中生自我意识较强,经受过长期的学校教育使得他们的学习意识及思维能力近乎完善,但由于学习经验较为缺失因而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正向引导,终身体育意识的提升培养有助于推动学生体育能力综合发展,学生能够借此审视自身优势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2 高中体育教学现状

2.1 体育技能教学未实现预期目标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课程标准得到了优化革新,教学内容虽未进行大范围调整,但新课标就高中体育教学理念进行了更为清晰地界定,新课标指出教师要着力构建轻松、愉快、高效的体育教学课堂。就当前教育现状而言,绝大多数高中体育教师并未贯彻落实好这一教学理念。部分教师在开展体育课堂教学时,过于关注学生的个人安全,因而所创设的运动强度及难度相对较低,学生大都无法接触到体育器材。教师将绝大部分的课堂时间交由学生自主支配,然而学生大都会组织游戏或开展于体育无关的娱乐活动,甚至有学生会利用体育课堂学习其他学科,跳远、排球、羽毛球、跑步等对学生身体有益的运动项目极难出现,长此以往,新课标所提出的体育技能教学目标便无法达成实现。

2.2 体育学科未得到高度重视

高考无形之中为高中教师及学生带来了极大压力,受此影响,学生的学习重心会侧重于成绩提升,从而忽略除文化课以外的其他科目,音乐、美术、体育等科目甚至会演变成主课教师的复习课或自习课。除此之外,学校对体育学科的重视程度也同学生体育意识培养息息相关,部分学校体育设施不足,仅有的教学设备可能已经老旧损坏,却并未得到修缮补充,因而无法支持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使得学生的体育运动热情未能得到激发,进而导致学生无法形成体育锻炼意识,影响学生学业发展。

2.3 教师教学意识匮乏

高中体育教师体育知识体系较为完善且大都经受过专业的体育技能训练,随着教学年限的不断增长,教学经验也日益丰富,然而专业训练及教学经验也会对体育教学的深入开展造成不利影响,部分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太过死板,以至于学生无法在课堂训练活动中掌握对应的运动技能,此外还有少数教师侧重于理论讲解忽视了技能指导,长此以往,学生便会丧失体育学科学习兴趣,教师若想借助各类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将极为困难。

2.4 高中生并未正确认知体育学科的学习重要性

当前,绝大多数高中生对体育学科并未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欲望与学习积极性,笔者认为引发这一现象的因素较为多样,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社会因素。互联网技术手段的兴起发展,使得娱乐行业及相关娱乐活动逐步取代了体育锻炼在人们业余生活中的首要地位,因而人们逐渐丧失了体育锻炼意识,高中生也逐渐受到了此类思想的侵蚀,此外由于学业压力过大等外界因素的制约影响,部分学生会沉迷于网络世界无法自拔,长此以往,不信学习成绩会出现大幅下滑,身体状况也极易出现各类问题。第二,家庭因素。近年来,我国已经实行了三胎政策,但高中生群体仍以独生子女为主,体育活动被家长们视为“洪水猛兽”,害怕学生身体受到损伤,因此大都会为学生灌输体育学习可有可无的错误思想。第三,学校因素。绝大多数体育教师所创设的体育课堂极为枯燥无味,且大都基于自身教育认知展开运动教师,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心理及兴趣爱好,学生无法自主选择体育活动,因而便会逐渐丧失学习主动性。就当前高中体育学科教学现状而言,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仅靠体育教师无法达成实现,社会、家长、学校三方缺一不可,只有三方通力协作,才能构建出适应学生学业发展的教学环境,以此提升学生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3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针对性教学策略

3.1 推动学生养成自主锻炼意识

学习压力过大是导致高中生体育锻炼时间匮乏的主要因素,绝大多数教师并未意识到体育锻炼对高中生学业发展的重要价值,部分文化课教师甚至会利用体育锻炼时间为学生讲解习题,致使体育学科教学无法顺利推进。教师未能正确认知体育学科的价值作用,因而导致学生无法端正体育学科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便无从谈起。为解决优化这一教学现状,高中体育教师务必革新自身教育理念,深化学生主体地位,创设丰富多样的体育教学模式,以此推动学生养成体育锻炼意识。此外,学生的兴趣爱好应作为教师设计教學活动的考量因素之一,高中生自主思维意识较强,体育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认知发展需求为出发点,然而体育传统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且趣味性低,因而无益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提升。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应基于学生认知情况及新课标所提出的教育要求,丰富体育活动的实质内涵,创设类型多样的体育锻炼活动,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技能,进而推动学生深入学习。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教育引导,高中体育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听取学生学习意见,借助体育教学缓解学生学习压力,也可引导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以此养成自主锻炼意识。

3.2 指导学生正确认识体育学习的重要性

体育锻炼意识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不能一蹴而就,体育教师应为学生创设高效、合理的体育锻炼氛围,引导学生在不需要教师指导的前提下,能够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活动,深化体育活动的独特魅力,同时,借助坚持不懈的体育锻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高中体育教师可依据学生年级差异为其分配不同的体育活动,例如高一年级学生刚刚升入高中,因而学习压力相对较小,课余时间相对较为充足,因此体育教师可创设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体育锻炼活动中去。高中生自我表现意识较强,乐于参加各项竞技类活动,教师可定期举办排球赛、羽毛球比赛等活动,以此推动学生养成体育锻炼意识。高三学生学习压力较大,体育运动时间较为受限,教师应以缓解学生学习压力为出发点,以此创设趣味性较高的体育活动,借助体育活动学生的课业压力能够得到有效缓解,既提高了学生身体素养,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学业发展。同时,利用校园广播、板报、多媒体平台等形式开展体育宣传,也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以“球类运动”体育教学为例,体育教师在讲解该章节理论知识内容时,可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以此加深学生对运动的理解感知,例如教师可播放足球世界杯比赛、篮球运动技巧或球类运动发展史等视频,学生能够深化对相关理论知识的了解,同时掌握各项运动技能,进而巩固体育锻炼意识,实现终身体育意识同日常生活的高效融合。高中体育教师需要明确,体育锻炼的教育出发点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促进学生学业发展。新课标所提出的教育要求为高中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教学指明了思想路径,高中体育教师急需摆脱传统体育教学思想的禁锢制约,革新教育观念,基于学生学业发展需求及当前体育教育现状对教学活动进行创新优化,实现体育理论知识教学同体育锻炼的高效融合。

3.3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高中时期是学生成长发育以及思维意识养成的关键节点,成长环境、遗传以及个人能力等因素均会导致学生存在差异性,高中体育教师应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基于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为其制定针对性教学方案,以此确保学生能够借助体育锻炼强健体魄。以排球教学为例,教师应从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维度进行综合考量,以此提升课堂教学实效,进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人教版教材中有关武术部分的教学内容是高中体育教学的重难点,教师在完成课堂示范,应指导学生进行独立训练并观察学生的动作是否标准,可以请动作完成度较高的学生进行课堂示范,其他同学进行仔细观察并完善自身动作。也可借助分组教学法,将班级同学划分为几个小组,由组内动作规范的同学对动作完成度不好的同学进行指导,以此为基础,表现好的同学能够深化动作细节,表现不好的同学也能进一步规范动作,既提高了教学效率,也能推动学生通力协作,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发掘学生运动潜力,推动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

3.4 开展多元化体育教学

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提升培养需要借助合理高效的体育教学课堂才能得以实现。学生认知心理及兴趣特点应作为教师创设体育活动的首要标准,同时教师也不能忽略体育活动的趣味性与丰富性,满足以上标准,教师所构建的体育课堂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体育游戏同体育活动相结合也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实效的有力举措,高考为高中生带来了极大的课业压力,因而体育锻炼时间极为有限,借助体育游戏可丰富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为提高体育游戏同体育教学的适配性,教师应充分考虑到班级同学的人员配置及运动能力,依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活动设计。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跑步技巧学习时,可组织接力赛跑,将班级同学均匀划分为多个小组,每组五到六人,最先完成接力比赛的小组为优胜队。借助分组教学法学生不仅能够在接力过程中深化教师所讲解的运动技巧,也能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此外,高中体育教师应着力丰富课堂活动形式与活动内容,以提高体育教学的趣味性。笔者通过大量的走访调研发现,由于时间和认识上的不足,以及教师教学方法的单一枯燥,导致绝大部分高中生缺乏日常锻炼。以此为背景,高中体育教师要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快乐乒乓、人桥接力、协力竞走、集体跳绳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放松心态,缓解学习压力。此外,还可以定期组织球类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体育锻炼意识。

4 结语

后疫情时代,人们愈发重视个人健康,体育教学也逐渐成为了我国高素质人才培养中极为重要的核心环节。终身体育意识培养作为高中体育教学的核心出发点,其作用价值不容忽视,亟须引起广大体育教师及相关学者的高度重视。为此,高中体育教师应基于新课改所提出的教育要求,革新教育观念,明确学生学习认知情况及学业发展需求,为其创设更为合理、高效的体育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体育课堂教学实效,从根本上缓解应试教育对体育教学的制约影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推动学生体育能力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颜依莎.加强高中体育教学培养终身体育意识[J].成才之路,2021(27):122-123.

[2]梁中山.分析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3):89+92.

[3]谢全福.探析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对策[J].高考,2020(04):192.

[4]周福荣.浅谈高中体育模块教学中如何培养终身体育意识[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220-221.

[5]周建忠.略议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08):16-17.

(作者单位:甘肃省成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体育教师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