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2023-04-04马玉虎

当代体育 2023年5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环节学科

马玉虎

随着经济水平的日益发展,人们的教学意识也在不断的进步,对于小学阶段教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就是这一教学意识不断提升的具体表现,在过去的人们教育观念当中,大部分家长都觉得小学阶段是学生快乐成长的阶段,所以在这一时期对学生的学习并没有进行过多的干涉,但是当教育行业以及家长们的教育意识不断提升之后,家长们对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的不断发展正是迎合这一趋势的表现之一。小学阶段的体育学科作为一门辅助学生觉醒对体育锻炼的认知、养成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的学科门类,对学生的成长发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性作用,如果学生在这一阶段通过小学体育的教学,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就能够为自己的成长发育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反之,若是学生没有对体育锻炼形成一个良好的意识与习惯,对于学生的成长也会形成相应的阻碍效果。

在小学体育的教学实践当中,将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融合进教学环节当中,是小学体育教学实践探索的主要方向,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即是通过问题或是相应活动的导向,让学生完成知识或是认知的全环节,这种探究式的教学模式相比传统的讲授课堂而言有着更强的感染力,学生对知识的接收程度以及对于知识的学习兴趣将会更加丰富饱满,这是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环节当中进行使用的优势之一,但是由于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教学环节使用当中的贫乏,在相应的教学环节当中,很多教师苦于没有高效的教学手段来对其进行有效实施,本篇文章通过对小学体育学科发展现状的分析,进一步提出了探究式教学模式融合进小学体育教学当中的意义,随即提出了相应的指导策略。

1 小学体育学科的发展现状

1.1 学生的体育素养未得到有效培育

如今小学体育学科的实际发展现状是学生的体育素养难以从体育学科当中得到有效的培育,体育学科本身在小学开设的目的便是帮助学生在小学阶段对体育锻炼进行初步的认知,在建立认知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养成一个初步的体育锻炼习惯,学生的体育素养在这一环节当中来进行逐步的建立,但是如今大部分的小学在实际的教学环节当中,很多体育课程都没有有效的开展,多数小学体育教师并不会对学生进行相关体育知识的教学、引导学生开展相关活动,都是采用一种放羊式、让学生自由玩耍式的课堂方式来完成体育课时,那么学生的体育素养必然难以从这种放羊式的课堂环节当中得以建立。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一部分是由于小学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并没有一个准确的认知,对体育学科的重要性也没有一个明确的了解,所以在这种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教师们都不会主动的辅助学生完成相关体育素养的培育,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各方面体制状态都处于一种极为脆弱的时期,教师一旦把握不好尺度会对学生的身体造成相应的伤害,教师在这种束手束脚的教学环境下,也就逐渐丧失了开展体育学科教学的信心与勇气,这两方面的问题加上一些其他因素,综合形成了小学体育学科教学当中学生体育素养难以得到有效培育的实际现状。

1.2 教师的教学手段呈现单一性

除了学生的体育素养难以在小学体育学科的教学环节当中得到有效的培育之外,教师在体育学科的教学当中,教学手段的单一性也是如今小学体育学科进行教学开展的重要现状。所谓教学手段的单一性,即是指的教师在相关知识的传授与讲解环节当中所能够使用的方法和手段限制在一种或几种之内,这种教学手段受到束缚的状态就会影响教师正常的教学质量,因为不同教学内容和教学知识所适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不同的,只沿用某一种或某几种教学手段来开展知识传授,所取得的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除了影響教学质量之外,丰富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还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学生在课堂当中的适应力、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热情,所以在如今的教学领域当中,教师教学手段的丰富与否是影响教师教学水平、体现教师职业素养的一大标准。影响教师教学手段丰富与否的因素,既有教师本身学识水平的限制也有教师所处的教学环境当中各方面教学水平的影响,想要实现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性问题的解决,就要从这两方面进行综合性的思考与调整。

1.3 体育学科的学科价值难以体现

前文提到,小学阶段的体育学科,其本身存在的一大价值就是要实现学生体育认知的建立,并且在这种认知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养成一个健康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但是通过对实际调研结果和学生的发展现状分析得出,小学阶段的体育学科对于学生成长发育的推动性效果极其微弱,换句话说,是小学阶段的体育学科价值难以在这一特殊阶段得以有效体现。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一部分是由于教师对体育学科定位认知的错误,相当一部分的教师都觉得体育学科只是能够让学生进行游戏玩耍、快乐放松的学科,忽视了体育学科本身对于学生体育知识拓展的价值,在这种错误的教育观念之下,很多体育课堂的有效性都会受到消极的影响,而且这种错误的教学观念还会施加给学生,反映在学生对待体育课的态度中。

2 探究式教学模式融合进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2.1 激发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兴趣

探究式教学模式融合进小学体育教学环节的一大优势是能够激发起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兴趣,众所周知,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影响学生对某一学科学习动力强劲与否的关键因素,当学生对体育学科有一个极为饱满充足的学习兴趣之后,学生就会积极主动的参与进体育课程当中,在这种饱满而又热情的体育学习环节里,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锻炼习惯都能够得到良好的建立,但是纵观如今的实际教学课堂,几乎没有学生能够以一种极为饱满的学习热情投入进体育课程当中,所以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师们就必须要探究促进学生融合进体育课程学习当中的新型教学模式,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正是这一探究过程的重大突破,通过相关问题和相应体育活动的引导,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进体育课程当中,通过使用各种手段和各种信息来拉进体育锻炼与学生之间的联系,逐步让学生爱上体育锻炼、习惯体育锻炼,久而久之,学生的身体素质都会得到质的飞跃。

2.2 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大特点是学生在学习环节当中的主动性极强,很多时候学生对于问题的探究与解决都是通过自己的实践和经验整合获得的,这种获得环节就能够帮助学生得到学习环节当中的成就感与获得感,这种成就感和获得感就能够助推学生重复进入知识的探索环节当中,在这种积极的良性循环下学生就会对体育学科有所改观,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就能够建立起来。探究式教学模式当中学生的自主性与学生在开展体育锻炼时自身的主导性有着极为类似的状态,在探究式教学模式当中学生是一种独立自主的角色来进行知识的接收,在学生的体育锻炼环节当中,是由学生的大脑带动身体机能来进行的,这其中的隐秘联系是学生愿意完成这一环节,这又涉及到了对于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进一步调整与激发,如果教师能够将课堂当中的体育学习环节,同学生课下的体育锻炼环节进行巧妙的联系与结合,当学生能够在课堂当中进行积极表现、积极参与时,那么学生在课下的体育锻炼环节质量也就有所保证。

2.3 实现学生探究性思维的建立

虽然体育学科作为一门素质类学科对于学生的知识拓展是较为有限的,但是在体育教学环节当中使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能够一定程度上实现学生探究性思维的建立。当学生进入体育教师的探究是引导环节当中后,学生完成的这一系列探索过程正是学生思维意识逐步建立并且摸索的过程,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熟读唐诗300首,不会写诗也能够吟诵。这句话的意思指的正是在长久的练习和锻炼过程当中学生会养成一种惯性思维,在长久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学之下,学生就会养成一种固定模式的探究性思维,这种体育锻炼环节当中养成的探究式思维与知识类学科的学习养成的探究性思维有着一定程度的差别,因为这种体育锻炼环节相当于是学生的实际活动环节,但是学习过程当中的探究性思维主要是在学生的精神层次展现出的,这一实践一精神的差别,也能够进一步的辅助学生相关思维的进一步发展与建立。

3 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使用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策略

3.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环节中,想要使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来辅助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教师可以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这一点来思考,通过让学生结成相应的体育锻炼小组,以小组的监督力来帮助学生完成相应的探索与实践,因为当学生以一种独立个体的角色来进行相应体育锻炼时会受到一些情绪和体力的影响,在遇到一些困难时经常会选择半途而废或是搁置不理,但是当学生融入小组过程当中学生就会具备相应的团队荣誉感,在这种团队荣誉感与周围组员的带动之下,学生对于问题的解决意识将会更为充足,同样探究式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还会出现一些受学生个人能力和意识影响的情况,当学生进入小组之后,学生面对问题时是整个小组共同发力,是在一种团队智慧下来完成相应问题的解决缓解的,这是学生作为个体存在所不能满足的条件。

但是在小组合作的实际应用环节当中教师要明确一个原则,即是在进行学生的能力分组时要依照学生不同的水平和状态来进行小组的合理划分,要尽量避免将同质类型的学生划分为同一小组当中,要尽量将互補型的学生划分为同一小组,通过形成一种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模式来进行学生小组合作的开展,通过给予学生同一水平线和相同的探究问题,让学生在探索当中成长、在快乐当中得以进步,同样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还能引入相应的小组竞争机制,通过积分值和奖惩机制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学生学习动力的又一次迸发。

3.2 问题导向课堂模式的使用

问题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算是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第一步,因为探究式的教学模式首先要找到问题或是所探索的目标,这第一步的落实就需要教师通过相应的引导来辅助学生找到本节课知识的核心问题,问题导向课堂模式的具体营造进程是教师通过设定相应的问题,以问题来促进学生的学习环节的进步,这两者的学习模式都是围绕某一核心问题来开展的,但是问题导向课堂模式与探究式教学模式有所不同的是问题导向式的课堂模式影响的是让学生通过丝剥茧式的探索来得到相应的知识,问题导向只能算是一个手段,而探究式的教学模式重点是在探究的过程,知识的接收和获得是在探究过程当中得到的,而结论相比于过程反而没有那么重要,所以说问题导向课堂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当中的具体实践可以作为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第一步来进行。

比如,在帮助学生体育锻炼前的热身活动的重要性问题时,教师就可以以问题导向课堂模式的应用来推进学生的探究过程。教师可以先问学生几个问题,如:热身活动与相应的体育锻炼内容有没有什么必要性的联系?热身活动是不是只用到哪些部位就进行哪些部位的热身,其他的身体部位则不用管?通过这两点内容的引入,帮助学生理解热身活动对于育锻炼的重要作用,通过这两个问题的引入,帮助学生逐步探究体育锻炼热身内容的影响,最终完成这一核心知识点的准确掌握。

3.3 辅助学生养成探索意识

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是要建立在学生拥有足够的探索力和探索意识基础上来开展的,如果把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比作为一辆跑车,那么学生的探索意识是这辆跑车的发动机,学生的探索力则是尽量跑车的燃油,两者缺一不可。如果学生的探索意识与探索力没有达到足够的标准的话,学生很难进入教师所引导的探索环节当中,甚至在探索环节当中会出现与教师的引导脱节、半途而废的问题,从这一点来看,学生积极健康的探索意识和探索能力对教师开展探索式教学模式的重要影响。对于学生探索意识的养成与建立,教师可以从问题导向手段的使用入手,通过问题的驱动,激发起学生探索问题的好胜心与好奇心,随后让学生逐步进入到探索环节当中,养成学生的探索意识与探索力。

总而言之,小学体育教学实践当中对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使用是社会发展和人们教育意识进步双重促进下产生的现状,所以想要实现其有效性的进一步发展,教师就要立足这一社会背景下进行反思,具体的教学实践教师可以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应用问题导向课堂模式、辅助学生养成相应的探索意识等方面来进行,这些方面的内容既包含了教师对教学环节的相应调整,也含有对学生思维意识和能力进行培养提高的部分内容,无论采用何种手段与方式其核心点都是要推进探究式教学模式与小学体育课堂的深度融合,通过提高小学体育教学学科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辅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学生的正常成长发育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贾建良,陈斌,蒋慧娟.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运动精品,2022,41(01):74-76.

[2]胡书琪.探究式教学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读写算,2021(28):117-118.

[3]王杰.探究式学习模式在小学蹲踞式跳远教学中的应用[J].田径,2021(08):18-19.

[4]徐月.小学体育探究式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56):117-118.

[5]吴小华.探究式教学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第二课堂(D),2021(01):48-49.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新北小学)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环节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