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再探析

2023-04-04李广川何雪梅

科学导报 2023年21期
关键词: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李广川 何雪梅

关键词:《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新唯物主义;社会认识论;社会历史观;人的实践

学界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做了大量研究,想弄清其中的思想奥秘。一般做法将《提纲》分成几部分加以阐述,突出实践观。这种做法对《提纲》结构进行重塑,失却了每条提纲独立存在的意义。本文在保留《提纲》原有结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阐释方案。

第1条是旧唯物主义批判总纲。首先,《提纲》批判对象是“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就是旧唯物主义,它断言存在先于思维,思维源于存在。马克思认为这种唯物主義有理论缺点——“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理解对象、现实、感性。“客体”是存在另一种说法,客体的理解就是把万事万物看成自然事物。“直观”指思维的直观形式,因为整个世界由自然事物构成,所以人对世界的认识通过直接观察和经验达成。这样,人与世界的关系就归结为受动的自然主义认识论关系,遮蔽了人与世界的辩证联系。对此,马克思认为,世界并非只有客体形式,还有对象、现实、感性,人并非只有直观思维,还有感性实践能力。由于人的实践,主体与客体、人与世界就在人的实践产物即对象、现实、感性中获得了不同于自然主义认识论受动意义的统一。这显示出马克思认识论立场的实践性与社会性。

其次,马克思比较作为旧唯物主义哲学敌对阵营的唯心主义。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一同发展起来,但是不同于唯物主义,它断言思维先于存在,存在源于思维。唯心主义认为思维或精神创生物质世界。所以“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把能动的方面抽象地发展了”。马克思认为,唯心主义主张精神是世界本原,不外是抽象和夸大人的主体能动性。它没看到人的实践的物质制约性,在本质上就同唯物主义一样,也遮蔽了人与世界的辩证联系,没看到人与世界在人的实践产物即对象、现实、感性领域实现的统一。因此唯心主义“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唯心主义缺少现实的实践观点与社会视角。

最后,马克思交代批判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理论来源,对比黑格尔哲学批判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不彻底性。作为近代哲学最后成果,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哲学终结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陷入的思维与存在二分问题。黑格尔认为,世界由绝对观念生成,人们置身观念世界之中,人在世界中认识到的,是绝对观念自我展开自我实现的思想内容。思想认识与观念世界辩证统一,伴随认识过程和观念世界不断发展,人与世界达到绝对观念的实现。黑格尔抽象理解人与世界辩证统一历史进程,作为黑格尔以后最杰出的哲学家,费尔巴哈拒斥这种抽象思辨的学问。他吸取并发展旧唯物主义,声称整个世界除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黑格尔鼓吹的绝对观念是宗教世界信仰残余,而观念,不外是人从观察自然界中得来的。费尔巴哈使唯物主义在德国登上理论王座,一度影响马克思的精神世界。但是后来马克思意识到,费尔巴哈虽然炸开黑格尔的思辨体系,却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他口口声声的人,只是观察自然的人。因此“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费尔巴哈看不到人与物质世界的辩证联系。当他理解对象、现实、感性时,仍然是直观的。“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譬如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认为,只要依靠基督教自然纯真的思想感情,就能消除犹太人利己主义。他不懂,并非犹太人没有信仰基督教而有这些观念,而是犹太人的社会实践带来这些观念。据此,费尔巴哈暴露出理解对象、现实、感性的唯心主义,他的唯物主义不彻底性使他对西欧社会物质实践领域的工人运动和空想社会主义也缺乏了解,并对这些运动的革命意义缺少充分的评价与估计。

第2条批判旧唯物主义自然主义认识论。旧唯物主义深陷思维与存在的二分,它虽确立存在相对思维、客体相对直观优先地位,却遮蔽了人的主体能动性,遮蔽了人与世界的辩证联系。因此,旧唯物主义在对象、现实、感性的社会领域中,仍像观察自然时那样,认为社会中实践产物和自然中“自在之物”一样,难以证明其可知。恩格斯在《终结》中曾提到旧唯物主义这一问题,他说“这个问题叫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对这个问题,旧唯物主义者也就是从经院哲学唯名论者邓斯·司各脱以来,经培根、霍布斯、洛克到贝克莱、休谟的英国经验论者都没能解决。最后休谟以其不可知论宣告经验论困局:直观思维与自然事物之间鸿沟无法弥合。德国古典哲学中康德哲学继承了不可知论。康德综合唯心主义抽象的思维能动性学说与英国经验主义思维直观性理论,认为人的认识能力由能动统觉和受动直观两部分构成,这是人先于经验的先天认识能力。在认识过程中,人发挥先天认识能力认识并综合事物经验表象,构成主观认识和真理。但是康德既未能解释先天认识能力来源,也否定认识事物自身可能,他认为“物自体”本身处于不可认知的彼岸世界。德国古典哲学发展到黑格尔,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才得到基本解决。黑格尔指出,康德解释不了人的先天认识能力,因为他不知道先于世界的绝对观念,绝对观念是世界本原,它既创生自然界的客观精神,又创生人的主观精神,在主客观的辩证运动中,二者相互渗透、相互生成,压根也不存在物自体的彼岸世界。黑格尔抽象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揭示了人与世界的辩证联系,但这不够。马克思认为,对已置身对象、现实、感性的社会中的人来说,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是现实的、一目了然的、已被人的生活实践证明了的真理。对此,恩格斯说“既然我们自己能够制造出某一自然过程,按照它的条件把它生产出来,并使它为我们的目的服务,从而证明我们对这一过程的理解是正确的,那么康德的不可捉摸的‘自在之物’就完结了。”人的思维的对象性的真理性,就不再是理论的问题,而是实践的问题。人要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就要到人与世界现实的辩证联系或社会实践中去寻求。

第3条批判旧唯物主义直观主义社会观。直观主义社会观是自然主义认识论在社会上的运用结果。《神圣家族》中说,法国唯物主义者孔狄亚克受教于英国经验论者洛克,他曾在《人类知识起源论》中阐述洛克的经验主义,证明人的灵魂和感觉来自经验和习惯,取决于教育和外部环境。爱尔维修以洛克学说为出发点,把经验主义应用于社会,提出教育万能论。拉美特利、霍尔巴赫在道德部分与爱尔维修道德论保持一致。但是法国唯物主义关于经验、习惯、教育、环境影响人的学说,仍带有思维与存在二分的自然主义认识论特点。马克思说“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学说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直观主义社会观一面把教育和环境看成客体,另一面将人等同于直观经验,忽視人对教育和环境的实践改变,没有看到人与世界的辩证联系,无法科学揭示社会生成和发展规律。空想社会主义便是明证。1888年《提纲》稿本中,恩格斯曾为这段话加上“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就是如此”,表明空想社会主义与直观主义社会观存在思想联系。《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说,罗伯特·欧文接受唯物主义理论,从直观主义社会观出发,按照合乎人的自然天性原理,筹建新拉纳克等空想共产主义试验区,想借此消除因资本主义生产带来的工人阶级道德堕落,实现社会主义绝对真理和正义。但事实证明,由于欧文没看到并发挥无产阶级能动改造世界作用,将社会主义奠基于人与世界的辩证联系,奠基于对象、现实、感性的社会物质现实,因此他的共产主义只能流于空想,无法转变为科学。马克思不同意直观主义社会观,他认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社会生活中人与教育和环境本就辩证统一,二者凭借人的实践相互生成和改变。由此,社会物质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必然导向无产阶级普遍联合与政治革命。

第4条批判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组成部分之一:宗教哲学认识论。黑格尔逝世后,德国涌动着政治斗争的暗流,这一斗争首先集中于反对作为德国官方意识形态的宗教的斗争。宗教斗争的需要使人们注意到前后相继掀起革命浪潮的英法唯物主义,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就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中登场。他宣称“自然界是不依赖任何哲学而存在的;它是我们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产物)赖以生长的基础;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我们的宗教幻想所创造出来的那些最高存在物只是我们自己的本质的虚幻反映。”他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的关系谐和一致,宗教源于人直观自然所得的道德情感。宗教赖以存在的基础中没有什么矛盾,宗教幻象的消除只是使人们道德觉醒思想觉知的事情。费尔巴哈以宗教哲学认识论和宗教批判破除了基督教德国意识形态迷障。但他抛弃了黑格尔能动的辩证法思想,他看不到,由于人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世界就越来越脱离客体式存在,日益进入对象、现实、感性的社会领域。因此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认识论不彻底,他的宗教批判也不彻底。马克思认为,对宗教的批判应着眼人对世界的物质实践,着眼对象、现实、感性的社会生活,“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早在《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就分析过宗教产生的世俗根源,他说“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产生了宗教”“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对宗教的批判就是对苦难尘世——宗教是它的神圣光环——的批判的萌芽”。他认为宗教来自社会中不合理的实践关系,是被压迫阶级对压迫者制造的苦难的抗议和谋求世俗幸福的思想幻觉与心灵慰藉。费尔巴哈抛弃矛盾统一的辩证法,就丧失了理论上理解宗教的社会起源,在社会实践中使之发生革命,现实、彻底地批判宗教的可能。

第5条总结费尔巴哈宗教哲学认识论特点及缺陷。费尔巴哈把宗教归结为人从自然中直观得来的道德情感,形成宗教哲学认识论,他以为黑格尔哲学只是抽象思辨,对其置之不理,错失了辩证法这一理论瑰宝,不能进一步从人与世界的辩证联系入手,发掘社会实践在宗教问题上的革命意义。

(四)批判费尔巴哈伦理学唯心史观

第6条批判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组成部分之二:伦理学唯心史观。这一批判分两步进行:一是批判费尔巴哈取自宗教哲学认识论的伦理学唯心史观理论本质。二是批判费尔巴哈伦理学唯心史观理论表现。费尔巴哈把宗教哲学认识论应用于社会研究,分析宗教本质与人的本质关系,构筑了他的伦理学社会观。马克思说“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对此,恩格斯解释说“按照费尔巴哈的看法,宗教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关系、心灵的关系”。以往这种关系在虚幻的宗教意识形态中得到反映,而现在,依据费尔巴哈对宗教祛魅的结论,人们只需在彼此的道德本质中自我觉知了。费尔巴哈否定属神的宗教,又试图以人们的道德情感为依据,建立世俗的属人的宗教,说明他对宗教抱有不切实际的留恋和幻想,而这一问题的产生,还在于其宗教哲学认识论不彻底。因为费尔巴哈抛弃了黑格尔哲学,所以他看不到黑格尔以抽象形式揭示的人与世界辩证发展规律,不能进一步从社会实践出发说明人的本质及道德观念,而是反过来从道德观念出发说明人的本质及社会关系。费尔巴哈自以为摆脱抽象思辨,却在社会观上退回唯心主义。对此,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费尔巴哈没看到他的伦理学唯心史观中的道德人不是现实的从事社会实践的人。按照恩格斯说法,这种人其实是“许多现实的人的精华”,是许多人在与世界的辩证联系中发展出的思想抽象。而现实的人,他们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他们的本质来源于实践的、实际发生的社会历史过程。

费尔巴哈伦理学唯心史观理论本质必然决定其理论表现为:首先,把神圣化的道德或“宗教感情”说成孤立的抽象的人的本质。其次,既然“宗教感情”是人的本质,而具有这种本质的人就是人类,它统治许多自然的个人,因此人类与其自身、与自然界就在这样的世界中和谐共处,相安无事。这就是费尔巴哈撇开辩证实践的社会历史过程达到的最终结论。

第7条总结费尔巴哈伦理学唯心史观特点及缺陷。费尔巴哈伦理学唯心史观不知道由人的实践开启的人类社会生存境遇,不懂得具有“宗教感情”的人是社会历史的产物,这种人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上需要不同现实内容支撑,而对费尔巴哈这个时代来说,宗教感情的基础是“一个分裂为利益直接对立的阶级的社会”。不同阶级,由于他们在社会物质实践中地位不同,同一种“宗教感情”可以表达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对立的阶级诉求,而“宗教感情”绝不能消除这些对立。因此费尔巴哈从反宗教和旧唯物主义出发,却得出温和保守的政治结论,他未能为德国社会进一步的斗争提供积极的内容。

第8条提出新唯物主义社会认识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对置身对象、现实、感性的社会中的人来说,社会由他们的实践开创,他们与世界之间本来就存在辩证作用的关系。黑格尔在哲学史上第一个全面地叙述了这种关系一般形式,但是辩证法在他手中神秘化了,因为黑格尔认为辩证法是绝对观念的自我发展和实现。应把辩证法重新置于唯物主义基础上加以考察,但这种唯物主义不是早已被黑格尔批判过的旧唯物主义,而直接是现实的社会历史。这样,社会历史领域内辩证法就归结为两方面:一是社会的现实的人的实践,二是对这种实践的辩证关系的理解,或者说,关于社会历史运动规律的学说。后者从属于前者。因此“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如果对黑格尔以前的英国经验论者来说,他们的思想中还残留着种种不彻底性,妨碍他们认识世界,由此造成了理论上的不幸,那么在黑格尔诞生后,尤其当社会历史已经发展到这种程度,即已经可从各种偶然事件中看出其后的实践动因及由此展开的辩证联系时,像黑格尔绝对观念一样的各种唯心主义怪想,就绝不是不可避免了。恩格斯说“这就是说,人们决心在理解现实世界(自然界和历史)时按照它本身在每一个不以先入为主的唯心主义怪想来对待它的人面前所呈现的那样来理解;他们决心毫不怜惜地抛弃一切同事实(从事实本身的联系而不是从幻想的联系来把握的事实)不相符合的唯心主义怪想。”

第9条总结旧唯物主义从直观思维出发形成的社会历史观。法国唯物主义从英国经验论和自然主义认识论出发,将社会一分为二,一半只是作为客体的教育和环境,另一半只是直观和经验世界的人,这种直观主义社会观曲解在人的实践中本就辩证统一的对象、现实、感性,不能科学回答社会历史运动之谜。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理论表现异于英法唯物主义,但在理论本质上,其宗教哲学认识论和伦理学社会观仍有着和英法唯物主义一样的缺陷。费尔巴哈认为宗教的根据是人对自然事物直观产生的思想情感,进而认为道德感情或宗教感情是人的本质,幻想它可以把许多人自然联系起来,构造其乐融融的世界。但费尔巴哈不知道他追求的那种抽象的道德人实则生活在利益彼此对立的市民社会中,宗教观念只是这一社会的意识形态外衣,它需要现实内容和阶级诉求补充。因此“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达到对单个人和市民社会的直观。”费尔巴哈伦理学唯心史观是直观主义社会观最后形态,但这一理论并不彻底。

第10条从辩证实践角度阐发新旧唯物主义不同社会立脚点及历史旨向。“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旧唯物主义发端于基督教中世纪,那时以来的西欧世界经历了具有深远意义的物质实践变革。早先从封建土地制度和人身束缚下逃出的农奴结成城市,形成最早的城关市民。伴随农奴不断涌入,城市中形成掌握技術和劳动资料的市民组织,同时出现纯粹以劳动为生的平民。劳动生产的发展使城市兴起和壮大,城市间加强联系。共同的城市条件发展为阶级条件。市民阶级就降生于这样的环境,他们代表新兴资产者利益,与封建贵族展开经济利益的斗争。同时,无产阶级也就是早先以劳动为生的平民转化来的产物,依附于市民阶级生产方式,与市民阶级达成了反封建的政治同盟。要夺取革命胜利,还需相应意识形态武器,于是旧唯物主义成为市民阶级争取政治解放理论工具和思想反映。但是一当封建制度崩溃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就显露出来并愈发尖锐。特别在以机器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大工业时代,资本主义一面造成无产阶级普遍贫穷,另一面造成严重生产过剩,“这个矛盾必然要求通过改变生产方式来使生产力摆脱桎梏”。因此继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后,酝酿中的德国革命代表新的物质实践要求和历史潮流,面向这一革命的新唯物主义是对旧唯物主义的否定,它致力于引导德国无产阶级开出新的社会形态和人类未来,实现对市民社会的否定。

第11条前半句批判旧唯物主义哲学家解释世界的方式,并以新唯物主义实践观宣告解释世界方式的变革和旧哲学转向新世界观而终结。“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哲学家们”指旧唯物主义哲学家们,如果还涉及唯心主义哲学家,比如黑格尔,那么这是在唯物主义对立面意义上谈的。“不同的方式”指客体的或直观的思维方式,“世界”指对象、现实、感性,“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就是用客体的或直观的方式理解作为对象、现实、感性的社会,形成社会认识论和社会历史观。但是,旧唯物主义这两个成果的性质并不一致,前者是唯物主义的(不彻底的唯物主义),后者是唯心主义的。因此,必须改变旧唯物主义解释方式,用统一的人的实践来解释,既在社会认识论又在社会历史观上贯彻唯物主义,形成新唯物主义世界观。这样,旧唯物主义哲学要么转向新世界观,要么就自行终结了。

第11条后半句阐发新唯物主义革命旨向,即引领现存世界的改变,开辟新的社会形态和人类未来。“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需要指出四点:一是这里的“世界”与旧唯物主义的不同,这里的“世界”是作为对象、现实、感性的社会,旧唯物主义的“世界”是客体或自然界。二是由第一点引申出“改变世界”是改变现存不合理的社会形态。三是“改变世界”与“解释世界”相通,既然从人的实践出发能合理解释世界,那么从人的实践出发改变世界就顺理成章。四是要改变的世界主要且首要的是德国社会,对《提纲》写作的时间点而言,“这终究是德国准备1848年革命的时期”,任何哲学革命都是政治变革的前导。新唯物主义世界观变革也不例外。“它一开始就主要是面向工人阶级的”,它的理论任务是成为德国无产阶级革命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实践任务是领导无产阶级改变现存世界实现共产主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李广川 何雪梅)

猜你喜欢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浅析《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观点
从马克思实践观点角度理解中国全面从严治党
浅析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观及其意义
马克思、费尔巴哈“实践”概念及启示
实践观——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运用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世界历史思想创立的贡献
实践:马克思的新哲学观
近年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相关问题的研究述评
浅谈《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实践意义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蕴育的新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