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台子:湖湘青年“建党先声”从这里响起
2023-04-04茅文婷
茅文婷
从妙高峰下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往西,过湘江,再步行一段,就到了岳麓山脚下一个叫刘家台子的地方。这条路青年毛泽东常走,因为租住在刘家台子的是他在湖南一师的同窗蔡和森一家。在这里,毛泽东、蔡和森等一群追求进步的青年成立了新民学会,并在新民学会的先进分子中秘密组建了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如中国妇女运动的领导者蔡畅所言:“新民学会建党先声,毛蔡寄庐流芳千载。”
20世纪初叶的中国,正处在令人倍感煎熬和困惑的沉闷岁月之中。皇朝变成了共和,中国却并未由此获得新生。外患内乱迭起相承,政治舞台风云变幻。毛泽东、蔡和森等一批湖湘新一代青年学生深受经世致用湘学士风的影响,心系国家,苦学砺志,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同其他先进知识分子一道,努力探索着国家新的出路。
1915年9月,毛泽东化名“二十八画生”,向长沙城内各学校学生发出一则《征友启事》,“愿嘤鸣以求友,敢步将伯之呼”,提出要结交能吃苦耐劳、意志坚定、随时准备为国捐躯的青年。以此为开端,毛泽东身边逐渐聚集起一批进步青年,他们大多为湖南一师的学友,此外还有不少长沙各中等学校的学生。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均持有一种“奋斗的和向上的人生观”,并充满着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1917年,蔡和森为了求学,从双峰县迁居到刘家台子,这里西靠岳麓山,东濒湘江,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很快便成为毛泽东等一群进步青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纵论天下大势、畅谈社会改造的场所。工人运动先驱张昆弟曾在日记中记载了1917年9月的一个普通周末:“下午与毛君润芝游泳。游泳后至麓山蔡和森君居。时将黄昏,遂宿于此。夜谈颇久。”这天夜里,志同道合的他们就谈到了“洗涤国民之旧思想,开发其新思想”的问题。1918年春,毛泽东、蔡和森两人利用学校听课的闲暇,一道从刘家台子出发,徒步在洞庭湖附近的村庄,作了一次为时半月的“游学”,了解社会风俗,特别是农民的思想、经济状况,以洞察风土民情,传播进步思想。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刘家台子见证了这群年轻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步步追寻救国救民真理的过程,照亮了他们的革命初心,点燃了他们的奋斗之火。
随着认识的逐渐深入,毛泽东、蔡和森等人,开始商量组织一个团体,“集合同志,创造新环境,为共同的活动”。1918年4月14日,新民学会在刘家台子蔡和森家中宣告成立。当天,到会的有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何叔衡、萧三、张昆弟、陈书农、邹鼎丞、罗章龙等13人,再加上未出席的李和笙(維汉)、周世钊等人,新民学会的初始会员即达20余人。经过讨论,本次会议通过了会章,决定以“新民”为会名,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并明确要求会员在作风上不虚伪、不懒惰、不浪费、不赌博、不狎妓。1936年,毛泽东与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谈起这段往事时曾说:“我逐渐地在自己周围团结了一批学生,这批学生形成后来的一个学会的核心,这个学会往后对中国的事情和命运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此“广泛的影响”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其为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创立作了重要准备,提供了有利条件。
新民学会成立的这一年,从湖南一师毕业的毛泽东、蔡和森等人至京,为新民学会会员赴法勤工俭学奔走。此后,蔡和森等一批会员前往法国深造,而毛泽东则植根“本土”,思考和求索着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此后,毛泽东经历了五四运动的洗礼,并在北京、上海与建党先驱李大钊、陈独秀相继晤谈,对马克思主义也有了愈发深刻的认识。1920年7月回到长沙后,毛泽东从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寻找志同道合的“真同志”入手,先后成立文化书社、俄罗斯研究会等团体,并与新民学会的中坚力量讨论建党问题。
远在塞纳河畔的蔡和森,则“猛看猛译”了几十种革命书刊,同样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熏陶。1920年8月,蔡和森从法国来信,提出“我认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因为他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以中国现在的情形看来,须先组织他,然后工团、合作社,才能发生有力的组织。革命运动、劳动运动,才有神经中枢”。毛泽东在回信中说:我对“和森的主张,表示深切的赞同”;同时通告说陈独秀已在国内开始建党活动。1920年秋,新民学会已拥有100多名会员,是一个有相当社会影响的进步团体。其中一些先进分子也已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洗礼,主张走十月革命的道路。1920年初冬,毛泽东收到了陈独秀委托他“发动湖南的中共小组”的信件。经过慎重准备和积极活动,当年11月,毛泽东和新民学会会员何叔衡、彭璜等6人在建党文件上郑重签下名字,创建了长沙共产主义小组。由此,长沙的共产党早期组织便在新民学会的先进分子中秘密诞生。
刘家台子的原屋在1938年的文夕大火中被毁,1983年后按原貌修复。一方被菜地和水塘环绕的小院,几株郁郁葱葱的香樟,五间青瓦白墙的房屋,静静矗立在繁华的闹市中,感受着国家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毛泽东曾有诗云:“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百余年前,这群从湘江之畔芙蓉国里走来的进步青年,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火炬,如同朝晖一般,照亮了那个风雨如晦的中国。百余年后的今天,他们那胸怀天下的担当,敢为人先的精神,追求真理的激情,积极作为的态度,仍在激励着新时代的我们,不负韶华、砥砺前行!●
(作者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责任编辑:王碧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