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运行管理应对流域性特大洪水灾害的措施与启示

2023-04-03刘泽群

城市管理与科技 2023年6期
关键词:防汛管理

刘泽群

2023年7月29日—8月2日,台风“杜苏芮”袭击北京。受台风影响,北京市遭遇特大暴雨,地处西部山区和浅山区的电力、燃气、供热、照明、环卫等基础设施受损,特别是门头沟、房山、昌平等地区,配电设备停运、电杆断裂倒伏、燃气管线悬空、山区公厕被洪水冲垮等情况突出。全市共30个乡镇、273个村、16个小区供电受到影响,5座变电站停运避险,70条10千伏线路、1812个台区、9600余处配电设备受损;8座液化石油气供应站、4座天然气点供站及4座调压箱关停;6387基路灯及近2万套景观灯停运;1023座公厕受损;房山区、门头沟区2座大型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断路停运。市区两级城市管理部门闻令而动、快速响应,采取坚决有力措施,全力组织抢险救灾、恢复城市运行,及时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城市运行和管理服务保障。

一、高度重视、全面部署

(一)精心组织,周密部署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早部署、早研判、早准备,牢牢把握防汛主动权。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城市管理委”)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密集调度,传达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统筹推进城市管理行业领域防汛救灾工作。以市城市管理委和城市地下管线防汛专项分指挥部名义,下发《关于做好2023年主汛期防汛工作的通知》,確保防汛工作全覆盖,积极做好本轮强降雨天气防范应对。

(二)及时响应,提前布控

严格落实防汛预警要求,7月29日22时启动防汛橙色(二级)预警响应,23时启动防汛红色(一级)预警响应。各成员单位防汛指挥部领导和值守人员全部上岗到位,提前建立109支近万人供水、电力、燃气、供热、通信等防汛抢险队伍,科学预置576台抢险车辆、1895台各型水泵、1210台各型发电机等防汛物资。落实巡查巡检制度,加密电力、燃气、供热、通信、长输油气管线等城市生命线巡检,排查管线79 206千米,紧盯重点基础设施、重点单位场所和灾害高风险区域,不留漏洞、不留死角。

(三)审时度势,分类指导

科学研判汛情,精准指挥调度,针对不同时段、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险情特点,分别对城市生命线、环卫、户外广告、电力照明等行业领域提出具体要求。7月29日—30日,防汛重点主要是降雨风险应对;7月31日—8月1日,防汛重点转为管线周边塌陷、滑坡、管线裸露、管廊进水等灾害的应对及设施设备抢修和恢复工作。环卫作业单位雨前巡检并清除雨水篦子杂物,确保排水通畅;雨中,果断停止作业;雨后,及时开展城市道路清淤、推水作业,确保道路畅通。

(四)昼夜值守,科学决策

市城市管理委与各区各行业防汛指挥部24小时开启视频会议系统,及时组织、部署、传达和落实市委、市政府指示;密切关注天气形势变化,严格落实24小时在岗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按照汛期汛情“零报告”和“一小时一报”要求,加强信息报送,服务科学决策。

(五)新闻发布,引导舆论

搭建宣传矩阵,利用中新社、央广网、光明网、《北京日报》、《新京报》等央属、市属媒体,以及官方微博、微信,组织发布市、区城市管理部门、环卫、电力等各行业企业及“门前三包”责任单位等防汛救灾、保障城市运行、开展“清洁环境、共建家园”行动等信息450余条,展现城市管理工作者不惧艰险、坚守岗位的精神面貌。

二、行业同心,全力保运

(一)分秒必争,抓紧抢修受损设施

市城市管理委统筹调度各方力量,全力抢修受损基础设施,加快实现“四通一保”。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建立信息报送、日会商、应急处置、包保抢修“四个机制”,投入2400余人、105台发电车、427台发电机,昼夜奋战14天。8月14日,全部有人居住村、户恢复市电供应。市燃气集团、市热力集团迅速开展燃气、热力等设备及管线隐患排查及修复工作。针对房山区和门头沟区垃圾处理设施停运,紧急调整垃圾物流。自7月31日,将停产影响区域垃圾分流到阿苏卫、南宫和安定三处垃圾处理设施,生活垃圾处理总体平稳。随后,鲁家山循环经济产业园、房山循环经济产业园处理能力全面恢复。降雨期间,紧急对全市144处照明电源点进行断电处理,按照“先功能后景观”原则,规范城市照明恢复重建。

(二)聚力攻坚,打通道路“肠梗阻”

天晴水退,淤泥成为畅通道路最大障碍。闻令而动、迎难而上,市城市管理委领导带队分赴房山区、门头沟区快速建立前线指挥部,现场指挥清淤工作。统筹协调6区12家作业单位,明确抢通、清淤、清运“三大任务”,按照“先重点后其他、先主路后支路、先排水后清淤”原则,使用“铲、推、冲、扫、洗”等组合作业方式,多点多向开展道路清淤清扫。出动作业机械1085 车次、作业人员4960人次,仅用3天时间清除道路淤泥6500余吨,实现两区378条城市道路全面恢复通行。印发《关于山区灾后淤泥杂物清理处置工作方案》,指导山区清淤工作,采取就地回填,“宜林则林”“宜绿则绿”等方式,持续做好淤泥杂物分类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工作。

(三)枝叶关情,优先保障民生需求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将保障民生放在第一位。紧急调度578个单体厕所、46辆拖挂厕所等,共计1038个移动厕位支援灾区。按照“边摸排、边建账、边修复”原则,对受损公厕分类建账、综合施策。1977座灾区公厕全部完成消杀,受损1011座公厕全部恢复。明确“先复电、后抢修”,针对短时间无法恢复市电的用户,率先利用应急发电机供电,让百姓第一时间用上电。协调市液化石油气公司,组建应急保障队,为灾区紧急配送液化气4200余瓶,保障居民生活。市城市照明管理中心根据天气实况,提前开灯或延迟关灯,满足市民出行照明需求。在北京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滚动字幕,提示广大市民灾后燃气、电力使用安全提示,确保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四)全民动员,持续整治清洁环境

会同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在全市开展“清洁环境、共建家园”行动,发动各方力量,对社区村庄、大街小巷、房前屋后及门前责任区开展清理,尽快恢复市容环境面貌。累计发动7214个社区(村)、19.6万名党员干部、19.4万名志愿者,动员商户、企事业单位10.1万家,清洁主次干道、背街小巷4.5万条次,清理堆物堆料、卫生死角4.8万余处。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派出5个检查组,深入一线调研督导。检查“门前三包”责任单位6200家,规范市容环境秩序类问题537处,群众身边环境面貌整体恢复到灾前水平。

(五)系统谋划,努力重建美好家园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面提升、长远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按照“立足当下、着眼长远、适度超前、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原则,启动恢复重建。全面梳理电力、燃气、供热、环卫等基础设施损毁情况,形成《城市运行领域灾后恢复重建基础设施项目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系统做好重建项目规划,纳入《北京“23·7”特大暴雨洪涝灾害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提升基础设施韧性。把灾后重建与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治理、城市管网安全感知等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增强防灾减灾和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努力建设安全宜居美好新家园。

三、经验与启示

总结这次抗洪救灾斗争,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经验与启示。

(一)领导重视、高位推动是重要保证

在本次洪水防御工作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防汛救灾作出重要指示,为做好防汛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市委、市政府多次调度、密切关注,实施了强有力领导,给予了大力支持,是开展工作的坚强后盾。市城市管理委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主要领导雨前周密部署、雨中深入一线、雨后果断实施救灾重建工作,保证了抗洪救灾工作有力、有序、高效进行。各区城市管理委、各行业企业领导靠前指挥、组织协调,建立起“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结构完整、功能全面、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防汛工作体系,确保了指令迅速传达、措施高效执行。

(二)堡垒坚强、党员靠前是坚实基础

各级党组织、共产党员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在道路清淤、电力抢修、灾后重建等工作中战斗在前、勇挑重担,带领群众抢险救灾、重建家园,做到了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冲得上去。市电力公司集中力量开展500人决战妙峰山、800人会战十渡、10小时抢通中门寺村等一系列攻坚战,保障灾区百姓第一时间用上电。门头沟区斋堂镇综合行政执法队队员历时近10个小时,绕行200多千米,运回生活必需品,缓解村民吃饭问题。他们用实际行动再次深刻诠释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彰显了城市管理人的政治本色和高尚情怀。

(三)依法防汛、科学防汛是關键因素

城市管理行业多、领域广,市城市管理委始终坚持“保运行、保民生、更要保安全”,将防汛安全摆在突出位置,尊重规律、依靠法律、依靠科学,不断提升防汛应急管理的规范化、法治化、科学化水平。着力加强预案体系建设,并在汛前针对性地修订了《北京市城市地下管线防汛专项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防汛指挥系统、防汛保障体系、防汛信息发布制度、防汛责任落实制度等制度机制,切实增强预案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实用性。未雨绸缪、提前部署,深入开展汛前检查,围绕电力、燃气、供热、环卫等基础设施及管线管网,聚焦薄弱环节、重点地区、特定节点,精准排查整改突出风险隐患,以防御措施的确定性应对汛期灾害的不确定性,筑牢安全保障防线。汛期,市城市管理委领导一线调查,提出宏观意见;属地、专业处室及行业部门综合意见,细化处置对策;专家科学分析评估,提供决策辅助支持,科学高效处置险情。灾后,落实恢复重建保障机制,快速组织复盘评估,补短板强弱项,开展恢复重建。

(四)协同联动、多元参与是力量源泉

市城市管理委充分发挥管线分指平台作用,统筹城市运行防汛全局,将水务、交通等部门纳入成员单位,建立电力、排水等市属企业参与的调度协调机制,加强与市区防指、应急等部门沟通协调,强化统一指挥、协同作战。市区各部门、各行业企业顾全大局,发扬团结协作精神,积极行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联动,聚集起战胜洪灾的磅礴力量。市城市管理委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委员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以及各区城市管理委密切配合,共同研究,联合出台标准规范政策,指导抢险救灾及恢复重建。市电力公司、市环卫集团等市属企业出动大批人力、机械,承担了供电、供气、供热、清淤推水等大量急难险重任务,全力保障“四通一保”。广大市民、行业协会、单位组织等积极参加“清洁环境、共建家园”行动,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精神,踊跃捐款,奉献爱心。各大媒体深入宣传报道,为社会各界了解灾情、关注灾区提供了主渠道,为抗灾救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责任编辑:赵立杰)

猜你喜欢

防汛管理
防汛公益广告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夏季防洪防汛
防汛当前莫添乱
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如何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
淮委组织开展2017年防汛抢险联合演练
防汛抗旱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