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建“一带一路”新领域合作:进展、形势与展望

2023-04-03史巍娜

中国经贸导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基础设施一带一带一路

史巍娜

近年来,我国与共建国家积极开展战略规划对接、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创新经贸投资合作、深化人文交流合作,健康丝绸之路、绿色丝绸之路、数字丝绸之路和创新丝绸之路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为深化全球发展合作注入了强大动力,为推动共建国家经济可持续复苏提供了强大引擎,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共建“一带一路”新领域合作成果丰硕

(一)健康丝绸之路全球瞩目

1、抗击新冠疫情成效显著

我国积极推进疫情防控国际合作,践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为国际抗疫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供应超22亿剂疫苗,向153个国家和15个国际组织提供了数千亿件抗疫物资。发起全球疫苗合作行动倡议,明确未来3年内提供30亿美元援助,支持发展中国家抗疫和经济复苏。

2、医疗援助与发展合作不断深化

我国通过派出医疗队、培养医疗卫生人才、科技合作等方式,积极推进国际卫生健康合作。截至目前,我国已向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遣过援外医疗队,派出人员累计达2.8万人次,诊疗患者达2.9亿人次。结合我国重大新药创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科技专项,我国持续与相关国家科研机构在重大新药创制和疾病防治等领域开展联合研究和技术攻关。

3、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强

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是共建健康丝绸之路的优先领域。目前,我国在埃塞俄比亚、卢旺达等国建设超100个医疗卫生基础设施项目,包括非洲疾控中心总部、综合性医院、流动医院、专科诊疗中心、中医中心等,同时援助配备医用设备、药品及耗材等,緩解了所在国医疗资源紧缺状况。

4、医药医疗贸易合作稳步增长

我国是全球医药和医疗器械产品、特别是防疫物资的主要生产和出口大国。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报告(2022)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医药产品进出口额达2625亿美元,同比增长2%,其中出口额1721亿美元,进口额904亿美元。根据中国医保商会统计,2021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出口贸易额达1440.87亿美元,同比减少16.87%,其中出口额994.09亿美元,进口额446.78亿美元。“一带一路”国家是我国重点出口目的地,出口额达297.29亿美元,占比达30%,其中泰国、印尼、越南等东盟市场增速最为明显。

5、中医药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

中医药合作是健康丝绸之路建设的亮丽名片,特别是我国在抗击疫情中坚持中西医结合疗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让中医药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目前中医药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地区,中医药内容已纳入16个中外自由贸易协定。目前,我国建设了56家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示范基地和17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中医药已在俄罗斯、古巴、越南、新加坡和阿联酋等国以药品形式注册,中药逐步进入国际医药体系。

(二)绿色丝绸之路硕果累累

1、政策对接稳步推进

我国有关部门印发实施了《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等一系列文件。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签署《关于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先后与30多个共建国家签署生态环境保护协议,发起绿色照明、绿色高效制冷、绿色“走出去”等绿色行动倡议。

2、绿色能源成绩显著

我国充分发挥全球最大清洁能源设备制造国优势,积极投身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项目,供应了全球市场58%的多晶硅、93%的硅片、75%的电池片和73%的组件。中亚地区装机容量最大的扎纳塔斯风电项目、越南最大的单体海上风电项目等一批新能源项目落地实施,有力支撑了东道国能源系统绿色低碳转型。

3、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

我国“走出去”企业遵循东道国和国际公认的生态环境法规标准,践行先进的绿色环保理念,推动东道国绿色化水平不断提升。

4、绿色金融合作不断拓展

我国联合英国发布《“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全球已有约40个大型金融机构加入该原则,资产管理规模高达48万亿美元。我国积极引导资金向绿色项目倾斜,截至2021年底,我国本币绿色贷款余额15.9万亿元,存量规模居世界首位,绿色债券余额1.1万亿元。

(三)数字丝绸之路成绩斐然

1、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

中国北斗系统完成全球组网,为世界卫星导航商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为世界人民共享更优质的时空精准服务提供更多选择。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建设了以“信息高速路”“信息驿站”和“信息集散岛”为核心的全方位立体化的通信网络资源体系。目前,我国在全球拥有逾70条海陆缆资源,海外信息驿站点总数逾220个。

2、跨境电商合作提质增效

跨境电商是数字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已成为促进共建国家间经贸合作的新亮点和新引擎。目前,我国已与22个国家建立“丝路电商”双边合作机制。

3、智慧城市合作不断深入

我国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智慧医院、智能防疫、远程教育、在线办公、数字金融等应用场景不断创新,深度参与了新加坡、莫斯科和迪拜的智慧城市建设。援非“万村通”工程乌干达项目顺利竣工,实现当地900个村落卫星数字电视信号接入,覆盖人口近百万。

(四)创新丝绸之路方兴未艾

1、“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顺利实施

我们积极推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在科研项目合作、创新平台合作等方面取得较好进展,有力地支撑了共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数据显示,我国已在农业、新能源、卫生健康等领域启动建设了53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与共建国家联合建立了31个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我国面向东盟、南亚、阿拉伯国家等建设了8个跨国技术转移平台,并在联合国南南框架下建立“技术转移南南合作中心”。

2、科学技术交流不断深化

我国积极与共建国家开展科学技术交流活动,搭建了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合作平台,为促进共建国家间的科技交流和务实合作提供了重要支撑。成功举办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政府间科技合作联委会会议、“一带一路”国际科普交流研讨会等科技交流活动。持续加强同“一带一路”国家技术交流与合作,目前共建国家来华参加交流培训的科技人员共约18万人次,来华开展短期科研工作的青年科学家超1.4万名。

3、知识产权合作不断扩展

知识产权合作是创新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推动我国与共建国家规则标准“软联通”的重要方式。数据显示,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知识产权布局实现了双向增强。2021年,我国企业在共建国家专利申请公开量和授权量同比分别增长29.4%和15.3%。共建国家在华专利申请公开量和授权量同比分别增长7.7%和18.1%。

二、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

(一)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一是新冠疫情使世界各国人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认识到携手开展国际公共卫生合作、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的重要意义,这为我国与共建国家深化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合作、拓展医药医疗贸易投资合作开辟了新空间。

二是当前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全球碳达峰碳中和、实现全球经济尽早重振与复苏至关重要,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推出“绿色复苏新政”,促进经济绿色、韧性和可持续复苏已成为后疫情时代的全球共识,这为我国与共建国家深化绿色能源、绿色产业、绿色基建、绿色金融等领域合作开辟了新蓝海。

三是新冠疫情加速了全球数字化转型,共建国家和地区面临着打破发展失衡、弥补“数字鸿沟”和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的历史机遇,这为我国与共建国家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深化跨境电商合作,拓展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智慧城市等领域合作提供了新契机。

四是在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纵深发展的大背景下,科技创新协作已成为引领全球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应对时代挑战、增进人类福祉的必然选择,这为我国与共建国家促进科学技术领域的交流合作、开展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合作提供了新机遇。

(二)日趋复杂的新挑战

一是国际格局加速演变,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思潮抬头,我国医疗医药行业国际竞争力不足,中医药国际认可度和影响力有待提升等,将制约健康丝绸之路建设的广度和深度。

二是美西方恶意制裁、持续抹黑打压我国绿色能源项目,我国绿色能源领域规则标准国际话语权有待提升等,将对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三是共建国家数字化基础设施薄弱、数据安全法律法规立法程度不同、美国推行数字经济霸权全方位压制我国科技企业、数字经济人才支撑不足等,将制约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扩展新空间。

四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有意识地利用科技外交,打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这对我国实施全球科技创新合作战略、配置全球创新资源,以及我国科技创新国际合作格局等均造成不利影响。

三、高质量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新领域合作

(一)不断深化“硬联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作

基础设施建设“硬联通”是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新领域合作的重要方向,应进一步加强与共建国家在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合作。

一是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结合共建国家医疗卫生设施情况,合作建设大型综合性医院、传染病防控中心、专科医院、流动医院和基层卫生机构等,提升共建国家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水平。

二是深化绿色能源合作,结合共建国家能源转型需求,积极开展风电、光伏发电、水电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持续推进绿色基建合作,在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全生命周期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与共建国家在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合作,加强在信息、科技、物流等产业升级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为数字化转型奠定基础。

四是稳步推进与共建国家在農业、新能源、卫生健康等领域建设联合实验室,合作建设科技园区,共同开展科技合作项目。

(二)持续推进“软联通”,促进规则标准对接合作

规则标准“软联通”是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新领域合作的重要支撑,应积极推动健康、绿色、数字、创新等领域的规则标准与国际规则标准对接,深化与共建国家在合作规则与标准、法律规制与合作机制等层面的协调合作。

一是大力推进中医药和中医从业资格在共建国家的认可认证,推动中医纳入越来越多共建国家的医疗卫生体系。加快推动我国创新药在共建国家市场获批上市。

二是推进我国绿色技术标准国际化,加强跨国、跨地区能源清洁低碳技术创新和标准合作,促进能源技术转移和推广普及,完善国际协同的知识产权保护。

三是结合各国实际国情和未来需要,共同研究制定数字治理规则,培育透明的数字经济政策,包括制定共同技术标准、建设智慧城市、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开发移动支付系统及数字经济相关应用。加强跨境数据流动合作,探讨在《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框架下开展合作。

(三)加快推进“心联通”,深化人文交流合作

推进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是共建“一带一路”新领域合作的重要基础,应进一步夯实共建国家的民意基础,提升共建国家的合作能力,营造良好的舆情氛围。

一是加强与共建国家开展卫生领域专业人才联合培养,积极鼓励与共建国家学术机构、医学院校及民间团体开展教学、科研和人员交往活动,为共建国家提供卫生行政官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

二是结合共建国家数字化、绿色化转型需求,围绕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智慧城市、绿色能源等领域,开展专题交流与培训,提升共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持续深化科技人文交流,开展适用技术及科技管理培训合作。持续加强技术转移合作,实施技术转移专项行动,开展技术转移和信息交流,向共建国家推广可持续发展领域先进适用技术。

四是鼓励媒体、智库、社会团体、青年、妇女等加强交流合作,以典型案例和“小人物”视角,广泛宣介共建“一带一路”对东道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共同讲好“一带一路”故事。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心)

猜你喜欢

基础设施一带一带一路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