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街区改造中城市文化记忆的留存
——以成都市大慈寺街区“远洋太古里”为例
2023-04-03赵夺
赵夺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四川 成都 611756)
0 引言
我国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状态,城市化的进程也不断推进,尤其是进入21 世纪以来,城市化的脚步越来越迅猛,随之带来的巨大隐患也凸显出来。千篇一律的亮闪闪的高楼大厦,每个城市仿佛复制粘贴般失去了城市独有的文化个性,人们所能感受到的钢筋混凝土、玻璃幕墙毫无情感可言。对于目前历史街区的特点,合理的功能改造提升和保护利用的研究和实践应用是有必要的。历史街区的保护改造和重现生机,是对中华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符合当前世界范围内对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发展的前沿理念。
1 城市文化记忆
谈到历史街区改造,就不得不提及城市文化记忆,因为“历史”一般有3 层含义: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沿革,来历;过去的事实。所以历史街区改造是关乎记载和解释、沿革和来历以及过去文化的一件事,而一座城市的过去包含着很多因素,组成城市的建筑物、街道、广场,点缀其间的各种绿化、景观小品、微观水景,以及以城市为生活空间每天奔忙其间的各色人物等等。城市文化记忆不是指每个人对城市的切身感受,而是集体性的意识,人与人之间相互互动的产物,更受到环境的熏陶与影响。对于城市文化记忆实质上是反映了复杂的人类情感,包括了居民对日常环境、社会人文、城市建筑、街道肌理等的感知情况。
2 城市文化记忆的遗失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向前推进,城市中心区域环境质量恶化、交通拥堵、原有建筑与新兴建设的矛盾等问题显得突出而迫切。许多充满时代韵味、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的城市意象都要让步于经济发展的脚步而大范围拆除。普利兹克奖获得者王澍[1]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我们在狂热地追求现代化,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对历史城市和历史街区保护的认识出了严重的偏差。”王澍就是一直践行着自己的建筑理念,他看重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再现,也一直身体力行,不仅把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意境表达在建筑中,更是亲自去乡下寻找匠人,重拾即将丢失的传统手工技艺,把大量的传统民居拆建废弃的砖石瓦片用在新建的建筑中,只为了找寻人们遗失的城市文化记忆。当城市越来越不能被记住,人们就无法从城市中找到归属感,而缺乏归属感会导致人们在城市中没有熟悉的感觉,没有稳定的情绪,工作压力增大,无处宣泄情感,“我是谁?我在哪儿?我将去向何处”的问题频频出现。所以城市文化记忆的遗失存在于每个人的身边。
3 成都大慈寺片区发展概况
成都大慈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历史底蕴深厚、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古刹,发展至今经历了很多建设与修缮,被誉为“震旦第一丛林”。大慈寺仍旧保留了基本框架,使这一片区成为成都的标志性名片,也让人们能感知这是一座充满历史底蕴的城市。
成都大慈寺街区在更新改造之前,除去大慈寺外,90%都是居民住户。虽然位于城市中心区,但是生活环境差,交通拥挤,导致了历史传统街区的破乱不堪,传统建筑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完整的传统建筑已所剩无几。历史街区在城市中心的区位特色完全被限制。
大慈寺片区主要由3 部分组成:大圣慈寺、居民区以及太古里[2]。自20l5 年,成都远洋太古里在大慈寺街区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很多高端品牌旗舰店争相入驻,与春熙路共同带动了周边商业的繁荣。远洋太古里“游”与“购”相结合的理念,让游走其间的游客体会特别的游玩体验,成为成都极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名片。
4 远洋太古里——城市文化记忆的留存
4.1 具有传统历史感且保存完整的建筑的保留
为了做到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与传承,同时让街区未来的使用者在此找到未改造前的旧时光,那些充满温情记忆的痕迹,而不是简单粗暴的推倒重建,在远洋太古里的项目规划中保留了大慈寺及周边保存较为完好的晚清和民国时期修建的几栋砖木混合的传统建筑,现存这6 栋建筑分别为广东会馆、欣炉、高宅、马家巷禅院、章华里民居和笔帖式,它们分布在街区内的不同地方,已经经过了妥善的修复,置入了与其建筑风格相符的现代功能,使它们更好地融入了现代的商业环境并重新焕发着新的生机。正是这些地标老房子有机串联了整个街区,它们散落在整个商业片区,成为其中的重要点缀,仿佛夜空的繁星,不多却足以打动人心。这些老房子又同时串联了传统与现代、新与旧,成为大慈寺片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人们游览其间即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厚重与温度,又不忘感叹于现代化建造技术的高超与惊艳。图1 为大慈寺片区内保留的建筑和街巷。
图1 大慈寺片区内保留的建筑和街巷
4.2 传统街巷肌理及街道尺度的适度恢复
在太古里项目的商业街区的群体空间组合中,可以看到对片区原有的道路结构和空间格局的留存和延续。将该街区原有的北糠市街、和尚街、字库街、玉成街、章华里、笔帖式街以及马家巷等历史街巷进行了较为完整的保留。由于历史原因,大慈寺周边的空间格局遭到了比较严重的破坏。传统街巷肌理对每一个历史街区改造都至关重要,因为街道的走向是人们对城市文化记忆十分重要的元素。大慈寺街区的更新改造恰好印证了这一观点,保留了相对完整的街巷肌理,对传统文化有了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大慈寺街区自古以来就秉承“寺”与“市”共生的存在模式,古老的街道肌理在现代被重新赋予生机,这是对历史街区的历史意义最完美的现代诠释。芦原义信曾在《街道的美学》一书中提到D:H=1 的街区能带来舒适的心理感受[3],远洋太古里的街巷设计正遵循了这点,围绕大慈寺一圈的新建建筑均为二层,其他新建部分有三层的,使之成为周围高中央低的走向,让人走在其中毫无压迫感,犹如走在自己最熟悉的老村小路上,不会察觉这是位于城市最繁华的商业地带,给城市里的人带来片刻舒缓。随着生活压力和快节奏的工作压力日趋增大,在拥挤的市中心有一片如此祥和的建筑群,正符合了成都人自古以来闲适怡然的生活态度。
4.3 传统川西民居建筑元素对新建建筑的启发:未来的传统
所谓“未来的传统”就是要以未来的思想,兼顾传统的文化内涵。于是在新建建筑上,主创设计团队采取了十分有效的方式沿程了这一新奇又延续传统的思路。新空间采用小尺度街廓、相对开放式、变化的步行道穿插于历史建筑间的策略,与大都市常见的大体量、孤立、封闭型、高密度商业中心的模式拉开距离。在街巷空间上没有采取民居那种低矮的形式,但是尽量使设计更能使人们产生舒适感。图2 为四川传统民居与大慈寺街区。
图2 四川传统民居与大慈寺街区
在出檐方式上基本采取了川西民居的方式,宽出檐,使檐下产生灰空间,屋顶采用类似瓦片的深灰色材质,并没有采取传统的曲线屋顶,而是采用了更符合现代审美的硬朗的直线形式,给人以轻快明朗之感。各色植物的栽种亦是点睛之笔,最大限度柔化了硬朗的建筑形象,使人行走其间彷佛穿梭于千年古镇。对于立面的设计,以传统民居的木质材料为意象,转译为纵向有凹凸质感的深棕色钢材,对传统材料做了全新的解答。落地的玻璃门窗给建筑带来了极致的未来感,同时带来了通透的视觉感受,使内部的商品一目了然。新建建筑是对“未来的传统”最佳的回应。点缀其间的各种当代艺术小品使整个街区更具活泼的韵味,也增添了时尚高雅之气。
4.4 “快里”与“慢里”、新与旧、现代与传统的碰撞
郝琳博士说过:“成都远洋太古里依照基地固有的文化和空间特质,发展出了‘快耍慢活’的‘快里’‘慢里’这样对比互动的商业业态。其中的店家,也是依此规划逻辑铺陈。”设计团队通过对历史文化街区的理解以及对大慈寺片区的内涵分析,独创性地设计了“快里”与“慢里”两条互相交叉的街巷流线空间。其中“慢里”是围绕大慈寺周围以及大慈寺南门直至最南端。走在“慢里”街道,一侧是提取了民居元素的钢材玻璃充满未来感的新建建筑,而另一侧看到的则是红墙灰瓦,墙外栽种着葱郁的竹子,望向墙内还可看到大慈寺寺庙瓦片屋顶,给人带来的视觉感受与心理冲击是十分强烈的。大慈寺街区与太古里有着完全不同的精神形态:宗教和世俗、传统和现代,这些不可改变的存在意义使得他们保持着各自的形态和格局[4]。图3 为远洋太古里“快里”与“慢里”。
图3 远洋太古里“快里”与“慢里”
5 传统文化的复兴
王澍曾说,对于从事建筑工作的人们来说,建筑师的身份可以很幸运地与传统对话,并为传统文化的复兴做出贡献。从事建筑活动,以什么态度去做永远比用什么方法去做重要得多[5]。对于历史文化街区,拒绝拆除重建,不做毫无营养的仿古建筑,不对其原本功能做过度的改变。把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重视起来,以保护文化的态度去做建筑,让居民住上有内容、有温度、有回忆的房子。
6 结语
郝琳博士说:“每个城市都拥有属于自己的记忆和可以诠释的传统,每个城市的记忆总会附着在某个场域,有些是物质的,但更多的是非物质的。”历史街区的改造更新是任重而道远的,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并不是一味地保留传统建筑,而是要结合现代的功能,对传统建筑进行现代的诠释,赋予传统建筑现代的意义,而人们会从或多或少的传统保留中感知非物质的精神力量。远洋太古里是一个很好的启示,让人们得以与传统对话,重拾记忆深处的古老文化。城市文化记忆的留存是人们面临的重大命题,需要积极去面对,让传统在当代绽放新的华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