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思政课程的一体化构建、实施与反思
——以北京十一学校为例

2023-04-03杨小斌赵藤子

教育科学论坛 2023年10期
关键词:思政核心目标

●杨小斌,赵藤子

一、普通高中思政课程一体化构建的背景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创新

党和国家对于思政课改革创新、提质增效的要求,是北京十一学校高中思政课程设计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指引。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时强调,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同年8月,中办国办发布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开好大中小幼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的要求。其中,对高中阶段的课程目标作了明确规定:“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引导学生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认同。”[2]由此可见,高中思想政治课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需要进行一体化构建。

(二)新高考改革的挑战

自推行新高考、新课标和新教材以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改革机遇。北京十一学校高中思政课程的一体化构建与新高考改革同步。北京新高考6 选3,在尊重学生兴趣和发展规律的同时,给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空间,越来越多不同知识结构、学情基础的学生选考政治。新课标、新教材和新高考以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方式,提升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关键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种背景下,北京十一学校政治学科在落实国家课程标准的同时,根据提升育人实效的要求,紧密围绕核心素养、活动型学科课程、大单元教学等内容,展开“从教走向学”的教育教学改革,在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开足开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二、普通高中思政课程一体化构建的整体设计

(一)普通高中思政课程一体化构建的理念

韦伯提出,只有将知识深度层级与目标下设的任务所要求的认知复杂程度相匹配,并与目标指涉的学生核心表现所需要的认知基础相匹配,学生的学习才能真实发生[3]。为了促进学生学习的真实发生,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与应用能力,推动学生进行思维迁移和创造,北京十一学校以“从教走向学”为理念推进思政课的一体化构建,以提高知识、目标与核心表现的一致性程度。引导学生在目标的指引下解决真实情境问题,让学习从被动的知识记忆走向主动的知识运用。在“从教走向学”的理念指引下,北京十一学校高中思政课程的一体化设计遵循立德树人的要求,展开大单元、议题式教学和活动型学科课程建设,推进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真实落地。

(二)普通高中思政课程一体化构建的内容

在“从教走向学”的指引下,北京十一学校高中思政课程的校本化改革和一体化建构大致经历了五个步骤。

第一步,绘制课程蓝图。综观课程整体框架,高中思政课程内容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统领下,所涉领域横跨经济、政治、法律、哲学等众多模块。在提高学科内容综合性的基础上,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还具有“学校德育工作的引领性和课程实施的实践性等特征”[4]。学科内容的综合性、社会生活的复杂性,都对高中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学生的思政课学习构成了不同程度的挑战。因此,在落实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基础上,基于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学情水平,从学生的学习接受、内容的相互关联等角度,对高中思政课程内容进行优化调整,构建了课程蓝图。如把选择性必修1 中的“经济全球化”相关内容,与必修2“经济与社会”的内容相连接,将“各具特色的国家”“政治多极化”与必修3“政治与法治”相关联等。按照不同模块的知识逻辑对高中思政课程内容进行优化设计,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学科知识脉络,提升思政课堂的育人效果。

第二步,搭建核心素养细化框架。对课程蓝图进行宏观架构之后,需要明确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承载内容。《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5]虽然所有的课程内容都指向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但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并不是在所有教学模块和教学单元中平均发力或同时完成的。教师要根据教学模块和单元内容的特点,明确学科核心素养的重点落实单元。如“政治认同”的核心素养,可以重点在相关单元落实(表1)。

表1 普通高中“政治认同”核心素养重点落实单元

第三步,明晰核心素养落地的实践路径。用“从教走向学”的课程校本化设计理念,厘清教学单元设计的具体路径,明确不同模块重点落实的学科核心素养,推进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单元设计(图1)。

图1 北京十一学校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落地路径

教师分解学科核心素养,围绕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学业质量水平等级的要求,细化每个单元、每堂课的学习目标,将其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然后结合新教材内容,设计能够承载学习目标的教学单元,提取核心问题,设计议题,打磨有意义、有意思、有可能的学习任务,准备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推动学生完成探究。最后,根据学生的学习任务完成程度,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估。

与此同时,学生在开启一个新的学习单元之时,首先要了解本单元学习需要达成的目标,然后调用学习资源,依照评价量规,采用不同形式自主学习,并评估和反思自己的学习成效,提升学习品质。

第四步,设计承载核心素养的教学单元。每一个教学单元均应该包含本单元的课程标准要求,呈现给学生学习目标。在核心议题的统领下,将课程内容活动化,结合真实情境设计能够承载学习目标的学习任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围绕核心任务展开探究,可以结合学生学习过程和思维、实践习惯,设置若干小的子任务,让学生在逐渐完成子任务的探究中,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最终实现学习目标。为了使教学设计更加完善和有效,教师需要明确学习中的重点内容,抓住学科“核心”,即大概念,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课程设计与实施要紧密围绕大概念,指向学习目标的达成。其次,基于学生智能的多元和学习风格的差异,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学习资源,并研制若干工具和脚手架,指引和支撑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第五步,设计与目标匹配的课程评价。评估与反馈不仅用于反映教学的整体情况,还要呈现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应对挑战的表现,并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评价方式不能只是在数量上多加几把尺子,而应从多样化的观测视角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景式素描,形成对学生整体学习情况的反馈。

三、普通高中思政课程一体化实施的单元开发与实践

教学单元的开发与实践是推进高中思政课程校本化最为关键的一步,也是在课堂中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为此,北京十一学校开始了“从教走向学”的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

(一)依据课程标准设置学习目标

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容重要、内涵丰富。对许多教师而言,要找到一个贴近学生真实生活情境的切入方式,引发学生共鸣、凝聚学生认同,让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是极具挑战性的。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明确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6]结合学业质量水平、参考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要求和具体教学设计,从学生学习的视角出发,将本课的学习目标确定为:

(1)通过收集、类比、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的伟大成就,能够理解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

(2)立足身边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能够自觉认识到只有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通过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机遇与挑战的列举与分析,能够明确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学习、奋斗的责任与担当。

(4)能够基于时代背景剖析个人和社会面临的挑战,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的奋斗,将个人奋斗与时代使命相结合。

(二)设计支撑学习目标的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的设计要考虑其对学习目标的承载力。在教学实践中,老师要么从宏观层面展开,在新思想的多个方面平均用力,要么以某一典型案例切入,帮助学生在某一方面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和理解,这两种方式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为了既有效突破教学难点,又有效承载学习目标,必须设计能够承载学习目标的学习任务。

为此,围绕“面对新时代中国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核心问题,本教学单元设计了一个核心任务和若干子任务。核心任务是:高二年级政治组准备组织“复兴路讲习所”宣讲活动,向同学们宣讲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现面向同学们征集宣讲内容。邀请同学们作为宣讲员,自主选择自己关注的新思想的某一个方面,联系生活实际,撰写一个宣讲稿。子任务则是为探究核心任务作铺垫。首先是对“新时代,新在何处”展开头脑风暴,通过从不同侧面描绘新时代的各种特征,深化学生对这一新的历史方位的认识。然后,围绕“几代人的生活变化”和“家庭成员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展开调研访谈,引导学生对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以及美好生活的实现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形成综合认识。在对新时代的典型特征、社会主要矛盾,以及解决这一矛盾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有一个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向学生介绍新思想的主要内容,更能够推动学生正确认识、深化理解和自觉认同。

有了这一系列的子任务作铺垫,课堂就从老师讲变成了学生讲。通过核心任务,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观察,成为新思想的宣讲员,向社区、学校、年级宣传新思想。有的同学出生军人家庭,便围绕强军目标来展开宣讲;有的同学一直关注环保,在新思想中为自己的校园环保社团活动找到了理论支撑。学生从知识的学习者,走向了知识的宣讲者、传播者、弘扬者,既让学生在实践运用过程中深化了对新时代、新思想和新征程的理解与感悟,又让思政课突破了课堂的边界,在年级、学校发挥出了德育功能,有效实现了学习目标。

(三)提供自主学习评价量规

在一系列工具和资源的支撑下,学生展开自主探究或者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合作探究,量规为自我评价、小组互评和自我优化提供了重要指导。如上述教学设计就为学生提供了相应宣讲稿件的量规(表2)。

表2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量规

四、普通高中思政课程一体化构建和实施的效果与反思

(一)效果

首先,思政课程一体化的构建与实施推动了课堂变革。通过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设计与实施,用“从教走向学”的理念,引领高中思政课程改革创新,为学生提供了具体清晰的学习目标和情境化的学习任务。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不断见证自身的能力成长,收获了成就感与获得感。北京十一学校为了不断推进课堂教学的变革与创新,每年都委托第三方机构调查学生对课程和教师的满意度。调查指标涉及全人教育、个别化教育、学习效果、受学生喜爱程度等多个方面。历年来,高中思政课程在以上诸多方面的学生满意度、受学生喜爱程度达到97%(高中部常规学科均分96%),全人教育达到98%(高中部常规学科均分97%)。由此可见,北京十一学校高中思政课程的校本化改革,既提高了学生的满意度,也促进了学生发展。

其次,思政课程一体化构建与实施推动了核心素养真实落地。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学情出发,立足学生的真实需求,围绕真实生活情境,设计激发学生探究内动力的开放性探究问题和学习任务,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持续生长。曾经的毕业生在高三结课之后给老师留言,用“世界眼光、家国情怀、哲学高度、科学思维”来概括自己的收获。另一位同学则认为十一中的思政课让她“看到真实社会的不同侧面,认清理想与现实,感受权利与责任,学习心怀敬畏与热情,用冷静理性的态度看待复杂的事物,树立起了正确的价值观”。从这些真挚的留言中可以发现,通过高中思政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十一学校的思政课程正在不断追求育人实效,在落实核心素养发展要求的过程中,持续发挥着思政课程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作用,推动了立德树人在思政课堂上的真实落地。

最后,思政课程一体化构建与实施推动思政课教师胜任力不断提升。一方面,在教学单元设计过程中,思政课教师必须对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作深入讨论和研究,设定满足课程要求、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目标。另一方面,从教学目标转向学习目标,从教师讲授走向学生自主学习,需要教师准确把握课程核心大概念,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设计自带动力的学习任务。在推进思政课程一体化构建与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对课程内容与核心素养的理解能力不断提升,对课程活动的设计能力不断增强。

(二)反思

北京十一学校高中思政课程的一体化构建与实施,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学习目标、核心任务、评价量规等的设计与实施都走了一些弯路,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教学评的一致性问题。

无论是教学设计的诸环节,还是围绕核心问题设计的核心任务与子任务,抑或是教学单元设计中包含的多维度学习评价量规,都必须与学习目标保持一致。学习任务的设计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而应该具有目标的承载力。有些活动从课程内容活动化的角度看,可能非常贴切,但如果目标承载力有限,那就不是理想的学习任务。在学习任务的推进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能力,调动多个模块的知识。面对这样的任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容易出现目标泛化的问题:发言表现好的就从文案书写中提出修改意见,文案书写好的就从语言表达上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从书写到表达,从知识到能力,从素养到情感态度价值观,如果把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有所体现的能力和素养都做出评价,就会离最初设计的学习目标越来越远。因此,教学设计从学习目标开始,学习任务围绕学习目标推进,学习评价紧扣学习目标展开,时刻确保教学评的一致性,才能不断催生好的教学单元设计,不断提升思政课的育人实效。

成功的课程建设少不了有力的保障机制,北京十一学校对思政学科的课程建设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其中,“湖畔论学”“学习单元开发工作坊”等为思政课程教师的相互成长提供了交流平台。同时,鼓励跨学科、跨年级展开学术对话,鼓励每一个教师不断创新教研方式,打通横向和纵向的学科教研等,为思政课程的内容研发提供了教师支撑,进而提高了思政课一体化构建与实施的质量。

猜你喜欢

思政核心目标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