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企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广性探索
2023-04-01刘震威田文涛
刘震威 田文涛
[摘 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跟上大数据的发展步伐,就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转变学习方式,并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优势,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本文在分析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基础上,提出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推广性探索研究策略。
[关键词]大数据;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企业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3.23.06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3)23-0212-04
0 引 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数据已成为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重要的一部分,在新形势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大数据技术应用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可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随着大数据技术在企业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数据对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不能很好利用大数据资源,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如何培养和引进大数据技术人才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1 大数据环境对会计专业教育的冲击
1.1 数据采集与分析挑战
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力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会计专业竞争力,而大数据环境的到来使得企业对于财务报告质量以及财务报表真实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大数据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将对传统教学模式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美国,大数据环境下会计专业毕业生与非会计学专业学生相比平均就业率仅为30%左右;在我国,这一数字高达40%,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企业对财会人员素质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必须提高财会人员自身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在大数据环境背景下数据的类型较为复杂,且种类比较多,这些数据的存在给决策者提供了科学、正确决策的依据,但是在整个工作中需要相关会计从业人员及时有效地分辨出所需信息,并对这些有用信息加以处理,最终形成符合决策者所需要的有效数据。以财务数据采集为例,在企业经营期间会形成各类数据信息,其中票据的存在意味着财务数据的形成[1]。
1.2 信息安全认识的挑战
信息安全问题在大数据环境下对会计从业人员来说是一大挑战,其原因在于从业人员未能正确地认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甚至部分企业的管理者对于信息安全认知匮乏,导致现有的执行方式会对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产生不利影响,具体表现为:①不利于当前会计管理系统的优化;②阻碍企业未来财务管理工作系统发展。综上,在大数据背景下,需要以信息安全管理为前提,在信息安全的基础上再处理相关的数据信息,这样才具有一定的安全性、科学性。从企业的角度来看,目前信息安全问题存在原因在于:①数据采集过程中安全隐患比较大,从业人员未能正视信息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导致违规操作的存在;②企业经营管理者未重视信息安全管理,这就导致部分会计信息会出现盗窃、人为篡改。
为此企业应及时采取一些措施,保证财务数据的安全性,避免被窃取或篡改,具体的措施包括:首先,建立合理的权限管理制度,对使用财务数据的人进行严格的审核及授权;其次,采用加密技术对财务数据进行加密,确保财务数据不易被非法解密;再次,建立反篡改技术,当有人篡改财务数据时及时检测出来;最后,建立财务数据备份系统,以防财务数据丢失或者损坏[2]。
1.3 课程体系与实际需求脱钩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各种企业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企业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伴随而来的是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在大数据环境下,企业运营和财务管理发生了很大改变,企业通过信息化手段整合生产、营销和服务全过程,将会产生大量数据。大数据时代要求会计专业的学生掌握一定的数据分析方法,了解财务核算、成本核算和管理控制之间关系及其与其他相关学科内容的联系。从目前来看,在课程设置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①由于高校多是工科专业或财经类专业,课程结构缺乏对不同行业需求所需要内容的研究和关注;②由于学校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的培养不够,导致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后无法适应企业需求而跳槽。随着大数据环境的到来,企业对会计人员需求的不断提高,高校教学内容与实践体系相脱节、无法满足新时期社会对会计人员的发展要求等一系列问题正在逐步显现出来。鉴于此,高校应当积极改革相关课程体系方面,需要根据大数据环境对会计专业的冲击和影响,深入挖掘会计专业的核心技能,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课程体系,以满足企业对会计人才的真实需求。另外,要加强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实践性,丰富实践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专业学生能在大数据环境中锻炼各类应用场景[3]。
2 大数据环境下会计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2.1 新技术应用催生会计新兴岗位
为了应对大数据环境下会计专业的发展,会计院校要积极开展跨学科交叉教学,结合新技术、新应用,将大数据技术和会计专业紧密结合,加强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智能会计等相关课程建设,培养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復杂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要积极更新教学模式,强化大数据实践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大数据技术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熟悉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以期能在未来的会计实践中利用大数据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目前来看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知识与信息作为主要的生产要素,强调数字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会计从业人员则是从部门级向着企业级方式发展,进而向着社会级延伸。
根据上述内容可以知道会计院校应培养学生熟悉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区块链技术等,以应对不断变化的会计业务新模式。在大数据时代,会计师需要熟悉分析统计软件,实现数据驱动的决策模式,不仅要把握会计常识有效整合,而且还要掌握统计分析技巧,增强其在经济财务决策方面的决策能力。同时,市场对会计师精通财务报表、专业报表分析以及投资决策分析等技能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应培养学生掌握新兴财务分析技术,加强其在投资决策方面的实用能力,进一步提升会计职能的实务水平。
2.2 财务人员具备复合型岗位能力
财务数据产生于业务,为此作为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需要了解当前企业经营产品、企业管理以及运营等环节,这也是企业业务核心所在,因RPA财务机器人的出现,基础财务核算工作可以由财务机器人进行完成,但是业务项目以及业务背后的逻辑关系,都需要通过会计从业人员决定,在当前需要财务会计人员了解企业信息服务的相关的业务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财税融合,充分发挥出财务数据的效能。为此对于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来说需要掌握大数据仓库的建立及应用,熟悉针对财务数据应用的汇总、分析、预测等工具,从而掌握财务数据的运用技巧。此外,还应掌握数据挖掘技术,以及基于大数据的统计分析及数据建模,从而确定会计业务的可行性事宜。
3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分析
3.1 培养目标不准确
在当前我国会计行业人才需求的现实背景下,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准确问题亟待解决。虽然我国在培养大数据与会计行业人才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具体表现为:一是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面窄,就业岗位不足;二是復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不足,缺乏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我国传统会计专业人才在专业素养培养方面,多以掌握国家经济法律法规、企业会计核算等相关技能为主,培养符合中小企业财务会计岗位所需要的技术型人才,为此在传统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中强调专业知识的掌握,但是随着新版专业目录,将原有的“会计”专业更名为“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这就需要高校转变人才培养目标,而不是延续传统的培养方式,这就需要院校需要正确把握时代特征,对会计人才岗位需求有新的认知,进而确定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和方向。
3.2 课程体系不健全
首先,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具有基本的财务处理能力,能够独立处理数据、报表,并能根据财务报告分析出数据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具有较强的数据整合分析与创新意识,能熟练地运用大数据技术解决企业经营中的问题;三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和诚信品质,对大数据及信息化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意识。但是在具体教学实际中虽然增加了大数据技术相关内容,但是未能真正实现接轨,进而影响到专业授课质量。其次,目前国内高校在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缺乏对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大数据与会计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学模式体系。具体表现为:①部分院校在课程开设方面未发生明显的改变,同样是以财务核算为主,智能会计相关内容也是只是象征性的增加;②对于大数据与会计相关内容增设比较少,一般教学是将两者孤立起来,未进行有效的、深度融合。最后,在实践类课程中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较少,在基础会计学和成本会计学中没有设置实践类课程;在财务与成本管理中虽有部分实践模块,但实践教学环节不够完整,缺乏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专业课程训练,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学生对大数据及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缺乏深入了解,学生不能把所学知识真正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4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选择
4.1 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
“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的核心,是实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保证。从国家到地方,对“双师型”教师队伍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培养能够适应大数据时代、胜任大数据会计工作的高素质财会职业人才。而高水平“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是实现教学目标、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4.2 对接岗位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大数据技术对会计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会计专业人才也必须顺应新时期企业大数据发展趋势,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拓展相关知识领域,以适应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通过引入“互联网+”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和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结合学校特色(财务管理)、学生兴趣、社会需求及行业发展趋势等因素对各课程进行调整和优化。例如,对于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两门课程改革中融合互联网技术的“大数据+”教学模式,在“互联网+”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应用大数据进行财务分析方面的能力。同时,也根据企业对人才需求趋势,结合高校师资情况及学生生源实际现状,调整了教师教学内容和方法。
同时以“数字经济”发展为战略,改革当前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地区企业岗位实际需求相对接,融合课程、职业以及行业标准等三方面的内容,基于能力本位构建课程教学体系,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形成德智体美劳在内的“五育”并举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系,调整动态机制,确立可行性教学方案。
5 结束语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必须对传统培养方法进行改革,在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应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工作,在具体实践中高校应做到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进行改革创新;坚持“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和“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核心竞争力;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发展规划,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强化人才培养目标和过程管理;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推进大数据与会计应用课程改革。
主要参考文献
[1]石旦. 基于岗课赛证四位一体的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知识经济,2022(24):143-145.
[2]徐明华.“大智移云”时代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2(6):173-175.
[3]任洁,王旋.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现代经济信息,2022,37(18):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