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都的秋》中的修辞手法赏析

2023-03-31陈万丽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 2023年12期
关键词:故都的秋北国南国

陈万丽

1934年,郁达夫经青岛返回北平,目睹故都种种萧瑟之景,心有所感,写下了《故都之秋》。作者借故都特有的秋景,抒发了内心复杂的情感,表达了对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担忧之情。《故都之秋》不仅非常优美,而且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表现作品的主题,郁达夫在文章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排比、反问、拟人等。下面,笔者就对此作简要的赏析。

一、排比

在文章中,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既可以使语句显得更有美感,又可以增强整篇文章的气势。在《故都的秋》中,郁达夫就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化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如“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作者长期生活在南方,但是每到秋天,总是忍不住想起故都,想起故都的秋景。“陶然亭”“钓鱼台”“西山”“玉泉”“谭拓寺”皆是北平的风景名胜,也是作者曾经游览过的地方,都在作者的心中留下了极为美好的印象。作者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用一句话对北平秋日的佳景进行了高度的概括,既展示了北平秋景的魅力,又抒发了对故都的思念之情。无论是“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还是“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它们都具有相同的特征,那就是美,都彰显了故都秋日的意韵美,展现了当地的文化底蕴,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又如“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一段话是对南国之秋的描寫,作者同样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列举了南国的秋天令人心动的一些美景,展现了南国之秋的美,能让读者在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充分感受到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不同。

作者既是南国人,又曾栖居于北平,对于两地的风土人情有着切身的感受与体会。在《故都的秋》中,他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展现了两地风景的美,为表达对故都的秋的喜爱之情作了铺垫。

二、比喻

比喻也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在文章中适时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可以使描写对象变得更加直观可感,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在《故都的秋》中,作者敏锐地抓住北平秋日不同事物的特征,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细作描绘,使得文章的内容更为丰富、具体。如“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作者用“喇叭”来形容牵牛花。这两者的外形是极其相似的,但由于牵牛花体型较小,难以引起人们的注意;而喇叭则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事物,其外形更为醒目,所以作者便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引导读者将它们联系起来,使其变得更加具体可感。在阅读文章时,读者的脑海里自然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在一截残破的断壁中间,生长着一丛茂盛的牵牛花;青色的藤蔓上缀满了蓝色的花朵,就如同一串串小喇叭,高高地朝着天空,吹奏着动人的乐曲……又如“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枣树在北方十分常见,每到秋日,树上就会结满“枣子颗儿”。作者将其比作“橄榄”和“鸽蛋”,充分展现了枣子“圆润饱满”的特征。“橄榄”“鸽蛋”和枣子在形状、大小上都十分相似,且都是较为常见的事物。作者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一方面使“枣子颗儿”变得更加直观、可感,另一方面让人倍感亲切。

在《故都的秋》中,作者描写了大量的景物,如“牵牛花”“槐树”“秋蝉”“秋雨”等,这些景物大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不会让人感到陌生。描写这些景物,如果仅采用平实的语句去叙述,往往难以触动人心,而适时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则可以使景物以更加特别的方式呈现出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拟人

拟人,即将客观的事物人格化,使其具有人的情感和个性。在《故都的秋》中,作者对于秋天的强烈感受,皆来源于生活中的各种事物,比如“秋蝉”“秋风”“秋雨”“秋果”等。这些事物让他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而他也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了这些事物之上。

如“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入秋之后,北平的雨也开始变得奇特,总是一阵儿一阵儿的;有时候下着雨,但一阵风吹过,便“云散雨住”了。云“卷向了西去”,太阳“露出脸来了”,云和太阳似乎都有了自己的生命和意识,或去或留,全凭自己的心意,而不是因为外力的缘故。这也让人充分地感受到北国之秋的独特魅力。北国的秋天之所以令人迷恋,并不是因为那里的都市有多么繁华,而是因为这里有特殊的秋之景和秋之韵。北国的秋天令作者沉醉,也让无数读者为之倾心。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既展现了北国之秋的

与众不同,又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眷恋之情。无论身处何处,作者心中始终都记得有关故都的点点滴滴。在文章中,他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让所描写的事物变得更为生动,也让人倍感亲切。

四、反问

在《故都的秋》中,作者还运用了反问的手法,从文化层面入手,进行了更深层的探索与反思,让读者感受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读者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的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赞颂秋的文字的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作者先引用了某些批评家的观点,然后运用反问进行驳斥,借此表达自己的观点。很显然,在作者看来,中国的文人并不是“颓废的”,赞颂秋天也与所谓的“颓废”无关。西方文化大量涌入我国,对本土的古典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就连一些中国文人也纷纷发声指斥传统文化“腐朽没落”。郁达夫年轻时曾在海外求学,后返回祖国。他既了解中国文化,又接触过西方文化,深谙两者的不同。他对本国文化的热爱已经植根于血脉之中。作者借助反问句来造势,反驳批评家的言论,同时说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引导读者深思,也使得文章更有内涵。“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能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在列举古今中外不同的人对秋的共同感受之后,作者再次借助反问句来表达对秋的赞美之情。自从列强入侵中国,北平便处于漩涡的中心,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作者激烈发声,指斥“国别”“人种阶级”之类纯属无稽之谈,说明了人类的情感有共通之处。从表面上看,这句话是在赞美北国的秋天,实际上是在肯定本国的文化。

反问句增强了文章的气势,也鲜明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五、设誓

设誓,即以最不可能发生的事来立誓,展现自己的重视。比如,汉乐府《上邪》:“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采用设誓的修辞手法,可以极大地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从而起到震撼人心的作用。

在《故都的秋》中,作者细细描述了北国之秋的诸般好,又以南国之秋进行对比,使得北国之秋更加深入人心。在文章的最后,他采用设誓的修辞手法,再一次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喜爱之情,使得全文首尾照应,浑然一体。“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是自然规律,非人力所能改变,也不可能真的随作者的心意而变化,但作者却采用了设誓的修辞手法,表示愿意折损自己的寿命来留住北国的秋天。可见,北国之秋对作者而言是极其重要的。从表面上看,作者是在赞美北国的秋天,实际上是在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唐代诗人崔致远在《前宣州当涂县令王翱摄杨子县令》中写道:“况逢多事之秋,而乃有令患风。”后来,“多事之秋”成为了一个成语,常用以形容动荡不安的时局。作者创作这篇文章时也恰值家国处于动荡之时。故都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向来是无数文人雅士的向往之地,但是如今却被战争的阴云笼罩,变得格外萧瑟、凄凉了。作者写下此文,也是为了激励天下文人同仇敌忾,共同抵御外侮,保家卫国。很明显,作者想要留住的,不仅仅是“北国的秋天”,更是国家的安宁与和平。若能留住,他愿折去自己“三分之二的寿命”,可见其用情之真。

通过设誓,作者表达了真挚的情感,也使得作品的主题更加鲜明,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作为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郁达夫将自身的体验融入文章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在描写故都的秋景的同时,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中学)

猜你喜欢

故都的秋北国南国
红豆生南国
南国神草金不换
江南如今到北国
白桦生北国
白桦生北国
南国牡丹
北国红豆
红豆生南国
让人痴迷的瑰丽世界
由《故都的秋》谈高中散文教学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