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学校体育的问题与建议
2023-03-31杨欠欠周璇
杨欠欠 周璇
“双减”政策的实施,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同时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这给体育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是体育学科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阻碍了体育学科的发展。研究认为,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不高、学科不受重视是当前学校体育的突出问题。为此,提出外聘具有资质的优质教师和加强教师培训力度两个方面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从激发学习兴趣,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和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两种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以及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共同引导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培养学生锻炼习惯。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21年7月24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2022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提升学校体育课后服务水平促进中小学学生健康成长的通知》。系列政策的颁布为学校体育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带来新机遇、新契机,但也对学校体育提出更高要求。“双减”政策的落地,表明了党和国家提升学校育人水平的决心。近年来学生繁重的课业负担导致青少年学生视力下降,睡眠不足,失去兴趣甚至对其心理产生许多不良的影响等;校外培训班的内卷使得迫切想要提高孩子成绩的家长们疯狂投入,加重其经济负担。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都是“双减”政策推进的必然性。“双减”政策指出要全面减压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并且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减负”政策的重点是减轻学生的智育负担,而学生在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方面的任务非但不重,反而远远不够。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不等于没有负担,让学生从作业困局中解放出来,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在过去一直是不受重视、被弱化的一门学科,“双减”政策给体育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因此我们要做好准备去改变学科被弱化的现状。
1 “双减”政策为体育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双减”政策的落地,毋庸置疑,一定会有“双加”,这个“双加”是“加强学校课内外教育对青少年的综合素养和身心健康促进”和“加强学生在校外文体、科技、劳动、社区服务等活动以构建朝气蓬勃的校外素质教育氛围”,其中体育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无论对于学校体育,还是体育教师以及在校外教育耕耘的体育人而言,“双减”都是难得之“机”,为开展课外、校外体育活动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双减”政策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学习体育、艺术、劳动等课程,国家的引导以及家长思想观念的更新一定会带动校内外育活动的蓬勃发展。这也为体育学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2 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
2.1 师资力量不足
“双减”政策确实给体育学科带来了发展机遇,无论是在课后延迟服务中要求教师要拓展学习空间,为学生提供多彩的文体艺、兴趣小组及社团等活动,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求,还是减轻作业负担后引导家长在学生完成家庭作业后,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这都是对体育学科的支持,但是体育学科的发展不仅仅依靠国家的引导,更重要的是要有人实施,有人才能有发展,然而,现在很多的体育老师并不是专业出身,尤其是乡镇学校,很多都是其他学科老师进行代课,因此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是根本性的问题。
2.2 教学质量不高
学校的体育课堂多为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讲解,学生学习,然后进行重复练习,没有新意,学习过程枯燥无味,学生也都是以完成任务的态度进行学习,无非激起学生练习兴趣。在落后一些的地区,很多体育课堂仍然存在无人教学的情况,还是“放养式”教学,体育课堂转眼就变成了自由活动,受到学生的喜欢也让学生错误的认识了体育课。真正好的体育课应该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既让学生正确的认识体育课堂学习技术技能,也能寓兴趣于其中,热爱体育课堂并且自觉自愿的进行学习。
2.3 学科不受重视
在学校各学科的发展中,体育一向是处于弱势的,尽管国家提出过很多积极的倡导,但是体育仍然没有很大的起色。过去在巨大的学业压力下,学生没有兴趣也更没有时间投身到体育锻炼中来,体育学科在学校受到排挤,体育教师被迫“生病”也是常有之事,遇到大型考试,体育还会停课给其他学科更多的时间复习,学校是这样,家长更是注重学习成绩而忽视体育锻炼。本应因“双减”而受重视的音乐、体育、美术教师却没有预想的那么高兴,工作量增加带来的烦恼似乎已超过学科被轻视造成的不满。学科被轻视、弱化也是阻碍体育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在当前学校教育任务中,体育教育存在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不高、学科不受重视等问题。
3 建议
3.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想要抓住“双减”政策给体育带来的机遇,就必须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1.1 外聘具有资质的优质教师
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得到解决的,我们要采取措施保障现有的体育教學顺利开展。开展体育项目,需要专业的老师进行组织及教学,面对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双减”政策中提到的,可以向社会外界聘用优质的、具备资质的老师保障课后服务的顺利开展。外聘教师虽不是长久之计,但是也可以解决燃眉之急。“双减”政策中要求,在课外延迟服务中为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因此为解决现有的问题,可以聘用校外具有资质的优质教师,促进体育发展。当然外聘教师只能是过度性的选择,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还是要增加体育教师编制,保障体育教师权益,配齐配足体育老师。
3.1.2 加强教师培训力度
无论是内部引进还是外部聘用都不能够很快的填补体育教师缺乏的漏洞,体育教师缺编严重,教师编制总体是超额的,体育课程大多都是由其他教师进行代课,因此,学校可以对老师们进行培训,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将基础的体育课程上好。中小学的教学可以从基础教起,例如队列队形的学习,这是也体育课程中基础学习环节;或者可以创设情景进行身体素质练习等。总之,要改变“放养式”教学以及室内体育的模式,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学质量。
3.2 打破传统教法,提高教学质量
“双减”政策指出,要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减轻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同时还要保证学习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提高教学能力,学校必须“改革传统的教法”,紧跟国家政策,否则的话,“双减”必然会造成学生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既有违“减负”的初衷,也不利学生的成长。2022年新课标的课程目标中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围绕体育核心素养展开,要注重教学方式的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运用多种不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提高运动能力、增进健康行为和养成体育品德,促进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双减”背景下,体育教育迎来了一个“春天”,国家鼓励、引导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作为体育工作者,要做好准备,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及观念,积极迎接“双减”政策带来的“福利”。
3.2.1 激发学习兴趣,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传统体育教学注重学生学会与成绩提高,可以反思的是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呢?当然有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任务,但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学校体育要做到的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通过体育锻炼,养成锻炼的习惯,培养终身体育的观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使学生愿意主动地投身到体育锻炼中来,切实的体会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现代医学证明了体育锻炼对身体作用是“暂时”的,这里没有一劳永逸的可能。仅仅靠学校体育是不能满足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将枯燥的体育锻炼变得富有趣味性,让体育课堂不再是“跑跳投”,而是趣味游戏,让学生们热爱体育课堂,引导学生在课下也积极锻炼,培养终身体育的观念。
3.2.2 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在过去的教学中主要是以教师的教为重点,教学的目的更多的是以学生学会、成绩提高为主,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更多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愿意学习,从根本上让他们热爱体育运动,从而提高运动成绩,增强体质。在教学中,可以使用翻转课堂式教学,学生在课前或课外观看教师的视频自主学习,减少了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时间,由于学生课下学习过,可以把疑问带到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成为主角。体育锻炼和文化课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体育的技术动作需要不断的练习才能够提高,尤其在动作学习之初,需要不断的尝试才能够初步的学会这以技术动作,“双减”政策明确规定要减轻学生的作业,意味着学生课后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体育的学习,可以保障翻转课堂式教学的开展。实际上翻转课堂式教学很好的与体育训练方法中的表象法进行结合,通过课前在家提前观看视频进行模仿,上课时在头脑中回忆与再现过去完成的技术动作、唤起临场感觉,再通过与教师进行交流与指导,完善技术动作,把课堂交给学生,高效完成学习内容。
3.3 多元治理,“家校社”协同共育
“双减”政策指出要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因此,学校体育应积极响应“双减”政策号召,有效回应社会、学校、家庭对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时代关切。孩子的教育不能够仅仅依靠学校,“双减”政策的实施更是需要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各个教育场域中都必须始终把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放在中心位置,摒弃学校、家庭、社会“各自为营”的教育状态,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推进共同体协同育人应着重发挥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体育的学习依靠学校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同样要依靠“家校社”协同配合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3.3.1 家庭方面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教育场所,同时又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场所,因此,在“减负”工作中必须得到家庭的认同与支持,才可以更加顺利的开展。“双减”政策让学生的作业负担减轻了,同时也意味着孩子在家中的空闲时间增加了,那么突然空闲下来的时间做什么呢,“双减”政策的实施既让家长狂欢同时又有了新的焦虑。政策中提到要科学利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放学回家完成剩余的书面没作业后,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家长是有效落实家庭体育的关键,要改变传统体育观念,可以增加子女在体育方面的投资,不仅有助于孩子身体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3.3.2 学校方面
“双减”政策要求学校要提升教育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只有学校体育做好,体育得到重视,家长与社会才能够做好协同工作。学校要紧跟国家政策,面临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要尽快得到解决,开足、开齐、开好规定的课程。提高学校体育的教育质量,首先要保证现有的学校体育活动尽善尽美,创新体育活动的内容,增强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其次学校体育要搭乘“双减”政策的顺风车,在为学生减轻学业负担的同时,可以适当的增加体育教育的投入。无论是课程多样化的需要,还是学生身体健康上的需求,都要求学校体育要尽快完善课内外的教育教学活动,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3.3.3 社会方面
伴随着“双减政策及其配套政策文件的颁布实施,社会组织参与中小学体育治理的实践步伐逐步加快。然而,调研发现,尽管有了政策文件的引导和助推,但社会组织参与中小学体育治理的领域仍十分有限,深度较为欠缺且规范化程度较低,在参与过程中面临营利性市场机构的强烈冲击。“双减”政策让学生和家长腾出来的时间可以去进行体育运动的培训,这要求社会上的培训机构要负起责任能不能只享受“双减”政策带来的红利,更重要的是要切实的做好培训工作,促进体育教育的发展。社会外界要树立正向的引導,学习技能也并不是越多越好,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理性确定孩子成长预期。社会组织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还需地方政府和各个学校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配套政策制度,细化各种实施细则。
4 结束语
“双减”政策给体育学科发展带来机遇,但是学校体育现存的很多问题,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不高以及学科不受重视等问题阻碍了体育学科的进步。面对现存的问题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校外聘用与校内改革相结合;打破传统教法,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习兴趣,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以及多元治理,“家校社”协同共育。
(作者单位:1.淮北师范大学;2.首都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