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苗寨吊脚楼营造技艺

2023-03-31韩泽华

格言·校园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涿鹿夫差斗式

韩泽华

我们了解的大多数民居都是汉族建筑,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类少数民族的民居建筑吧。

吊脚楼是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居住的房屋,其中就有苗族。苗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民族,传说苗族的始祖是蚩(chī)尤。涿(zhuō)鹿之战后,苗族先民开始从黄河流域向西南迁徙。历史上苗族经过五次迁徙,现分布在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广东等地。

苗族吊脚楼源于干栏式建筑。西南多山地,地形陡峭,很难找到平地垒台子或立柱子,全干欄式建筑在这里很难施展拳脚。于是苗族人因地制宜,在山体斜坡上挖出上下两层地基,前半部分用穿斗式木构架做成吊层,形成半楼半地的吊脚楼(通常是穿斗式歇山顶结构建筑)。吊脚楼的第一层不住人,用于圈养猪、鸡、鸭等家禽和牲畜;第二层是人居住的楼层,包括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第三层是阁楼层,主要用于存放粮食。

苗族吊脚楼二层正中堂屋的前檐下,安装着一个长长的靠背栏杆,称为“美人靠”,是吊脚楼的一道美丽风景。美人靠相传是春秋战国时吴王夫差发明的。一天,夫差与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正在观赏池塘里的鱼儿,西施半坐着,因为不经意的一个后仰差点掉进水池中。夫差就想,怎么才能安全舒适地看风景呢?他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他命令工匠们在池塘边建造一条带栏杆靠背的长木凳。从此他和西施就常常坐在那儿,一块儿观鱼赏景。因为西施经常坐在那里,所以人们就把这种靠背栏杆叫作“美人靠”,也叫“吴王靠”。美人靠并不是专门设在吊脚楼上的木构件,在我国的园林中都会见到,但是苗族吊脚楼的美人靠却独有风味。苗族妇女靠坐在那里刺绣缝补,有时候来上一首山歌,从对面美人靠传来回应的歌声,如此往复,整个吊脚楼都环绕在歌声之中。

蚩尤

传说中的九黎族首领。据说他有兄弟八十一人,兽身人语,善造兵器,横行天下。后与黄帝、炎帝部落大战于涿鹿之野(今河北涿鹿南),失败后被杀。

美人靠

在坐凳栏杆外侧安装尺余高的靠背,成为“靠背栏杆”。这种栏杆通常在园林建筑中采用,特别是临水建筑,供游人斜倚眺望和消除疲乏。靠背部分或直或曲,具有极强的装饰效果。

编辑/皮小Y    美术设计/张文举

摘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小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书

本栏目图文等内容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授权转载

猜你喜欢

涿鹿夫差斗式
涿鹿之战
着水小麦对斗式提升机产量的影响及解决方案
大中型水斗式水轮机的关键技术
卧薪尝胆
任性的自恋,隐忍的自强
西施的爱情
涿鹿之战实为晒卤出盐的故事
勾践没有做过夫差的奴仆?
涿鹿黄帝泉(外三首)
浅析链斗式连续卸船机的构成及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