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难得糊涂”的吕端

2023-03-31周军

清风 2023年2期
关键词:宋太宗寇准心胸

文_周军

吕端是北宋名相。当年宋太宗想立他为相时,有人反对,认为吕端为人糊涂。宋太宗回答说:“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决意让吕端为相。吕端任相后果然机智稳当,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尤其头脑清醒,常常让宋太宗“犹恨任用之晚”。

其实,吕端不只大事靠谱,他在某些小事上所谓的糊涂,也只是旁人不能理解而已。史料中吕端看似糊涂的事例,归纳起来大概是四个方面。

一是放权让相。吕端开宝年间任参知政事,在他之后,宋太宗把寇准也任为参知政事。按朝廷惯例,吕端在前,寇准在后,毫无疑义。但吕端清楚寇准的性格,担心他心中不平,便主动向宋太宗请求让自己位居寇准之下。太宗没有同意。后来,吕端拜相,他又向太宗提议,让寇准与自己同到政事堂议事,两人隔日轮流执掌相府,平起平坐。这个提议获得了宋太宗批准——“太宗从之”。

在为权力明争暗斗你死我活的封建朝廷,吕端却主动放权让相,甘居人下,皇帝不同意,他又主动请求与别人轮流执掌相权。一些人据此认为,吕端是个糊涂蛋。然而,我认为吕端不是糊涂,而是心地宽广,心存大局。他知道寇准很有才干,但性格刚直,不甘人下,跟谁都相处不安。为了朝廷的和谐安定,也为了培养锻炼年轻人,给寇准创造出头露面的机会,吕端才主动放权让相。

吕端雕像

二是不问风言。有一年,大臣李惟清被太宗从掌管全国军事的枢密使位子上换下来,去当负责监察百官的御史中丞。虽然是平调,但实际权力发生了变化,李惟清怀疑这是吕端在打压自己。于是,等到吕端老病,被皇帝特许不再参加朝拜时,李惟清就经常弹劾告病超过一年还享受官俸的官员,又交结一些人指责朝堂官吏的过失,想以此中伤吕端。事情传到吕端耳中后,吕端不以为意,既没有向皇帝自白,也没有去找李惟清算账,而是淡淡地说:“吾直道而行,无所愧畏,风波之言不足虑也。”在一些人看来,吕端对待此事的态度也有些糊涂。

其实,吕端的行为不是糊涂,而是心地坦荡。他与李惟清都是朝廷重臣,如果认真计较,必生嫌隙,甚至产生内斗。吕端自己行得正、坐得直,便不在意风言风语,不怕别人误会中伤。吕端明白,越是身份地位显赫,越要坦然平淡地待人处世。

三是不察恶语。在吕端刚担任参知政事的时候,有次从官员队列前经过。一个小官因为平时听说过吕端糊涂的传闻,对他颇为不屑,竟在大庭广众之下非议说:“这个糊涂蛋竟也能当副宰相?”吕端的下属听了这话,想问那个人的姓名,看他是哪个衙门的。吕端却立即予以制止,说:“不要问,你去问他就得说,他一说我就知道了他的姓名,而我一知道,对这种公然侮辱我的人就不会忘记。我当然不会去刻意报复,但以后万一有什么事涉及他,撞到我手里,想做到公正对待就会很难。所以,还是不闻不问的好。”这也被一些人看成是糊涂。其实,吕端的做法不是糊涂,而是心地善良、心胸宽广。君子不念旧恶,过于计较别人的言语,自己活得累,也很可能伤人又伤己。

四是不置产业。吕端对金钱财富非常淡薄,他家中清贫,还常把自己的俸禄拿出来周济照顾穷人。吕端的两个儿子没钱结婚,他只好把房子抵押给别人。宋真宗知道后,专门从皇宫的开支中支出五百万钱,把房子赎了回来。一个当朝宰相,家里贫困如此,而又整天乐呵呵的,便有人以为他糊涂。但吕端手握重权,而不念一私,始终清廉俭约,这多么可贵。

“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在不涉及原则问题时,不妨学一学吕端,心胸宽广、坦荡无私,“难得糊涂”。

猜你喜欢

宋太宗寇准心胸
“溜须”典故的来历
奇怪的爸爸
“打开心胸,就能融入”
心胸
别做奇怪的人
寇准与水晶饼
吕蒙正送瘦马劝谏
忠言的力量
北宋名臣寇准与邯郸
宋太宗自导“写生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