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先之”勤廉事迹拾珠
2023-03-31整理通讯员吴丽芳
整理_本刊记者、通讯员 吴丽芳
为推动“清廉开福”建设走深走实,进一步浓厚廉洁文化氛围,使党史红色廉政故事深入人心,营造廉洁自律、崇德向上的社会氛围。开福区纪委监委、清水塘街道工委、红色摇篮党建声音馆策划推出“廉洁是福之清水塘畔话清廉——历史中的清廉故事”,深受广大市民好评,现摘发其中部分革命先辈、优秀共产党员领导干部的勤政廉洁故事予以整理刊发。
张富清:比一比就会知足感恩
张富清,1924 年12 月出生,陕西洋县人,1948 年3 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8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 年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1985 年1 月在中国建设银行来凤支行副行长岗位上离休。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他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他尘封功绩60 多年,直到2018年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他的事迹才被发现。2019 年6 月,先后获得“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9 月,获得“共和国勋章”。
佩戴“共和国勋章”的张富清(刘德国 摄)
张富清老两口的家位于来凤县建行宿舍楼。近四十年过去了,楼上楼下、左邻右舍都已翻修一新,老两口的家还是老样子。墙腰上淡黄色的油漆斑驳脱落,水磨石地板被磕出不少小坑,客厅里依旧摆着那张磨损的沙发,厨房里厚实的铁锅架在简易的煤气灶上,窗户一开就是天然的抽油烟机。
“吃得好、住得好,比以前不知道好了多少倍,没有什么要求了。”谈起生活条件,老两口却总是淡淡一笑。
儿女们也早已习惯了家里的简朴。在卯洞工作期间,他们一家住在一座年久失修的房子里,一大一小两间,共二十多平方米,三张床挤了两个大人、四个小孩。父亲张富清那时候分管财贸和机关工作,但从来没给家里安排得好一点儿。大姐患有脑膜炎,多年看病花钱,他们也从没找组织特殊照顾。
做人要知足,懂得感恩,不给组织添麻烦,是张富清一家常常念叨的话。他们的秘诀是“比”:和过去比,和困难群众比,和牺牲的战友比,一比,就觉得很知足,很幸福。
2018 年,因患白内障,张富清接受了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按规定,张富清的医疗费用可以在离休单位全额报销。结合病人和家属的实际情况,医生在手术前征求张富清和家人对人工晶体的意见。“人工晶体有很多档次的,根据您的实际情况,我们建议您选用7000 元到15000 元左右的,当然,也还有更好的……”
“那就7000 元的!”还没等医生说完,老人家就选定了。手术前几天,张富清在与同病房一名病友的聊天中得知,对方选的人工晶体竟是3000 多元价位的。得到“机密信息”,张富清立即去找医生,坚决要求给自己换成3000 元的。“他是自费,所以选便宜的,您是公费,可以考虑7000 元的。”医生劝他。“群众能用的我怎么不能用?公费也是国家的钱,能省一点就省一点!”张富清态度坚决。
张富清的先进事迹被广为宣传后,荣誉接踵而至,一家人的生活却依旧平静、恬淡。馒头、油茶汤、黄豆合渣、青菜,是老两口吃习惯了的,剩下的第二顿接着吃,绝不浪费,旧衣服也依旧不允许丢。二老穿戴整洁,相扶而坐,笑声朗朗。
变化也不是没有。“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张健全说,“获得荣誉后,父亲总念叨着要怎么更多回报党和国家、人民,我们也要把这份从小耳濡目染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的精神践行好、传承好。”
廖汉生:公器怎么能私用
廖汉生是我国的开国中将,于1911 年11 月14 日出生于湖南桑植。在开国元帅贺龙的领导下,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逐渐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将领。
全国解放进北平之前,毛主席对所有干部说:“大家都顶住了枪林弹雨,好不容易有了光明的未来,但是更要警惕糖衣炮弹,这才是腐蚀人心最厉害的武器。”果不其然,后来还是有个别干部倒在了糖衣炮弹之下。但毕竟是少部分,大部分干部的清廉让人动容,这一辈的革命家都有一种精神,是为了人民利益舍小我成全大我,廖汉生将军就是其中一位。
因为战争的原因,廖汉生和自己的女儿失散了多年,全国解放后好不容易才相认,让女儿有了完整的家。女儿知道自己父亲是开国将军,于是就想让父亲帮忙介绍个工作,但是廖汉生将军一口回绝了,尽管他对这个失散多年的女儿满心愧疚,没有尽过父亲的责任,但是,他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原则。
他自己觉得新中国刚刚建立,可以说是百废待兴,身为开国将领更是应该以身作则,公器怎么能私用呢?要对得起天下的百姓啊,不能有什么特权,自己的子女也就是普通百姓,应该和大众一视同仁;另一方面,老一辈人的内心都有坚定的信仰,这些信仰让他们不愿意去破坏党的事业,要是以权谋私,那就是违背了信仰,虽说自己对女儿有亏欠,但是女儿不管做什么都是为国家贡献,哪怕是种地也是如此,并没有太大分别。
这是几乎所有老一辈革命家都拥有的高贵品质,他们内心深处只有国家和人民,从来做事情都是公私分明,绝不占用公家的资源。这样的品质让人动容,也是我们后代人最缺乏的,需要大家继承和发扬。
黄克诚:不要去做人民反对的事、老百姓痛恨的事
新中国成立后,黄克诚先后被任命为中央军委秘书长、国防部副部长、总参谋长、中央书记处书记等职。黄克诚经常教育亲戚们:“不要打他的牌子、旗子,不准利用他的关系开后门、走关系,要靠自己奋斗成才。”“不要去做人民反对的事,不要去做老百姓痛恨的事”。
黄克诚的家乡在湖南永兴县油麻墟下青村,是一个贫困山村。由于家境窘迫,黄克诚读书全靠亲戚的资助。1920 年春节过后,他考取了衡阳省立三师,乡亲们送衣、送物、送钱、送米,由哥哥用一个旧木箱挑着,送他去衡阳求学。在衡阳省立三师,黄克诚走上了革命道路。1928 年湘南暴动后,黄克诚被敌人列为“暴徒首领”悬赏通缉。于是,他和两个战友来到家乡附近的太平山上打游击。白天,黄克诚和战友在山上活动,大嫂把饭送到了指定的地方。她时而用篮子装饭,装成上山扯猪草;时而用提桶装饭,假装去浇菜。后来,敌人多次围村抓人,黄克诚都是在大嫂的机智掩护下脱离险境,逃出包围圈。新中国成立后,虽然黄克诚身居高位,但是大哥、大嫂一直坚持在家务农。村里人纷纷劝大哥找黄克诚谋个差事,大哥却说:“他当他的官,我种我的田。”
大哥大嫂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儿子黄开衡身上。新中国成立后,大嫂对儿子说:“你去找二叔吧。听说他在长沙城里做了大官。也许,他能帮你找份好工作,找条出路。”黄开衡终于见到了时任湖南省委书记的二叔黄克诚。黄开衡就直截了当地说:“二叔,我要工作。”“你的文化程度怎么样?”黄克诚问。“只读过一年书。”黄克诚想了想,语重心长地对侄儿说:“不错,大哥大嫂对我有恩,我真的好想念他们。可是,你文化这么低,干什么工作合适呢?依我看,你还是去煤矿挖煤,怎么样?”黄开衡连连摇头:“我不去挖煤。我要去读书。”黄克诚说:“读书?好!就去考湖南革命大学吧。”第二天,黄开衡去参加考试,要求写一篇文章,题目是《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黄开衡从来没学过,根本无从下笔,结果没考得上。黄克诚当时正兼任湖南革命大学的校长,却并没有为他开绿灯。黄克诚对侄儿说:“我看,你还是去衡阳铁路当个工人吧,当个信号工,怎么样呢?”但黄开衡还是坚持要去读书。见侄儿决心这么大,黄克诚就把他送到长郡中学,在那里读完初中和高中。临行前,黄克诚对侄儿说: “我只能给你指一条路,至于怎么走,就靠你自己了。”黄开衡读书十分用功,高中毕业后,考入中南政法大学(学院)。后来,他向二叔提出想从岳阳麻袋厂调到长沙工作,黄克诚没有答应。
1979 年国庆前夕,堂弟黄时申去北京看望黄克诚。临走时,乡领导委托黄时申给黄克诚带去30斤茶油,算是乡亲们的一点心意。黄克诚看了堂弟捎带了礼物,语重心长地说:“请客送礼不利于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正人先正己嘛!”并叫堂弟将礼物带回。黄时申感到很为难,离开时借故把茶油留下了。黄克诚得知后,立即让工作人员按市值折钱汇给乡领导,并亲笔写信告诫家乡的党员干部,不要再搞请客送礼之事。
叶剑英:在廉洁奉公上“以身先之”
1948 年冬天,人民解放军发起了著名的平津战役。在战役进行中,叶剑英领受了接管北平的重任。1949 年2 月2 日,北平和平解放,叶剑英与平津前线司令部及华北局、北平市其他领导人一起进驻北平。
叶剑英在领导市政建设中,要求政府工作人员正人先正己,作为一市之长,他自己则率先垂范,克己奉公。
叶剑英纪念馆
当时,叶剑英领导接管的旧北平市党政军机构的物资,在仓库里堆积如山。其中,有各种各样的高级家具,有成千上万件毛毯、被服,还有珍奇古董、名人字画等。一天,军管会物资部长童陆生报告叶剑英:“现在物资部分配得差不多了。我给军委机关分了一批东西,其中有些被服和办公用具,每个领导干部都分配一些,您要些什么?”叶剑英严肃地说:“我是军管会主任,又是市长,领导接管了这些物资,怎么能自己给自己分配呀?我不能搞特殊! ”
有一次,北平警备司令部副政委莫文骅向叶剑英汇报说: “警备部队守卫的一座仓库里有一批车子,可战士们一辆也没有动用。他们成天跑路,能不能给他们解决几辆值勤用车?”叶剑英反问:“批一些车子给他们,以便值勤完全应该。可是,现在要东西的单位太多,我们军管会所属单位应该以身作则,起模范作用。宁肯咱们自己吃点苦,也要尽量把东西分给别的单位才好。我们之间的个人关系很好,但是权力不能私相授受啊!老莫,你说对吗? ”
叶剑英在廉洁奉公上“以身先之”,也要求下属这样做,决不许任何人“以身害之”,即使是小事也不放过。市政府有一个留用的旧职员,经常看戏不买票,戏院很有意见。事情反映到叶剑英那里,他指示有关部门进行调查,结果这个人还有其他腐化行为。于是,叶剑英果断决定将这个旧职员开除,并要求将此事登载在《人民日报》(北平版)上,以此为例教育更多人。
作为党和军队的重要领导人,叶剑英从不放松对子女的教育,长女叶楚梅对父爱记忆犹新。1946年,解放战争拉开了序幕。叶剑英亲自送女儿到部队,经受炮火的洗礼。她满怀深情地说,是他老人家把自己引上了革命道路,使自己确立了为实现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人生目标。叶剑英还常常通过书信督促教育子女,引导并鼓励他们好好地为人民服务,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叶剑英一生坚持真理、艰苦朴素,行廉至洁,他的崇高品德和优良作风是我们党员干部修身律己、做人做事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