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以“不会做”而“躺平”
2023-03-31江竹轩
文_江竹轩
干部就得“干”字当头,在实干中推动发展,在巧干中化解难题,坚持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然而,有个别干部在面对任务时,缺乏干的意愿,不想做;没有干的胆识,不敢做;缺乏干的担当,不愿做。他们还常把“不会做”挂在嘴边,每当安排工作时,便以“不会做”为由,宁可能力上认怂,也不接受任务安排,做壁上观当看客,抽身事外避风险,不求有功劳,但求无过错,默不作声当“太平干部”。
人非生而知之,没有人天生就会做,都是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做的方法,在不断做的过程中,领悟做的技巧,实现从不会到会的华丽转身。面对新工作任务,“不会做”是正常现象,也是成长中的必经过程。然而,不能总以“不会做”为理由,选择逃避懈怠。有个别干部以为,不会做就可以不做,不会做就可以“躺平”,不会做就该别人做,这是缺乏担当、逃避责任的表现。在其位就要谋其政。既然选择为人民服务,就该倾其力、尽其能,在学中干、干中学,成为干事创业的行家里手,方能不负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
常说“不会做”,以此推脱工作任务的干部,其实是不作为的“躺平”干部。他们的“不会做”往往是不想做、不愿做的“挡箭牌”,是典型的懒政怠政行为。如果真的不会,就该虚心学习,尝试着去做,最终将不会变成会。而有的干部不但不学习尝试,反而时时诉苦“不会做”,事事搬出“不会做”,这就不是真的不会做了。要么不愿意学习,不注重实践培训,宁愿当“佛系干部”;要么分明会做,但不愿意用智出力,宁愿当“懒人干部”;要么会做却不敢做,担心“洗碗之人打破碗”,干得越多出错概率越大,受到批评概率也越大。
主动干事,干出成效,是干部的首要职责。不管什么原因,党员干部总是持“不会做”的态度,摆“不会做”的姿态,就会阻碍单位事业发展,还会带坏干事创业风气,影响会做能做多做干部的积极性。有人借口“不会做”而不做,会做的就要多做,导致出现不合理的任务分配状况。“能者多劳” “鞭打快牛”,越是干事的人越要多干事,越是不干事的反而“名正言顺”不干事,甚至对干事者指指点点,最终会挫伤所有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倘若人人都“不会做”,人人都不去做,目标任务就只能搁置起来,也就无法实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年轻干部要锤炼“七种能力 ”,担起时代重任。在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党员干部要主动把能力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能力从哪里来?既要深厚的理论指导,更离不开扎实的实践锻炼。“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有善于学习、勤于实践,坚持不懈去做,才能提升干事创业本领。再棘手的业务,再有难度的技能,都难不倒用心用力之人。组织上也要多给干部提供干事平台、锻炼机会,不妨让干部当“热锅上的蚂蚁”,经一事方能长一智;这既是考验也是机会,是骡子是马,得拉出来遛遛。而对不愿干事、干不成事者,不能听之任之,更不可见怪不怪、习以为常,要让懒作为者挪位、不作为者失位,以此倒逼干部认真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