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深度学习的构建策略分析
2023-03-30赖奕万
赖奕万
近年来,为减轻学生不必要的学习负担,教育部提出了“双减”政策,在该背景下意味着传统教学需要得到革新。小学是奠定学生数学基础及培养综合能力的重要阶段,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双减”背景下开展小学数学教学,需将减负提质作为根本目标,采用有效手段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基础上,提高课堂学习质量。为了达到该目标,教师群体致力于构建深度学习课堂,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素养。
1.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深度学习构建的主要作用
1.1有助于促进知识运用
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年龄较小,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虽然在学前教育阶段学生便开始接触数学教育,但不同的是,相较于学前教育,小学数学知识更具系统化,数学知识量和难度都有所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也是加强客观认识的过程,而构建深度学习课堂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运用数学知识,同时也和“双减”政策要求相契合。在深度学习课堂中,教师为学生创设自主、高效的課堂环境,学生可以在巩固旧知识的同时夯实新知识基础,达到灵活运用课堂知识的目的。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实际中随处可见数学,目前在我国义务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当下,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学目标不只是丰富知识储备量,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较强的知识运用能力,能运用课堂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面临的数学问题,而该目标在传统数学课堂中很难实现。纵观我国数学传统课堂不难发现,无论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模式均比较单一、陈旧,学生只能在课本中学习知识,思维发展受限,大部分学生都不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只有构建深度学习课堂才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打破以往教学的局限性,使学生从原本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这也是深度学习课堂和传统课堂最显著的区别。
1.2有助于发展数学思维
与语文、英语等学科相比,数学学科的逻辑性更强,涉及的概念、公式等知识较为抽象,对学生学习能力有着一定要求,以小学数学来说,如果学生不具备数学思维,就无法促进知识积累与运用。客观来讲,小学数学课堂若没有进行深度学习,很难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在课堂浅层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位置不对等,教师是课堂主导,主要职责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则长期处于被动位置,靠死记硬背来积累知识。这种方法既无法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也无法使其真正理解、运用数学知识。在“双减”背景下,要求各学段需转变传统封闭式教学模式,构建课堂深度学习理念,将减负提质作为教学目标,通过深度学习为学生逻辑、反向、创新等思维的培养提供有利条件。在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培养与发展的同时,又符合“双减”政策要求,达到深度学习目的。
1.3有助于培养核心素养
在“双减”背景下,深度学习课堂的构建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可以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涵盖数学抽象、数学运算、数学建模、直观想象等内容,这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由于小学生受年龄、认知等因素影响,在核心素养培养上难度较大。当教师构建深度学习课堂后,可立足于学生认知思维现状及发展需要创设适宜环境,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再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渗透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达到核心素养培养目的。在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将重心放在理论知识传输上,比较看重学生成绩高低,忽略学生核心素养训练,这种教学局面不利于学生持续发展。而在深度学习课堂中,学生的知识体系可以得到丰富,核心素养也能得到有效提升,当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数学问题时,可以运用所学知识予以分析、解决,全面提高知识掌握能力。
2. 小学数学课堂深度学习的现状
2.1教学活动深度不足
课堂深度学习强调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判断学习是否具有足够深度、教学活动是否有效的标准并非单独指学习效率,同时也包括教学方式效能化。将“深度”作为切入点,使教学过程更符合学生心理认知现状和教学规律,寻找学生各阶段就近发展区,以此来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然而,从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来看,所设置的教学活动深度不足,不符合“双减”政策要求。“双减”政策的提出主要是为了减轻学生过多的学习负担,但在当前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仍以传统模式教学,“灌输式”“一言堂”等教学模式比较常见。传统教学模式在传统教育环境下有着一定的教育作用,但在全新教育环境下,这些模式早已不符合当下的人才发展需要,这意味着教师必须及时创新传统教学格局,具备与时俱进的教育思维,在课堂中应创设更具针对性、深度的课堂活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并未得到体现。另外,有的教师虽然已经意识到构建深度学习课堂的重要性,也采取了相应手段来创设课堂,但最终教学成效却不符合预期。
2.2学习方法不灵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实现深度学习,教师与学生都必须积极参与到课堂构建中,教师是课堂主导力量,学生则是课堂主体。从教学实际来看,大部分学生所用的学习方法缺乏灵活性,学生使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知识,缺乏个人理解,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会使得知识掌握过程十分被动、死板。并且,数学学科知识不同于其他文科知识,记住概念、公式只是基本,这是奠定后续学习基础的前提,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必须具备理论运用能力,可以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正确应用数学理论,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困难的。而长时间依靠死记硬背来记忆知识,既无法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还会导致学生的数学思维受限,随着时间不断延伸,所学的数学知识逐渐变多、变难,前期理论会遭到遗忘,进而导致学习效率不佳。在学习中学生投入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却没有收获到理想学习成果,这便使得学习压力骤增。从中也可间接反映小学数学课堂的深度学习程度较低,没有达到减轻学习压力、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3.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深度学习的有效构建策略
3.1创新教学模式
“双减”政策在我国已实行了一段时间,自政策实行后便要求教育工作者应正确认识师生课堂位置,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有效缓解学生学习压力。教师是“双减”政策落实的主要群体,应从根本上意识到教学模式和学习的密切联系,要想实现课堂深度学习,首先要做的便是创新传统教学模式。“灌输式”等传统模式必须需要彻底摒弃,立足于深度学习引入适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师需加强各种教学模式研究,了解各模式的可行性和适用性,考虑模式是否符合小学数学教育目标、学生发展及深度学习要求,在学生学习知识过程中给予学生科学的指导,以此来构建深度学习课堂,使学生在轻松氛围下掌握知识。例如,在讲解“数的整除”内容时,教师采用小组合作模式施教,在分组基础上可提出相应问题:“可以通过看数的末尾判断其是否可以被2、5整除,那么可以被3整除的数是否可以只看数的末尾呢?”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得出结论后,教师再出示1、3、6数字,让学生在任意组合后观察是否可以被3整除。计算后学生并未发现规律,此时教师再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发表个人想法。
3.2创设课堂情境
进入新时期,为了顺应全新教育要求,开发出了大量新型、高效的教学方法,情境创设便是其中的一种。课堂情境创设的应用可以有效减轻学习压力,在真实情境中有利于学生从多角度思考数学问题,转变以往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进一步深化数学理论,培养较强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并且,现如今情境创设法的优势作用逐渐显露,在教学过程中深受欢迎,为了实现数学课堂深度学习,教师也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实际情况来创设课堂情境,小学生容易被情境吸引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思考身边有哪些物品是长方体,并让学生进行表述,通过自由想象可以奠定想象力、创造力基础。随后再借助信息技术创设动态化情境,可向学生展示长方体的形成、分割过程,使学生直观看到长方体结构,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已被激发,想要更加深入地了解长方体知识,有效降低了教学难度。教师也可以将长方体相关知识展示在多媒体中,将课本上的静态知识转变为动态化输出,化抽象为形象。这种方法更符合小学生身心特征,在根源处便降低了学习难度和压力,促使学生在兴趣指引下学习知识,比背诵理论更具实用性。
3.3结合生活实际组织实践活动
数学和现实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数学既源自生活,又服务、影响着生活,要想让学生理解数学与生活关联,就必须引入生活化素材。实践则是各个学科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小学数学而言亦是如此,在实现课堂深度学习时需加强实践活动组织引导。在“双减”背景下需要减轻小学数学课堂学习压力,如果教师只将教材和教室作为唯一载体,则很难缓解压力。相反,适当地引入课外资源、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释放压力,加快数学知识运用,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实践技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开展实践活动,活动重点在于强调全员参与,学生能够在发现问题基础上制作、开展解决方案。例如,在学习“百分数”内容时,教师可以贴合生活实际提出学习问题,引领学生发现生活中存在的百分数问题。“商场在销售产品时经常使用打折的方式,同学们比较常见的是打几折呢?”学生回答“八折”“九折”等不同答案,教师再次提出疑问:“八折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以问题引出“80%”的答案,让学生对百分数知识产生初步印象,在该环境下,学生不再拘泥于课本知识,而是可以在生活中发现、分析及解决数学问题。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便于在后续教学中调整教学方案,随时贯彻“双减”政策,促进课堂深度学习的持续进行。
综上所述,“双减”是我国为促进教育改革提出的教学要求,小学数学是教育改革的重点对象,为了加快改革进度,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小学数学课堂需实现深度学习。深度学习课堂的构建有着诸多积极影响,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知识运用、发展数学思维,还有助于培养数学核心素养。但从目前教学实际来看,课堂并未满足深度学习要求,教学活动的深度不足,学生的学习方法缺乏灵活性。为了打破教学现状局限性、有效减少学习压力、提高学习质量,教师既要创新教学模式,创设课堂情境,同时亦要结合生活實际组织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