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POP理论的中小学生参观博物馆的体验偏好研究
—以江西省博物馆“寻·虎—小鸟虎儿童主题展”为例
2023-03-30谢孜昂邹玉星叶淑琳邹慧鑫杨青林
谢孜昂 邹玉星 叶淑琳 邹慧鑫 杨青林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38)
博物馆不仅是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平台,也是社会公众进行文化参与和文化消费的重要空间。①当前,我国博物馆已进入“质量提升”新时代。人们参观博物馆已由浅层次藏品观赏步入以体验感为核心的文化享受阶段,对于博物馆体验服务也有了更多期望和需求。基于IPOP视角,以博物馆为对象开展体验服务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它是实现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国内博物馆已开始重视体验服务的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然而,我国博物馆体验服务和社会公众对高体验感需求之间还存在不相适应之处。公众需求多元,体验偏好不同,国内博物馆可将IPOP理论运用其中,以改进现有体验服务的局限性。
1 调查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中提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积极推动文物保护利用融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做到文物保护利用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人民精神力量。②博物馆需强化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其公共教育、文化服务等作用。
目前,我国博物馆的数量与种类日趋丰富,但以观众体验为对象的专题研究仍较为欠缺。博物馆作为我国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场所,必须以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为根本目标,将服务公众列入核心职能。③因而在公众需求多元化的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博物馆可以应用IPOP理论来改善当前体验服务存在的局限。
江西省博物馆于2022 年6 月至8 月开放的“寻·虎—小鸟虎儿童主题展”,是江西省首个针对儿童设计的博物馆主题展览,具有开辟先河的研究价值与寓教于乐的独特风格,对中小学生有着较大的吸引力。与此同时,馆方还举办了暑期夏令营活动,给我们的调查提供了特别重要的机遇。本文正是主要针对参观该展厅的中小学观众,充分运用IPOP理论进行深入走访研究后得出的调查报告,并具体分析该展厅对江西省博物馆整体展示阐释的影响。
2 调查理论
本次调查研究以“体验偏好理论”为主要思想指导。亦被称为IPOP理论,该理论源于20世纪90年代史密森尼学会博物馆的观众调查。④
2.1 理论纲要
该理论建构了体验偏好的四大方面:
“观点”(ideas)偏好—更关心概念、抽象感、线性思维、事实和理由,与认知体验相对应。
“人”(people)偏好—更关心人际关系、情感体验、故事和社交互动,与社会体验相对应。
“物”(objects)偏好—更关心物品、美感、工艺、所有权和视觉语言,与实物体验相对应。
“身体”(physical)偏好—更关心身体感知,包括动作、触摸、声音、味道、光线和气味,与感知体验相对应。
显然任何人都可以以不同的程度涉及这四类体验领域,但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会以四类中的一类作为主要表现。⑤
此外,还有两种特殊类型的体验:
内省体验—产生归属感的深层次体验。
跳跃体验—激发全新偏好的多维度体验。⑥
2.2 理论作用
IPOP体验偏好理论并不只局限于以偏好类型来区分观众之间的差异,而是将体验偏好与个体的注意、行为、反应关联起来。它可以解释博物馆展览成败的原因,也可以为未来博物馆展览的发展提供操作指南。它强调的观众体验视角,有助于引导博物馆优化展览布局,从而帮助观众发展跳跃体验和内省体验,对于促进我国博物馆从原本的文化事业单位转变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⑦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在IPOP体验偏好理论的基础上,创新性地融入了文物信息多元阐释体系理论与博物馆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并运用李克特五级量表法、CVM意愿调查评估法设计问题和处理数据,力图将“偏好、体验、评价、展示、价值”这五个方面形成彼此联系的有机整体,探索出能够指导博物馆开展中小学生特色展览的应用性理论,这套理论将对博物馆其他教育研究以及中小学生教育研究具备一定的参考意义。
3 调查内容
3.1 中小学观众的基本信息
我们此项研究的调查对象为中小学生,针对此类人群,在个人特征方面,我们侧重于四个变量:性别、年龄、年级、参观次数。同时,我们将中小学观众的组织形式分为以下四类:独自参观、亲子同行、同龄人结伴、师生游览。在此基础上,通过控制变量法来了解观众之间特征的差异,探究其与“偏好”“体验”之间的影响关系。
3.2 中小学观众的偏好
体验偏好理论注重挖掘观众的深层需求,通过对观众偏好类型的分类,对其进行定性评估,可以有效地判定与欣赏观众之间的差异,从而了解他们产生不同体验的原因。
根据体验偏好理论,以最初偏好的差异,将观众分为四类(表1)。在此基础上,对观众参观前各方面的偏好、预期,与观众参观后各方面的体验、评价,分别进行归纳汇总,彰显不同观众之间的差异,同时使数据更有可信度和说服力。
表1 观众偏好判定图表
3.3 中小学观众的体验
3.3.1 观众的体验效果
调查观众的体验效果,即调查观众“是否出现了跳跃体验”和“是否产生了内省体验”,同时调查观众产生跳跃体验或内省体验的影响因素。
根据对比图表(表2),我们假设,如果观众在图表中填写某一组时,至少其中两项的参观前的偏好倾向为“一般”及以下,而参观后的体验感受为“满意”或“非常满意”,则可以认为该观众对这一类型的体验,让其产生了与该体验对应的、那一项偏好,即“出现了跳跃体验”。
表2 观众参观前后对比图表(观点组)
根据内省体验图表(表3),我们假设,如果观众在填写图表时,至少有四项选择的是“非常明显”或“比较明显”,则可以认为该观众产生了具有归属感的内省体验。
表3 观众内省体验判定图表
3.3.2 观众对展厅文化价值的评估
调查观众对展厅文化价值的评估,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观众在该展厅的体验质量,同时也可以对该展厅的文化价值进行大致判断。我们将运用CVM意愿调查评估法,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探究观众的个人偏好,在基于整体体验的效果上,得出消费者的愿付意愿(WPT),通过数据整合归纳,从而估计该展厅的文化价值。
4 数据分析
4.1 样本特征分析
在针对该展厅观众社会人口学因子统计中,回收的有效问卷数据如表4所示。
表4 样本人口因子统计汇总表
4.2 观众参观前后信效度分析
在信度划分中,信度大于0.6,问卷信度可接受,问卷信度大于0.7,问卷信度一般,问卷信度大于0.8,问卷信度较好,问卷信度大于0.9,表明问卷信度非常好。经信度检验分析,参观前后的数据部分信度的克隆巴赫Alpha系数分别为0.807和0.71,综合两次测量的信度结果可知,问卷的信度测试均大于0.7,表明本问卷的信度较好。
在效度划分中,KMO统计量取值在0和1之间。当所有变量间的简单相关系数平方和远远大于偏相关系数平方和时,KMO值接近1。KMO值越接近于1,意味着变量间的相关性越强,原有变量越适合作因子分析;反之,则意味着变量间的相关性越弱,原有变量越不适合作因子分析。本次分析中参观前后的KMO度量分别为0.777与0.718,大于0.5,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中的卡方值为3065.183,P=0.000,说明本次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4.3 观众参观前的偏好类型与心理预期的差异性检验
观众参观博物馆前的偏好类型与心理预期的差异,可以分为同一类型观众对不同体验的心理预期的差异、不同类型观众对同一体验的心理预期的差异两种类型。具体情况如表5所示。
表5 参观前观众的不同偏好与心理预期差异性检验表1
通过计算、分析各要素的均值与方差,选取0.05作为参照值。由上表可知,除了“身体”型观众方差分析结果p值大于0.05外,其他偏好类型对观众心理预期上均存在较为明显的影响。
分析平均值差值,差值越大则表明差异性越大。由表6可知:在参观前对认知体验的心理预期中,“观点”型观众与“物”型偏好的观众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参观前对社会体验的心理预期中,“观点”型与“人”型的观众存在显著性差异,“人”型与“物”型、“身体”型的观众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参观前对感知体验期待中,“身体”型观众与其他类型的观众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6 参观前观众的不同偏好与心理预期差异性检验表2
以上两个表格都说明观众的偏好类型对于观众的心理预期有一定的影响。
4.4 观众参观后的偏好类型与体验满意度的差异性检验
我们将观众参观博物馆后的体验偏好类型与体验满意度间的差异分为两类:同一类型的观众对不同类型的体验满意度的差异和不同类型的观众对同一类型的体验满意度的差异,并分别对这两类情况进行了统计研究。具体情况如表7所示。
表7 参观后不同偏好与体验满意度差异性检验表1
由上表可知,“观点”型观众在参观后对不同类型体验满意度上的方差分析结果p值为小于0.05,说明“观点”型观众在不同体验满意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人”型、“物”型、“身体”型的观众在不同类型参观后对体验满意度上的方差分析结果大于0.05,说明这三类观众的不同体验满意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因此,除了“观点”型观众以外,其他类型的观众在不同体验满意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分析平均值差值,差值越大则表明差异性越大。根据表8可知,在参观后的认知体验中,“物”型观众与“观点”型、“人”型的观众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参观后社会体验中,“人”型观众与“观点”型、“物”型、“身体”型的观众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参观后感知体验中,“身体”型观众与“观点”型、“人”型的观众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8 参观后不同偏好与体验满意度差异性检验表2
结合以上表格可以得出结论,观众的体验偏好对观众的体验满意度有一定的影响。
4.5 观众基本信息与体验类型的差异性分析
根据卡方检验分析的结果显示(表9),对于体验类型和年龄数据以及文化程度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我们推测可能和该展厅针对儿童的主题有关。该展厅的氛围与布局特点更符合年龄偏小的小学生的审美倾向,因此,他们更容易获得归属感,从而产生内省体验。同时,年龄偏大的中学生可能起初对儿童主题展的兴趣相对较低,但切身经历后却感受到了意料之外的体验,更容易激发新的偏好,从而产生跳跃体验。
4.6 观众体验类型与停留时长的差异性分析
体验类型与馆内停留时间长短的差异性检验数据结果显示,对于体验类型和观众本次在该展厅内停留的时间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停留时间长的参观人群,在跳跃体验和内省体验比例大于停留时间段的参观人群。中小学生由于平均专注力时长要低于成年人,观众随着时间推移,注意力降低,博物馆疲劳产生。由数据表现,跳跃体验和内省体验能够成为中小学生对博物馆兴趣提高及带来更长时间的馆内停留的有效推力。
4.7 观众体验类型与价值评估的差异性分析
体验类型与价值评估的差异性检验数据结果显示,对于体验类型和观众对该展厅门票及所有服务的最高价值的评估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且产生跳跃体验的参观人群与产生内省体验的参观人群在价值认可上,显著大于未产生的人群。
从上表可知,自国家出台全国公共博物馆免费开放至今,人们已经形成了对博物馆门票价值免费的印象,所以在价值评估时会存在一定的心理暗示,⑧但在此基础上,跳跃体验和内省体验的中小学生以更大的占比积极选择更高的服务价值的认定,由此可见,二者关系密切,作用显著。
5 结语
本文研究运用体验偏好理论(IPOP)构造观众体验偏好类型,后进行分析得到与之适配的观众偏好类型,并根据差异性检验得出不同观众背景对体验偏好类型划分具有显著性影响,发现体验前后的观众偏好存在较大差异,说明存在一定的重游意愿和游览黏性。
通过对观众体验前后的偏好划分,区别出不同的观众类型,结合其社会人口学特征可进一步了解观众对江西省博物馆“寻·虎—小鸟虎儿童主题展”的需求差别,有助于从观众角度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推导出合理的改进方法。在新时代背景下,未来江西省博物馆可针对不同偏好类型提出个性化、定制化服务,为博物院根据自身情况“量体裁衣”提供一定的考量依据。⑨
注释
①③④⑦彭雷霆,刘婉娜.基于IPOP理论优化我国博物馆观众体验服务研究[J].中国博物馆,2020(3):68-74.
②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EB/OL].(2021-10-28)[2022-10-26].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1/content_5654772.htm.
⑤⑥Andrew J.Pekarik,James B.Schreiber,Nadine Hanemann,等.IPOP:体验偏好理论[J].中国博物馆.2017(2):106-118.
⑧⑨寇星.基于体验偏好理论的内蒙古博物院游憩价值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