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现状调查及培育路径探析
——基于四川省5所高校的调查
2023-03-29成琪琪黄正东刘东梅
■ 成琪琪,胡 吉,黄正东,王 欢,刘东梅
(成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7)
劳动价值观是人们对待劳动的基本观点和态度,影响人们的劳动情感和态度,对其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塑造具有重大影响。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大学生的劳动观是否正确,不仅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而且影响着国家的未来和命运。因此,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加强劳动教育,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和育美的全面教育价值,对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劳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核心范畴。劳动是人类生存和一切社会活动的先决条件,是人的本质活动。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2]。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强调将劳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3]。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高校在贯彻落实劳动教育政策措施中存在不足之处,国内学者对于大学生劳动价值观教育理论研究较少,实证研究也较为缺少,缺乏对具体做法的理论支撑。在此基础上,以四川省5所高校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探析大学生劳动价值观教育的现状、问题、成因,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培育途径,增强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性和针对性。
一、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数据来源于四川5所高校开展的问卷调查,其中包括1所211大学、1所双一流大学、1所普通本科高等院校、1所行业特色型(师范)大学和1所高职院校。以5所高校在读大学生(含本科生和专科生)为研究对象,656名调查对象中理工农学类180人(27.4%),文史哲学类49人(7.5%),经法管理类7人(1.1%),生命医学类410人(62.5%),体教艺术类10人(1.5%);男性183人(27.9%),女性 473人(72.1%);大一 390人(59.5%),大二187人(28.5%),大三59人(9.0%),大四及以上20人(3.0%)。
(二)问卷设计
结合相关资料,自行编制了四川省高校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现状调查研究问卷,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对劳动的价值认同、情感态度、劳动意志和劳动实践四个方面。
于2021年11月到2022年2月采用网络自填问卷,发放并回收问卷662份,有效问卷656份,有效回收率为99%。
(三)统计学方法
利用EXCEL将有效问卷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运用SPSS 26.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主要采用了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和多重响应等统计方法,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二、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现状
根据对四川省5所高校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问卷调查,发现多数大学生对“劳动”的含义和目的有了初步的理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总体上处于健康、积极乐观的状态,但也有一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认识不够;大部分大学生都能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来看待劳动,视其为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但仍有部分大学生存在集体劳动态度消极的现象;多数大学生能够清楚意识到劳动能磨练自身意志,但依然有部分大学生劳动意志淡薄,害怕吃苦,不愿意吃苦,在劳动过程中缺乏克服困难、刻苦耐劳的意志品格;大学生中大部分人都是自愿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但大学生在高校中所能得到的实际锻炼机会很少,部分大学生缺少劳动锻炼。
(一)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认知需要进一步深化
对“您觉得劳动最主要的意义”这一问题,68.6%大学生认为劳动能够帮助承担自身责任,充分认识到劳动对于自身发展成长的重要意义。对“您觉得劳动教育对大学生重要吗”这一问题,80.2%的大学生认为高校开展劳动非常有必要,能提升自身素养。
在“您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相关理论知识了解吗”这一问题中,56.9%的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相关理论知识只了解一点,只有小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相关理论知识比较了解(详见表1)。
表1 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相关理论知识了解情况
由此可以看出,多数大学生对“劳动”的含义和目的有了初步的理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总体上处于健康、积极乐观的状态,但也有一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认识不够,没有深入地发掘劳动内涵,不能深刻理解领会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价值意蕴,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理解不够透彻。
(二)集体劳动态度需要进一步端正
在“您是否赞同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这种观点”这一问题中,59.4%的大学生表示非常赞同,大部分大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劳动态度。
对“您对集体劳动的态度?”这一问题,50.5%的大学生表现为态度消极,不端正,缺少对集体的责任感和义务感(详见表2)。具体表现为部分大学生对参与集体劳动能否“加分”、对“评优评先”等问题过于重视,对集体劳动的意义理解有偏差,以及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没有正确认识到个人对于社会的责任,缺乏集体劳动意识和无私奉献精神。
表2 对集体劳动的态度
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意义与作用,大部分大学生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劳动,视劳动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但依然存在着部分大学生集体劳动态度消极的现象。
(三)劳动意志需要进一步磨炼
对“您是否赞同在劳动实践中能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一问题,63.8%的大学生表示非常赞同,大部分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参与劳动实践活动有助于自身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对“您认为当前大学生劳动观的主要问题有什么?”这一问题,85.2%大学生认为当前大学生拈轻怕重,逃避体力劳动,70.6%的大学生认为当前大学生缺乏勤劳朴素的劳动品质和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详见表3)。
表3 当前大学生劳动观的主要问题
大部分大学生能够清楚意识到劳动能磨练自身意志,但依然有部分大学生拈轻怕重,劳动意志淡薄,害怕吃苦,不愿意吃苦,在劳动过程中缺乏克服困难、刻苦耐劳的意志品格,致使部分学生寻找工作时大多眼高手低、劳动技能掌握不足,只看得见眼前的利益,忽略自身对于职业发展的规划、兴趣爱好和匹配度等方面的考虑,不愿意深入农村基层组织去磨练自己的意志。
(四)劳动实践需要进一步强化
当前,大学生的主要劳动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教学实践活动外,还主要体现在劳动实践课程、志愿者服务活动等方面。对“您所在院校的劳动教育课程中,实践教学情况如何?”这一问题,55.3%的大学生表示学校未开设劳动相关实践课程,大学生缺少参与劳动实践的机会(详见表 4)。
表4 所在院校的劳动教育课程中实践教学情况
对“您参加校园劳动实践活动(比如志愿服务、公益活动、清洁校园)的频率是多少?”这一问题,42.8%的大学生每学期参加1~2次,21.3%的大学生每周参加1~2次,调查发现部分大学生参与学校劳动实践活动的频率较低(详见表5)。
表5 参加校园劳动实践活动的频率
由此可见,存在着部分高校劳动教育实践课程缺失的现象,部分大学生主动参与劳动实践的积极性不够高,缺少劳动锻炼,劳动实践缺乏。
三、大学生劳动价值观问题原因探析
(一)家庭教育弱化
通过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可以使其具备基本的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并使其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让孩子在劳动中不断磨练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意志,寻找到自我价值。在塑造劳动价值观方面,根据调查发现,超过半数(50.9%)的大学生受到父母、家庭的影响,父母的言行态度往往会影响到孩子价值观的形成。由于受到中国传统观念中糟粕思想和应试考试的双重影响,很多家庭更多关心孩子的成绩和知识能力,把体力劳动归结为吃“苦”,把高薪资工作看作成体面,忽视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有些父母用做家务来惩罚孩子等错误行为,潜移默化地打消了孩子对于劳动的尊重和热爱,导致学生劳动态度消极。有些父母过分溺爱孩子,独揽家务,造成了一些学生不愿劳动、不想劳动、不会劳动、不懂得珍惜劳动的结果,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劳动意志薄弱。家庭对于劳动教育的缺位,导致家庭劳动教育的育人效果逐渐弱化。
(二)社会教育淡化
改革开放后,由于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下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多种多样的思想浪潮纷纷通过媒介涌入大众视野,大学生接收到各类繁乱的信息,由于自我辨别能力有限,对于信息中所潜藏的以利益为价值取向的观念无法进行有效甄选,部分大学生更加关注自身权益和金钱利益,劳动价值取向出现偏,错误的劳动价值观影响大学生的劳动态度,产生了个人利益大于集体利益的错误观念,致使大学生集体劳动态度消极。另外,伴随周边不良风气的干扰,如明星天价演出费和网红通过炒作牟取暴利,再加上不良媒体的大量宣传,对大学生的劳动观念产生消极的影响,致使部分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出现偏差和畸形,一些学生总是幻想着一夜致富、不劳而获。基于社会上的不良劳动氛围,部分大学生对劳动是一切财富、价值的源泉的观念产生质疑,不利于发挥社会教育在大学生劳动价值培育中的支撑作用。
(三)学校教育形式化
高校劳动教育对大学生劳动价值的培育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对劳动认识上的误区是导致学校劳动教育弱化、异化的主要原因。学校更多关注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就业情况,而劳动教育的综合性育人作用常常被忽略,导致劳动课有名无实或者仅仅停留于理论知识的考核,忽视了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参与感、体验感和成就感。高校劳动教育的不足是导致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偏差的根源。
1.高校劳动教育方式不够丰富
一部分(30.2%)同学认为目前劳动教育方式还是以第一课堂为主,缺少第二课堂与第三课堂的环节,导致教学环节单调,形成了以老师为主导,单方面向学生灌输劳动知识的局面,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不够完善
34.3%的大学生表示只有过零散基础的理论教学,部分学校没有开设专门的劳动教育课,劳动教育内容大多局限于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一小部分,劳动教育内容短缺,劳动教育也没有融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导致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理论知识认知不足。
3.高校劳动教育教学脱离实践
55.3%的大学生表示学校未开设劳动相关实践课程,29.2%的大学生表示劳动实践课流于形式或形式简单、内容单一,不能有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性别、专业、年级在劳动态度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年级在集体劳动态度上有统计学意义(χ2=148.301,P=0.00<0.01),发现不同年级的学生集体劳动态度有显著性的差异,年级越高集体劳动态度越消极,大一、大二同学愿意参加集体劳动的首要原因是“很有意义的活动,会积极主动去做”,大三及以上学生对集体劳动的看法是随缘,有机会就做。由于各学段的学习任务和就业压力的不同,大一、大二学生时间较为充沛,有更多机会参与集体劳动,大三及以上学生面临毕业和就业问题,主动参与集体劳动意识不强。高校简单化地制定劳动实践课,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劳动实践课形同虚设,劳动实践课的作用与学生自身发展要求相分割,导致大学生劳动投入行为缺少。
4.高校劳动教育考核方式单一
只有小部分(22.7%)同学的劳动教学评价方式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导致了劳动教学的知与行分割,脑与体相分离,理论知识与实践不能有效结合起来。
四、培育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路径探析
探讨分析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有针对地提出解决对策,可以从家庭、社会和学校三个方面出发,构建“家庭-社会-学校”一体化的协同育人机制,不断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效性。
(一)家庭层面:加强学生劳动价值观养成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家庭教育是影响孩子劳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因素,55.6%的大学生认为家庭劳动教育有极大的教育意义,对树立正确劳动观有重要帮助,父母的言行举止、价值观念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劳动价值观的形成。
1.以身作则做好表率
习近平曾呼吁广大家庭要“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4]。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劳动、辛勤劳动和诚实劳动,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好表率。父母要转变传统劳动观念,摒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错误思想,让孩子参与到日常生活劳动,提高子女的基本劳动技能和劳动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与素质。
2.开展阶段性的劳动教育
习近平指出:“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养成好思想、好品德。”[5]父母应该鼓励孩子从身边的小事情做起,结合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在劳动教育方式中不断发展创新,要从小鼓励孩子独立完成劳动,培养子女劳动意识,初高中阶段培养子女接受劳动锻炼,磨练意志,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格,大学阶段更加注重培养子女职业精神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意志
习近平强调“要教育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创造,通过劳动和创造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和创造磨炼意志、提高自己”[6]。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不怕苦、肯吃苦的品质,不断提升孩子的劳动素质,锤炼孩子锐意进取、为人民的利益乐于奉献的高尚品质。父母可以利用节假日,主动引导孩子参与志愿性活动、生产性活动和服务性活动,安排孩子走进社区、农村农场、工厂以及养老院等地方开展劳动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提升劳动技能,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创业观,培育孩子主动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和服务国家的劳动情怀。
(二)社会层面:营造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好社会风气
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7]93.4%的大学生认为当前的社会劳动风气对自身劳动价值观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党中央也高度重视社会风气的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8]。
1.充分利用各种媒介载体
强化社会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要做好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等方面的宣传工作。在宣传过程中需增强传播的有效性,根据传播规律,促使劳动教育宣传活动常态化,不仅在重要节日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开展常态化宣传活动,也要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引导,讲好身边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劳动的良好社会环境,促使大学生热爱劳动、努力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形成劳动光荣、精益求精、创造伟大的良好风尚。
2.营造尊重劳动的社会氛围
国家要大力惩治各种贪污腐败、偷税漏税的行为,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通过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进行整改和消灭,净化社会环境;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贫富差距,减少收入差距,增加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营造风清气正的外部氛围,保护职工合法权益,提高其社会地位,增强其人格尊严等,增强大学生对劳动和劳动者的情感和价值认同,有益于营造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好社会风气。
(三)学校层面:构建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完整的劳动教育系统
高校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劳动教育的文件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思想,把劳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劳动教育贯穿于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坚持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联系学生发展需求和时代要求,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劳动教育的新模式。
1.将劳动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
高校聚焦三个课堂,不断丰富劳动教育环节。把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价值观、劳动精神等理论内容纳入到课堂教学中,邀请大国工匠、劳动模范和各行各业代表走进学生课堂,让同学们亲身体验劳动模范的风采与精神;将志愿活动、社团活动纳入第二课堂,开展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志愿公益活动,推出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等系列活动,强化社团主动参与的奉献精神,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劳动意识;将劳动网络学校、网络课程纳入第三课堂形式,通过网络学校和网络课程的形式,全面、系统地推动我国优质劳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深化教师和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加强学习讨论、反思改进,实现现实课堂与虚拟课堂、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的有机融合,满足学生对个性化发展和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2.优化劳动教育课程设置
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发挥学科专业特长和劳动教育要素的作用,将劳动教育融入到培养人才的全过程中,形成一套理论联系实践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理论课程方面,构建“必修课+选修课+任选”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大学生的劳动教育课程为主,辅以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基础等。开展不小于16学时的理论课教学,设置劳动必修学分4学分,包含2个学分的劳动实践课程和2个学分的劳动技能课程。
3.拓宽校内校外劳动实践场所
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劳动实践基地,保障学校劳动实践资源的有效使用,并拓宽校外劳动实践平台。首先,根据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实际需要,阶段性开展专业见习、实习、实训等教学活动,打造和甄选符合实践要求的劳动实践场所或基地,发挥校内校外各级各类的实践教育基地的劳动育人功能,激发大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其次,依据学科专业特点,进一步丰富创新劳动实践形式,包括医学生的中药植物种植、农学类的蔬菜水果种植、师范类的教学实践和文科类学生的社会实践等,开展不同形式的劳动实践活动。最后,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通过让学生参与到企业劳动的新形态、新方式,强化劳动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
4.构建科学的劳动教育考核方式
在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估中引入劳动教育,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真实记录大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情况。考试分数由过程成绩+期末成绩+课程成果展示三部分构成,严格控制期末考核成绩比重(不得超过60%),考核方式要体现过程性考核各环节比重和评价标准。课程成果可以文字描述(诗歌)、形象描述(绘画)、表演(劳动情景模仿)、模型、食品、服装、农产品等多种形式呈现,在校内设置劳动展览墙和展览室,并把劳动成果向外推广,产生一定的社会使用价值,提高学生的劳动价值感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