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分析
2023-03-29罗章松苏雪芹
■ 罗章松,苏雪芹
(青海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7)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近年来待业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逐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返乡就业已成为农村籍大学生多元化就业的新方向,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既能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又可以完善乡村人才体系。
一、问题的提出
(一)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的研究现状
学界目前关于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的研究主要从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的现状、影响因素、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三个方面来展开研究,刘雪君等通过实地调研后,总结出当前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存在着个人意愿低下、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等现状[1];陈洁、孙渔在分析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的现状后,提出当前阻碍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的因素主要有政策不完善、个人能力差等[2-3];蒋占峰等学者提出要完善政府支持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的政策系统[4],学者李同果从国家、社会、家庭、高校和自我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5]。目前学界有很多以“大学生就业”为主题的研究,但是缺乏从“乡村振兴”与“返乡”视角的研究[6]。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研究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有利于转变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思路,同时充实大学生返乡就业的研究体系。
(二)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人才是乡村振兴战略不可缺少的力量,而大学生能够在质量和结构上满足乡村人才振兴的需要,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作为潜在的乡村建设者,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农村籍大学生是高校与农村之间的有机连接体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完善,地方政府也在不断建立高校和农村之间的联系,与此同时高校应确保人才培养与乡村需求相适应,促使大学生增强服务“三农”的专业能力[7]。在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高校更应该注重让学生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效果,此时,作为高校与农村之间有机连接体的农村籍大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他们对自己家乡具有清晰的认知,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从事农学专业的农村籍大学生可以把在学校所做的实验成果以及获得的经验运用到家乡,通过实践来发现理论的实用性与不足之处,为高校完善教学体系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参考价值,同时也为当地的农业生产生活带去因地制宜的科学技术,从而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经济发展,使得农民获得幸福感,最终推动优化农村人才结构,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
2.农村籍大学生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人才支撑
乡村振兴目前受到了国家的高度关注,广大农村地区的资源逐渐丰富、基础设施逐渐完备、财政投入力度逐渐加大,但是人才的缺乏依然是乡村振兴面临的矛盾尖锐点之一。尽管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乡村发展,但农村与城市之间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依然很大,这也使得农村地区人才外流的现状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乡村振兴离不开各行各业优秀人才的辛勤努力,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共同书写,同时这些人才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当下,城市通过公共服务、落户、财政支持等方式来吸引人才,但是如何吸引人才下乡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深究的问题,在乡村振兴的实践过程中,乡村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改变乡村缺少人才活力的现状是重中之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返乡就业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新时代农村籍大学生作为乡村振兴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缓解乡村振兴过程中人才短缺的现实需要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技术推广以及信息传播等途径,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农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二、数据来源和调查结果分析
(一)调查方法
根据一些硕博论文中的相关调查问卷以及采取了相关专家的建议,制定出了调查问卷题目的初稿,再根据调查问卷的反向题目和逻辑关系进行排序上的完善,于2022年6月21日至2022年6月27日开展问卷调查工作,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无法发放纸质版问卷,因此本次调查问卷采取线上问卷的方式,以此来分析农村籍大学生的返乡就业意愿。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为青海省内的三所高校: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的农村籍大学生群体。每个高校发放150份问卷,一共发放450份问卷,其中有效回收问卷427份,有效回收率为94.89%。在填写调查问卷的农村籍大学生中,本科生共计299人,占比70.03%;硕士研究生共计121人,占比28.34%;博士研究生共计7人,占比0.16%;其中在以上调查对象中,理工类学生共计212人,占比49.65%;文史类学生共计141人,占比31.33%;法律和经济类共计74人,占比17.33%。为了确保填写调查问卷的真实性和认真程度,本次问卷联系了三所高校的有关教师进行帮忙,确保了问卷的可靠性。
(二)调查问卷的制定
根据阅读文献和相关专家的指导,制定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调查问卷》,本调查问卷共计4个部分:首先是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专业等方面;其次是了解调查对象的家庭信息,包括家庭收入、父母职业、家庭人口数等方面;再次是了解调查对象的职业规划,包括理想工作、薪资待遇、就业地点等方面;最后是从调查对象的角度出发,让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填写影响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的因素。
(三)信度检验
通过SPSS数据分析,对调查问卷的信度进行检验.本次检验采用克隆巴赫检验,结果显示克隆巴赫系数为0.84>0.5,从数据结果来看信度较高,说明了本次问卷调查的结果具有可靠性。
(四)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调查对象的性别来看,参与调查问卷的427名学生中,男生有225人,占样本总数的比重为52.29%;女生有202人,占样本总数的比重为47.31%。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如附表1所示。
附表1 问卷调查内容统计
1.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的总体性分析
通过对所收集的427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其中表示愿意返乡就业的农村籍大学生共有157人,占比36.77%;不愿意返乡就业的农村籍大学生共有270人,占比63.23%。从统计数据来看,超过一半的农村籍大学生表示不愿意返乡就业,说明了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低下;学历越高,返乡就业的农村籍大学生的意愿就越低,分析其中原因,学历越高,在就业时的选择就越多,找到一份优于农村工作的概率越大;并且通过数据统计发现,法律和经济类的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低下,究其原因,农村地区能提供法律和经济类专业的对口工作非常有限。
2.父母及周围人的看法对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的分析
通过对427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发现,父母及周围人的看法会影响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的共有311份,占比72.83%;父母及周围人的看法不会影响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的共有103份,占比24.12%;社会及周围人的看法不确定是否影响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的共有13份,占比3.04%。从调查数据来看,超过一大半的农村籍大学生表示会受到“父母及周围人的看法”这一因素的影响,说明了父母及周围人的支持对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很关键,分析其中的原因,农村籍大学生的父母大多受到传统价值观的影响,认为农村比不上城市,想让孩子去城市里发展。
3.社会政策对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的分析
通过对427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发现,大学生返乡就业的社会政策会吸引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的共有377份,占比88.29%;不会吸引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的共有42份,占比9.84%;不确定是否会吸引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的共有8分,占比1.87%。从调查数据的分析来看,大部分农村籍大学生表示会受到返乡就业的社会政策的影响,说明了返乡就业的政策对吸引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非常重要。通过分析,农村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等因素,在就业政策方面往往没有城市的就业政策优厚,城市比农村更加吸引大学生就业。
总体来看,关于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包括就业环境、所在地薪资福利政策、父母及周围人的看法等。首先,个人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人的返乡意愿;其次,父母及周围人的看法和支持以及返乡就业的社会政策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最后,家乡的工作环境、基础设施以及个人的家庭背景等因素也对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具有一定的影响。
三、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低下的原因分析
(一)内生动力不足
通过对青海省三所高校农村籍大学生的调研结果分析,大部分农村籍大学生关于返乡就业的意愿还是比较低的。内因往往是决定事物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调研结果,农村籍大学生在工作选择意愿上偏向于从事体制内的工作,如国企、公务员等,说明了其在对返乡就业的认识上有一定的偏差,部分农村籍大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在心理上没有形成对农村的认可,在城市呆久了,逐渐在心理上形成了农村与城市的落差感,形成了消极的就业观;同时农村籍大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缺少实践与理论的结合,由于在学校主要是理论知识的学习,导致了个人缺少一定的实践经验,因此个人服务乡村的能力尚有欠缺,再加上疫情影响和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多,降低了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的决心与信心,迫于就业压力而选择考研、考公务员等。当然,外因对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不可否认在城乡发展上,农村与城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是导致农村籍大学生返乡意愿低下的因素之一,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农村的发展也在不断向城市追赶,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政策落实不到位、宣传力度不够、社会保障不全面等客观因素。
(二)受农村地区传统价值观影响
从古到今,农村地区与城市之间都有着很大的差距,对于农村籍大学生来说,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走出农村,并希望能够一直留在城市生活[8],在择业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传统的“农村比城市差”的传统价值观影响,并且这种观念是长期形成且不易改变的。农村籍大学生如果想要返回农村稳扎稳打地就业,就必须先得到家里人和周围人的支持和理解,但是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父母一般认为大学毕业后再返回农村工作,会给周围人一种读了大学还是没有出路的错误思想,这种思想观念也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有关。
(三)相关政策体系不健全
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农村地区各方面的发展也逐渐向城市追赶,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导致农村地区在经济和政策等方面与城市之间还有着很大的差距。从大学生就业政策这方面来说,农村籍大学生在择业时首先愿意在发达地区就业,这是因为发达地区的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等各方面配套的政策体系相对农村来说是非常齐全的,同时,国家出台了不少关于大学生就业方面的政策,但是农村地区由于相对落后,在政策落实方面是有一定的困难的,这也是影响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的因素之一。同时,每年都有各种专业的农村籍大学生毕业,需要寻找与自己专业相符合的工作,在选择返乡就业这一路径中,农村籍大学生首先会考虑返乡就业时家乡能够提供的就业环境和就业平台,但是由于农村地区各种条件的限制,第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往往对农学专业的需求量比较大,而对金融、法律、文学等专业的需求量较小,导致了这些专业的大学生在农村就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应打破专业壁垒,放宽一定的专业限制,注重打造更加专业的返乡就业平台,多招商引资,实现农村籍大学生返乡灵活就业,打造多元化就业。
四、促进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的路径探究
(一)提高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的内生动力
提高内生动力,首先要从内因入手,农村籍大学生要在思想上积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以正确的择业观来指引就业,树立为家乡服务、为家乡建设的思想,不歧视农村地区,要相信农村地区在乡村振兴战略引导下会越来越好;同时要发挥高校的教育引导功能,发挥就业指导课与就业指导服务的引导作用,提高大学生的职业培训力度,由于目前高校就业指导侧重对于理论方面,缺乏一定的实践,因此要支持和鼓励当地的高校机构同农村地区建立平台进行帮扶,在对学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依据高校自身的科研目标及发展方向,与所帮扶的农村地区进行互动,包括设置不同方式的实习活动、大学生创新项目等,让大学生多接触农村地区,亲身感受乡村,让农村籍大学生向其他人宣讲自己的家乡,同时也有利于实现理论与现实的融合,从而进一步为推动乡村振兴建设输送有知识、有技术、有思想的高素质人才。其次要利用外因来对内因发生作用,从而提高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的意愿,要加快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步伐,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数字化能力,加大对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的经济和政策性投入,全面提升返乡就业的农村籍大学生在衣食住行以及工资薪酬、医疗健康、养老保险等方面的保障,同时要做好乡村振兴战略的宣传工作,落实好相关的政策,从而引导农村籍大学生正确地看待正在逐步缩小的城乡差距,了解人才返乡的政策优惠和发展前景,引导农村籍大学生将自己的个人理想与“三农情”结合在一起,从而不断提高其返乡就业的自生动力。
(二)改变农村地区部分落后的思想观念
在传统的思想里,农村的一切总是落后于城市,但是从事实来讲,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村地区各方面都越来越完善,一直在追赶着城市的发展,所以要鼓励农村地区努力地转变“城市优于农村,农村比不过城市”这一思想观念,逐步消除心理上的抵触情绪,进而逐渐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让农村籍大学生群体的父母及周围人给予农村籍大学生更多的支持与理解,可以在农村当地进行“三农”政策宣讲活动让村民充分认识和了解农村未来发展的趋势,从而提高对农村发展的信心,并且通过他们多年的农村生活经验,帮助返乡就业的农村籍大学生在家乡发展。
(三)完善相关政策体系
正确应对和有效解决返乡大学生就业问题,要求地方政府积极作为[9]。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依靠高质量人才的推动和引领,由于乡村人才缺失,条件相对艰苦,因此更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出台促进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的相关政策,以此来吸引人才。首先,要鼓励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造福农村,在制定人才政策的时候,需要注意结合当地的现有资源以及所需专业,提出适合的政策,除了制定好人才政策,还需要配套相应的福利政策等,可以设立专门的有关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的支持资金,设立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正向拉动作用的专项基金,以此来支持想为农村做实事的农村籍大学生,努力吸纳人才返乡就业。在鼓励和宣传有关大学生返乡就业政策的信息的同时,要与高校机构有效沟通,为大学生宣传好当地的返乡政策及人才政策。通过健全政策软环境,为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造政策保障,鼓励、支持农村籍大学生参与乡村建设,向农村持续输送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优化乡村建设队伍的人才供给,让这些配套软环境的实施成为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的动力,为更多有思想、有感情、有理想的青年服务农村创造条件。其次,广大农村地区要积极学习全国各地较为出色的旅游乡村、文化村庄等,了解其中的发展规律,学习其中的运行机制,引进有效的方案,为乡村振兴补充新的人才引进平台,从而吸引更多的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同时,农村发展不仅仅局限于农业,可以依据当地的环境优势,在政策上积极招商引资,发展除了农学专业之外的其他产业,例如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产业,在当地建设多专业需求的岗位,扩大返乡就业平台,这样有利于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时多方位施展才华,发展优势。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人才振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现阶段广大农村地区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人才短缺,农村籍大学生拥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以及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可以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也不失为一种缓解大学生就业的好办法。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地区的发展具有非凡的意义,吸引农村籍大学生返回家乡就业,有利于实现自我的最大价值,谱写乡村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