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镜头洞见真实
2023-03-28文/纸月图/李鹏
文/纸 月 图/李 鹏
1975 年,牛津大学将荣誉学位授予了一位六十八岁的艺术家。这位老先生上台领奖的时候,却用一张纸把脸给遮住了。
这位老先生表示自己不喜欢被拍摄,可他的真实身份却是一位蜚声世界的摄影师。那么,他是觉得自己不够“上相”吗?不!他本人的“颜值”其实很高。本期我们就来认识这位个性十足的艺术家——“现代新闻摄影之父”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得到一部相机
1908 年,布列松出生于法国,从小家境优渥,父亲开办纺织厂,母亲的家族经营棉花生意。据说,当时法国几乎家家户户的针线包里都有布列松家生产的线团。正因如此,布列松从少年时代起便接受了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不够“实用”的艺术教育,比如绘画、文学和摄影。中学毕业后,布列松顺利考入了剑桥大学,主修艺术和文学,这些知识积累为他培养审美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31年,爱冒险的布列松去了一趟非洲的科特迪瓦,当年那里还是法国的殖民地,被称为“象牙海岸”。布列松在科特迪瓦收获了两件意义非凡的“纪念品”:一部相机和一场疟疾——那场疟疾差点儿要了他的命。
回到法国后,布列松的身体渐渐好转,相机却因发霉坏掉了,相机里的“处女作”胶片也全部报废了。“不差钱”的布列松很快又买了一部徕卡相机和一只五十毫米的镜头,而这部相机,将成为陪伴他一生的艺术伙伴。
布列松之所以走上摄影之路,是源于美国摄影家马丁·芒卡西拍摄的一张照片。画面中,几个光着屁股的男孩正嬉闹着奔向大海。照片虽然只表现了一个短暂的瞬间,却动感十足,男孩们开怀大笑的场景如在眼前。
马丁·芒卡西曾说:“永远不要摆出你的主题,让他们自然地走动,也不要让女孩停下来整理头发。”这样的摄影理念深深地影响了布列松。
拍下一张照片
◎ 布列松小时候就这样照过相
随后,布列松加入了一个人气很高的艺术小组——超现实主义小组。“超现实主义”这个词在法国兴起时曾吸引过许多艺术爱好者。他们追求个性解放,拒绝一板一眼地创作,强调艺术作品要体现思想性。我们曾经介绍过的“怪胡子先生”达利,便是“超现实主义”的先锋人物。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尽管相机被发明出来已将近一个世纪,摄影活动却还停留在简单的“留影纪念”阶段——拍摄者会要求你站在摄影棚内摆好造型,并露出“标准”的笑容。这样拍出的照片千篇一律,既缺乏新意也没有内涵。
布列松尝试在摄影作品中融入自己的灵感和想法,通过观察和抓拍,让照片变得更有意义。
1936年,英国发生了一件大事,乔治六世继任国王,举办了隆重的加冕典礼。大批民众和媒体聚集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外等待观礼,当时受雇于巴黎《今日晚报》的布列松也因接到采访任务前去拍摄。
◎ 布列松拍摄的一系列经典作品
◎ 教堂外,新闻报纸散落一地,准备“见证历史”的围观民众摩肩接踵。由于长时间的等待,许多人面露疲惫,有人竟然在关键时刻直接躺在地上睡着了
如你所料,在乔治六世加冕的那一刻,几乎所有的记者都把镜头对准了那位新国王,他们争相抢占最好的拍摄位置,拼命地摁动快门。然而,那次典礼上最出名的一张新闻照片,却看不到国王的身影。
这张极具表现力的照片的拍摄者便是布列松。对于报纸的读者来说,国王加冕的照片只反映了典礼的现场情况,但记录民众反应的照片却能让读者直观地感受到这一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力。
亲历一场战争
年轻的布列松曾走访过许多地方。他在美国纽约拍过电影,在西班牙马德里举办过摄影展,又在墨西哥旅居长达一年。布列松见证了许多历史性的时刻,并用相机记录了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势力使欧洲各地陷入战乱。许多无辜的民众被送进集中营,布列松也不幸身在其中。将近三年时间,布列松与外界失去了联系,业界同行甚至还为他举办过一次“布列松遗作展”。
感谢大家的厚爱!不过,我有必要作出声明:三年来我一直在想办法逃出集中营,庆幸我最后成功了!
◎ 工作中的布列松
当时展出的“遗作”中,有这样一张拍摄于西班牙的照片:许多孩子在战后废墟中玩耍,仿佛忘却了战争的残酷。布列松没有像其他战地记者一样拍摄战火纷飞的场面,而是将镜头聚焦在一群因战火流离失所的孩子身上。孩子们天真的脸庞和损毁的家园形成强烈的反差,这张照片后来成为新闻摄影的经典之作。
除此之外,这张照片在构图技巧上也堪称“教科书级别”:近处和远处玩耍的孩子使画面充满纵深感;墙壁上被炮火轰开的大窟窿,形成了“天然”的取景框;右边那个准备翻墙而过的男孩,仿佛从平面中跳了出来。
要知道,布列松最不喜欢摆拍。每看到一个令他内心产生触动的场景,他都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抓拍,同时兼顾光线和构图。在摄影界,布列松是出了名的“眼力惊人”,他好像总能找到最恰当的时机和最完美的机位,来捕捉一个个自然真实的画面。这些画面,被布列松称为“决定性瞬间”——这个词语究竟有何深意?等到下期再告诉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