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任县委党史办主任接力寻找失踪70年的湖南烈士

2023-03-28李正佳

党史文汇 2023年2期
关键词:娄烦县秀山八路军

李正佳

寻找缘起

1995年盛夏,满头银发、82岁高龄的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解放军原武汉军区副司令员、后勤学院院长杨秀山将军重返革命老区山西娄烦。这位经过长征的开国中将,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里,任八路军第一二〇师三五八旅四团、七团政治委员,并兼任当地的中心县委书记,从1940年至1944年,在娄烦工作战斗5年之久。他指挥和参加过米峪镇战斗、百团大战和多次反“扫荡”战斗,带领军民保卫和巩固了根据地,与娄烦人民结下血肉深情。这次重返故地,他向娄烦的干部群众讲述了不少发生在这里鲜为人知的抗战故事。

在一次交谈中,时任娄烦县委党史办公室主任的李国成请教杨秀山将军:“为使后人不要忘记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献出生命的先烈们,我们想建烈士陵园并编写烈士英名的资料,请您给我们提供一些当年在娄烦牺牲烈士的情况。”杨将军听后感慨地说:“为了抗击日寇和保护群众,牺牲在娄烦的战友实在是太多了,这里的每一座山上都洒过他们的鲜血和掩埋着他们的遗骨。但是,时间太久了,我也老了,许多烈士的姓名我想不起来了。有一位烈士我没有忘记,他是军委和八路军参谋长滕代远的弟弟,是个高中生,1938年追随滕代远到延安参加八路军,曾在抗大学习并入了党。后来到我们七团二营六连当排长。1941年夏天,在大夫庄与从静乐来的日军的一次战斗中牺牲,掩埋于大夫庄,当时才20多岁。”李国成追问该烈士名字时将军用湖北乡音回答后没听清楚,只能按照将军的口音记下“滕嗣昆”。

接着,李国成将该烈士的资料收入自己编写的《娄烦古今人物》之“外籍革命烈士”部分;与此同时,他多方了解寻找烈士在大夫庄的掩埋地,但始终没有得到什么有效信息。1996年,他调离县委党史办公室,此事也搁置下来。2002年11月,杨秀山在北京病逝,按照其遗愿,骨灰撒到位于娄烦县的米峪镇战斗烈士陵园,将军又回到他所牵挂的牺牲在这里的战友们中间。

出现契机

2005年初,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接任娄烦县委党史办公室主任的张宪平专程来到静乐县城,瞻仰静乐县抗日烈士纪念碑。早在抗战时期,中共静乐县委和县抗日民主政府机关一直驻扎在娄烦地区,所辖地域也大部分为今娄烦县区域,1971年娄烦才从静乐县分出,单独设县。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静乐县人民集资在县城建起一座抗日烈士纪念碑,碑上铭刻着不少抗日烈士的英名。

张宪平将碑上的几百位抗日烈士的姓名、职务、所属部队等信息全部抄录下来。在这些烈士名录中,他发现有一位烈士名叫“滕士坤”,是第三五八旅七团的排长。时任娄烦县文联主席的李国成和张宪平认为,“滕嗣昆”与“滕士坤”读音高度相同,又都是第三五八旅七团的排长,应该“滕嗣昆”是被误写了。于是,在这一年出版的纪念抗战文集《鲜血染红的娄烦》一书中,他们将“滕嗣昆”改为“滕士坤”。并且按照之前杨秀山将军的回忆,全文记载为:“滕士坤(?—1941),在娄烦牺牲的外籍革命烈士。湖南麻阳人,八路军参谋长滕代远同志的弟弟。1938年高中毕业后,在滕代远影响下,奔赴延安参加八路军,曾在抗大学习,后任八路军第三五八旅七团二营六连排长。1941年夏天,在娄烦大夫庄与从静乐城出发进犯根据地的日本侵略军作战时光荣牺牲,年仅20余岁。安葬于大夫庄村。”

李国成和张宪平很想把这些情况告诉烈士的亲人并通过烈士的亲人再充实一下烈士的资料。他们知道,滕代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担任第一任铁道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已在1974年去世。因此,他们决心再设法找到烈士的其他亲人。

2010年初的一天,他们无意间看到中央电视台播放时任中国铁道博物馆主任的滕代远之子滕久昕正在一个老旧的火车头旁讲述我国的铁道史。也就在这年春天,根据党中央的统一安排,全国革命遗址普查工作展开。娄烦县的这项工作由县委党史办公室牵头,张宪平带领工作人员跑遍全县的山山水水和每一个村庄,普查登记了100多处革命先辈留下的遗迹和烈士掩埋地。在大夫庄的普查中,他走访了所有70岁以上的老人,专门寻找滕士坤烈士的安葬地。功夫不负有心人,该村两位80多岁的老人郝全晋、郝占英向他讲述了一个线索:抗战期间这个只有100多户人家的村庄先后被日军侵扰60余次,共杀害32人、致残31人,烧毁村民房屋500多间。其中,最凶残的一次是在1941年6月5日,从岚县和静乐来的两股敌人占领了村北高地寺塔子,用3挺歪把子机枪向村里扫射。村民们拼命向村南奔逃。在此过程中,驻在村南的八路军第七团一个连,用步枪和轻机枪奋勇阻击敌人,掩护群众撤离,打死一名骑马的日军军官和几名日本兵,终于将来犯之敌打退,使敌人不能进村,避免了更大损失。在交战中,一名八路军排长胸部中弹牺牲。敌人撤退后,民兵们将这位八路军烈士的遗体抬到村东北面叫灵堂湾的荒坡上掩埋好。当时,这兩位老人已有十一二岁,一直跟随着亲历了整个过程。郝全晋清楚地回忆说,民兵们将这位身穿灰军服的高个子烈士抬到灵堂湾后,挖下一个3尺来深的大坑草草掩埋,没有棺木。他还回忆,抗战期间,八路军与日军在大夫庄进行过多次战斗,牺牲了不少战士,都掩埋在村南,只有这位干部被埋在灵堂湾。张宪平与媒体记者在郝全晋带领下来到烈士墓地,60多年前的荒坡已成为村民范补兰家的果园。范家人说,多年前村里在这里整地时,在郝全晋老人指点的地方挖出过烈士遗骨,后来他们又原地回埋了。

在大夫庄村找到的1941年6月为保护群众而牺牲的八路军第七团排长的墓地,与杨秀山将军生前所说,1941年夏在大夫庄战斗中牺牲的滕代远弟弟、第三五八旅七团二营六连排长掩埋在大夫庄的史实高度吻合。

终获成功

2010年冬,张宪平与李国成到北京寻访在娄烦战斗过的革命前辈,进一步充实当地的革命斗争史料。同时,辗转与中国铁道博物馆取得联系,见到滕代远之子滕久昕。滕久昕说:“娄烦我知道,1940年初党中央和毛主席派我父亲到晋西北指挥反顽斗争胜利后,我父亲在娄烦镇主持召开过晋西北根据地政权成立会议。”当问及他是否有一个叔叔在抗战时期牺牲并将掌握的情况告诉他时,滕久昕表示,父亲是家中独子,只有一位姑姑,没听说有叔叔。但此事既然是杨秀山将军说的,那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他们的叔叔牺牲得早,家里人后来没有再提及;另一种可能是滕代远家族中的同辈也以兄弟相称。临别时,滕久昕热情地说:“为了纪念这位烈士,我与湖南麻阳老家联系,查证后告诉你们。”

从北京返回娄烦没几天,张宪平就收到滕久昕的短信:老家麻阳对此事十分重视,专门召开群众座谈会,在当地民政部门的档案中确实查到一位叫“滕嗣坤”的失踪烈士,原名滕代吉,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岩门镇团山村人,出生于1913年12月。曾在常德市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读过书,在校期间参加过进步组织。全民族抗战爆发后,经组织介绍于1938年初到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奔赴抗日前线,之后再无音讯。团山村与滕代远的故乡玳瑁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原本是一个村。滕嗣坤的父亲与滕代远的父亲是亲兄弟,滕代远与滕嗣坤是堂兄弟关系。这些信息与杨秀山将军介绍的情况十分相似。在湖南麻阳,滕嗣坤烈士的家人对其牺牲时间、地点和所在部队番号,原来一直存在疑问。得到来自山西娄烦县委党史办的材料后,湖南麻阳滕代远纪念馆原馆长黄呈章与麻阳县委党史办主任张仲喜等组织有关人员论证后确认:滕嗣坤烈士生前为八路军第一二〇师三五八旅七团二营六连排长,1941年夏天在山西娄烦大夫庄与侵华日军作战牺牲,安葬于大夫庄。

2011年5月12日,滕嗣坤烈士胞弟、80多岁的退休老教师滕代忠和烈士的过继子滕小平给张宪平发来感谢信:“我们的亲人滕嗣坤参加革命牺牲,但是70年来由于对他牺牲的时间、地点和所在部队搞不清,过去还有人说他投敌叛变当了敌军官,使烈士和全家蒙受过不白之冤。如今山西娄烦的领导和党组织为我们的亲人澄清了他是为抗日牺牲的和他的归宿地,我们非常感谢!也感到十分光荣。”

2013年4月,滕嗣坤烈士遗骨被迁葬至米峪镇战斗烈士陵园杨秀山将军墓旁。中共娄烦县委党史办公室和县民政局专门为滕嗣坤烈士立起纪念碑,为这段找寻经历画上了一个圆满句号。

(责编 王燕萍)

猜你喜欢

娄烦县秀山八路军
娄烦县1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开工
北仍村的味道(外一首)
娄烦县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秀山花灯
雪花
重庆秀山高台花灯
忻口会战中的八路军
对八路军留守兵团几则史实的考证
八路军、新四军拥有哪些武器装备?
八路军留守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