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遇上中轴线

2023-03-28张鹏

人民画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中轴线文物文化遗产

张鹏

北京中轴线承载的历史文化与大国意蕴,不单单体现在中轴线的建筑遗产与构成,同时在其沿线的诸多博物馆中,都有着各自的展示与表达。

从中轴线的北端向南望去,钟鼓楼里,有一座关于时间的互动新媒体展览,以最新的技术手段,展示着最传统的时间印迹;紫禁城古建筑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优秀代表,其中的精华正位于中轴线区域,当行走在故宫博物院中路,高低起伏,节奏变换,时时感受着空间秩序的美感;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华文明的祠堂和祖庙,143万余件文物,展示着中华文明绵延不断,更迭有序的无穷魅力,更一路延续至我们今天的新时代;中国钱币博物馆、中国铁道博物馆,是分列中轴线两侧的两座特色主题展馆,作为金融与工业进程的代表,以不同维度呈现国家的发展变迁;穿过正阳门城楼,历史悠久的北京自然博物馆、先农坛内的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更加丰富了中轴线的文化内涵与厚度。

与此同时,北京中轴线更是一条不断生长的城市轴线。在钟鼓楼向北的中轴线延长线上,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考古博物馆、中国科技馆、国家动物博物馆等场馆,也成为今天北京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从永定门往南,博物馆群的建设已列入规划,未来,一批新建的大型博物馆将成为南中轴延长线上的新地标。

一路行走,一路感受,“博物馆之城”与北京中軸线文化遗产交织而成的优美乐章中,有古老与现代的交汇与传承,有北京老城的记忆与文化。中轴线上的博物馆藏品数量庞大,拥有众多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重要文物,主题范围广泛,涵盖历史、建筑、科技,不断丰富着北京中轴线的文化内涵;面向不同类型人群的展览、公众教育活动,为公众认识中轴线、感受北京城创造更多机会;博物馆的观众群体与志愿者群体,架起了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紧密、和谐沟通的桥梁,为中轴线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发挥着社会力量的优势,也让相关成果被更多人所了解、惠及更多人群,越来越多走进博物馆的观众成为助力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的有生力量。

一座城市,一段历史,一件文物,承载几千年沧桑文化。每件收藏在展柜的文物都是有生命的,每处坐落于城市角落的文化遗产都是活态的。它们虽然看上去是冷冰冰的,但和生活、和这座城市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中轴线上丰富的博物馆资源让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文化得以呈现,“到博物馆去”成为社会新风尚,未来,在每个人保护、传承、利用的共同努力下,文物和文化遗产不仅仅属于过去、记载历史,它们还真正活起来,融入公众生活,催生新的文化基因,成为形塑当下、开启未来的重要力量。

(作者系北京郭守敬纪念馆馆长)

猜你喜欢

中轴线文物文化遗产
漫画北京中轴线(三)
《穿越北京中轴线》简介
行走中轴线 寻找城市灵魂
文物的栖息之地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
——围棋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文物掉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