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外膈肌起搏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肺康复影响的Meta分析

2023-03-28汪强涛李春玉何金凤

循证护理 2023年6期
关键词:呼吸肌稳定期结果显示

陈 婕,耿 敬,汪强涛,李春玉,何金凤,何 丽,付 沫

长江大学附属荆州医院,湖北 434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特征是持续的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这些症状是由于大量接触有毒颗粒物或气体而引起的气道和/或肺泡的异常[1]。2015年,世界COPD成年病人总例数达1.75亿人,因此丧失生命的病人有320万例[2]。COPD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病程长、治疗成本高等特点[3-4],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挑战。肺康复可以减少COPD病人再入院率和死亡率,被列为最具成本效益的治疗策略之一[5-6]。呼吸肌锻炼在肺康复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膈肌作为主要的呼吸肌,其收缩占吸气原始动力的75%~80%,但其耗氧量在所有呼吸肌群中的占比<20%[7]。因此,在肺康复中如何锻炼膈肌显得尤为重要。体外膈肌起搏(external diaphragm pacing,EDP)由我国首创[8],在临床应用已有30多年历史,应用范围广,尤其在呼吸疾病中应用较多[9]。近年来,多篇关于体外膈肌起搏用于COPD稳定期康复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报道。但大多研究样本量较小,方法学质量较低,加之观察的结局指标不完全一致。因此,结论尚具争议。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体外膈肌起搏对稳定期COPD病人肺功能、生活质量、运动耐量的影响,为COPD临床肺康复提供循证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1.1.1 纳入标准

研究类型: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研究对象: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COPD学组诊治规范中COPD诊断指南(2013年修订版)[10]或当时诊断指南[11]的诊断标准,且处于稳定期。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或接受其他干预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体外膈肌起搏治疗。结局指标: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肺活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用力肺活量(FVC)];生活质量[COPD评估测试(CAT)];运动耐力[6分钟步行距离(6MWD)];动脉血气分析[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

1.1.2 排除标准

①研究对象意识模糊、6个月内有心肌梗死发作、恶性肿瘤、存在其他严重并发症等;②无法获取全文、重复发表、数据不全的文献、传统综述、非RCT研究、动物实验。

1.2 文献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OVID、the Cochrane Library、医脉通、世界卫生组织(WHO)官网、英国国立健康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等有关体外膈肌起搏对稳定期COPD病人肺康复影响的RCT。对检索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二次检索。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2年3月。采用主题词和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索。中文检索词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肺疾病、COPD、体外膈肌起搏、膈肌起搏;英文检索词为:“pulmonary disease/chronic obstructive[MeSH]”“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AD/COPD/chronic obstructive airway disease/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irflow obstruction,chronic/airflow obstructions,chronic/chronic airflow obstructions;chronic airflow obstruction[Tiab]”“external diaphragmatic pacing/EDP/diaphragm pacing[Tiab]”。

1.3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由2名研究者根据筛选文献的纳入、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如有分歧,通过小组商讨后决定。使用NoteExpress对所检索文献进行查重,删除重复文献后,阅读文献题目及摘要剔除不符合标准的文献,之后进行全文阅读,提取一般资料,包括第一作者、发表年份、样本量、年龄、病程、干预时间、干预措施以及结局指标。

1.4 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价

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评价,使用Cochrane Handbook偏倚风险评估工具[12]对纳入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估。评价内容共包括7个方面,即随机序列的产生、分配隐藏、对研究者和受试者施盲、对研究结果盲法评价、结果数据的完整性、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和其他偏倚来源。若完全满足上述标准,结果发生偏倚风险的可能性最低,质量等级为A级;部分满足上述标准,结果发生偏倚风险的可能性中等,质量等级为B级;完全不满足上述标准,结果发生偏倚风险的可能性最高,质量等级为C级。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纳入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若P>0.1且I2≤50%,选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若P≤0.1且I2>50%,需进一步对异质性来源进行分析,当异质性来源不能用临床异质性和方法学异质性解释时,选择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二分类变量采用相对危险度(RR)为效应指标,连续性变量采用加权均方差(MD)或标准化均方差(SMD)为效应指标,各效应量均给出其点估计值和95%置信区间(CI)。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共检索到相关文献566篇,最终纳入9篇[13-21]。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见图1。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见表1)

表1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2.3 纳入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

共纳入9篇[13-21]文献,均为RCT,其中5篇[13-15,17-18]研究报告了具体的随机方法,为低偏倚风险。4项[16,19-21]研究提及随机分组,但未报道具体方法,为不确定偏倚风险。所有研究均未报告分配隐藏,为不确定偏倚。由于康复干预的性质,无法做到盲法,所有研究实施偏倚均被评估为高风险。研究结果不受盲法影响,测量偏倚被评估为低风险。所有研究结局数据完整。因此,数据完整方面评为低风险。所有研究均未提及选择性报告和其他偏倚来源,为不确定,见图2。

图2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图

2.4 Meta分析结果

2.4.1 肺功能

2.4.1.1 FEV1/FVC

共纳入6项[13-14,16-17,19-20]研究,涉及475例病人。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P=0.29,I2=19%,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FEV1/FV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4.14,95%CI(2.54,5.74),P<0.000 01]。见图3。

图3 两组FEV1/FVC比较的森林图

2.4.1.2 FEV1

共纳入5项[13,15,17-18,21]研究,涉及379例病人。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P=0.010,I2=70%,选择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FEV1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34,95%CI(0.18,0.49),P<0.000 1]。

2.4.1.3 FEV1%

共纳入4项[14,16,20-21]研究,涉及252病人。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P=0.18,I2=39%,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FEV1%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8.98,95%CI(8.75,9.21),P<0.000 01]。

2.4.1.4 FVC

共纳入研究6项[13-15,17-18,21],涉及439例病人。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P=0.03,I2=6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FV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30,95%CI(0.15,0.44),P<0.000 1]。见图4。

图4 两组FVC比较的森林图

2.4.2 动脉血气分析

2.4.2.1 PaO2

共纳入4项[13,15,17,19]研究,涉及331例病人,由于游秋烟等[15]的研究PaO2使用单位为kPa,其余3篇为mmHg,故合并效应量选择SMD。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P<0.000 01,I2=89%,选择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Pa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0.73,95%CI(0.04,1.43),P=0.04]。

2.4.2.2 PaCO2

共纳入4项[13,15,17,19]研究,涉及331例病人,由于游秋烟等[15]的研究PaCO2单位为kPa,其余3篇为mmHg,故合并效应量选择SMD。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P=0.07,I2=58%,选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0.88,95%CI(-1.24,-0.52),P<0.000 01]。

2.4.3 生活质量

共纳入4项[15,18-20]研究,采用CAT评价生活质量,涉及240例病人,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P=0.03,I2=66%,应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3.91,95%CI(-5.00,-2.83),P<0.000 01]。

2.4.4 运动耐力

共纳入4项[13,15,19-20]研究,采用6MWD评价运动耐力,涉及295病人。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P=0.007,I2=78%,选择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6MWD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31.13,95%CI(8.46,53.81),P=0.007]。

2.5 敏感性分析

在合并分析FEV1、FVC、PaO2、PaCO2、CAT、6MWD时存在较大异质性。比较FEV1、6MWD时发现异质性较大,进行敏感性分析,无法排除明显的临床异质性,这2项指标的评价应谨慎对待。FVC存在异质性(I2=61%),考虑与马晶晶等[18]、林挺岩等[21]的研究有关,剔除2项研究后,异质性较小(P=0.68,I2=0%);PaO2存在异质性(I2=89%),考虑与游秋烟等[15]的研究有关,进一步进行敏感性分析,剔除游秋烟等[15]的研究后异质性较小(P=0.83,I2=0%);在对PaCO2进行分析时,异质性偏大(P=0.07,I2=58%),进一步进行敏感性分析,剔除杨黎等[13]的研究后异质性较小(P=0.60,I2=0%);评价COPD病人CAT方面,异质性较大,进行敏感性分析,剔除邢晓莉等[19]的研究,I2从66%降至12%。上述3项指标异质性大可能与具体干预方式、干预时间不同等有关。此外,还可能与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参差不齐有关。

3 讨论

3.1 体外膈肌起搏对稳定期COPD病人的影响

3.1.1 体外膈肌起搏对稳定期COPD病人肺功能的影响

COPD是一种以气道和肺泡异常为特征、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的慢性疾病,病人会出现呼吸肌力量、肺功能持续下降。FEV1/FVC、FEV1、FEV1%、FVC是诊断COPD疾病、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FEV1/FVC、FEV1、FEV1%、FV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范子英等[22-23]的研究结果相一致。体外膈肌起搏可通过功能性电刺激引起膈神经收缩,从而改善通气。COPD病人肺功能减退与呼吸肌收缩能力减弱有关,膈肌是人体重要的呼吸肌,体外膈肌起搏采用电流增加膈神经的兴奋性,提高膈肌的收缩力。因此,通过改善膈肌的功能有利于促进肺功能康复。

3.1.2 体外膈肌起搏对稳定期COPD病人动脉血气的影响

血气分析是评价COPD肺部情况的指标之一,还可用于评价氧疗效果以及呼吸机参数的调整。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这可能与体外膈肌起搏能通过体表电极对膈神经进行功能性、无创性的电刺激,促进膈肌有规律的收缩,以增加通气量,促进CO2排出有关。纳入的研究中,同一研究的试验组体外膈肌起搏频率相同,部分COPD病人接受体外膈肌起搏治疗时会出现PaO2下降情况。YOO等[24]研究也认为,体外膈肌起搏技术可明显改善气道阻塞或肺顺应性,同时也增加了呼吸肌氧耗量,加重了呼吸肌做功,导致呼吸肌疲劳。因此,体外膈肌起搏应根据病人个体化情况,做到起搏强度因人而异、循序渐进。

3.1.3 体外膈肌起搏对稳定期COPD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由于COPD病程长且病情反复发作,病人日常生活、工作等方面会受到一定限制,病人治疗满意度较低,常伴有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使得病人生活质量下降。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能改善COPD病人生活质量。可能因为体外膈肌起搏能有效改善病人的肺功能,减少病人的咳嗽频率、痰量,改善胸闷、喘气症状,能提高活动耐力,改善睡眠,从而提高生活质量。纳入研究中均未提及对COPD病人的心理干预。已有研究表明,肺功能与病人情绪呈正相关[25]。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注重COPD病人的负性情绪。

3.1.4 体外膈肌起搏对稳定期COPD病人运动耐力的影响

运动耐力下降是COPD主要表现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COPD病人的体能水平。COPD病人的6MWD普遍偏低[22]。在诸多观点中,大部分学者接受的观点是病人在活动过程中由于气流阻塞、肺过度充气及气体交换障碍导致病人运动受限,而运动受限又致使病人无法进行相关运动,从而造成病人运动能力进一步下降。评估病人的运动耐力,有助于了解病人运动水平及疾病预后评价。本研究使用6MWD对病人运动耐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试验组6MWD长于对照组,说明体外膈肌起搏能提高COPD病人的运动耐力,与王宇等[26]的研究结果一致。

3.2 局限性

外膈肌起搏源于中国[27],目前在国内多地应用于COPD的肺康复中,但在国外研究较少,故本研究纳入文献均为国内文献,且本研究纳入文献的数量偏少,无法排除发表偏倚。其中纳入9篇文献中均未报告分配方案及盲法情况,5篇[13-15,17-18]提及具体随机方法,4篇[16,19-21]仅提及随机,可能导致选择、实施等偏倚,总体质量不高。

4 小结

体外膈肌起搏可改善稳定期COPD病人的肺功能、血气分析、生活质量以及运动耐力。受纳入文献质量限制,结论需更多高质量研究加以验证。此外,COPD作为慢性疾病,结局指标还应关注病人的膈肌指标、心理健康、营养状况[28-29]等。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联合更多方案,例如关注病人饮食、联合有氧运动等,做出全方位、更科学的康复方案。

猜你喜欢

呼吸肌稳定期结果显示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呼吸肌功能的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功能的干预效果
呼吸肌训练对脑卒中后肺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最严象牙禁售令
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野生大熊猫保护取得新成效
健脾益肺汤改善肺脾气虚型COPD无创机械通气患者呼吸肌疲劳的疗效
补金汤配合呼吸肌锻炼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肺气虚型临床分析
舒利迭联合喘可治注射液治疗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特色疗法对COPD稳定期的治疗进展
中西医联合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