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模式下的会计核算工作分析
2023-03-28吴涤中国水利电力对外有限公司
文/吴涤 (中国水利电力对外有限公司)
随着经济一体化发展,企业规模在不断壮大的同时,竞争压力也在逐步上升,财务管理工作也愈发重要,企业需要更加注重会计核算能力的提高,以此来满足企业更高层次的管理需要。
如今,财务共享模式已经成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方式。通过实行财务共享模式,加强会计核算管理工作,实现“财务无边界”,将分散在企业各个部门或单位间的会计核算职能和资源进行集中整合和有效管理,以一种更为高效的方式进行交流并进行共享,为企业创造价值。
一、财务共享模式下会计核算的内涵及特征
财务共享即“共享财务”,是指以企业财务系统为核心,在企业内部多个不同的部门或组织中实现资源的共享,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全方位资源支持的全新会计核算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以提升企业会计工作“效率”为中心,促进企业内部资源的有效整合。
在财务共享模式下,财务管理部门将业务、资金、管理、人力资源等多个层面集中于一个或几个业务单元中,通过流程再造提升内部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有效整合和优化管理,实现财务部门人力资源高效配置、基础信息系统互联互通、运营流程高度自动化等服务,使企业财务从预算会计到共享会计的职能转化,有效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率。
财务共享模式下会计核算工作主要是指通过引入信息系统来采集分散在各个部门及岗位上的信息数据,并由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将信息数据进行整合,运用多种信息工具集中处理,统一进行核算分析工作,实现会计核算的共享,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规划[1]。
二、财务共享模式下会计核算工作的优势
(一)标准化、规范化优势
多数企业都具有多元化的产品,有着不同的经营模式,使得各项信息数据标准相差甚远。财务部门在会计核算工作中会将大量时间用于数据的筛选及统计,标准化、规范化程度较低。而财务共享模式就是基于业务流程的再造,实行标准化数据采集、整合与汇总工作,通过构建智慧核算体系,极大地减轻财务人员工作量。
(二)可靠性优势
在财务共享模式下,通过信息系统,从会计核算入手,规范会计核算的具体工作,构建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促使财务管理工作精细化发展,通过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提升企业内部信息传输效率,使数据的可靠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稳定效率优势
会计工作作为企业内部经济活动的核心环节,对企业经济活动中的资金流向、管理制度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财务共享模式的不断深入发展和完善,能有效解决传统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智慧核算模块可以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处理和提炼财务信息,在规范性的流程操作下,会计核算质量不会由于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有所降低[2]。
三、当前财务共享模式下会计核算工作的问题
(一)信息系统尚未集成统一
财务共享模式下的会计核算系统,是在统一核算标准、核算流程的基础上开展的。因此,企业要有一个统一集中的信息系统来帮助会计核算工作的完成。然而现阶段,企业的内部各部门都有属于自己的信息系统,系统独立性较强,信息孤岛问题较为严重,使得财务信息标准不一致,数据采集困难,影响会计核算效率。
(二)会计核算意识欠佳
现如今,财务人员作为会计核算工作的主要操作者,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较低,尤其是在目前财务共享不断推行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员工对于信息技术的熟练度不高,更别说运用财务共享信息系统开展会计核算的工作。同时,财务人员需要在财务共享模式下提升自身素养,不可抱有侥幸心理,应该转变自身的职能特性,从全局性的角度思考自身的发展。
(三)会计核算不标准不规范
财务共享模式的核心就是标准化操作,标准、规范的会计核算工作才能提升会计核算的效率与智慧化的价值。但是,部分企业在开展会计核算工作时对政策法规理解不够深入,未按照企业的实际状况及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会计核算标准,忽视会计核算过程的规范性与标准性,缺乏相应的建设指导,对于财务人员的工作未制定严格标准的流程规范,使财务共享的价值得不到充分发挥。比如,某企业的业务范围较广,业务数据标准不一致,不同业务信息的数据难以整合统一,工作量巨大,无法发挥财务共享的规模化效应。
(四)会计核算流程以及岗位分工不明确
部分企业在财务共享模式下,并未设立独立的会计核算工作岗位,使得会计核算工作缺乏独立性及权威性,个别会计核算人员在处理工作时经常存在侥幸心理,随意地对待工作,未履行岗位职责,把工作推给下一环节的人员。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审核人员的工作量,也降低了工作效率与质量,无法发挥会计核算应有的价值。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体系下,会计人员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核算与监督工作,核算模式较为独立、分散,会计人员较少参与企业的管理工作,不利于财务工作的集中化处理和企业内部的统一管理[3]。
(五)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
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企业缺乏专业的监督管理部门,无法有效对整个会计核算工作进行监督,影响会计核算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加大了企业决策的风险。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可以对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性进行检查,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约束,保障会计核算工作的有序开展,帮助企业可持续发展。
(六)数据质量缺乏总体把控
财务共享模式分离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工作,促使财务人员各司其职,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但是,长期从事会计核算的工作人员,形成了固定流程模式,与企业的业务相分离,尤其是在如今企业业务更新换代率高的情况下,若是会计人员不了解业务的全过程以及数据的标准,会使得会计核算出现错误,最终使数据质量难以保证。
四、财务共享模式下会计核算工作的实施路径
(一)引入财务共享思维,建立集成统一的信息化系统
一方面,财务共享模式的推进需要企业引入财务共享理念,保证会计核算工作顺利开展,加强员工对会计核算工作的关注。由于财务共享是一个长期、动态的模式,因此,企业必须以财务共享的理念转变员工的思想,调整内部经营管理制度,创造一个财务共享的环境,消除不良因素。在具体的会计工作中提高员工的思想意识,企业需要定期对员工进行宣传培训,提高员工特别是会计核算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提升自我综合素质,同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防范财务风险,创新工作秩序。
另一方面,建立集成统一的信息化系统,结合企业发展实际需要、行业标准以及监管要求等多重因素,梳理企业组织框架、简历、会计核算模型,逐步实现标准化、信息化的会计核算系统,从流程、标准、程序、手段等全方位提升信息化技术水平[4]。比如,某集团近期实施了人力资源与财务系统升级项目,通过对已使用多年的NC财务记账软件和人力资源模块进行升级改造,完善各个业务模块或系统,其中包括存货核算模块、工程管理模块、固定资产模块、工资福利系统、集团新网报系统等。另外,规定使用集团统一的出差休假审批系统、商旅出差订票系统,并与网报系统以及财务核算系统打通。通过这一举措,实现了在新会计制度下逐步完善会计标准,明确了不同业务场景下的会计核算工作,体现了财务共享的管理价值。
(二)提高全员重视程度和会计人员素质
会计人员素质是决定信息化会计核算工作推进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企业要将财务共享意识融入每个会计人员的工作理念中,提高其重视程度,提升信息化意识实践操作能力水平。不论从信息化升级的角度,还是从会计业务的角度,使会计人员精业务、善管理、熟技能,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团队。其次,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工作覆盖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和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范围较为分散,因此,需要加强智慧核算模式与财务共享模式之间的连接,加强双方的配合,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最后,还要充分发挥员工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价值,将其职业规划与企业战略目标相融合,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统一会计核算标准,发挥财务共享优势
财务共享模式下会计核算的核心就是统一标准化处理,尤其是在如今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要获取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提升业务的经营效率。采用财务共享模式,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统一会计核算标准,集中化处理会计核算,提高会计核算的速度与质量,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首先,企业应当遵守统一的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其次,企业需要制定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相应的会计核算办法、工作指引等,明确会计核算工作流程,并以此为依据,构建会计核算模块,提升其工作质量;最后,企业等加强相关制度的宣传,加强培训工作的力度,提升企业会计人员的共享意识、法律意识、内控意识、规范操作意识,促进智慧核算工作的快速实现,发挥财务共享的优势。
(四)规范会计核算流程,明晰会计责任体系
财务共享模式下的会计核算体系是一个流程再造持续动态的过程,需要时刻跟随着市场态势以及行业标准发生转变。因此,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设立专业的流程再造人员,通过采集企业日常信息、线索问题等,分析流程塑造,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梳理、改进。比如,如何通过流程再造,拓展企业业务,加速业务链条整合;如何通过流程再造,发挥财务共享模式下会计核算的规模效应,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企业需要在财务共享模式下,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一套新的会计核算模式,重新确定责任体系,明确财务共享模式下的岗位需求,制定企业财务共享准则,加强管理执行力度,严格落实会计核算模式。设置专业的会计核算小组,负责会计核算管理制度的拟定及会计记录、核对、报送等工作,进一步实现成本目标和分层级管理,促使成本核算工作更加精细化发展。同时,财务共享模式下利用信息技术,可以简化会计核算流程,打通各部门业务数据,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五)健全监督管理机制,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在财务共享模式下,监督工作同样对其影响巨大。因此,企业需要加强监督的力度,制定监督工作细则,提升监督意识,组建一支有监督管理的团队,实现全面有效地落实财务共享模式下的会计核算工作。通过采用信息技术可以加强会计核算模式的风险监测与监督;通过对会计对象信息化与技术信息化的有效结合,可以提升传统会计核算监督模式所不具有的前瞻性、预测性和控制性;通过搭建信息大数据库,可以实现对会计核算的全过程闭环操作。同时加强对核算对象的监控,提升监控方式,实现智能化监控。
(六)数据全流程电子化,构建智慧核算体系
构建智慧核算体系,由底层数据输入、数据预处理层、数据标准化识别、最终决策信息输出四部分构成(如图1所示)。
图1 智慧核算体系的构建
在此过程中,为了提高效率,推进全流程电子化,可以通过图像识别、语音输入等方式,识别合同、发票等数据,并根据核算标准要求,对数据加以分类,得到清晰的数据表格。比如,某国际工程承包公司,由于其业务项目遍布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除境内公司本部外,在境外成立的分子公司、项目部、驻外代表处等共计开设账套80多个,财务人员多达60多人。可以在公司范围内进行一次全面的会计核算业务流程梳理,利用信息系统采用数据自定义技术实现账务的自动填制,从而有效解决传统手工填制效率低、准确度低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通过规范报表格式和内容,进行智能比对分析,对数据进行自动计算和智能处理,最终实现账表自动填制并自动生成报表的目标,实现对账务的自动化填制并自动生成报表功能。近年来,该公司新成立了财务共享中心,将部分财务核算人员集中在财务共享中心,并持续推进统一的财务核算软件和会计数据的可视化、自动化进程,不断丰富信息化手段,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解决了因物理距离和疫情造成的交流障碍等困难,为实现公司范围内各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全覆盖、最终实现财务共享模式下的会计核算奠定了基础。
五、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财务共享已成为企业提升效率的重要手段。财务共享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扩张,联通分散在各地的各个部门,集中各企业的会计核算职能,集中处理企业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对各会计核算单位的职能进行有效监督,发挥财务共享的价值。
因此,企业需要从多角度思考,引入财务共享理念,建立集成统一化信息系统,提升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完善会计标准、构建智慧核算体系,帮助企业实现财务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