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遭遇无端冒犯,该 怎么办
2023-03-28叶壮
文/ 叶壮
图/四号插画馆
心灵树洞
叶博士:
您好!
我有个同学,总是会对我做些无端的恶作剧,或者开些无聊的玩笑。我跟他并不怎么熟,但是总感觉他以捉弄我为乐。我思来想去,觉得自己之前其实没跟他闹过矛盾,捉弄我也对他没啥实际的好处,而且他对我的行为虽然招人讨厌,但又不至于让我太过生气恼怒——实在是太奇怪了!是我太小气敏感了吗?为什么会有人这么做呢?我该怎么办呢?
聆听心声
别说你作为学生了,就算我作为老师,偶尔也会碰到无端冒犯我的学生。
我刚当老师的时候,就感觉被自己班上的一个学生“疯狂针对”。这个学生成绩不错,人也聪明,只是会无端接我的话茬,或者问一些看似是质疑实际上没什么道理的问题。这些小小的绊子对当时还是个新手教师的我来说,还是十分影响教学节奏与授课情绪的。
虽然我学过教育心理学,却没在实践中应对过这样的学生。我作为新老师,头都挠破了,也不知该怎么办。对他严厉点吧,问题太小不至于;随他去吧,自己心情受影响;在课上跟他针锋相对讨论那些其实没啥意义的问题吧,又会拖延课堂进度。
实在没憋住,在教工食堂吃午饭的时候,我悻悻然说了这事。老师甲让我再严厉点;老师乙说要和这样的学生好好沟通,让他多注意、少表达;年级组长丙最后发言:“你有没有想过,他只是想跟你亲近,却没有掌握方法。”
这句话着实给我打开了思路!
心理氧吧
我碰上的事和你碰到的事,可能在本质上都是一件事:矛盾型交互。
矛盾型交互
指的是一方期待与另一方进行社交互动,但是因为缺少关系基础、积极情绪、共同语言,只能选择通过负面行为来满足这种社交需求。
对矛盾型交互的研究最早发生在对母子关系的研究上:有的孩子非常希望与母亲亲近,一旦妈妈不在旁边,就会嚎啕大哭。这种负面情绪积累太久,会导致在母亲回来后,孩子既要与她有互动,又要在这种互动中纾解负面情绪,最终就变成了对母亲喋喋不休的埋怨。
我的那个学生其实也是一样:他对我的授课形式很满意,也对我这个人很感兴趣,但他既不是课代表,我又不会在课上点他起来回答很多问题,他只是想跟我互动而已,却又苦于找不到比较积极的渠道与形式。后来,我给他安排了一个类似“副课代表”的岗位,有机会每天来办公室跟我汇报两三分钟,他在课上就极少再跟我“找麻烦”了。
也许—我只是说也许—你的那位爱对你恶作剧的同学,也有着同样的境遇。也许他想跟你好好交流,但你们之前并无交集;也许他希望跟你当朋友,却碍于性别不同,不敢像与同性别的人相处一样去跟你相处;也许他希望提升自己在你心目中的存在感,却彻底把劲儿用错了地方。
只要你能确定,他对你是有边界的冒犯,而非刻意的霸凌,那不妨试着把这看成矛盾型交互的表现。
建议锦囊
我建议你不妨这样做——
直接告诉对方你的感受:遭遇针对、被开玩笑,会让你不高兴,也会让你对对方产生负面看法。当然,对方听完,完全可能会嬉皮笑脸地表示自己不在乎,或者反过来笑话你太小气。
所以接下来,要发出邀请,告诉对方可以怎么做,你能更开心。“你别来烦我,我就开心了”这样的话更像是一种要求,而非邀请,难有好的效果。其实邀请可以有很多种——课间分享零食,互相借借图书,一起对对笔记,都是不错的选择。
最后,向对方“求助”其实也可以打开积极交流的通路。对方之所以频频“耍坏”,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帮不上忙”,倘若给对方提些小小的求助需求,自然会引导两个人的关系走向积极的节奏。不过要稍加提醒——是偶尔求助不是频频索取,相信你一定能做得好。
总之,恶性关系才需要做切割,如果对方小小的冒犯,包含着一颗想要亲近你的内核,那何必要让误会一直延续下去呢?希望你们能一起拨开迷雾,让关系从无端端的冒犯,变成欣欣然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