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大寒年关近
2023-03-28朱艳红
文/朱艳红
小寒一树梅花一放翁
腊梅飘香意出尘,年关将近相思浓。到诗词里踏雪寻梅,赏古今最美梅花辞。小寒节气,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它以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与小寒节气相辉映,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
物候知识
物候是指大自然中的生物和非生物受气候或者环境影响而出现的现象,物候知识可以指导农事活动,是基于二十四节气发展而来。古人以五天为一候,三候为一个节气。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时间是在公历1 月5 日—7 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285°。对于中国而言,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
小寒节气有“三候”之说。“一候:雁北乡”,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二候:候鹊始巢”,喜鹊在这个节气也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了。“三候:雉始雊”,野鸡也感到阳气的滋长而鸣叫。
节令诗词
早发竹下
[宋]范成大
结束晨妆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
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叠叠山。
碧穗炊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湾。
清禽百啭似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月亮岛第三小学 李筱皖
早晨的衣冠穿戴停当,冒着微寒跨鞍上马动身了,这一动,倒是使疲乏顽钝的身子得到疏散。前行中冲开薄薄轻轻的晨雾,看着重重叠叠的山峰就像从雾中闪出。在稻穗碧绿的原野可以远远地看见从农家飘出的像树一样直的炊烟,青绿色的溪水轻快地流着,遇到桥湾便产生了波纹。百鸟和鸣仿佛奏起了悠扬婉转的迎宾曲,有意无意之间迎着马背上的我欢呼歌唱。
诗人描绘了一幅秀美的山村画面,表达了去郊野散步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民俗活动
小寒时节民间风俗有探梅、吃羊肉、数九过寒冬、吃菜饭等。
探梅,梅花在严寒中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有着不惧风霜、坚贞不屈和凌寒傲雪的坚韧品质,不愧为花中四君子之首。梅花,可植、可食,可插瓶供于案头。舞动彩笔,描一描、画一画、涂一涂,想必已闻梅花扑鼻香!
吃羊肉,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羊肉自古被人们看作食补的佳品。三九严寒,围炉涮肉,赏梅吟诗,乐暖冬日!
数九过寒冬,中国民间流传着一种计算寒天与春暖花开日期的方法,叫《数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人们还通过绘制趣味数九图来计算寒天渐去时日,期盼春天早日降临。
大寒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
季节总是随着年轮的辗转循环往复,如同那些光阴里难以遗忘的故事。小寒过去了,大寒接踵而至,而农历一年也到了尾声,即将迎来新的一年。
物候知识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1 月20 日—21 日交节,此时太阳位于黄经300°。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这个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中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二候:征鸟厉疾”,指鹰隼之类的征鸟,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三候:水泽腹坚”,是说在农历一年的最后五天内,北方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大家可以尽情在河上溜冰。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月亮岛第三小学 石芮莎
此外,大寒出现的花信风候为“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生于江南一带)”。这也可以作为判断大寒的重要标志。
节令诗词
大寒吟
[宋]邵雍
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
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
清日无光辉,烈风正号怒。
人口各有舌,言语不能吐。
旧的积雪尚未来得及消融,新的大雪又纷纷飘落拥积在庭户。台阶之前,井栏上的辘轳架早已冰冻;檐头之上,雪水化成了一个个冰棱,像钟乳石一样。清朗的日子,没有夺目的光芒;猛烈的北风,正疾厉怒号。人们口中各自都有舌头,想说话因风太大却一句也说不出来。
这是宋代诗人邵雍的一首大寒诗。整首诗围绕一个“寒”字展开:雪寒、景寒、风寒、人寒。大寒,让人们真切感受到什么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月亮岛第三小学 李筱墨
民俗活动
大寒是一个欢快轻松的节气,虽是农闲时节,但家家都在忙—忙过年,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此即“大寒迎年”的风俗,有食糯、喝粥、扫尘、糊窗等民俗活动。
食糯,就是大寒节气这天,流行吃糯米制作的食物。古语有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糯米有补中益气的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加之糯米饭寓意温暖,更是有吉祥之意。
喝粥,也就是常说的喝腊八粥,在农历十二月初八即腊八这一天,人们用五谷杂粮加上花生、栗子、红枣、莲子、枸杞、桂圆、葡萄干、核桃仁等熬成一锅香甜美味的腊八粥,营养滋润暖脾胃,慢慢养出好身体。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过了大寒,又是一年,二十四个节气轮回更替,期待春暖花开时的再次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