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开展

2023-03-27魏娜

科技资讯 2023年4期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就业导向高等职业教育

魏娜

关键词: 就业导向 建筑工程技术 实践教学 高等职业教育

1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21 世纪以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关注程度不断加强,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2010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纲要》精神,为深入开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教育部颁布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 年)》,其中指出,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对服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适应需求、面向人人,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加强技术技能积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1]。

2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经初步核算,2021 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532 167.5 亿元,同比增长12.7%。上半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3 335.2 亿元,同比增长8.6%。江苏更是继续领跑全国各地区建筑业,建筑业总产值超过1 万亿元,达到13 925.18 亿元,占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的11.62%[2]。

国内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对建筑专业人才产生了巨大的需求。数据显示,截至2021 年年底,全国有施工活动的企业115 066 个,同比增长12.03%;建筑行业的从业人数约为4 172.34 万人,同比增长1.25%,居全国各行业之首。因此,形势要求高职院校应加大建筑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具有长远的发展前景与广泛的社会需求,因此,职业院校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应基于建筑行业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上,根据建筑企业的人才需求,以培养能够竞争相关专业岗位的技能型应用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适应企业需求的建筑工程技术学徒制模式。

3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概况

3. 1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模式的现状

根據现行的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各高职院校已经开始增加实践教育课程的比例,但在实际操作中,教育模式仍以教师为主,教材使用中依旧注重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又容易落空,也很难适应行业和职业的需要,尤其是大多数公司愿意直接雇用可以迅速投入工作并能给公司带来效益的毕业学生。

3. 2 传统教学方式与专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偏差

由于各高职院校教育结构的变化,不同专业的教学也有相应偏差,特别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因此,在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如果仍然采用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难免会对专业人才,特别是能直接促进岗位需求的专业人才产生一定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单一技能的使用,如测量仪器的使用、建筑材料的检测等,以及相关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知识进行教授,但是由于建筑行业就业环境的影响,如果只依靠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理论知识与在学校里教授的单一技能,是不能最大程度地培养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综合人才,因此需要在其他综合素质上加强,如项目管理水平,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四新”方向的学习能力等,希望各学校培养出的学生能够真正适应建筑相关行业的发展[3-4]。

3. 3 高职建筑技术校企合作缺乏深入开展

《国家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规定,自2019 年起,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应当具有3 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历。虽然相关的政策支持鼓励教师“企业”实践,但是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如进行实践的教师在企业选择上都由教师自己决定,实践的日常工作无法得到保障。另外,实践结束以后,大部分学校只要求企业实践教师提交相应企业实践计划和实践总结,但并不实际调查教师在企业的实践结果与实践经历在教学上的运用情况,这样并不能体现出教师的实践成果,也无法准确地反应出教师技能水平。

校企合作这个方案已经提出了一段时间,但是大部分学校还处于探索阶段,实际效果不佳。公司对人才需求、相关的行业标准等与学校人才培养上并不能很好地进行对接,虽然很多学校在人才培养上已经开始注重理论和技能的综合培养,但是相对而言,理论占比较多,技能往往也是单一技能,而企业则注重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希望学生可以多岗任用,企业的需求无法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式同步,这也相对限制了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足迹。

4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随着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对实践教育的日益重视,对实践教育模式的研究和构建已经是一种普遍趋势。该文通过对比调查几所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总结出以下几种实践模式,在教学中得到了成功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借鉴和参考。

4. 1 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课程教学模式

就业导向要求高等职业教育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课程模式。调查发现,大多数企业希望学校能承担职业教育的主要责任,他们期望所招聘来的员工可以直接上岗。每年的毕业生人数日益增长,虽然依旧缺少技能型人才,但是在同等条件下,企业依然会优先选择技能水平高并且能够直接上岗的毕业生。要想满足企业的这种需求,那么以就业为导向,工作过程为基础的实践教学模式就非常必要了。

工作过程是指个体不仅是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还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应该在充分调查建筑企业岗位需求以及职业能力需求的基础上,以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为导向,确定不同的职业岗位,如施工员、资料员、造价员等常见岗位以及相应岗位工作任务,确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针对相应的职业建立对应的课程内容。职业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高职教育课程实施的始终,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和对应的岗位能力形成课程模式,从入学就开始接触职业内容,那么职业能力随学习时间的增加而增强,让学生在毕业的时候能达到专业培养的职业能力要求[5]。

4. 2 以“工作室”为主体的“一线三平台”的实践教学模式

以“工作室”为主体的“一线三平台”的实践教学模式,即基于建筑行业的岗位职业能力,建立以名师“工作室”为主体,校内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为拓展的三级实训平台,课程展开的时候将充分利用三平台的优势,工作室—实训室—实训基地三平台循序渐进,以岗位需求职业能力为主线,把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融为一体,将人才培养与实训项目紧密结合[6]。

4. 3“ 2+2+1”工学交替式实践教学模式

“2+2+1”主要针对五年制高职学生提出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第一阶段(1 年+1 年)工学交替的主要任务是完成由初中教育向职业教育衔接与过渡,认识建筑相关专业和职业要求,完成公共基础课教学以及大部分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通过开展活动实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第二阶段(1 年+1 年)着重进行建筑专业职业技能的训练,依托上述三平台,有目的地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加强,主要完成专业技术课程的学习、开展实验实训掌握专业仅能,并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第三阶段(1 年)主要是实习,让学生到校企合作单位进行顶岗实习,为毕业后迅速进入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5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的组织与开展

5. 1 对专业课程内容进行整合

5.1.1 专业基础课程之间的整合

以往常用的各门课程独立开课、独立授课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要想真正实施项目化教学或者模块化教学,就必须打破以往传统的每门课独自授课的教学方式,对相似或者相近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传统授课中课程与课程之间联系不足的弊端。在前序研究的论文当中,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高职专业课的课程安排如下:大一上学期安排课程为《建筑制图》,大一下学期安排课程为《建筑材料》《CAD 绘图》;大二上学期安排课程为《建筑构造与识图》《建筑力学》《房地产估价》,大二下学期安排课程为《混凝土结构平法识图》《建筑工程测量》;大三上学期安排课程为《建筑施工技术》《定额原理与计价基础》《地基基础》《施工图识读实训》,大三下学期安排课程为《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计量》《建筑装饰施工技术》《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大四上学期安排课程为《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建筑设备工程》《钢筋算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法规》,大四下学期安排课程为《工程经济学》《钢结构施工》《建筑安装识图与施工工艺》《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大五上学期安排课程为《工程建设监理概论》《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大五下学期安排课程为《毕业设计》。

从上述课程安排里发现部分专业课程如《混凝土结构平法识图》《施工图识读实训》《房地产估价》《工程经济学》《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出现了跨学期授课,课程之间又会加入其他课程,学生在学习时并不能理解课程之间的衔接,更加无法理解如何将书本知识运用在实际的工作当中。例如:这几门课程当中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这两门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作为施工管理人员对工程项目进行过程中遇到合同、进度等问题该如何进行设计与协调,且两门课程是能力递进的关系。那么可以将两门课整合为一门课,并且由一个教师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再利用项目化或者模块化教学方式进行授课,从而能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也能增加对以后自己即将面临的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的认识。同理,《建筑制图》与《CAD 绘图》也可以整合成一门课《建筑制图与CAD》,按照建筑工程的施工顺序从基础、柱、梁、板、墙体、门窗,作为其制图与绘图顺序进行教学,让学生理解制图相关知识,同时提高CAD 绘图的实际操作能力[7]。

5.1.2 实训实践课程之间的整合

要做到真正以工作岗位为导向的课程教学,除了对基础专业课程的整合之外,还需将实训实践课程进行整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课程主要有《施工图识读实训》《钢筋算量实训》《建筑CAD 制图员培训》《建筑工程测量实训》等,这些课程都是实践环节的主干课程,也是建筑专业学生直接面向工作岗位的课程。然后学生就业以后并不是只做其中一种工种,如测量员或者绘图员,更多的是综合性工作,是项目管理人员,那么可以将这些实训课程整合为一个《施工综合实训》大课程,以完整的项目如一栋教学楼作为载体进行实训的开展与学习。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可以是一个教师授课,也可以安排不同的教師进行授课,这种整合方式主要是针对项目管理人员即项目经理这一职位进行的,这也是建筑施工技术专业学生可以从事的最全面的岗位。但是项目经理这个岗位要求较高,除了具有相关的知识水平,还得有较高的实践管理水平,那么在整合时候,可以根据所在院校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进行有目的的加重或者减轻,如适当地加入一些如《建筑给排水》《建筑设备工程》《建筑安装识图与施工工艺》等针对设备安装的课程[8-9]。

实践实训课程的整合在教师教学过程中不用特别分前后次序,项目做到哪个环节,就重点掌握该环节的内容,宗旨就是岗位需要什么,实训课程就加入什么。例如:在讲授教学楼项目中电梯、管道等设备安装时,学生需重点掌握这一环节的内容,当进行到装饰装修部分时,加入相关装饰技术类的课程,真正做到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定课程。

5. 2 专业课程具体的组织与开展

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都已经建立了模拟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校内实训基地,但是实训基地的使用概率并不高,比如:在学期末安排几次实训课程,带领学生进行参观,并没有达到建立实训基地的目的,尤其是部分实践课程或者是有实践部分的相关课程,都未能很好地与实训基地融合在一起,根据以上情况,在已有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解决理论与实践相互割裂的现象,遵循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式,构建实践课程教学模式,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下文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课程中模块之一——砌体结构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在实训基地实施的教学实践为例,具体教学实施过程如下。

5.2.1 布置引导任务,下达项目任务单

依托实训基地,按照项目化课程的教学安排,由项目负责人(教师或者企业专家)向工作人员(学生)下达此次教学内容的工作任务单,此次任务安排为砌体结构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下达任务之前,项目负责人可以提前让学生对之前的任务实施情况进行回顾并总结,为新任务的实施奠定基础。

5.2.2 学生接收任务,进行相关准备

接到任务单后,工作人员(学生)需获取砌体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的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内容及要求,首先进行技术小组的组建,接下来各小组利用课本、规范、网络等方式进行查询与学习,并互相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或者企业专家对相关问题答疑,最终各小组按照真实的工作情景,研究讨论以后制订出最佳的验收工作方案。

5.2.3 学生实施任务,执行工作方案

各技术小组成员在该校实训基地的砌筑区域分工协作,完成之前项目负责人下达的工作任务单。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在各个岗位上排兵布阵,施工单位的工作人员包括项目经理、项目技术总工、安全技术质量负责人,以及各部门的资料员、技术员、安全员、质检员等,监理单位的工作人员包括总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监理员等,如有需要的话还可以安排业主方参与进来。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岗位轮换等不断具备和提升相关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教师及企业专家进行现场检查和指导,要求学生按照建筑相关规程规范获得该次工作项目的检查结果。

5.2.4 任务总结评价,进行自评互评

项目化教学一般注重学生参与项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注重参与过程的考核与评价。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借鉴行业规范如投标评标竞标的评分方式,或者职业技能大赛中的评分办法,让学生不断进行自我评估、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经过一系列評价以后,学生可以在实训场所对之前设定的工作方案进行完善,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项目负责人可以带领学生转入实际项目,在企业导师的带领和讲授下,比较和检查之前在校实训基地的工作成果,查漏补缺,增加学习经验。

6 结语

该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教学的调查和分析,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式及职业教育理念,结合建筑行业岗位需求,指出过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进行研究和分析,得出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应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培养企业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

猜你喜欢

建筑工程技术就业导向高等职业教育
建筑工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双师型”教学团队在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建设
基于特色专业建设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基于现代学徒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三个空间”就业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中《儿童常见病护理》课程教法的实践与研究
浅论我国高等专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
就业导向下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探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