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发展视域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践路径研究

2023-03-27朱新宇韩志非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5期
关键词:全面发展劳动教育高职院校

朱新宇 韩志非

摘 要:近年来,国家进一步加强学校劳动教育导向,将劳动教育与专业相融合,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激发参与劳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逐步熟练各种劳动步骤,掌握劳动技术。从学生全面发展角度出发,剖析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劳动教育实践路径,让劳动的种子深植学生心中,在劳动中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劳动教育;高职院校;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5.037

0 引言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提出了新的期望与要求。精准剖析了劳动教育对于人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关心劳动教育、参与劳动教育,针对高校形成推进劳动教育的常态化机制。高职院校加强劳动教育是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要求,是提升学生劳动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鉴于此,高职院校应当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劳动教育的各项要求,立足于培养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精准把握劳动教育对于学生的价值,探索丰富多彩的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教学内容以及课外活动,将劳动教育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程,针对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学生,探索出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劳动教育新路子。

1 学生全面发展教育内涵

所谓学生全面发展是学生在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所应该实现的关于德、智、体、美、劳等五个方面的发展。高职院校是塑造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摇篮,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视角下,高职院校应结合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充分考虑各学科特征,学生发展特点,积极寻找适合本地域、本学校、本专业特点的劳动教育新措施新办法,以便能够使得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内涵的基础上提高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学生能够在专业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劳动实践的融入,提高学生对劳动教育本身的理解与感悟,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实践能力。

2 学生全面发展视域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

过去,因为对劳动认识的偏差,在教育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重书本教育、轻劳动教育的倾向,从家庭教育开始就轻视、淡化劳动在整个育人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导致一些大学生出现不珍惜别人劳动果实,不愿劳动、不会劳动的现状。目前,针对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2.1 社会、学校、家庭三方对劳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传统观念认为,知识改变命运,更是把学习文化知识、成绩作为判断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关键指标,家庭教育中劳动内容的缺失,不注重培养学生劳动习惯,家长无微不至的关爱呵护,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极少承担家庭的劳动与责任,过度保护一定程度上使得孩子逐渐养成了养尊处优、娇生惯养、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性;社会角度更是将劳动教育狭隘的理解为体力教育,技术教育,轻视或者不认可体力劳动者,奉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错误劳动观;学校层面对劳动教育认识不深,普遍存在重教育轻劳动、重技能轻素养的情况,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没有把学生全面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维度考虑,忽视劳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对劳动教育的忽视,使得当代大学生缺乏劳动意识和劳动观念,没有劳动自觉性,劳动精神更是无从谈起,这种错误的劳动观念亟待正确引导,劳动教育亟待高度重视,劳动习惯亟待重点培养。

2.2 缺乏完善的勞动教育课程体系

没有劳动教育的教育,是不全面、不完整、不成功的教育。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离开劳动,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学校的劳动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没有实现紧密结合,劳动教育内容没有实际落地,课程开展较晚,不能形成系统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没有渗透到各学科的专业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使得大学生劳动教育流于形式,仅是为了让学生有劳动体验,不注重劳动产品的获得,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就会敷衍了事、劳动能力不能得到提高,也体会不到获得劳动成果的喜悦,从而很难成为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的人。没有真正起到提升学生劳动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而实现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

2.3 劳动教育评价和保障体系缺失

劳动教育被弱化和忽视的现实状况决定了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不健全,没有有效地保障措施。而劳动教育的实施需要劳动教育评价的反馈,是充分发挥劳动价值的重要抓手和关键一环,目前,高职院校亟须建立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学生全面教育体系中的育人作用,提升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需要评价的正确引领。

3 学生全面发展视域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践路径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被凝练为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被赋予全新的品质要素与价值意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要求。高职院校专业应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入,强化劳动精神的育人作用,丰富劳动教育的实践,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及基础上深入体会劳动创造世界、创造美好生活。

3.1 构建学校、家庭、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多方联动机制

通过宣传引导社会重视劳动教育,了解劳动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体系下的重要作用,校内、校外协同,形成合力,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良性互动的一体化劳动教育体系,构建以学生劳动素养提升,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协同育人长效机制,进而形成劳动的全面育人价值。同时,劳动教育本身就是辐射学生学习、生活的全部领域,实现不同专业课程与劳动教育课程资源之间的融合,促进学生劳动价值感的提升。学生通过劳动可以认识社会,为未来走入社会做好充分准备,通过劳动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劳动教育提升生命价值。

3.2 确立学生全面发展的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目标

结合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自治区《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新时代劳动教育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意义,构建健全的体现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在高职院校广泛开展各类形式和主题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参与劳动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中,融入劳动教育元素,深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注重劳动安全和劳动合同法律法规的培养。专业课程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上,与专业相结合,设置符合专业特点的讲座、实训,同时,结合专业认知实训课程,兼顾校内外,安排学生参观企业,培养学生“干一行爱一行”的劳动精神和劳动意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队合作、细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最后,在学生毕业综合实训环节,结合校企合作单位,让学生深入企业,感受真实的工作环境,提前步入社会,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劳动精神。

将劳动教育课程纳入与专业课程的同等地位,发挥劳动教育课程的育人作用,确保劳动教育的育人质量。高职院校根据当地特色环境,结合人才培养方案,针对不同学历层次以及学生课时要求,合理安排劳动时间和课程内容,统筹好过程性劳动技能培训和毕业综合实训的培养。提高学生劳动素养,让学生在学校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具备社会所需的必要劳动能力,以积极的劳动态度迎接岗位需求,培养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让学生在汗水中感受劳动魅力、自我价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3 构建层次性、学分衔接的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体系

培养学生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优化课程设置,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科专业中,劳动实践融入课外校外活动中,劳动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将劳动教育内涵性建设与专业课程、主题活动、职业教育相结合。以学生劳动宏观认识、劳动实践活动、劳动跟岗实训作为劳动教育的主要形式,形成“一课一特色”的课程内容体系。

强化劳动教育课程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在设计劳动教育课程的过程中,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进度,劳动教育课程的安排要体现阶梯性,同时还要体现不同学段学生对劳动教育的目标要求,科学的做好顶层设计,创新实践劳动教育课程。第一学年注重学生基本生活常识、生活能力的培养,设置教室责任班级,班级卫生区域,安排值班学生每日负责教室和卫生区域的打扫整理,开展认领养护植物活动,以系或班级、寝室、个人为单位挂牌认领,进行持续培育和养护,提高绿色环保意识,号召全体同学积极参与义务劳动,把义务劳动、美化校园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艰苦奋斗的生动课堂;第二学年主要结合专业课程的学习,将劳动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建设中,根据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的实践活动,同时依托学生团体加强公益实践活动,把劳动教育、耕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程,形成德育、智育、劳育协同效应;第三学年主要设置与岗位需求相匹配的劳动教育课程,比如顶岗实训,鼓励学生结合所学专业深入工厂、企业、社区和事业单位,进行深度调研、走访,调研本专业劳动者的职业基本情况,感悟本专业职业岗位的劳动要素、劳动价值、劳动精神。

构建学分置换制度,比如寒暑假学生实践活动,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创新创业实践等校外经历都可以以一定的标准置换劳动教育学分,推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各层次劳动形式衔接互认机制。

3.4 建立课程质量评价标准,形成多类型多节点的科学评价体系

将劳动素质纳入学生每年的综合测评评价体系中,依据劳动教育目标,劳动内容要求,将过程性考核与期末结果性考核相结合,完善学生综合测评评价体系,提高劳动教育在综合测评评价体系中的比例,同时利用AI智能、大数据平台等现代技术手段,做好过程监测与结果考核,充分发挥劳动育人的评价和反馈机制。

在劳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及时现场反馈和指导,加强持续性的评价,同时,持续跟踪已毕业学生在用人单位中的工作表现,建立校内校外联动评价体系,从而贯穿学生的整个职业发展轨迹,实现劳动教育的全面良性发展。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类型评价方法,形成过程性和阶段性相结合的多节点评价。具体课程体系及评价方法如下图。

图1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及评价方法

4 结论

高职院校是培养具有一定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应该把积极参与义务劳动,把义务劳动、美化校园、清扫专业实训室建设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艰苦奋斗的生动课堂,将学生参与劳动教育宣传月活动情况计入第二课堂成绩单。通过张贴劳动教育宣传海报,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精神的重要论述和劳动先进人物事迹,可以从思想篇、实践篇、教学篇、学术篇、文化篇五个维度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提升必备的劳动能力、培养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获得感,幸福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M ].人民出版社,2020.

[2 ]时伟.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特征、架构与实施 [J ].中国高教研究,2022,(06):8590

[3 ]于晶晶,鲁学军,许胜.学生全面发展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劳动教育路径研究 [J ].经济论坛,财富时代,2021,(03):197199

[4 ]孙逸菲,赵东玉.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意义及实现路径研究 [J ].山东工会论坛,2022,28(04):101110.

[5 ]余宏涛,胡斌武,孔晓燕.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应然逻辑、现实挑战与发展策略研究 [J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2,21(04):4853

[6 ]彭鸽,崔平.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及其实施路径的整体性研究 [J ].教育文化论坛,2022,14(04):4854

[7 ]高文红.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与实施策略 [J ].职业教育研究,2022,(07)3439

[8 ]费晓丹.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分析 [J ].现代商贸工业,2022,43(16):7173

[9 ]刘文静.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发展现状与改革路径探析 [J ].福建轻纺,2022,(06):6264

[10 ]熊晴,朱德全.理论自洽与实践自觉: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双向形塑 [J ].课程.教材.教法,2021,(12):109114

[11 ]程从柱.劳动教育何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基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人的发展观的考察 [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1626:

[12 ]樂晓蓉,胡蕾.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考量与整体推进 [J ].思想理论教育,2020,(5):96101.

猜你喜欢

全面发展劳动教育高职院校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