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是卯年春好处
——访2023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晚总导演于蕾

2023-03-27李栋沈金萍

传媒 2023年5期
关键词:总台晚会创作

本刊记者 李栋 沈金萍

春晚,作为中国电视荧屏独特的文艺创造,凝聚了中国人对传统民俗的创新延承和对美好生活的擘画抒写,它是团圆喜庆的集体记忆,也是全球华人的情感寄托。从1983到2023四十载,春晚这顿年夜饭,拥有着时光不改、名副其实的“全民收看”的传播量级。一年一度为14亿人烹制,这无出其右的影响力决定了春晚无与伦比的重要性,也带来了众所周知的巨大创作难度。从早期为春晚撰稿到副总导演,再到以总导演身份执导2023年总台春晚,于蕾始终认为春晚“是一件非常难却充满理想和情怀的事情,她让一代一代的电视人愿意为之前赴后继”。

1月21日播出后,据不完全统计,2023总台春晚赢得了162.16亿人次的全媒体触达,累计750个话题词登上各平台热搜热榜,#春晚#相关话题总阅读播放量达321.74亿次,海内外传播效果均创历史新高。近日,针对2023年总台春晚创作过程中的感触与思考,于蕾与本刊记者进行了分享。

创作思路:思想+艺术+技术

春晚结束后不久,于蕾受邀在总台编前会上做一次关于春晚的创作分享。“这样珍贵的分享机会必须言之有物,但10分钟左右要让全台的同事们感受和理解我们这么长时间、这么庞大的创作,其实是个难题。”于蕾思来想去,最终定格在她脑子里的是总台台长经常对大家说的一句话:要做“思想+艺术+技术”的融合创新。“春晚不正是‘思想+艺术+技术’的一次最有力的实践吗?”于是,一个别致的分享主题诞生了——“思想+艺术+技术=人民的春晚”。

于蕾认为,这个等式以春晚作为样本,完美地诠释创作探索的过程。等式的一侧是“思想+艺术+技术”的方法论——思想原点是种子、是创作之基,艺术呈现是创意之花,技术保障是落地结果之力;等式的另一侧是以做一台“人民的春晚”为核心目标的创作实践。实践可以检验方法,方法又能指导一项又一项全新的探索和尝试。“虽说这个等式从数学意义上来讲或许不成立,但在创作维度里却极具指导意义——‘思想+艺术+技术’不仅仅可以等于一台‘人民的春晚’,还可以等于一台‘花灯耀四海’的元宵晚会,还可以等于总台当下和未来的每一次创新创作实践。”

一台“人民的春晚”就是在这样的思考和锤炼中完成的。

思想原点:人民的春晚

从2022年7月总台春晚主创团队正式建组,兔年春晚的筹备工作就如火如荼地展开了。“欢乐吉祥,喜气洋洋”“喜闻乐见”“文艺为人民服务”……这一系列的指示要求怎么才能做到,集体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时受到的启发于蕾至今记忆犹新。“什么才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我们要的创新和引领,决不是靠站在高处俯视观众完成的,而是要靠台前幕后的艺术家们俯身和观众站在一起来实现。”

春晚是一个优秀艺术、时代精品聚合的舞台,但同时又必须看到,它从诞生的一刻起就是充满人民性的。“认真研究前四十年的春晚就会发现,能够想到的创作努力电视前辈们几乎都尝试过了。虽说技术发展今非昔比,但是创作背后的用心用情、创意想法的灵动和鲜活、对观众的敬畏尊重,都非常值得学习!我们也希望作为这个时代的创作者,做时代的眼睛,讲生活的情感,完成一台人民的春晚”。

对“人民的春晚”于蕾做了三个维度的归纳。第一个维度是最显著的,即让“人民”站上舞台、直接参与春晚的百姓节目,被观众津津乐道的歌曲《早安,阳光》和微电影《我和我的春晚》,就是这一维度的典型代表。第二个维度是以文艺的手法展现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质朴情感、展现社会民生,例如黄渤演唱的歌曲《小哥》就唱响了一个独特群体的情感与梦想。第三个维度,也是最重要最根本的一个,是台前幕后工作者、艺术家们的创作姿态和价值观。演员和艺术家们赤诚地希望用全部的专业素养和艺术情怀,埋首俯身创作,合力去书写平凡生活的喜乐瞬间,书写长街短巷的市井烟火,书写壮美山河的新春图景,书写神州大地的热气腾腾,让每一个节目的呈现都能与多终端前亿万受众共情共鸣,这才是“人民的春晚”,这才是一篇起承转合的团圆文章。

顶级传播:不是一个团队在战斗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总台春晚在新媒体端和国际传播领域实现的影响力数据都是史无前例的。173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家媒体对春晚进行同步直播和报道,全球收看量超过4.79亿次;新媒体端直播规模达7.66亿,比去年增长64%;“竖屏看春晚”直播观看规模超1.9亿人,比去年增长56.7%。“我们立足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这样一个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的平台上,除了文艺节目中心,从技术局到国际交流局,从创发中心到新闻新媒体中心……有无数的同事在幕后甚至外围为春晚的传播做出了默默而又卓越的努力,这样的传播效果,绝不是靠春晚导演组一个节目创作团队的战斗能够取得的。”

于蕾经常感慨,“我们拥有春晚核心创作团队的殊荣和重任,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吃苦、不受累呢?要给14亿人准备年夜饭,它一定很难,不难就怪了。来自于不同层面的叮嘱与要求,遇到苛责、委屈、不理解都是正常的,都是我们在这个位置上就应该承受的。我跟团队的伙伴们说,除夕这一晚是我们的创作在陪14亿中国人一起过个好年,这是功德无量的事情,理所应当克服万难去做得更好些、再好些。”

透视春晚 解析春晚

《传媒》:2023春晚中歌曲《你好,陌生人》《早安,阳光》《是妈妈是女儿》均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普通人的温情瞬间,这些歌曲传递出的质朴真情,引发观众的强烈共情。经历过疫情的磨砺,人民群众更向往真挚的美好,这是否也是您此次集中选择此类歌曲的初衷?

于蕾:2023年春晚需要什么样的音乐创作?总台王晓真副台长做过总结:希望过“开心年”、讲“暖心事”、唱“舒心曲”、博“会心笑”。在此基础上,我们希望整台春晚的每一首歌,都是在真诚质朴地表达生活的情感。所以,首先必须布局和涉猎的方向,就是大家都能理解的亲情、友情、爱情,等等。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家都很喜欢的《是妈妈是女儿》,因为它的真挚度和强大的共鸣感唱哭了无数观众。

除此之外,在回首即将走过的2022年时有什么不同以往的表达方向和情感需求呢?我们选择了温暖和治愈。从去年7月春晚主创团队建组后,我们第一时间锁定的最重要的创作方向之一就是这个,与词曲创作者们做最初的沟通时,就跟大家提出了非常明确的希望,要温暖人心。

中华民族是一个坚韧不拔的民族,春节这一天的重要意义之一是辞旧迎新——不管过去的一年我们经历了什么样的风霜雨雪,都要在这一天里喜气洋洋地告别过去,为新的一年种下美好的希望,用未来365天的耕耘换来日子的开花结果。所以好的文艺作品,能够让大家带着愉快的心情,或者说被鼓舞的情绪、被提振的士气和信心迈进新的一年。

这一点上,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大家都很喜欢的《你好,陌生人》。每年,总台央视新闻新媒体都会做许多暖心瞬间的盘点。我们创造性地把这个盘点的传统与春晚原创定制歌曲嫁接在了一起,也非常希望通过这样一首歌、这样的一个个瞬间告诉大家:我们不仅要抒写和歌唱了不起的时代楷模、道德模范,还要赞颂平凡的善良、微小的温暖,哪怕只是下雨时递给陌生人一把伞,也值得被看见、值得被歌唱、值得在春晚舞台上闪闪发光。事实证明,无论是这个创作方向、要表达的情感、还是最终的作品呈现,能打动我们自己的才能打动更多的观众。

《传媒》:在2023春晚的《百鸟归巢》《锦绣》《武僧演武图》等节目中,我们发现春晚在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下足了功夫。您认为优秀传统文化与春晚之间有着一种怎样的良性互动?

于蕾:作为最重要、最具标志性的中国传统节日,春节这一天本身就是由各种传统构成的,今天的中国人依然遵循着祖先千百年来约定俗成的传统习惯度过这一天,为这一天而生的春晚理应着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希望这台晚会到处都充满着传统文化的浸润,但是传统的外化除了挂红灯笼、唱喜庆歌之外,它的展示方式一定要是千姿百态的,一定要是在传承中创新的。

说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很多人都会一下联想到我们创作的《国家宝藏》,也会因此问我是不是一定会做很多与文物主题相关的节目。从这一点上,我们不想躺在过往的功劳簿上,更不想让春晚这么重要的创作沉浸在意料之中的舒适区里,文物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但它的展现形式一定要创新。所以,在2023春晚当中观众更多不是直接看到文物,而是被包裹进了更深层的内容当中。比如,仰韶文化庙底沟彩陶的纹样元素和它所承载的“花”“华”同源概念,既是整场晚会“满庭芳”的舞美主题设计根基,也被在开场歌舞《花开种花家》中唱响;吉祥物兔圆圆取意“安徽模鼠兔”化石生态复原形象的设计,还有《锦绣》《百鸟归巢》《武僧演武图》《满庭芳·国色》《当“神兽”遇见神兽》等。这些节目背后,都有非常多的历史文化考据,我们在大量文化思考的功课基础上,将其生成一种现代化的艺术表达呈现,观众看到的节目是属于这个时代的新鲜创造,并且这些创作是有根的。这就是我们理解的传承和创新的创作过程,在传承中发展,在创新发展中实现创造性地转化。

另外,多年创作的经验告诉我们,真正好的东西、好的节目,无论内行外行、懂和不懂的观众,判断一个节目就是第一眼,就是我们所说的“一眼好”。这种第一眼的感觉其实是由无数个细节复合出来的。比如,一个节目大家看的时候觉得非常圆润,不会觉得特别使劲,也不会有堆砌的感觉,这个节目背后一定可以抽丝剥茧,剥出非常多层次来——唱它的人,写它的人,演它的人,服装,视觉,道具,灯光……“一眼好”节目,一定是在每一点上都花了心思的。所以,我们就让春晚的每一个节目都朝这个方向努力,力求每一点上都有解读空间。

一定要相信,总有观众看到你的用心,哪怕只是一眨眼的巧思。创作花心思这件事是没有尽头的,就是你可以无尽地花心思,所以为什么春晚总会忙到最后一天,就是每一个创作者都真心希望把心思用尽到直播前的最后一刻,不到播出去,这件事完成不了。然后我们会发现:花的所有心思,都是有效的,都是有回报的,甚至很多弯路都是必须走的。

《传媒》:2023春晚幕后采访时,您提到过“因为沈腾启动了预案”,针对直播过程中的各种意外和突发,导演组是如何完美化解的?

于蕾:春晚台前是喜气洋洋的演出,幕后是一场紧张的战役。紧张气氛的重要来源之一,就是全程直播的同时,要精准地完成零点报时。语言类节目和主持人的串词就像“松紧带”,一松一紧,时间就会不一样。《坑》这个小品的表演,直播时短了两分钟。我们导播间和演播室迅速做出反应,通过主持人串词的细化调整填充时间,最终既没有影响其他节目,也顺利地迎接了零点时刻。

事实上,观众永远看不到直播背后的风起云涌和惊涛骇浪,十年前我做撰稿的时候就深深地被这一点洗礼和历练过了。观众可能很难理解,站在春晚舞台上、现场直播地向14亿观众说话是一件多么紧张的事情。我们所说的一个字不能错,不是说不能发挥,而是你不能“拌蒜”,不能记错一个人名,不能给错一个关键的抬头,或者落下一定要说到的话,比如主持人之间的语言是有上下衔接点的,如果没给到位,声光电各工种没有听到指令句可能就导致无法及时匹配。因此,观众可能也很难理解,主持人在圆满完成零点报时环节那一刻有多兴奋,观众觉得零点前大喊“最后十秒倒计时”、一起听敲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这个顺理成章的背后凝聚了无数人的努力。

《传媒》:您认为,此次春晚在技术创新上有哪些亮点?技术创新与节目制作的关系又是怎样的?

于蕾:慎海雄副部长一直强调总台创作是“思想+技术+艺术”的创新融合。我认为,没有技术就没有春晚的完美呈现。电视本身是视听艺术,它一定要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方式传递给受众。总台春晚级别的直播,需要庞大的技术团队进行协调统筹,保障安全无误。这几年的转播比以前多了很多机位,现场从4K超高清机位到8K到竖屏,都代表着由技术革新成果带来的内容传播媒介和呈现方式的变化。大到整个舞台视觉的呈现,小到唱词字幕的精准,一切都是无数技术保障人员的辛勤工作才能够达到的。

今年春晚,总台在技术创新应用上再次突破,实现多个“首次”:首次实现“8K超高清+三维菁彩声”春晚直播;首次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8K超高清摄像机参与春晚摄制;利用总台首创的智能伴随技术实现高清/4K/8K版春晚同步制作;首次采用三维菁彩声制作春晚音频信号,最大限度还原春晚现场的音效,打造身临其境的效果;总台牵头研发的VR三维影像绘制技术也首次在春晚舞台上亮相。自由视角超高清拍摄系统叠加智能插帧算法,快速生成更为平滑、连续、稳定的“时空流转”“精彩定格”的美妙瞬间。一系列硬核科技的充分应用为观众带来奇妙、震撼的视听感受。

应该说,是总台硬核的技术保障了呈现,决定了呈现最终能达到的高度。

《传媒》:花灯耀四海,欢歌闹元宵!正月十五元宵晚会的收视率实现断层夺冠,被观众夸赞为“好看、好玩儿、好惊喜”,请问这一效果是如何做到的?

于蕾:元宵是中华民族阖家团圆的传统佳节,是春节欢聚的高潮和尾声。因此,上元之夜“闹元宵”的节日气氛,相比除夕将更轻松、更欢腾。元宵晚会延续春晚的热度,依旧从生活情感出发,怀着对新一年的美好向往,共同迎接崭新的篇章。

元宵突出一个“闹”字,所以让更丰富的色彩、更鲜活的表演、更个性的表达都有了机会和空间,也促使我们在元宵晚会中让大多数节目走了更民俗、更联欢的方向,同时在呈现上追求专业度和品质感。“花灿灯彩闹元宵”,延续了“花”的大主题,然后将“灯彩”作为整台元宵晚会的核心符号,通过主持串联、现场装置、技艺展示、观众互动、实景外拍等多种形式贯穿始终。在节目创作上,我们也从嘉宾和题材上突出了反串和社会各界的联欢感,很多意料之外的“国家队”的重磅加盟让观众津津乐道,比如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的《强军有我》、国家艺术体操队的《威风霓裳》都从不同的层面惊艳了观众。

值得一提的是,几个分会场展现的东西南北中多地灯会的热闹景象,这都是总台各地方总站的同事们帮助完成的。从沟通、设计、拍摄到回传,大家都非常高效、非常给力,最终帮助元宵晚会在流光溢彩中,营造出了天南海北共度元宵佳节的仪式感,烟火人间、热闹非凡。按照传统,过完元宵节,大家心里会觉得这个年就要过去了,又要攒足劲儿、加大马力开始工作、开始生活了。我们希望这台元宵晚会,在欢喜热闹之余,还能让大家提振信心,朝气蓬勃地迎接新一年。我们很开心看到大家都很喜欢元宵晚会,只要大家喜欢,我们所有的努力、付出多少都值得。

猜你喜欢

总台晚会创作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评出2019年国内十大体育新闻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民政部联合摄制的《中国地名大会》开播
从心怀诚意到心怀敬意——品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何盈作品集《于无声处》
《一墙之隔》创作谈
城市台节目创优的现实困境和引导策略——以绍兴广播电视总台为例
创作随笔
慈善晚会3
慈善晚会2
慈善晚会1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