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沉潜,语文课堂的新“静”界

2023-03-26卢梅

文教资料 2023年21期

卢梅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学生思维浮于表面、感悟浅显、体验浅薄的现象并不鲜见。要贯彻新的课程理念,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教师需引导学生沉浸书中,品读情节,赏析语言,养成定性;引导学生静下心来阅读,与文本有效对话,领悟文本内蕴,厚积语言;引导学生安静思考,反复品味,大胆质疑,合理想象,有个性化的思考和发现;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在碰撞中历练思维、在交流中获取智慧,实现表达进阶。因此,语文课堂理应追求新的“静”界。

关键词:定能生慧 潜心会文 读思相济 凝神谛听

一、问题呈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称“2022年版课标”)颁布以来,一线语文教师认真研究、积极践行,努力在传统方式与新理念之间探寻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新路径。但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耗时多收效低、思维浅层化等现象屡见不鲜,2022年版课标要求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许多小学语文教师使尽浑身解数,调用一切可运用的教学设备与手段,设计一个个精妙有趣的环节,为学生创设了种种自认为非常有新意的学习情境。在课堂上,图片、音乐、视频不停地切换,活动、表演、交流频繁更替,学生诵读文本、小组讨论、汇报表演、全班展示……不亦乐乎。从表面上看,教师讲课生动、绘声绘色,学生争相发言、积极踊跃,课堂学习氛围浓厚,学生情绪饱满,教师和学生都全身心投入学习情境中。这样热闹的课堂背后,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否真正得到了提升,学生必备的学习品格以及语文的关键能力是否得到了充分发展?事实上,学生在课堂上说得头头是道,但做起练习来错误百出。对于这些现象,我们应予以重视并积极探寻解决的路径。

二、理性分析

语文课程的确需要教师创设真实性问题情境,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喜欢语文、乐于学习语文的情感态度,但一味地追求形式的多样、表面的繁华,反而不利于学生静下心来品读语言、感受意境、体会情感,导致“学”与“思”的失衡。长此以往,学生变得愈加心浮气躁,思维渐趋肤浅,无法养成抽象与概括等思维能力、独立而深刻的思维品质、主动且创新的思维习惯。

2022年版课标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1]。“思维能力”是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应该以语言文字的实践与运用为凭借,融入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之中。苏霍姆林斯基建议带给学生一种“灵敏的寂静”[2],努力让学生沉下去深度思考。语文学习需要“安静”,静下心来潜心会文,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对于渴望获得知识、拥有智慧的人来说,安静地思考,极其重要。

三、策略探究

(一)定能生慧:打下静心学习的底子

当今快节奏的社会或多或少会影响未成年学生。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对学生享受快乐童年、吸纳知识、锻炼综合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但频繁的活动也会导致学生的情绪一直紧绷,难以静心学习。教育应当张弛有度,重视培养学生静心做事的习惯就显得非常重要。“定能生慧,静纳百川”[3],这里的“定”,就是气定神闲的意思,静心、静思才能培养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才。学习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职责,综合性、实践性极强,尤其需要学生在学习中多一分“静”气,回归本真的学习状态。语文课堂中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让学生在文字中放大自己的想象,从文字中感受画面,从文字中听到声音,从文字中看到背后的基因密码和历史文化内涵。只有潜心会文,丰富积累,吸吮文字的意蕴、吸纳文本的内涵,学生才能睿智地思辨、大胆地质疑和想象,才会获得心灵的顿悟和启迪,拥有精彩的表达与展现,进而真正提高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

培养学生的“定”性,涉及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教学多个方面。在语文教学中,营造爱读书的班级氛围是行之有效的办法。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毫无疑问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4]教师可以通过亲子阅读、同伴共读、读书交流会等方式让每个学生参与到阅读中来,在阅读中有交流、有碰撞,阅读后有感受、有体验,多次循环往复,让学生慢慢养成热爱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教师也可以开展多种阅读实践活动,比如“课本剧表演”“我自书中来服装秀”“我与大师对话”等,让学生走进文本世界,与书中人物亲密接触,撩拨阅读探究的欲望,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比如在课本剧展演活动中,学生对《将相和》和《武松打虎》两部剧很感兴趣,都想参演。教师布置小任务,让学生先行阅读《史记》和《水浒传》,再参与小知识竞猜,优胜者参演剧本。这种以点辐射面、以活动促阅读的方法值得借鉴。

教师还可以结合所教的课文做阅读推荐,比如学完《圆明园的毁灭》,可以推荐学生去阅读《清朝那些事儿》,并召开读书交流会,让有了阅读体验感和成就感的学生分享阅读感受,带动一批同学参与深度阅读,营造浓浓的班级读书氛围。学生们能安静地阅读书籍,品读精彩的情节,赏析精妙的语言,慢慢走进书中,沉浸其中。这份“定”性的培养,一定能为学生打下静心学习的底子。

(二)潜心会文:迈开独立思考的步子

叶圣陶先生认为:“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不仅会和作者会面,并能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5]学生在静心阅读中触摸文字、品味语言,一步步走进文本深处,发现表达的奥妙、体会情感的真挚、丰富语言的经验……在这样一个细细品味文本的境界里,学生的心灵是自由的,思维是活跃的,想象和发现问题的潜能自由而充分地得以释放。

教师在《桂花雨》一课的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默读课文,让学生走进课文美妙的境界里,去想象、去体验、去感受摇桂花的快乐。一开始,学生较为沉默,难以与作者产生共鸣。教师随后配上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在学生“渐入佳境”后,教師不着急打断,而是让他们沉浸其中,安静地思考片刻,再慢慢睁开眼睛。学生经过了充分的思考后畅所欲言,“桂花就像一个个调皮的小精灵,落到了我头上,飘到脖子里,肩上时,轻轻柔柔,香喷喷的,很舒服”,“我站在桂花雨里,打几个转儿,深吸一口气,感觉鼻子醉了,眼睛醉了,心也醉了”,“真是太快乐了,我都想在桂花雨中打个滚儿,或者美美地睡上一觉了”。没有之前“入情入境”的“潜心会文”,没有安静地聆听与想象,学生就难以用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思维火花点亮整个课堂。

理学家陆九渊认为,“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6]。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预留空间,让学生沉潜下来,静静地阅读、读,让师生都沉浸在作品所呈现的美妙情境中。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潜心会文,让他们在文本提供的精神殿堂里徜徉,用心去体悟、贴近、融通、揣摩、感悟文本。学生通过自由的阅读和独立的思考,才能拥有较为独特的阅读感受、理解和体验。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考越充分,理解就越深刻,体验就越真切,感悟就越透彻,表达也更加清晰。这样的阅读实践长期坚持下去,能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积淀与提升。

(三)读思相济:进入融会贯通的境界

践行2022年版课标理念,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语文课堂教学还需要给学生留下充足的独立思考空间,留下默想静思的时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7]宋代教育家程颐也认为“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8]。中国传统的教育智慧也都一直在强调思考在语文学习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预留的“静思默想”并不是过程的拖沓,而是为形成思维碰撞的高峰蓄势。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抑或“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口欲言而未能其之貌”[9]时,教师适时加以点拨, 在“一石激起千层浪”中引发议论,思维碰撞中焕发“柳暗花明又一村”般的意趣,会让学生的思维充分打开,收获良多。因为时空所限,大容量、快节奏成了课堂教学的主流,小组讨论热烈而高效,教师点拨精确而细致,但这些并不能代替学生生成思维的过程。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先静静地反复读读课文,充分地独立地思考后,再与同桌或小组成员一起讨论。如此学生的阅读思考会显得更成熟、更深入,表达也会更有个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全班讨论,才能层峦叠嶂,绽放出绚丽的思维火花,展现出真实且精彩的思维成果。

在教学《白鹭》一课时,师生共同探讨“作者为什么将白鹭比成一首诗,而不是一首歌呢?”学生认为白鹭长得精巧和谐,就如诗一样篇幅短小、文字优美;白鹭神情娴静、動作优雅,就如散文诗一样脱俗、高洁和雅致。教师没有满足于此,而是引导学生静心阅读课文,对照插图,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读出新的理解和感悟。在一番冥思苦想后,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歌与诗一样都拥有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的特点,但“铿锵”指响亮而又有节奏,过于嘈杂张扬,与白鹭的特性并不切合。白鹭更像是一篇散文诗,有意味、有风度,又韵味十足,是一种低调的超凡脱俗之美。这样深刻的、流淌于思维深处的独特感悟,是建立于学生的静思默想之上的。

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要“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10]。课堂中的“静思默想”必不可少,它是教学的基础。课堂上的朗读、对话、讨论、质疑、辩论等学习活动都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阅读、思辨、揣摩、体悟、表达,甚至停一停,反复地读、反复地推敲,学生的思维才可能更有深意和新意。“潜心会文”“静思默想”之后的课堂交流,学生的理解更深入、更全面,表达富有个性,课堂生机无限,彰显出生命因思考而焕发出的灵动与活力。

(四)凝神谛听:涵养语文学习的智慧

“倾听,是教育的一种言说,是一种特殊的教育。”[11]

在语文课堂学习中,教师首先应努力为学生营造安静、和谐的倾听环境。在课堂中部分学生的发言要么是前面发言者表达意思的重复,要么是同一思维层次上的徘徊,这些与深入思考和认真聆听都有密切的关系。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是需加以重视并着力培养的能力。教师要以身作则,认真倾听每位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佐藤学也提出,“教师应该认真地听取每个学生的发言并做出敏感的对应,应能慎重地选用每个学生都能理解的词语讲话”[12]。在课堂上,教师耐心倾听,及时发现对与错,捕捉每一个了解、发现、帮助、发展学生的契机,及时引导介入,或赞赏加以肯定,或质疑让人深思,或纠正予以补充,或归纳走向综合,将对话引向纵深,引导学生更好地完成预期学习任务。

其次,要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调动多个感官参与深度学习。教师运用恰当的激励性评价,也有助于促进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加以赏识。”[13]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给予他们学会倾听的暗示:“你们看,小明同学听得多仔细呀,他不仅听明白了伙伴们的发言,还拥有了自己的独特想法,真好!”“你听得真专注,一下子就抓住了小伙伴发言的主要意思,真是厉害!”“你侧耳倾听,多么认真,这是尊重发言同学的表现。”“老师总想把机会奖励给认真倾听的同学噢。”“你从他的发言中认识到什么了吗?”细心的聆听、亲切的话语、贴心的交流让学生在发言时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心灵受到了触动,体会感悟也自然更深刻。有时,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鼓励、一声赞美……都是学生凝神谛听的动力。学生学会了凝神谛听,就能用心感悟言语中一词、一句、一段的表达奥妙,捕捉字里行间的深刻意蕴,体悟语言文字蕴含的思想和情感。

四、结语

“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14]让学生沉浸书中,品读情节,赏析语言,养成定性;让学生沉下心来,在与文本的深度对话中领悟内涵,丰富语言积累;让学生安静地思考,反复品味,大胆质疑,合理想象;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在碰撞中历练思维,在交流中获取智慧,实现表达进阶。这是新课程标准落地实施过程中语文课堂应追求的新“静”界。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

[2] [10] [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236,214.

[3] 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5:143.

[4] 吴忠豪.语文到底教什么[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22:146.

[5] 田刚.以“三重对话”视角解读“木叶”意蕴[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5):4-6.

[6] (宋)陆九渊.《陆象山语录》 [J].读书文摘,2012(12): 82.

[7] 论语·大学·中庸[M].陈晓芬,徐儒宗,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21:21.

[8] 杨仕保.对培养初中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点滴思考——以初中思想品德学科为例[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4(4):23-24,27.

[9] 黄智玲,周正红.从启而得“法”到启而得“发”:“启发—主动”教学模式解读[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4(11):4-5,2.

[11] 严育洪.“头疼”学生的是与非[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67.

[12] [日]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新课程[M].李季湄,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60.

[13] 王丽霞.赏识教育生机可待[J].江西教育,2023(18):4.

[14] 夏艳.静下来,享受成长的喜悦[J].教育艺术,2016(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