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文化建设使命下国际传播的优化与创新
——基于第33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的评析

2023-03-26郭璇冯芯然

传媒评论 2023年11期
关键词:新闻奖获奖作品

文_郭璇 冯芯然

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是新闻工作者在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其中,如何通过国际新闻作品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是新闻工作者的重要课题。自第20届中国新闻奖设立“国际传播奖”以来,许多国际传播作品在创新性、思想性、指向性上不断实践,为促进我国对外传播、共塑良好形象提供了范本和创新路径。本文通过对第33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奖项获奖作品的评析,以期为我国国际传播的优化与创新提供策略和参考。

一、选题构建“全球中国”:以“我”为主展现四个自信

一直以来,西方中心主义的主导性地位导致世界舞台中的中国仍是一个由他者构建的“想象的异邦”[1],我国亟待通过积极自塑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从此次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中可以看到,各类选题与叙事视角正在逐渐摆脱国际话语权的从属地位,构建自主自信、命运与共的“全球中国”。

(一)内外兼修的选题视角。中国的国际传播既要凸显本土现代化的主要推动力量与内涵,也要对具备普遍性的全球议题予以充分观照[2]。此次获奖作品在议题设置上,展现本土发展道路和经验的选题与在国际争端中展现中方态度的选题几乎形成均衡态势。例如,中国新闻网的《问答二十大》专题,《求是》杂志的《高铁:中国自主创新的成功范例》,重庆国际传播中心iChongqing官网的TheThreeGorgesHighSpeedRail(《三峡高铁》)等作品,锚定世界舆论对中国在二十大召开、经济与科技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热门话题的关切,牢牢把握住议题设置的主动权,为国际社会提供了鲜活的案例素材和观点引领;《环球时报》英文版评论《俄乌冲突的历史经纬与时代警示(上、下)》、新华社《山巅之城的沦陷》等作品则在国际争端中及时表明中国立场、发出中国声音,生动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二)刚柔并济的选题视角。“硬传播”主要是指以官方和严肃的姿态,强制性信息灌输的传播方式[3],而“软传播”以亲和的视角展开叙事,软化了传统传播方式的刻板和宣教意味。在当前风云激荡的国际舆论场中,我们既需要“硬传播”敢于亮剑、敢于斗争,也需要“软传播”在“和风细雨”之中实现国际受众异质文化间的交流与互动[4]。例如在以情感共鸣为导向的跨文化交流中,新华社《永不放弃——藤县空难搜救工作》以一组照片记录了藤县空难搜救工作的第一现场,在传递现场消息的同时也表达出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精神,以朴素的情感打动人心,在润物细无声中树立了我国良好形象。

(三)“人”“物”皆道的选题视角。随着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云南野象迁徙在海外社交媒体上的走红也给我国国际传播的议题选择提供了新的方向。与往年国际新闻奖项获奖作品相比,本届新闻奖作品中增设了不少生物多样性、生态坏境方面的议题,在40 个获奖作品中有5项作品与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有关。不同于往届的宏观叙事,本届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际新闻作品更多地以小人物为切口,在个性化、平民化中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湖北日报》刊发的《一位武汉农民的人与自然——让“国宝鸭”爱上小龙虾》从武汉本地农民参与青头潜鸭保护的日常切入,刻画了一位热爱、尊重自然的朴实农民,为武汉举办《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写下生动注脚。

二、媒介呈现数字传播新生态:技术嵌入加速传播逻辑的重塑

在数字技术和平台化推动下,我国国际传播的文本呈现方式发生不同程度的转变,从而更新了传统新闻传播的底层逻辑和情感互动网络。在本届中国新闻奖中,诸多作品结合传播内容属性调用相应的媒介技术,充分释放新闻情感表达强度和深入能力,完成对内容本身的多重演绎和拓展。

(一)数据可视化提升新闻精准性。在国际传播中,数据可视化技术展现出积极的发展势头和应用空间,能够将新闻背景中的碎片信息和事件关联进行简化梳理,构建清晰生动的叙事逻辑。一等奖作品“永动的战争机器”系列专题,利用可视化图表分析多次战争的背后指使,动态、简洁的数据“活”化了枯燥死板的信息,增强新闻的准确度和信服力;《中国日报》2022 年4 月28 日要闻16-17 版则优化版面语言,聚焦“中国石窟”话题,让海外受众看到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兼具可读性和知识性,帮助海外受众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内涵。

(二)沉浸参与强化新闻互动性。沉浸式场景模糊了现实与虚拟空间的边界,更容易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媒体在场景建设中更强调与受众的互动交流,本届中国新闻奖中个别作品在内容设计上体现了这种意识到行为、被动到主动的良好转变导向。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的新媒体产品HomeStoryinJiangsu(外国人眼里的“江苏这十年”系列)以“家”为主题,开发了中英文沉浸式互动H5模型,观众可以参与到“云家”的场景中观察中国城乡建筑空间再造过程,真正实现海内外线上线下的多维度互动分享。《中国日报》海外版的Amegaprojecttobenefiteverydaylife(《同时照12000面镜子是什么感觉?》)视频作品中,记者通过镜子、奶粉罐等常见物品引导观众复刻“超级镜子”工程,附加引导式提问和动态模型动画,通俗易懂、互动性强,展现了中国能源领域的十年非凡成就。

(三)动静结合深化新闻传递性。视频、动画带给观众丰富鲜活的视觉感受,静态的图片文字则能将事件中最令人难忘的瞬间加以放大。新闻特写《当咖啡花遇上茉莉花》从一张珍贵的照片开始,叙述习近平主席2013年参观哥斯达黎加一座小镇上的咖啡农户的情景,以茶与咖啡的符号隐喻不同文明“和而不同”的深意。而对于偏严肃的政治性主题,动态诠释和丰富视觉渲染,能让内容在与形式的反差中实现意义的重构和媒介形象再造,例如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网宣片《CPC》和中国军队国际形象网宣片《PLA》一改往日沉稳单一的表现形式,使用大开大合的视觉语言重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军队与时俱进的国际形象。

三、表述方式融通中外:故事性叙事实现抽象到具象的转化

“故事”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载体,成为建构国家形象的要素和传播国家形象的途径与方式[5]。本届获奖作品表现出更明显的故事化叙事倾向,精进叙事策略,加快中华文化内涵从抽象到具象的转化。

(一)挖价值,诉感情。用世界语言讲中国故事,需要以情感为导向的故事框架,宏观抽象的叙事表达难以触发海外受众的共情点,具体、有个性、带人情味的故事更能捕获人心。相比起点高而宏大的结论性叙事,本届获奖作品用故事化叙事呈现出“返璞归真”的态势。例如《三宝村的“农民艺术家”》讲述了景德镇三宝村的艺术家齐东根与当地“洋景漂”的经历,既回归生活化的农民个体,又突破大众对中国农民传统的想象。三集系列纪录片《大河之洲》由候鸟养育孩子的艰辛故事展开,以不同种群中共通的亲子之爱激发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将中国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实践之于世界的意义自然勾连起来。

(二)重历史,凝记忆。历史记忆对于引导国民形成对国家统一性和连贯性的认知,激发民众为国家奋斗的决心和勇气具有重要的作用[6]。因此,这两年的中国新闻奖都突出了对历史题材的重视。讲述南京大屠杀的国际纪录片《铭记》摘下本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二等奖,通过内聚焦叙事,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核心叙事载体,对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及其家属、纪念馆工作人员、设计师、研究者、参观者进行跟拍采访,从多元个体叙事向国际宏观叙事层层递进,让这段民族记忆转化为全人类求和平促发展的共同认知和行动。

(三)跨时空,划时代。传播内容逐渐走向轻量化的趋势让有深度有跨度的新闻作品显得更加可贵。本届获奖作品拉长时间刻度讲述“跨时空”的中国故事,让作品更具时代性和记录性。宏观叙事层面,《中国日报》推出Visitofvision(《习近平主席的海外足迹》),回溯2022年习近平主席的海外出访记录,在一年的时间刻度里看我国大国外交的新作为和新声音;微观叙事层面,《义乌有个“阿依乐”》跟随义乌市江东派出所的新疆民警莎莎,通过近一年的跟踪拍摄记录了她与在华外国人的交往日常,呈现社会小单元内的“地球村”图景,实现了从“我”到“我们”、从中国到世界的话语空间延伸。

四、提升国际传播作品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建议

从第33 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中可以看到,我国对外传播姿态更自信、热点接触更广泛、形式更多样、叙事更巧妙。面对当前依然存在的舆论铁幕,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吸引力、影响力任重道远。因此,国际传播作品的议题选择更应注重对国家、社会、个人层面贯穿逻辑的挖掘,将地方性叙事置于全球性问题之下,为地方文化的“在地全球化”提供更多机会。在传播路径上,不仅应关注海外受众的喜好和国际社会的热点走向,还应提高传播内容与全球各媒体平台、差异性地区传播调性的匹配程度,从而提高传播效能。在叙事策略上,除了继续创新故事化叙事、加强共情传播外,还需注重从故事化向交流化的转向。由单一的“外国人问我来答”“他看他说”转化为“相互说”,推动国际传播的双向有效沟通。

猜你喜欢

新闻奖获奖作品
2018年书画临摹获奖作品选登
中国新闻奖 浙江缘何大丰收
2018年荷赛奖获奖作品精选
河南10件作品获第27届中国人大新闻奖
上期主题黑白去色 获奖作品
获奖作品选登
河北省第二十五届人大新闻奖获奖篇目
中国新闻奖的设奖数额是多少?
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增设审核环节
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