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合水务IPO:全产业链加持高速成长优质项目打造水务行业金牌口碑

2023-03-26张余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3年11期
关键词:水务环境治理污水处理

张余

2月22日,联合水务(603291.SH)发布初步询价结果公告,公司初步询价现已完成,距离登陆A股市场已经“近在咫尺”。据公开资料显示,作为国内综合性专业水务企业,联合水务目前项目落地国内9个省16个城市,已拥有国内26个运营公司,以及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市1个供水运营公司,在水务领域获得了高度认可。预计随着此次IPO的完成,在资本市场的加持下,公司未来的发展潜能将有望得到进一步释放。

联合水务的主营业务由城市供水、污水处理业务及水环境治理三部分构成,并在项目当地开展配套的工程业务,以配合主营业务的正常开展。从已披露的财务数据统计口径来看,根据2022年上半年数据显示,公司的财务数据统计口径分类为供水、污水处理和工程业务,这三者的营收规模占比分别为35.71%、24.90%、39.12%。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公司水务运营总协议和规划处理能力约为270万立方米/日,经过多年深耕,公司已在水务领域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规模优势凸显。

从现有项目来看,公司于2004年和2009年分别取得宿迁市和咸宁市两个主要供水项目,项目现有日供水能力分别达到43万立方米和26万立方米。目前公司在这两个城市的供水市场占有率分别高达78.18%和96.55%,在区域内优势显著。与此同时,在污水处理项目方面,公司的桐鄉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项目和随州市污水处理等多个项目的日处理污水能力均达到10万立方米,有效解决了当地工业企业、街道居民、市政生活等方面的污水处理需求,水处理业务拓展亦取得了良好成果。

在主营业务的带动下,联合水务近年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业绩实现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期间,公司营收规模由6.86亿元增长至11.57亿元,营收复合增速近20%。与此同时,根据公司在招股书中的预测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联合水务的营收规模增速将达到20.23%-34.30%,净利润增速达到46.82%-64.00%,可见,公司业绩正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

业内人士分析表示,近十年来,水务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多元主体不断涌现,城市水务规模发展快速。与此同时,国家“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并重”的政策导向也意味着在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对水处理和水环境治理的投入将持续加大,这均将对联合水务供水与污水处理以及水环境治理业务的发展带来利好。而从公司自身方面来看,随着募投项目荆州工业污水处理厂二期提标改造、宿迁第二水厂配套管网项目等竣工投产,联合水务规模后续将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公司宿迁二水厂五期、桐乡污水处理厂改扩建项目预计也将在今年进入开工建设阶段,这也将为其未来增长打下良好基础。在多项利好及优势的加持下,公司长期的业绩与估值的成长亦将值得期待。

除了规模边界的不断扩宽,联合水务在成本上的控制亦成为其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而这则主要来源于公司全产业链的形成以及管理能力的不断强化。

据了解,通过对产业链的积极延伸,联合水务目前已形成了从原水取水、水厂(管网)建设与维修、二次供水设施销售与运维、市政污水、工业园区污水、工厂废水预处理、污水资源化中水回用、农村污水处理、水质检测、水环境治理等全产业链拓展投资、建设和运营业务。全产业链优势的形成有助于公司发挥各项业务间的协同效应,大大提高了其资源配置效率和成本控制。

而另一方面,通过多年的领域深耕,联合水务现已形成了在全国范围内的跨区域布局,其业务目前已覆盖我国长三角、长江流域、黄河流域、黄河金三角等国家重点发展战略区域,并着重发展于国内三四线发展潜力强的成长型城市。

业内人士分析表示,根据十四五规划内容显示,国家将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工业污染治理;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强沿黄河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而公司多个项目先后布局于长江、黄河沿线,具有广阔的业务拓展机会。预计未来在全国多区域布局的优势下,公司的各项目将充分发挥所在地资源、口碑、管理和业绩等优势,并有望形成以点带面,从单一业务发展到综合业务,进一步推进其规模体量的成长。

猜你喜欢

水务环境治理污水处理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数字传声:环境治理变中向好
水务智慧巡检的探索与实践
涌浪机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基于NB-IoT的智慧水务建设探讨
水务工程项目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探讨
坚决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持久战
富阳:启动智能水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