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高质量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

2023-03-26唐炜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师德师树人高质量

唐炜

摘 要

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以党建为引领,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党的教育方针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用高质量党建提升师德师能,用高质量教育教学培养高品质人才,用高质量教育赋能师生幸福成长,让学生快乐学习、幸福成长,让老师快乐工作、幸福生活。

关键词

二十大精神 党建 师德师能 高质量教育

党的二十大报告审时度势,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并摆放在突出位置,令教育战线干部师生深受鼓舞,更让我们感到沉甸甸的使命和责任。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用高质量党建提升师德师能

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树人学校必须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团队,这样才能为建设高品质学校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学校以党建为引领,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党的教育方针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校将教师每周集体备课、集中教研与党小组活动、党员活动日有机结合,党员教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开设公开课、示范课,积极参与评课研讨,提升自身专业水平。

学校严抓师德师风失范问题,坚持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红线和底线,对于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零容忍。近年来,学校先后出台《树人学校师德师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方案》《树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考核办法》,切实推动师德师风建设体系化、指标化、规范化。同时,学校引导教师以德立身,在全校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定期开展党员民主评议活动,将优秀党员的事迹在学校网站、微信平台上推送,对“优秀班主任”“先进工作者”进行奖励。把学校的最高荣誉留给教师,目的就是要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彰显学校的人文特质。

二、坚持党的办学方向,用高质量教育教学培养高品质人才

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围绕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潜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工作目标,深化育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坚决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切实提高育人水平,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遵循教育规律,德育培根铸魂

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的各环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切实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思想情怀,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的远大志向。初、高中级部分别以品牌德育活动“树人堂前,你我同行”和“青春路上,你我同行”为抓手,加强学生的道德素养培育,引导学生珍惜青春年华,塑造健全人格,提高人文素养,培育远大理想、坚忍意志、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同时突出思想政治课的关键地位,充分发挥各学科的德育功能,积极开展党团组织活动和主题教育、仪式教育、实践教育等,在改革中强化思政课程主渠道,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优化课程设置,完善教学设计,将思想价值引领融入教育教学过程。

2.落实“双减”要求,做好课程“五增”

学校以高质量教育工作要求为指导,持续开展 “双减”校本化实践,以科学评价引领“双减”,以优质师资保障“双减”,以高效课堂促进“双减”,以课程基地支撑“双减”。为此,学校努力做到“四减”:一减集中学习时间,二减统一作业总量,三减试题练习难度,四减无效教学时间。在开齐开足国家与省、市规定课程的基础上,学校坚持“体艺领衔、语言主打、科技融合、精品传承”的理念,优化社团课程,增加课后服务内容,做好课程“五增”:

一增安全教育。持续开展年度学生心理普测,强化心理团体辅导课程,组织“5·25心理健康主题月”活动,指导学生自主调适,帮助学生纾解压力。开展传染病与急救知识培训、普法系列知识讲座、实验室安全与灾害逃生演练、消防安全讲座与演练等,提高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与能力。

二增户外活动。在每天一节体育课或体育活动课的基础上,确保学生上、下午各有一节30分钟的大课间,并以体质测试、体育节、特色啦啦操、社团课等为抓手,提升学生运动技能与身体素质。

三增劳动教育。在以往校内外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将劳动教育课程纳入课表,配备专职或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劳动。在九龙湖校区开设“树人农场”,邀请农业专家进校园,指导师生开展劳动,培养劳动习惯,增强劳动技能。

四增党史教育。将党史教育纳入课表,通过“三讲”课程,让党史学习成为每一个在校学生的人生必修课。作为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笔者为学生开设“百年百人”党史课第一讲,引领学生思想进步。学校党史教育多次在“学习强国”平台上被作为青少年学党史典型进行宣传。

五增美育实践。充分利用每周的音美课程、艺术社团、校园广播台、“雅韵清音”展演、树人影院和每学期的艺术长廊秀、创意设计赛、“八礼四仪”知识竞赛以及艺术节系列比赛等,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与熏陶,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与文明修养。

3.培育核心素养,凝练教学范式

学科核心素养体现的是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和学科本质。学校立足于系列立项课题研究、前瞻性项目推进,组建专家团队,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问题为引擎,帮助学生实现认知结构的创新;以情境为体验场域,帮助学生实现学习过程的意义建构;以活动为平台,帮助学生实现目标导向的实践化学习。

学校全面开展课堂教学范式的构建与凝练,抓实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初中各学科“差异·合作”教学范式的建构,引导教师带着课题走进新教材、新课标,在课堂中进行课题的实践研究。通过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达标课,搭建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着力于跨学段、跨学科的融合与交流,课题研究系列活动让校内各学段教师互听互评,促进各学科的相互融合。

三、坚持以人为本,用高质量教育赋能师生幸福成长

1.以内涵发展为路径,持续优化校本课程建设

学校通过内涵提升,构建“六院一堂”,推进初中部精品化发展之路。以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实验项目“菁英学园——涵育‘德才双馨’青少年的品格培塑工程”为契机,创建管理平台,健全学园组织,完善硬件建设,构建课程体系,立足打造“学园风尚+学院气度”的“人人在场”的品格培塑范式。秉持“人文与科学相融,全面与特色并重”的育人理念,把优秀的传统文化纳入学校高品质教育体系之中,探索更符合时代需求、更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和品格提升的方法和途径。

2.以融合为基本理念,大力推进课程基地建设

新的教学模式需要开发课堂实践的新场域。学校目前已经建成江苏省课程基地“‘自主·合作’的语文阅读课程基地”“基于融合的地理课程基地”、扬州市课程基地“尚美艺术课程基地”。同时,学校积极开发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先后与朱自清故居、瓜洲古渡公园、三湾湿地生态文化公园、扬州现代农业园等单位合作,成立了校外社會实践基地,让自然和社会成为课堂,让合作协同成为可能。通过融合资源、融合课程,实现五育融合。

3.以“幸福在树人”工程为抓手,彰显人文关怀

为促进学生全面和健康发展,学校党委、校长室提出了五大建设项目,即“节约在树人”“健康在树人”“学习在树人”“奋斗在树人”“大爱在树人”的 “幸福工程”。学校每年评选出百余名优秀个人和集体,并举办“幸福在树人”颁奖典礼,关心师生的身心健康,充满人文情怀抓质量。

书声琅琅,琴韵悠悠,笑颜灿烂——这是学生的幸福;任才唯贤,因材制宜,拓展提升——这是教师的幸福。让学生快乐学习,幸福成长;让老师快乐工作,幸福生活——这是赋能师生幸福成长的生动写照。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

猜你喜欢

师德师树人高质量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新时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路径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做好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答卷人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以“四个回归”为本加强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
用关怀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