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典舞敦煌舞教学的亮点和难点

2023-03-26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舞姿乐舞壁画

唐 菁

(深圳市笑颜艺术培训中心,广东 深圳 518000)

1 敦煌舞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敦煌是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1]敦煌石窟作为闻名全球的艺术宝库,蕴藏着很珍贵的艺术和文化价值。[2]石窟群藏有大量十六国时期至元代的乐舞资料。敦煌壁画中的乐舞上起十六国,下迄宋元,上下连绵千余年。这些壁画中的乐舞,继承了汉、魏晋以来的乐舞艺术成就,经过北魏、隋、唐至宋、西夏、元代的演变和发展的各个阶段,自成一个具有历史时代和不同风格特色的乐舞艺术体系,这是历史上无数艺术家、画师、画工们呕心沥血、辛勤创造的丰硕成果,是古代艺术家们天才的创造力和智慧的结晶。正是于此,敦煌古代舞蹈的内容丰富多彩,有伎乐天舞、长绸舞、反弹琵琶舞、独舞、对舞、飞天舞、莲花童子舞等。动作分为软舞和健舞,软舞舞者神态温婉妩媚,腰肢手臂柔曼美妙;健舞刚健有力,神情奔放。多年来,在各种舞台上演的敦煌古代舞蹈(小型)集体舞有:千手观音、水月观音、芙蓉神女、香音女神、荷花童子、飞天伎乐、香音神赋。敦煌舞蹈正是秉承中国传统美学原则,吸收、借鉴西域各民族舞姿,运用古典舞蹈的节奏韵律,将静止的姿态和与其风格统一的动作过程结合而形成的较完整的舞蹈运动和造型体系。[3]

敦煌舞最早在20世纪初,梅兰芳先生的京剧《天女散花》中首次以敦煌壁画中飞天伎乐的形象为构思。1954年,戴爱莲先生创作的双人舞《飞天》,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舞蹈中长绸舞的技法,以凝练的舞蹈语汇、形神并茂地将“飞天”形象再现于舞台[4],是新中国第一部取材于敦煌壁画香音神的舞蹈作品,成为敦煌舞发展的源头。直到1979年,甘肃省歌舞团创作的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成功的搬上了舞台,被称之为中国民族舞剧的里程碑。《丝路花雨》最大的艺术成就在于开掘和创立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敦煌舞蹈流派,向世人展示了敦煌舞蹈的独特艺术魅力。该剧的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取材与编创两个方面。以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为素材,凝练典型的舞姿形象,以“S”型的突出静态造型,创新性的发展了唐代中原、西域舞蹈,有机运用了敦煌经变画中的西域乐器。创造性地呈现了静态与动态舞姿的转换,彰显了中原与西域乐舞文化的交流与交融。《丝路花雨》成功问世,著名舞蹈教育家、敦煌舞教学创始人高金荣先生编创了《敦煌舞基本训练教程》,高金荣老师对承载着千年历史壁画上的敦煌舞进行了细密梳理,他抓住了敦煌舞的基本格调,确定了敦煌舞的风格,[5]编创了一套科学的教材,由此从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确定了敦煌舞自成一派的舞蹈艺术地位。

此后,甘肃省的舞蹈艺术家们继续以丝绸之路和敦煌舞蹈文化为核心,先后创作了《西出阳关》《大梦敦煌》《敦煌古乐》《箜篌引》《飞天》《浔阳遗韵》《俏胡女》《天姿馨曲》《西凉乐舞》《唐韵胡旋》《反弹琵琶》《千手观音》《天马萧萧》《敦煌情韵》《敦煌韵》《步步生莲》《九色鹿》《彩虹之路》《甘州乐舞》等一系列口碑不凡的舞台作品(如图1)。尤其是《大梦敦煌》再次将以敦煌艺术为主题的舞蹈精品力作推向了世界。

图1 《反弹琵琶》图片来源于网络

2 敦煌舞的特点

敦煌舞蹈是我国千万舞蹈中古典舞蹈的主要流派之一,因为其是以敦煌莫高窟的古代壁画为蓝本和参考基础而演化来的,因此,这种舞蹈被认为是能够代表我国的古典文化、佛教文化以及艺术文化的舞种。[6]敦煌舞因源于敦煌壁画舞姿风格而有特色,因有莫高窟的神韵而有魅力,因有真、善、美的灵魂而有无限生命力。敦煌舞蹈秉承中国传统美学原则,吸收、借鉴西域各民族舞姿,运用古典舞蹈的节奏韵律,将静止的姿态和与其风格统一的动作过程结合而形成的较完整的舞蹈运动和造型体系。敦煌壁画舞姿的最大特点就是曲线。典型形态为歪颈、拧腰、移胯、勾脚的“S”形三道弯式,以及手臂的多棱多角多弯。敦煌舞使用长绸、腰鼓、琵琶、长鼓、长笛、箜篌等道具来表演舞蹈,是其鲜明特色之一;敦煌古代乐舞可以自由运用各种曲调来配舞,所用的动作、队形、节拍非常丰富,是各民族舞蹈动作与技巧的荟萃;敦煌古代乐舞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因之,形成了敦煌舞流派。

以“S”型为基本的韵律的体态,即三道湾,高度弯曲、扭腰翘臀、倾头的体态加以美化和夸张。“S”型三道湾的曲线有大小之分。所谓小曲线,就是通过在松垮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柔美曲线,这种曲线不需要太大幅度:所谓大曲线,就是体态下沉,出胯、肋做到身体三道弯的大曲线,这就需要舞者在表演的过程中将三道弯完全展现于观众视线中。在千姿百态的舞姿造型中,有的脚步轻盈,有的神情开朗而奔放,有的温婉而妩媚,无论是其中的哪一种都能给人以美好的回味与想象。譬如,舞蹈《千手观音》就是用敦煌舞“S”型的独特神态,将千手观音的各个固定的坐像,散开为多像的聚合体,具有中国传统的古典韵味。

除此之外,敦煌舞还有如下鲜明特征:(1)“空灵”“善”化的神态美;(2)动作与连接的圆曲之美。敦煌舞的舞蹈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审美特征中含蓄,婉转,层层晕染的美感。敦煌舞本质的核心之美在风格上的形与神、韵与律以及动律中的刚与柔、圆和曲。敦煌壁画中男子乐舞形象也非常丰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果说伎乐菩萨的舞蹈以委婉、婀娜、轻盈、柔美为主要特征,那么早期壁画中的男性乐舞中飞天以及天王、金刚、药叉、迦陵频伽等形象的风格特征主要是以庄严、洒脱、粗犷、刚勇、勇健为主要的风格特征。

敦煌舞还有一些历史文化因素方面的特征,比如,敦煌舞具有比较浓厚的佛教色彩,早期壁画当中的“天宫伎乐”就是为了弘扬佛教的教义而存在的。同时,敦煌舞具有比较浓厚的西域风格,敦煌舞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得到融合,也形成了特殊的舞种。最后,它具有比较强的唐代风韵,唐代历史上相对比较鼎盛的一个时期,敦煌舞也在这一时期达到繁盛,所以唐代的风韵在敦煌舞当中有着比较明显的体现。

3 敦煌舞教学的亮点

舞蹈教育是艺术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的教育,也是新时代文化的教育,是身体教育,最终要成为由身入心的审美教育、道德教育。当下,在敦煌舞教学实践中,侧重于学生的实践性训练,教师在教学环节中更多地关注了学生舞蹈时肢体语言表达的“敦煌化”,是否具备“S”型曲线特征,目的则是让学生掌握敦煌舞及其风格。敦煌舞教学实践,不但要将壁画中美伦绝幻的静止舞姿活态呈现,更应该融合敦煌壁画中向善向美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向导,基于此现状和研究背景,笔者在学习与总结传统教学方法和经验基础之上,立足新时代、新教育目标,重新思考敦煌舞教学实践的目的与意义,通过教学方式、教学思维、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的调整与改变,使学生最大化受益。

敦煌舞从诞生到现在已经43年,因教学需有课程名称而定名为“敦煌舞”。与其他舞蹈相比,敦煌舞更加注重神态,因为这是敦煌舞蹈的灵魂所在,它所有的内在感觉、意蕴都是靠舞者的神态来体现的,眼神就是那画龙点睛的一笔。[7]S形的舞姿、S形的动律,S形的线路为基本动律是用充满活力的变化和S形的流动之美,构成优雅的舞姿,从而形成敦煌舞蹈的亮点,大气脱俗,美而不媚,曲儿不沉,激而不乱,柔而不软。因此,在敦煌舞教学实践中,侧重于学生的实践性训练,教师在教学环节中更多地关注了学生舞蹈时肢体语言表达的“敦煌化”,是否具备“S”型曲线特征,目的则是让学生掌握敦煌舞及其风格。

敦煌舞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又是当代的新创造。在具体创编敦煌舞教材时,一举一动,一招一式,都以壁画舞姿为依据,完全遵循敦煌的历史,遵循“三结合”(西域、中原、地方舞蹈)的动律特征,广泛吸收相关民族的风格特色,如武威民间舞蹈滚灯、藏族的传统仪式、蒙古族的豪迈气质、朝鲜舞的呼吸方式和回族舞的起伏动律等。在教育一些难度较大的动作和技巧的时候,主要依靠舞蹈基本技术的训练,不仅包括呼吸、眼神、肋、胯、膝,肢体曲线等元素训练,而且也要保证对手、臂、单脚、双脚、腿、腰、步法、旋转、舞琵琶等基本动作的强度训练。这些训练才为后期敦煌舞蹈亮点的最大贡献。俗话说,敦煌舞蹈的和谐对称之美,才是其舞蹈风格教学中的独特亮点。

4 敦煌舞教学的难点

敦煌作为丝路上的咽喉重地,其特有的地域、历史、文化等,促成了敦煌石窟艺术具有多元的人类文化因子。但是敦煌舞教学怎么样使得敦煌舞跳起来活灵活现,这是最难的。敦煌舞的姿势多样,要记的动作和点位非常多,就说它的眼神、手势和手位都要单独训练,比如,手位我们要给它归纳成13种手位:下合掌、上合掌、双平托等。一些难度较大的动作和技巧的完成,主要依靠舞蹈基本技术的训练。敦煌舞的手位和各种姿势都很多,造型也特别不容易记,动作做得不到位,音乐节奏卡不准,这都是敦煌舞练习中常有的困难点,所以学习者需要下深功夫。特别要加强基础训练的部分,每天要反复训练,形成肌肉记忆,才能缓解跳敦煌舞的很多难点。那基本训练部分主要包含:呼吸、眼神、手势、手位、脚位、步法、跳转、控制、飞天、力士(男子)、舞绸、击鼓(男子)以及各种组合等等。

和谐对称之美既是敦煌舞教学中最吸引人的一大亮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大部分人可能因为兴趣或者看到好看便想跳,那如何跳的既有“和谐对称”又能衬托其中的美是很多人的难题。对此,在敦煌舞的学习中,可以先从形、神、韵、律这四个点去练习[8]。形是指敦煌舞外部动作的姿态与造型,并包括从一个舞姿过渡到另一个舞姿的流动过程。而神是心理动作的传达,也就是要将感受到的内心情感表达出来。韵的话,要通过呼吸、推移、气蕴来构成敦煌舞的内部特殊律味。敦煌舞的内部韵律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情感体现。最后,就是律是动作的过程性。

不仅如此,在教学时还要注意敦煌舞与其他舞蹈在风格上的区别,不然,很容易成为“四不像”,既像,又不像的样子。如傣族民间舞蹈,和敦煌舞的手势、胯部动作等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在呼吸、步法上截然不同,至于动律和表现内容更大相径庭。建议在教学中试用比较式的教学方法,以使学习者不至于混淆,能准确掌握敦煌舞的规范动作。最重要的是,要多去莫高窟观察,体验人物的形象,体验那种境界,使得学习者更好地融入敦煌舞的氛围中。

5 敦煌舞教学总结

敦煌舞就是活的雕塑、动的画卷。舞蹈、绘画、雕塑的相似之处就是都用了线条颜色等材料来进行描写。舞蹈使静止的绘画和雕塑变得鲜活,由静变动,由止变行,更为一幅幅画,一尊尊佛赋予了灵魂。因此,在敦煌舞的教学中,首先基本功扎实是调好的先决条件。其次,勤于练习,熟能生巧,练出流程的曲线美和和谐协调美是终极目标。最后,多思多看多感受。现在互联网发达,可以多看别人的表演,学习优秀舞者的表演技巧。虽然说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跳出最完美好看的敦煌舞蹈,然而敦煌舞本身就是多姿多彩,用心感受每一幅壁画在指尖手臂弹跳的感觉,想象自己就是壁画上的人,代入其中,那么成功就指日可待。

敦煌舞的艺术美就在于它的独特造型,敦煌舞“走出”壁画,舞出了一个从静态艺术转化为动态艺术的舞蹈。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深入,针对“丝绸之路”乐舞文化形态研究,有了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敦煌舞因源于敦煌壁画舞姿风格而有特色,因有莫高窟的神韵而有魅力,因有真、善、美的灵魂而有无限生命力。在未来教学中,我们会针对敦煌舞的特色亮点和难点来进行教学,从而更好地宣传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猜你喜欢

舞姿乐舞壁画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龟兹乐舞
壁画上的数学
梦幻舞姿
舞姿翩跹
舞姿
邹城汉画像中的乐舞百戏
帮壁画“治病”
风中的舞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