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teSpace的长期护理保险研究演进趋势可视化分析

2023-03-26马嘉怡

黑龙江科学 2023年3期
关键词:保险制度试点聚类

马嘉怡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沈阳 110169)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失能失智老人在老年人中的比重将日益增加。为保障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权益,2016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首批试点选取了全国14个省(直辖市)中的15个城市,并将吉林和山东两省作为试点重点联系省份。随着社会对长期护理需求的外显及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2020年,我国扩大试点范围,新增14个试点城市(区),探索建设独立的长期护理保险险种。

我国针对长期护理保险领域的研究开始较晚,但目前此领域的研究已初步形成体系并取得一定成效。本研究借助CiteSpaceV.5.8.R 3可视化知识图谱软件,采用文献计量研究方法,对国内长期护理保险领域的文献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以知识图谱形式,反映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的变化情况,为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思路和启示。使用的数据来自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CNKI),以“长期护理保险”为主题关键词,选取1998-2022年(截至2022年5月10日)的CSSCI(不含扩展版)文献,共249篇,剔除50篇会议摘要、述评和不针对长期护理保险进行研究的文献,最终获得有效文献199篇。

1 长期护理保险领域文献的基本信息

从发文量来看,我国长期护理保险领域相关文献在数量上呈波动上升趋势,2016年是该领域的首次研究峰值,单年发文量达21篇。2020年,文献数量达到历史峰值,有29篇。从阶段性变化来看,根据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的开展,相关研究可以划分为萌芽阶段(1998—2012年)、探索阶段(2012—2016年)、实践阶段(2016—2020年)和发展阶段(2020-2022年)。就发文数量而言,发文数量在5篇以上的作者有2人。就文献被引频次而言,文献被引频次(第一作者)达200次以上的作者共5人。综合分析长期护理保险领域的研究机构与作者,目前已形成以广西大学经济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等为代表的主要研究团队,但研究类型均为同一研究机构的学者合作研究。就长期护理保险领域研究机构所在地域来看,多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和政策试点地区,充足的资金和物质支持及丰富的样本量和实践经验为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动力。就学科而言,多为学科交叉研究,大多为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学科的交叉。

2 长期护理保险研究的热点及主题分析

借助CiteSpace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将时间阈值(time slicing)设为1998-2022年,时间区间(years per slice)设为1年,节点阈值设为top 5% per slice。共现图共有214个节点、257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11 3,表明我国长期护理保险领域的文献共有214个关键词,关键词之间有257条共现关系,联系较为紧密,如图1所示。将关键词整理成表1,分析其频次和中心性。

图1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领域文献关键词共现图Fig.1 Co-occurrence of literature on long term care insurance in China

表1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领域文献高频关键词统计表Tab.1 Statistics of high frequency keywords of literature on long term care insurance

对199篇长期护理保险领域文献的关键词词频进行分析发现,筹资机制、农村金融、养老金融、政策优化、政策评价、智慧养老等词出现频率较高,反映了目前长期护理保险领域的研究热点。对关键词中心性的分析表明,“老龄化”的中心性为0.26,与其他关键词联系较为密切,说明目前长期护理保险领域的研究与老龄化紧密相连,“失能老人”的中心性为0.08,说明我国长期护理保险领域的研究聚焦于失能老人模块。“日本”“德国”“国际经验”等词的中心性较高,表明我国的长期护理保险领域研究受其他国家经验影响,其中受日本和德国的影响最大。

通过关键词共现明确了我国长期护理保险领域的研究热点及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采用LLR算法通过关键词聚类分析,将关键词按照相似程度归类。关键词聚类图谱如图2所示。关键词聚类结果显示,Q=0.825{一般而言,Q值在[0,1)区间内,Q>0.3就意味着划分出来的社团结构是显著的},S=0.935 4(一般而言,当S>0.7时,聚类是高效率且令人信服的),表明聚类是显著且合理的,能够较好地反映我国长期护理保险领域研究的主题内容[1]。根据类成员的大小及轮廓阈值,将较小的类别过滤掉,关键词聚类产生8个核心聚类群。

图2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领域文献关键词聚类图Fig.2 Cluster of research literature on long term care insurance in China

根据上述关键词聚类分析可以得出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研究的主题和内容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1)与人口老龄化紧密相关。关键词词频较高的养老金融、智慧养老均与人口老龄化相关。《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将促进养老服务产业发展作为目标,与之相配套的措施中也积极聚焦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需求及管理问题。部分试点城市将失能老年群体作为首批试点对象。例如,上海市明确限定了长期护理保险的申请条件为“60周岁及以上的享受职工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或居民养老保险人员”。

2)积极借鉴国外经验。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人口老龄化进程较我国早,其提出的例如“构建以政府为责任主体、分摊式的长期护理保险资金供给模式[2]”“应兼顾质量保证与成本控制且以兼顾实现高质量的服务和基金财务运作的可持续性[3]”等经验被我国的相关研究借鉴。

3)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2006年,《人口发展“十一五”和2020年规划》的颁布就已经产生初步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等社会化服务制度的意向。2016年和2020年,我国先后出台了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的文件,根据国家的政策导向,各地方因地制宜地出台了具体的实行政策文件。我国长期护理保险领域的研究聚焦大量的政策颁布文本,采用试点对比、中外对比、模型研究、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进行,现阶段主要集中于对政策效果的评价和政策优化的讨论。

3 长期护理保险研究的演进趋势

关键词聚类时区图侧重于从时间角度来表现该主题的相关知识演进,可以通过图像明确清楚地体现出某领域文献的更新发展情况和时间关联性。利用CiteSpace软件呈现关键词聚类时区图见图3。

图3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研究文献关键词聚类时区分布图Fig.3 Keywords clustering time zone distribution of research literature on long term care insurance

分析发现,2000-2022年,长期护理保险研究由“筹资机制”“护理服务”此类普遍性词汇向代表国际经验类关键词“德国”“日本”转变,随后于2010年前后向养老和老人照护方向转变。研究主题热点演进与长期护理保险实施落地过程相映照,呈现出与养老研究相结合的发展态势。自2011年“长期护理”关键词出现后,在10年内迅速且长期地成为关注的焦点,发展势头迅猛。随着我国养老服业事业的持续推进,“养老保障”“养老服务”在逐步成为研究中心。

为详细解读研究的演进情况,可对我国长期护理保险领域研究的突变词进行分析。关键突变词表示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不同时间段中出现频率突然增多的关键词,突然出现的强度越大表明在该时期内此关键词被学术界关注的程度越高。在关键词聚类分析基础上,运用CiteSpace中Burstness功能,以2016年7月长期护理保险政策试点文件颁布为时间节点进行分割,筛选strength值大于1的关键词,据此可分析出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研究的热点主题和内容集中在“德国”“社会保险与护理保险”“长期护理”“老年人”“影响因素”“老龄化和其他群体”等方面。

图4 1998-2016年6月及2016年7月-2022年5月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研究的关键词突变图谱Fig.4 Keywords burst of long term care insurance in China from June, 1998 to June, 2016, and from July, 2016 to May, 2022

1)德国。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国家,自1995年起便开始进行相关探索。2006-2007年,我国关于德国长期护理保险的普及介绍占比较高,但几乎没有相关研究建议我国借鉴德国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近年研究主要围绕德国长期护理保险改革及对中国的启示展开[4]。我国对于德国长期护理保险经验的借鉴呈现出由宏观到微观的趋势,由学习整体制度安排到学习法律规范、筹资机制、改革举措,并直指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2)社会保险与护理保险。“社会保险”的研究多是对需求与可行性的探讨。需求方面,社会医疗、社会养老保险支出的增加会激发长期护理保险需求[5],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社会变迁的需要和对人民诉求的满足。可行性方面,部分学者建议我国社会在建立长期护理保险时可以遵循社会基本长期护理保险和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相结合的模式,发挥个人、企业、政府的三方作用。结合关键词突现时间表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立前夕进行论证的初步探索为后期我国颁布落实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政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支撑。

3)长期护理。长期护理是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发展的重要现实基础,是实现我国健康老龄化目标的重要指向。老年人的居住环境、经济来源、医疗状况、婚姻状况均对老年人的健康和长期护理需求产生显著的影响,有必要通过改善老年人健康来降低老年长期护理的需求和成本[6]。目前关于长期护理的研究更为细化,出现对男性养老护理员、长期护理应急防控体系等的研究,研究更加关注长期护理服务的质量,为解决存在的问题提供了解决策略。

4)老年人。这一突现关键词于2013-2014年针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作用对象展开探讨。日本较早建构长期护理保险制,其《长期护理保险法》明确其覆盖范围为40岁以上群体。由此,我国在借鉴日本长期护理保险经验的基础上探讨我国是否实施针对老年人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设想应构建何种道路[7]。尽管最终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对象为全体社会成员,但也存在试点地以老年人长期护理为起点再推广的情况。

5)影响因素。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主要可以划分为对普遍存在问题的分析和实施效果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两类。老年人隐私类护理服务满意度、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规模等问题进行合理分析与讨论,文献针对性较强,能够聚焦于具体细节和原因进行分析。“影响因素”出现于首批试点末期,反映出随着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的深入,该制度的实际运作和实践经验为学术界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更多现实指导。

6)老龄化与其他群体。2019-2022年,大量的实践和探索使得学界的研究趋于细化且更具针对性,部分学者针对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满意度等进行研究。残疾人方面,较多学者认为,应将残疾人护理纳入长期护理保障体系,尤其是将现有的残疾人护理保障制度与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相结合[8]。未来,长期护理保险的覆盖面将更加广泛,由老年群体为主向老年人、残疾人等失能群体转变;覆盖地区增多,由单一试点城市地区向多地区城市、农村转变。

4 结论

目前,我国学界对于长期护理保险的研究已呈现出较为完整的体系,长期护理保险的研究呈现更系统、更精准的趋势。失能群体能否获得长期护理、能否得到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是关系到失能群体家庭幸福感的重要环节。未来的研究要立足于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现阶段积极老龄化和健康老龄化的新背景、新形势,从多角度、多层次持续完善长期护理保险领域的研究,并在以下三方面推进和寻求突破:①进一步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体系。作为多主体参与的保险模式,需要完善责任分摊制度。作为被考虑的“第六险”,长期护理保险仍需对待遇给付、筹资、供需问题进行分析,需关注其可持续发展路径及现有政策的实施效果。②针对群体和覆盖面积逐步扩大。对经济相对落后、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地区,要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全覆盖,增大长期护理保险的覆盖群体和范围。③针对长期护理保险实践经验丰富的国家,需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关注其改革措施和发展导向,为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发展提供建设性和经验性的建议。

猜你喜欢

保险制度试点聚类
基于K-means聚类的车-地无线通信场强研究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我国构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现实要求和政策选择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要尽快建立
如何推动巨灾保险制度建设
关于建立老年护理保险制度的研究
固废试点“扩容”再生资源或将纳入其中
省级医改试点的成绩单
一种层次初始的聚类个数自适应的聚类方法研究
国家医改试点再扩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