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陕西省高校魔术联盟为例谈从自身治理建构区域魔术新文艺组织服务体系

2023-03-25张东帅

杂技与魔术 2023年5期
关键词:魔术陕西省文艺

文|张东帅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魔术新文艺群体大量涌现,魔术新文艺组织日益活跃,二者成为魔术文化发展的并蒂花。新文艺群体正不断回应新时代下社会日益增长的文艺热情,成为文艺战线的生力军,与国家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频共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关于新文艺组织的重要论述多次强调“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他们,用全新的政策和方法团结、吸引他们,引导他们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做好对新的文艺组织和新的文艺群体的教育引导工作,向基层文艺工作者倾斜,用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这充分体现着在国家治理大局中对新文艺群体的真切关怀。

在当下“一核多元、多方共治”的文化治理语境下,新文艺组织作为新生的社会力量,是多方协同治理的重要主体之一,影响着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发展,推进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

“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让杂技新文艺群体、新文艺组织得以繁荣发展,其发展之迅猛、数量之庞大、实力之雄厚,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广泛影响”。魔术新文艺组织如何明晰基本属性、定位和功能,理顺文艺人才和新文艺组织关系,探索发展路径,聚焦发展机制,营造发展环境,激活发展活力,完善“自身治理”的顶层设计将是重点。本文从新文艺组织自身治理的角度出发,结合陕西省高校魔术联盟实践经验,试图总结新文艺组织的机制创新及高校魔术联盟的发展成果。

一、建构区域魔术新文艺组织服务体系的目的

1.加强青年魔术艺术队伍人才建设

新文艺组织来自民间,作为区域魔术新文艺组织就要下沉民间魔术建设,积极发挥社会功能,让组织形成本地性、便利性、参与性、日常性、可及性。而作为高校新文艺组织,高校属性是高校魔术联盟的根本属性,高校魔术社团与所处高校是天然联系,要把握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形成分众化,组织、引导、服务、维护魔术新文艺群体,为高校魔术人才成长服务。

高校是新文艺群体的聚集区,广大高校魔术人才是新文艺组织的后备生力军。相比传统院团的魔术人才,青年大学生魔术人才依凭自身兴趣,具有开拓意识,能够满足新文艺组织自我定位、自我发挥、自我提升的发展状态。高校魔术人才具有基本的跨学科创作能力,可以运用自身专业知识,发挥独特优势,而高校的文艺培训、专业讲座、文艺活动场地等资源也为新文艺群体提供了学习和展示的平台。

2.改进魔术人才队伍培养模式

笔者认为,新文艺组织要始终以问题导向促改革。魔术艺术因其自身的独特属性,以及保护魔术秘密性等特点,相关理论研究相对较少,且多以内部资料呈现,咸少传播,加上魔术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导致部分成果失存、理论研究人才短缺,与其他姊妹艺术相比具有明显差距。区域魔术新文艺组织在魔术学科体系尚未健全的现实下,成为了魔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是利用高校“第二课堂”补充魔术通识教育、学科教育的有效平台,为魔术在社会教育、行业协会上补齐短板。

以陕西省高校魔术联盟为例。2017 年10 月14日,在陕西省文联的支持、陕西省杂技艺术家协会的领导、陕西省杂协周化一魔术传承艺术委员会的指导下,陕西省高校魔术联盟正式成立。联盟立足陕西省杂技艺术家协会专委会功能建设,肩负“杂技两新”的时代使命,突出问题导向,确定了“上接下联”的基本定位,密切联系在陕高校,协助推动大学生魔术社团的建设和发展,努力成为行业协会与大学生魔术群体的桥梁,竭力推动大学生魔术社团的建设和发展。成立以来,陕西省高校魔术联盟始终紧扣传承、交流、提升的宗旨,以传承发展陕西魔术、传播发扬魔术文化为己任,自觉担当传承之任、弘扬之责,为谱写新时代篇章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作为陕西省大学生魔术爱好者自发结成的省级非盈利性新文艺组织,陕西省高校魔术联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工作思路,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魔术技艺的过程中,打造出了新文艺组织全新的运行机制,形成管理化、专业化、合作化的组织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魔术艺术在广大青年学子范围内的快速传播和创新创造。

二、从自身治理建构区域魔术新文艺组织服务体系

1.主动作为,引领大学生魔术社团工作

一是推进魔术社团的组织建设。陕西省高校魔术联盟制订了年度工作计划:根据高校教学单位学期学业规划,计划性制订工作方案,将每年魔术社团工作建设依据届别分为组联、存备、呈现、沉淀、提升五个工作阶段。陕西省高校魔术联盟还将组织建设和成员发展绑在一起,共同发展。根据文艺人才成长规律与创作规律,联盟在“五个工作阶段”的划分基础上,秋、冬两季主要开展人才素质培养和社团队伍建设。春、夏两季则着重于能力培养体系的提升及相关方案的制订,并以赛代训、以赛促学,形成热潮。特别是常态化开展“高校魔术展演”和“高校魔术巡演”,两项工作隔年交替进行,展演注重新创节目和新人选拔,巡演则是以上一年展演获奖作品和团队为主体,让其参与到巡演活动中,以进一步提升节目质量和人才水平。

二是完善会议制度。区域高校魔术联盟为保持组织活力,需要建立定期会议制度,并根据年度计划,组织召开工作会议,及时规划部署各阶段工作重点,讨论各项工作,理清思路,以此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共商发展。以陕西省高校魔术联盟两年工作周期为例,每年10 月召开组联性质的全体会议,区域高校魔术联盟领导机构相关人员熟悉组织业务和成员情况;12 月召开第二次以规划总结为目的的全体会议,回顾年度成果和经验,探索和规划下一年度工作目标和任务;次年3 月(春季开学)召开第三次全体会议,主要目标为集中统筹,推荐优秀成员加入省级杂协,集中实施开展上半年度主要计划工作;6 月召开第四次全体会议,总结半年工作,制订《高校魔术社团(上半年)工作总结与(下半年)发展规划》;9 月召开第五次全体会议,执行秋季学期具体工作,选任、推选下届学生干部候选人,确定换届工作筹备组成员,为10 月换届大会提供制度保障。

陕西省高校魔术联盟的工作机制使省内大学生魔术社团组织建设渐趋完善。其中,陕西艺术职业学院魔术社团、西安欧亚学院魔术社团、西安翻译学院魔术社团等高校魔术社团在校内获评五星级学生社团,更多的魔术社团成为排名前列的学生组织,为校园文化建设贡献出更大的团体力量。2021 年,西安培华学院魔术协会获评全国学联2020 年度全国百强学生社团,成为全国唯一获评的高校魔术学生社团。

三是积极组织魔术社团活动。区域高校魔术联盟可以依托地方杂协“魔术进校园”工作,以“协会+学校”打造联接化的组织架构,由高校魔术联盟成员担纲组建演出队伍,在活动方式上因地制宜地形成了“大型魔术专场晚会”和“小剧场魔术夜”结合开展的新样态,致力于从活动型组织转变为服务型组织,让校园魔术主题晚会逐渐成为了成员锻炼魔术技艺、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平台。

比如,陕西省高校魔术联盟坚持激发组织活力,截至目前,开展各类大学生魔术交流活动共计50 余次,举办了冬季大学生魔术交流会、陕西省高校魔术联盟周年庆典晚会、“指尖杯”网络近景魔术大赛等活动,得到了相关单位的关注和认可。在培育社团活动的同时,陕西省高校魔术联盟紧密配合陕西省杂协工作,于2018 年成功承办了陕西省第一届高校魔术展演中的10 个子项活动,该活动累计参与的大学生魔术爱好者有5400 余人次;2019 年4 月至6 月和2021 年4 月至7 月,配合陕西省杂协分别开展了“喜迎建国七十周年·陕西省高校魔术巡演”和“庆祝建党100 周年·陕西省高校魔术(进校园、进社区)巡演”。

四是扩大魔术社团的组织范围。区域高校魔术联盟坚持自愿结成的组织原则,不断推进联络省会城市之外的高校,增加会员社团单位。可选择“先建后扶”的纳新方式开展工作,协助发掘培养魔术人才。

2.实干笃行,做好青年魔术爱好者的服务工作

一是搭建人才培养平台。为更好地推动新文艺群体组织建设,增强工作实效,区域高校魔术联盟可充分利用高校魔术社团的第二课堂、学生讲座、公共选修课、美育建设等课程载体,围绕现代魔术和传统戏法开展学术讲座、课题研究和艺术实践。

二是积极树立推广先进典型。区域高校魔术联盟应以树立先进典型为契机,充分发挥示范作用,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应努力成为省级杂协联系大学生魔术群体的桥梁,为行业协会团结引领、管理服务新文艺群体提供助力;还应每年开展年度优秀高校魔术社团、优秀成员、优秀高校魔术作品的评选和表彰工作,并对先进高校魔术社团和优秀个人进行宣传推广。

比如,陕西省高校魔术联盟联合了相关高校的团委开展联合推优评选活动,活动包括陕西省优秀高校魔术社团(含网络人气社团和提名社团)、陕西省高校魔术联盟优秀干部、陕西省高校魔术联盟优秀成员、陕西省高校魔术联盟年度优秀高校魔术作品四个子项。其中社团年度评选由陕西省杂技艺术家协会主办、陕西省高校魔术联盟承办。个人年度评选和年度优秀魔术作品由陕西省杂技艺术家协会指导、陕西省高校魔术联盟主办。评选活动对先进社团、个人及作品予以年度表彰,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是畅通魔术人才出口。区域高校魔术联盟要推动行业对接,为行业直接输送青年魔术人才。笔者认为,区域高校魔术联盟可以与相关从业机构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让联盟成员广泛参与到魔术演出、魔术教育等环节,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魔术爱好者在逐步了解魔术行业后培养专业兴趣,进而转型为职业魔术师。相信随着魔术艺术不断发展,以魔术为兴趣点的学生社团将覆盖更多高等院校,有更多大学生会有机会接触魔术,进而成为魔术行业的从业者。

四是凝聚工作合力。作为区域高校魔术联盟,要积极参与全国高校魔术社团联盟工作,积极发挥其横向合作、协同创新的作用,联建、共建大学生魔术爱好者交流机制,为更大范围地覆盖多地大学生魔术爱好者,为其打造便捷的交流平台,提供优质的专业服务。

五是打造管理人才和演艺人才双向发展的工作格局。区域高校魔术联盟作为一个自下而上的一级组织,在推动新文艺群体管理人才和演艺人才双向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魔术艺术普遍缺少高校教育和学科教育的背景下,区域高校魔术联盟可以根据高校魔术社团发展现状和特点,有效地推进魔术管理人才和魔术演艺人才的双向培养。

比如,2020 年12 月,陕西省高校魔术联盟成功举办了第一期“菁英计划”陕西省高校魔术社团干部培优班和“擅眩计划”陕西省高校魔术联盟魔术研修班,成为国内第一个自主组织开展学员班活动的高校魔术联盟。同时,研修班聘请了知名魔术师胡凯伦担任顾问,聘请省内专业魔术师担任长期讲师,形成了联盟服务常态化和组织内生性建设的创新机制。

此外,区域高校魔术联盟在交流赛会上也可以发挥独特作用。区域高校魔术联盟可积极举办校园魔术品牌赛事,以“校(市)级赛+省级赛”的赛程架构,“线下赛+线上赛”的比赛模式,由行业协会指导,与高校团委联合主办,条件成熟时,也可以邀请其他省份高校魔术联盟共同参与。比赛将秉持主推新人、展现新作、支持新创、培养新生的原则。新人、新秀赛应鼓励手法运用占据作品创作设计主体,面向低年级无获奖经历的大学生搭建赛事平台,围绕作品编排、手法技巧、原创程度、作品创意、演出效果等几大维度考核,为魔术演艺人才提供流程初打造、竞赛初体验、成果初收获的平台。

3.坚持创新创造、开拓视域,在推动魔术艺术的继承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一是把握时代脉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指出,要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繁荣群众文艺,培育积极健康、多姿多彩的文化形态,引导群众在参与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区域高校魔术社团联盟要积极发挥社会功能,重视基层文化建设,积极参与陕西省文联、省杂协组织的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并广泛参与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

二是建好传播渠道,利用“互联网+”传播推广魔术艺术。区域高校魔术联盟要发挥网络空间的正面作用,建立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将互联网作为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形成宣传舆情工作矩阵,推动魔术理论工作发展。如陕西省高校魔术联盟开设了“范魔普及”“着魔推荐”“佳魔放送”等互联网品牌宣传专栏,每周定期推送魔术知识趣闻、优秀魔术作品、社团工作动态、最新魔术新闻、魔术道具消息等优质内容,不断发挥网络矩阵的作用,扩大了魔术艺术的传播力。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区域魔术新文艺组织的发展建设要坚持不忘初心、面向未来,积极发挥积极性、创造性,为推动文化管理向文化治理和文化善治转变作出自己的贡献。新文艺群体“有如文艺大树的根须、文艺生长的细胞、文艺源泉的活水,在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中发挥着特殊作用”。相信在中国杂技家协会的支持下,区域魔术新文艺组织将继续扩大高校魔术艺术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以打造大学生群体交流平台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和高校魔术事业的发展,开创青年群体魔术发展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魔术陕西省文艺
陕西省自强中等专业学校简介
1942,文艺之春
魔术学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聚焦两会
吸管悬浮
□文艺范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
庞大的魔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