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门家风 浸润人心
2023-03-24
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以深邃的哲学思想、卓越的政治实践、辉煌的文学成就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在苏氏家族内部形成了读书正业、孝慈仁爱、为政清廉的家庭风气,也滋养着后世子孙的精神气质与品德修养。
寓教于名
为什么会给大儿子取名“轼”呢?苏洵解释说,轮、辐、盖、轸这些车的部件都有各自的功能和职责,但“轼”却没有具体的分工,虽然如此,没有“轼”,这辆车就不能称其为一辆完整、完美的车。“轼”是古代战车前的横木,处在最前端,最醒目的地方。接着,苏洵感叹道:“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这说明苏洵已经看出了苏轼锋芒初露,正义直言的性格,就像永远展露在车前的“轼”一样。但从另一方面讲,“轼”处在车前端的显要位置,要凭借它才能一览天下。苏轼给自己表字“子瞻”,也是由“轼”引申而来的。
铭砚教子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长子苏迈被朝廷任命为饶州德兴县(今江西德兴市)县尉。这是苏迈第一次赴任,苏轼亲自为儿子送行,送至江西湖口才分别。临行前,苏轼赠送了一方砚台给儿子,并题写《迈砚铭》:“以此进道常若渴,以此求进常若惊,以此治财常思予,以此书狱常思生。”意思是用它来学习圣贤的道理要如饥似渴;用它来习写文章,要不停地进步,时出新意令人吃惊;用它来记录和治理财务要时常想着给予他人;用它来书写狱讼公文要时时想着放人生路。苏迈在父亲的熏陶和感染之下,品行端正、好学上进。“乌台诗案”期间,苏迈一直跟随父亲,给了苏轼无微不至的照顾和莫大的安慰。苏迈任江西德兴县尉时,为官清正廉洁,有政绩。苏轼在《与陈季常书》中说:“长子迈作吏,颇有父风。”
纵向千年,横向万里。苏家的家风孕育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之中,是一笔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超越时空,潺潺延绵,惠及华夏子子孙孙。
素材解读
苏轼在《三槐堂铭》里写道:“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一个家庭纵有万贯家财,却不如一脉醇厚、优秀的家风可以流传千古。一个家庭,正气凛然,忠厚風骨,何愁没有延绵的福气。“三苏”之家的家风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寓意深远,像一股长风,吹向千家万户,让我们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更加坚定传承民族精神的决心和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