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数据的网络安全分析与防范探索

2023-03-24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刘谋龙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3年11期
关键词:海量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 刘谋龙

当前,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生产提供了巨大便利,尤其是在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网络安全风险等方面表现出了巨大优势。大数据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对海量数据的处理,有效识别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本文结合大数据技术的功能价值,对其在网络安全分析与防范中的应用展开了探讨,以供参考。

大数据背景下传统的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已经难以满足时代进步的需要,我国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十分严峻。网络安全分析与防范中采用大数据技术,能帮助技术人员快速发现计算机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和风险隐患,并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手段解决各类问题,为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以及网络信息可靠性等创造良好条件。

1 大数据与网络安全

1.1 大数据概述

大数据又被称为巨量数据,主要是在数据的获取、整理、存储等方面,有显著优于传统数据的优势,可以对海量数据实时多样化处理。

(1)数据采集。倘若可以将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计算机网络领域,能获得十分显著的数据采集效果,所采集的数据在完整性上有显著优势。

(2)数据检索。采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检索,能让数据检索的效率得到提升,节省许多检索数据的时间。从实践角度出发,面向不同分节点发布数据检索任务,各阶段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通过数据挖掘技术,能判读对应阶段是否能满足任务需求。各分节点在进行自我判断的基础上,会及时将结果反馈给上层节点,并在保证效率的基础上完成对应的任务。

(3)数据存储。应用大数据技术,不但能提高数据检索的效率及质量,还能在数据进行对比后,通过分类存储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处理,以此落实对数据的规范化处理,这样就能够得到更为精准的数据处理结果,并将处理与分类后的新数据存储于对应位置,保证后续的数据挖掘以及数据分析等工作顺利开展。在大数据处理过程中,HDFS 属于数据存储的核心技术,它是一种分布式的文件系统,有着很高的数据吞吐量和容错率,适用于对海量数据的处理,这也是大数据技术的优势体现。

(4)数据处理。针对海量数据的处理,分布式处理是大数据的优势所在,可以利用不规则分布的节点,同时对不同数据展开处理,能在最短时间内获取最为精准的数据处理结果。

1.2 网络安全概述

网络安全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其涉及网络设备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等各项内容,网络安全问题得益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完善网络功能、提高网络便利性等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也使得大量影响网络安全问题出现,如企业如果面临网络安全隐患,可能出现自身信息泄露的情况,容易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做好对网络安全的分析与防范十分重要。

网络安全有以下几点显著特征:(1)保密性:在网络系统中,只有经授权的用户才能使用数据信息;(2)可审性:在使用网络系统中的数据时,如果发生安全问题需要及时进行审查,在此基础上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3)完整性:在传输数据信息的时候,保证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十分重要,不能出现数据信息丢失、损坏等问题;(4)可控性:即用户需要具备对数据信息传播、处理、使用等的控制能力;(5)可用性:用户在获得授权以后,能够随时随地通过计算机重点查询或者使用网络数据信息[1]。

2 网络安全分析中大数据的优势

2.1 保证数据信息完整性

在计算机网络中存在许多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为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需要注重对计算机网络中的海量数据进行提取与分析。通过应用大数据技术,能够提高数据分析的整体效率,并且对非结构数据的处理大数据技术也能发挥出显著效果。在网络安全分析中采用大数据技术,能高效完成对海量数据信息的收集与处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便于在后期得到更准确的数据分析结果。

2.2 提高数据分析效率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计算机网络中每天都会产生海量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与计算机网络安全有着紧密联系,采用大数据技术搭建大数据分析平台,能在最短时间内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实现对数据的分布式存储与计算,最大限度提高数据分析和数据处理的效率。

2.3 保证数据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大数据应用于网络安全分析,能保证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将所采集的海量数据进行分层、分类,部分异构数据也可以通过耦合分析的方式实现处理,便于用户从多个角度得到不同的结论,为数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并且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还可以直接通过云端实现对数据信息的处理,对硬件设施的依赖性较小,也不需要频繁更新计算机软件,在保证数据分析结果准确、可靠的基础上,还能有效减少网络安全分析的成本投入。

3 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分析

3.1 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危害人体健康的病毒,而是一种能危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特殊代码程序。该程序的产生并非将服务计算机网络作为目的,而是一种破坏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行为,目的是通过盗取用户的信息获取利润。如木马病毒主要通过潜伏于系统程序中,实现对用户信息的盗取;蠕虫病毒主要通过对计算机软件、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攻击,导致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受到破坏,通过发送特定数据包,影响计算机网络运行的速度[2]。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计算机病毒的出现,使得病毒感染速度不断提升,给计算机网络造成的破坏也不断增加,一旦某一计算机感染病毒,会在很短时间内向局域网内的其他计算机传播,要想彻底清除病毒有很大的难度。

3.2 黑客攻击

黑客一般是具备较强计算机操作水平的人,在编程领域有着显著应用手段,这些人群通常出于利用非法途径牟利的目的,会利用自身掌握的计算机攻防技术,借助网络漏洞对计算机系统实施恶意攻击,从而盗取或者破坏他人的机密数据信息,以此实现牟利,这种行为会严重危害网络社会的稳定性。黑客攻击可能使用相应的技术手段隐藏真实的网际互联协议地址,导致黑客的攻击路径和攻击方式难以被人察觉,暴露的风险较低,一旦出现黑客攻击的情况,网络甚至会陷入瘫痪,因此黑客攻击会给计算机网络安全带来巨大危害。

3.3 操作不当

当前,计算机技术虽然得到了大面积普及,但许多用户在操作计算机的时候,对网络安全的重视性不强,缺少较强的网络安全意识,多数用户掌握的计算机网络相关知识和操作技术不足,很少对数据信息实施保护手段,可能因计算机操作不当,导致黑客、病毒等轻易侵入计算机网络系统,用户的私密信息存在泄露的风险,一旦这些信息被不法分子获取,用户将面临严重的经济损失[3]。

4 基于大数据的网络安全分析与防范措施

4.1 有效防范计算机病毒

病毒是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任何计算机网络一旦遭受病毒感染,计算机病毒都会在很短时间内,引发计算机系统的各项漏洞,导致网络系统与软件程序遭受破坏。从计算机病毒的传播特点来看,其可能通过Web 服务器、文件共享、邮件等途径传播,因此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时,要高度重视对网络病毒的防范。同时,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网络的过程中,也需要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牢固树立网络安全意识,不随意打开陌生的链接和邮件,不轻易下载不明软件,如非必要不能将网络磁盘上的目录设置为共享,需要保证在移动硬盘、软盘等媒介提前扫描后才能打开,通过正规渠道下载相应的软件程序[4]。

4.2 综合采用多种防护手段

(1)用户可以安装相应的计算机防护软件,一旦系统发出安全预警,需要及时对漏洞进行修补。同时也要养成定期检查计算机网络漏洞的良好习惯,及时对漏洞问题展开修复,以此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防护水平。

(2)用户还需要对网络访问权限进行设置,以此限制非法访问的问题。防火墙技术也是一种能提高网络安全的手段,因此要注重对防火墙技术的应用,通过设置防火墙,由防火墙提取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信息,及时识别存在安全隐患的数据信息,并限制这些数据信息传输,避免存在安全隐患的数据信息进入计算机网络,造成网络安全事故。应用防火墙技术,在用户进入存在安全隐患的网站时,系统也可以及时进行预警[5]。

(3)用户还可以采用数据加密技术,以此提高对用户隐私安全以及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保障,支持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网络的过程中做好对数据信息的加密处理,以此提高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在数据信息的传输过程中,应用数据加密技术,还可以对一些重要文件进行加密,避免在传输文件的过程中受到黑客攻击。当前,文件传输的加密方式有三种,包括端端加密、节点加密、链路加密,这三种加密方式的适用范围和实际操作存在差异性,需要用户根据自身条件与需求采取最有效的加密方式。

4.3 提高用户网络安全意识

用户所具备的信息素养以及安全意识的高低,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无论是个人用户还是企业用户,都需要具备较强的网络安全意识。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部门应发挥积极作用,加强对网络安全相关知识、方法的推广宣传力度,引导用户逐步养成科学的用网习惯,提高用户辨别安全隐患的能力。建议用户主动学习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相关的知识、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实践操作,提高自身计算机操作水平,通过规范自身操作行为降低网络安全问题的发生概率。大数据时代下,网络安全防护关系所有用户的切身利益,尤其是对企事业单位来说,需要充分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对计算机网络安全分析与防范的重视程度。对这些用户群体,需要适当加大网络安全管理力度,注重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或者规范操作人员的行为,避免出现数据信息泄露、窃取、篡改等风险[6]。因此,企事业单位在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可以打造一个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并严格执行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投入适当资金和技术,在内部搭建一个防范网络安全问题的保护屏障,并通过对相关人员进行网络安全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计算机网络操作水平与网络安全防范水平。

4.4 优化信息采集方式

大数据时代下,数据信息的采集呈现出新的趋势,在实践中需要通过数据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完成对数据信息的采集。网络安全防范中,可以通过搭建信息采集系统,实现对数据信息的有效集成,改进传统人工处理方式存在的不足。大数据基础上,人们对网络数据信息的采集与分析愈发重视,部分国家已经开始通过高度集成的综合信息平台,搭建了完善的网络智能服务系统,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手段作为支持,配合NOSQL 数据库、分布式系统等实现对数据信息的存储,有助于满足用户对网络数据信息提出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可以适当借鉴这些经验做法,做好对信息采集方式的优化,并将其作为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性的一种手段,在信息采集环节有效规避不良信息进入,从源头上防范危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问题[7]。

5 结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下的网络安全分析与防范,最重要的是用户安全意识的高低,需要用户具备较强的网络安全意识,学会主动防范网络安全隐患。对此,需要用户主动学习,掌握有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相关知识与技术,尤其是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网络安全分析与防范水平,降低不安全数据给网络系统带来的不良影响,并采取科学的防护手段,全面维护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从而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

猜你喜欢

海量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
一种傅里叶域海量数据高速谱聚类方法
海量快递垃圾正在“围城”——“绿色快递”势在必行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一个图形所蕴含的“海量”巧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探讨
我国拟制定网络安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