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创新发展路径*
——以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为例

2023-03-24邓琼飞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民族学院

艺术品鉴 2023年36期
关键词:黎族文化遗产物质

邓琼飞(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民族学院)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传承、对青年一代立德立才和根植爱国主义情怀、对国家统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是中华文化的根与源,是文化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具有极为重要的教育价值,是极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早在200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就指出:“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

而高校承担着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使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方面,具备人才培养的师资优势和现代化设备、信息传播条件,因此,高校应当主动承担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的培养责任,尤其是在众多地方高校,已大力在向应用型高校转变,大力发展应用型专业,则更应承担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重任。

一、地方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优势

地方高校是主要由省级行政教育部门管辖、并由其提供财政资金的普通高等学校,全国除了中央部委直属管理的高校外,其余高校均为地方所属高校。高校本身就承担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服务社会、国际交流合作等基本职能,肩负着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使命。而我国地方高校数量众多,承担着地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任,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为目标,因此,地方高校肩负的推动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使命更为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地方文化的突出代表,是一个地方的特殊名片,地方高校在传承和保护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优势就极为突出。

(一)地方籍大学生最熟悉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地方高校主要面向区域内招生,因此,地方籍大学生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最为熟悉,对本地各种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情况比较熟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中,更容易发挥优势,能够搜集到更全面更详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甚至很多地方籍大学生从小就受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熏陶,本身就掌握着一项或多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旦条件成熟,经过训练,他们就能够担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工作,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可以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例如,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面向海南各市县招收了一批黎族学生,很多黎族学生对黎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极为熟悉,尤其是他们对黎族原始制陶技艺、黎族打柴舞、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黎族三月三节、黎族钻木取火技艺、黎族民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很多学生还能够熟练地传承。学校加强对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措施,大力鼓励学生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队伍。在校大学生也自发组织成立了大学生文化社团“黎锦协会”,专门学习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并定期举办传承活动,还吸引了大量非黎族同学的积极参与,传承活动多次获得校级和省级奖励。

(二)地方高校在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方面具备科研人才优势

科学研究是高校的主要职能之一,也是大多数高校教师的主要使命之一。高校是科研人才汇聚的地方,代表本区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研究的水平。高校教师不仅要承担教书育人的重任,同时,也要承担科学研究任务,科学研究是高校教师职称生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而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区域内独特的文化体系,具有代表性,常常成为高校教师开展地方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研究的突破口,是高校教师开展地方社会治理的最佳课题。而高校教师大都具备科学研究的基本素养,能够很容易地根据区域文化开展研究,从而推动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自2006 年以来,大力鼓励教师开展海南文化研究,学校在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批准下,与其合作创办了“海南省民族研究基地”,基地整合了全校40 余名教师全面系统地挖掘、搜集、整理、抢救海南黎族、苗族、回族的历史文化,并大力加强科学研究,力图转化为教学成果。以海南省民族研究基地为中心,学校教师积极开展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教师立项的国家级课题有4 项,省级课题40 余项,对海南黎族原始制陶技艺、黎族打柴舞、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黎族三月三节、黎族钻木取火技艺、黎族民歌、苗族民歌等开展了深入的探索,在海南省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

(三)地方高校发挥服务社会职能容易得到地方政府部门的支持

高校担负着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服务社会等多方面的职能,但很多高校基本是以为社会输送各行业的专业人才来履行自身职能,在文化传承创新、服务社会方面发挥的职能不足。而实际上,地方高校如果主动对接地方政府部门,积极发挥文化传承创新职能,是很容易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方面,积极与地方政府部门合作开展大量的传承活动,大力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四年间开办了黎族传统制陶技艺培训班5 期、黎锦技艺研修研习培训班6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训项目,着力培养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科研基地还主动作为,积极指导各市县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训活动,主动服务地方,利用高校的影响力引领社会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现了高校担当的家国情怀。而培训活动所培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回归地方,自觉承担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重任,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广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优秀效应。

二、地方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需要解决的问题

2010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指出,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实行高校分类管理。这一政策无疑是对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即鼓励地方高校向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而应用型高校则应当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融合发展。这种发展思路为地方高校提供了更适合当前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现实,从而解决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断层的问题

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基本是靠家族传承、师徒传承,但由于时代变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社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这种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法与路径狭窄,传承方式普遍断层,民间传承人越来越少,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因无人传承而消亡。而政府认定的国家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数量极少,且大多年事已高,难以广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实践活动,而年轻一代大多传承意愿不高、兴趣不浓。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不仅需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发挥作用,更需要整个社会的集体努力,在全体社会中形成良好的传承氛围,在群众中广泛形成良好的传承意识,把广大的群众纳入传承群体进行培养,包括高校教师、在校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营者及爱好者、其他社会群体、民众等,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能够得到有效的传承。

因而,需要大力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群体,进一步突破政府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数量稀少的局限。而高校具有人才资源的优势,肩负着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任,是一个地区的文化核心区。

因而,如何利用人才资源优势,发挥文化传承创新、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立足海南省情探索出一套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的有效体系,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群体,并以此提升市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意识,是学校需要着手思考并解决的教学难题。

(二)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资源开发不成体系、实践育人薄弱的问题

高校每一个学科都有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计划,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非常注重本专业的技能训练。但大多数地方高校并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而别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也很难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中。各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专长课等模块,均无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合适的位置,也没有任何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的技术积累和成熟的经验,如何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职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以及保护与传承的理念更好地融入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为国家、民族、社会培养合格的能够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传承人才,并同时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的育人功能,在全社会普遍开展育人实践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各民族共同的“根”和“魂”,是极为重要的教育资源。

基于“立德树人”的办学宗旨,如何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育人,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对大学生进行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这些教学难题能否解决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足发展和民族自信心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解决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社会方面职能不足的问题

服务社会是高校的基本职能,高校具有人才资源的优势,尽管为国家、民族、社会培养了大批行业技能人才,但很多地方高校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社会方面的职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未能引领社会进行文化传承创新。海南拥有黎族织锦技艺、黎族传统制陶技艺、黎苗族竹竿舞、黎族民间歌舞等28 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另有44项省级代表名录,上千项市级普查名录,但社会普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意识不强、兴趣普遍不浓,甚至很多人并不清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高校如何立足自身职能,实行开放办学,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社会,为广大社会群体提供高校现代化技术设备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培训的机会,真正发展社区大学,从而解决高校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社会方面的职能不足的问题,进而引领社会推动文化传承创新。这是地方高校在对应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地方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创新发展路径

作为地方高校,要大力创造条件,积极推动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的创新发展。综合来看,地方高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

(一)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方法方面进行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古代社会民众谋生计的本领,一般不轻易外传,导致其传承方法和路径狭窄,严重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发展。全国各地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群体普遍严重断层、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程度日益严重,那么,高校则需要从传承人才培养方法方面进行创新发展,大力构建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体系,以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的方法和路径。

这个体系应当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教师队伍体系、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基地体系、技术实训体系、产学研协同发展体系等,多路径、多方法去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不足的问题,真正有利于形成全社会传承的良好氛围。

(二)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的理念方面进行创新

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特定的传承群体,古代的传承理念就是秘不外传,只能通过家族传承、师徒传承方式进行传承。但现已严重不适适应代社会的发展,代表性传承人数量少,年龄大,无法广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活动,且这种做法难以根本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断层的问题。

因此,必须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群体,不能只依靠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作为传承的主力军,更要把在校大学生、高校教师、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营者、非物质文化遗产爱好者、一般群众等都广泛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对象,对他们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培养,并针对不同的群体侧重于不同的培养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进行理论方面的提升和现代设计理念的培训,以提升他们突破传统的限制,创新更符合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技能的培训,更侧重于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功能,对他们进行德、智、体、美、劳的全方位实践育人,更加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大学生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心、加强爱国主义情怀等方面的全面育人效果;对高校教师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的推进,加强教、研、学的融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营者和爱好者进行制作技术的改进、设计理念的创新,进一步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欢迎程度;对儿童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培养,促进其更健康地成长,并树立保护和传承的意识;对游客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普及和海南民族文化的宣传。

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针对不同群体采取不同的培养理念,最终实现“立德树人”,进一步增强了民众的民族文化自信,广泛激发社会公众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从高校职能引领方式方面进行创新

很多地方高校基本是以为社会输送各行业的专业人才来履行自身职能,在文化传承创新、服务社会方面发挥的职能严重不足。而地方高校则是地方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新的思想、新的观念的推动者,对地方的整个社会具有引领作用。

因此,地方高校不仅应当在校内针对大学生开展传承活动,而且应当积极对接地方,主动作为,同时积极指导各市县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训活动,主动服务地方,利用高校的影响力引领社会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现高校担当的家国情怀。而对地方所培养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才回归地方,大多会自觉承担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重任,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广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优秀效应。

(四)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技术手段方面进行创新

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主要是依靠口传心授,家族传承,且一律采取手工方式进行,但在当代社会,更注重效率和效益。因而,在当代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的年代,必须改变以往只靠手工传承的单一技术手段,结合现代化机器工业和现代设计理念,降低传承难度,提高传承效率,提升市民的传承热情和意识。

在对传承人才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培训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的研发和创意设计,利用现代化机器改变单一的手工制作局限,并通过现代创意设计专业优势,利用现代元素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使其更加符合当今时代人们的审美需求,同时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手段的多样化发展,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容易被传承和发展,并进一步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群体。

猜你喜欢

黎族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黎族小伙闯“深海”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黎族母亲》等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黎族元素建筑再生设计方案》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