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民乐与电子音乐的结合策略探究

2023-03-24冯根荣

艺术家 2023年1期
关键词:电子音乐民族乐器民乐

□冯根荣

当前,中国民乐已经进入新纪元,想要保持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就必须与电子音乐相结合,实现“传统+现代”的双重发展,给大众提供更好的音乐作品,使大众获得更好的听觉享受。因此,文章主要对电子音乐和中国民乐发展进行介绍,探讨电子音乐和中国民乐有效结合的策略,推动中国民乐良性发展。

众所周知,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色,我国的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以音乐为例,在过去占据主流的是中国民族音乐、古典音乐等,而如今作为“舶来品”的电子音乐的出现,让音乐以一种崭新的形式呈现在中国听众面前,满足了时下人们对音乐的追求。同时,近年来,我国民乐逐渐走出国门,在世界音乐舞台上彰显出中国特色音乐文化的魅力,同时拓宽了传播渠道,获得了国际艺术领域的认可。但从中国民乐本身来看,传统民族乐器的受众和传播范围是有限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果能够将中国民乐和电子音乐相结合,提高民乐的制作质量与效率,实现“传统+现代”的双重发展,会对我国民族音乐未来的发展产生积极意义。接下来,文章将对如何实现电子音乐与中国民乐有机结合的策略进行阐述。

一、电子音乐是什么

自西方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得到了普遍应用,借助于科学技术的电子音乐也在西方国家得到快速普及。总体而言,电子音乐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具体音乐、磁带音乐、合成音乐和电子音乐。具体音乐最早出现在法国,当地著名的电子工程师皮埃尔最先创作出电子音乐,其中伴随着磁带合成音乐,他的作品一经问世就获得了世人的瞩目,对当地乃至世界音乐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影响力最大的作品——《地铁练习曲》(如图1),以汽车鸣笛声、火车行驶的轰鸣声、车轮的声音为主体,进行加工混合,产生了一种奇妙的艺术效果,可以说是对传统音乐形式的巨大突破。而在此之前,也有人想用新的形式取代之前的传统音乐,创作“新”音乐作品,但这种创新过于依赖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电子音乐的表现形式也产生了较大变化,让听众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由此可知,当时大众对电子音乐的接受度普遍较高。

图1 《地铁练习曲》创作手稿

电子音乐技术是一种通过计算机软件实现现场音乐录制和制作的技术,通过电子音乐技术模拟一些特殊的音效,同时进行加工,从而达到理想的音乐效果,以LED 技术、数字音频技术两种类型为主,其中,数字音频技术的核心在于将音乐技术以二进制的计算方式,通过信息接收器接收相应的信号以达到最终播放的目的,但音频还是会存在一定的杂音;而MIDI 技术出现于20 世纪80 年代(如图2),它的诞生可以实现不同电子乐器间的混合效果,基本能够将所有类型的音轨涵盖其中,目前人们听到的多数现代音乐作品都使用了MIDI 技术。电子音乐从问世起就以独具特色的音色、音源、音质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对我国传统民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随着电子技术和音频软件的深入开发,“民族乐器+电子音乐”的融合既能够助推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播与发展,同时又为作曲家群体的创作提供了新元素。

图2 MIDI技术界面

二、电子音乐与中国民乐的结合

(一)结合中国传统乐器和电子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传统乐器作为中国民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古琴、二胡、琵琶等乐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至今仍旧活跃在音乐界,备受国内外听众的喜爱。当下,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民乐的创新发展,就必须将“中国民乐+电子音乐”相结合,找到发展中国民乐的新路径。

以二胡为例,其击弓技法诞生于唐朝,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而当下,二胡的演奏技法更加多元全面,其中,右手技法包含了抛弓、抖弓、连弓等,而左手则包括了泛音、打音、揉弦等,左右手不同的技法极大地丰富了二胡的演奏表演力,艺术表现力更明显。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二胡艺术亦可以突破自身原有的局限,不断尝试变换音乐风格,加入新的元素,使之朝着更多元、现代、包容的方向发展。

(二)融合电子音乐和我国的文化理念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儒、墨、道、法四大家的理念对人们思想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同”“和”等传统思想贯穿于音乐创作的始终。不同于西方音乐创作方式,我国音乐更重视如何凸显创作者的个性,让旋律表现得相对和缓,具有一种柔和美,这与我国传统古典美学中内敛沉稳的内蕴相吻合。

(三)借助电子音乐制作技术变形处理民族音乐音色

中国民乐在经过电子音乐技术加工后,变得更具特色,风格更加多元,能够满足不同类型人群欣赏音乐的需要,为后续中国“新”民乐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在民乐和电子音乐的制作过程中,变形音色的处理作为一个极关键的工作环节,能够有效调整音色,形成别具一格的音乐特色,使音乐的感染力更强,让大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获得更好的听觉体验,实现中国民乐的良性发展。

(四)借助制作电子音乐的技术丰富民乐作品内涵

将电子音乐技术应用在民乐创作中,能够有效调节民乐音色,使之更富有特色与质感。以《击鼓骂曹》《木兰花》等传统民乐为例,创作者在其中加入了中国戏曲元素,再通过现场安装的电子音乐设备进行演奏,能够产生一种绝妙的音乐效果。而《纹》《马远水意》等作品分别用提琴和小号进行独奏。此外,还有将民族乐器与电子音乐相结合创作出的作品。以《问天》《琼楼引》为例,前者将埙、箫、笛等传统乐器和电子音乐结合进行创作,后者采用了电子音乐和古筝融合创作,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三、音色融合创作的风格多元化策略

(一)通过电子化手段获得新音色素材

我国传统民族乐器众多,表现形式和演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不仅给后期电子音乐的创作提供了众多素材,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电子音乐的发展。在当前音乐创作的环境中,传统中国民乐对电子音乐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支持作用,二者相辅相成。传统中国民乐在不断突破自身的局限性,找到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在保持本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以更加多元化的形式和表现手法展现民族音乐的特色。以黄梅戏的电子音乐改编作品为例,目前在大型剧目中,黄梅戏的配器通常会模仿西方交响乐的配器进行配置,如加入大提琴、倍大提琴等。而赵化彬等人在黄梅戏剧目基础上,实现了电子配器的进一步创新,找到适合的合成器音色并拖到预制模板上,在电子乐器上使用evolving atmosphere(一种以电吉他为素材通过compressor 以及EQ 的变化而衍生出的电子音色)、remix noise percussion02 和04、world rock、evolving atmosphere、evb3 default 等,在民乐上使用了琵琶、扬琴、古筝、二胡的音色,让黄梅戏作品更有现代性。

(二)赋予传统民族乐器新观念

民族乐器想要在未来实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因时而变、与时俱进,赋予民族乐器新的时代理念。对于传统民乐中一些先进和精华的理念,要继续传承和发扬。但作为音乐人,我们同样也该认识到传统民族乐器应当在固守传统理念的基础上,融合当下新的元素、思想、形式,坚持“创新才能发展”的理念,才能在未来站稳脚跟,不被时代遗忘。

例如,“十二女子乐坊”的《茉莉花》、学院风大师石夫所创作的《瑶池水音》及林海所创作的带有国际New Age 风格的《琵琶相》、张睿博的《十面埋伏》等,均以现代电子音乐表现形式赋予了传统民族乐器新特点,找到了传统与现代最佳的契合点,使听众耳目一新。

(三)为电子音乐创造良好的素材

据史料显示,我国最早的音乐出现在新石器时代,发展至今已经五千余年。而很多传统民族乐器如胡琴、琵琶、二胡等,也有一千多年的发展历史,至今仍有很多国人在学习使用这些传统乐器,甚至还有很多音乐人在积极找寻多种创新路径帮助民族乐器获得更好的发展。以音色表现为例,传统民族乐器在与电子音乐相结合的基础上,还可以借助现代化的网络媒介传播,在非遗音乐文化节上进行广泛宣传,从而达到扩大自身影响力的目的。随着近年来自媒体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传播渠道被大众关注与应用,成为社会舆论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如果能够将其与中国民乐的宣传相结合,加大推广力度,则能够更好地达到实现弘扬传统民乐的目的。

(四)电子音乐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融合

在音乐创作上,中国传统音乐无论在音调上还是在创作理念上都与西方注重个性、音调起伏比较大的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对此,在融合电子音乐的过程中,需要将其与西方传统乐器区别对待,结合中国民乐自身音色柔美的特点,同时结合我国传统文化理念来创作丰富多彩的“新”民乐。例如,于2003 年发表的由中国台湾歌手周杰伦作曲,著名作词人方文山作词的歌曲《东风破》,该名字来自古代民间一种曲的形式,叫作曲破,它是词的一种体裁,将一部大曲破开,用其中的一遍演为歌舞,一般有曲无词,将故事融入歌舞之中,类似于歌舞戏,在宋代较盛行,被乐评人赋予“三古三新”的特点,即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东风破》作曲除了采用一些西洋乐器外,还使用了二胡、琵琶、扬琴、古筝这些中国传统乐器,并巧妙融合了中国传统的五声音阶,让中国民乐器成为音乐创作的重要角色。同时,他的《青花瓷》宛如一出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墨画,水云萌动之间依稀可见伊人白衣素袂裙带纷飞。论词句,《青花瓷》是一幅笔端蕴秀临窗写就的素心笺,走笔曲折只因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论曲调,《青花瓷》仿佛微风中静静流淌石上的山泉溪涧,清泠透亮而又蜿蜒回环多有不尽之意。《青花瓷》一曲正如其名,恰似那“自顾自美丽”的青花瓷极品,洗尽铅华,古朴典雅,清新流畅。古筝撩拨,牙板清脆,琵琶淙淙,《青花瓷》的中国风分外动人。该曲的作词人方文山用“素胚”“仕女”“汉隶”等系列词汇描摹了传世青花瓷的风采,而周杰伦的唱腔柔情而古朴,略带江南戏曲的雏形,绝妙填词配复古音乐,构成了一阕R&B 佳作。

我国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民族音乐也源远流长。电子音乐作为现代科技和音乐相结合、碰撞的结晶,走在了时代前沿,对于中国民乐的创新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从事音乐工作的我们,必须在现代与传统的融合过程中不断研究探索,力求找到二者的契合点,进入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新阶段,唱出中国“新”民乐的最强音。

猜你喜欢

电子音乐民族乐器民乐
浅谈电子音乐在电影配乐中的体现与运用
想和你们聊聊民乐
民乐国祥
陈欣若和他的《色俱腾》——为九位民乐演奏家而作(下)
电子音乐视觉化分析的多元理论与视角
电子音乐在舞台艺术中交互思维模式的应用
中国民族乐器(之十五)笙
20世纪西方音乐概览(之十三)电子音乐
中国民族乐器(之十四)雷琴
明清时期民族乐器发展略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