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材料分析测试方法研究生课程教学探讨与实践

2023-03-24郭建辉李秋叶张经纬

河南化工 2023年2期
关键词:测试方法课程内容教学效果

郭建辉,李秋叶,张经纬

(河南大学 纳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河南 开封 475001)

近代材料分析测试方法课程是针对材料、化学、物理类专业研究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具有广泛应用范围的理论型实验方法课。课程涉及材料分析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设备、样品制备及应用实例,培养学生能够独立针对某一测试材料拟定分析测试方案,进行材料的分析和研究工作。

1 近代材料分析测试方法课程的特点

本课程是关于材料结构组成、微观形貌、缺陷特征等方面的近代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及其理论基础的科学。主要包括X射线衍射学、电子显微学、扫描探针显微学、光谱分析、热分析等内容,该课程内容涉及的专业面较广,理论性较强,着重强调材料分析测试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应用[1]。具有辐射学生面宽、实用性强、与科研密切相关、结果解析难度大等特点[2]。

2 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教材内容相互独立,缺乏知识结构的完整性

材料分析测试方法课程所采用的教材大多是针对本科生教学撰写,各章节仪器分析方法的原理各不相同,互相独立,内容和知识点分散,不易把握重点。很多忽视了探测技术与被测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缺乏知识结构的完整性,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知识点是凌乱的,独立的,不利于学生掌握、记忆和实际应用。

2.2 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

目前高校教师的教学方式仍采用教师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然而该课程内容抽象、理论性较强、概念多、公式推导复杂,教师照本宣科的情况仍然存在,加之课时紧张,每次课的知识点较多,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不足,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无趣,更谈不上学生的个性发展。

2.3 考核形式单一

考核方式主要采取以课堂教学内容为主的期末笔试,忽视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运用。以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对研究生的科研思想、创新能力方面的考核评价较少。因此,为达到良好的课程教学效果,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重组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革课程考核形式,对改善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3 教学改革措施

3.1 优化教学内容

基于微观探测技术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让学生真正从作用机制和原理上掌握仪器的测试方法和实际应用。

以精炼实用为导向,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让研究生在有限课时内学生汲取到本专业密切相关的知识。从微观探测技术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出发,让学生真正从作用机制和原理上掌握仪器的测试方法和实际应用。结合研究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自主学习的特点,依据微观探测技术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把课程内容主要分为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电子束与物质相互作用、气液探针分子与固体界面相互作用、热与物质相互作用、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6个专题。将主要的分析测试方法如XRD、XPS、SEM、EPMA、TEM、AFM、STM、BET、TGA、Raman贯穿在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中,更利于学生从基本原理上理解和掌握测试方法和应用这些测试技术。

3.2 优化教学方式

采用“沉浸式教学互动模式”的教学方式,“问题导向式”和“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高度参与课堂教学。依据研究生自身的特点和培养创新思想的要求,在组织近代材料分析测试方法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改变教师在讲台上讲述,学生在台下被动学习的传统“听讲”模式,提前让学生体验“扮演”老师和科研人员,去解决作为老师或科研人员会遇到的问题[3]。课程采用“沉浸式教学互动模式”的教学方式,以“问题导向式”和“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老师提问,学生主讲,同时老师给予辅导和补充,真正让学生参与到本课程的教学中来。教师首先建立课程知识结构框架,讲述课程的关键知识点和难点,然后提出针对某一方面的主题问题,让学生准备相关材料,学生扮演老师给大家讲述相关知识。

将本课程内容分为6部分,上课的学生分为6组,每组学生负责一部分内容的讲解,老师和学生课前进行深度的沟通和交流,共同准备上课用的资料文献,共同完成本课程的教学工作。每个小组的学生分工协作,分别负责PPT制作、章节内容及文献的收集和整理、课程内容的讲解、问题收集及课堂答疑等环节。主讲教师在学生上课前进行深入沟通,了解学生的调研进度、对课程准备中的疑惑和章节内容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指导。课上,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随机提问,检验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在本章节内容结束后,还安排提问环节,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情况。该教学方法,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分工合作意识,为今后科研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另一方面,学生在准备讲稿和讲述的过程中,对知识体系有更深入的理解,并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和不足,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真正掌握所学知识。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引领、指导、提出问题、答疑、检验教学效果等重要作用。此外,对于重点知识章节,教师进行讲解,起到示范及解惑的作用。

3.3 建立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3.3.1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在近代材料分析测试方法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设定主题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学生分工合作查阅资料,通过角色扮演讲述给大家,最后通过老师和学生打分,对学生的努力给出反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章节课程内容的准备、讲解及答疑部分所获得的分数,作为平时成绩,占本课程学生总成绩的40%。

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应该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期末测试时,设计一些未知物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能够利用一些仪器去探究未知物质的组成,运用不同表征技术之间的联用,给出未知物质的表征手段及方法,撰写研究报告,该研究报告占本课程学生总成绩的60%。

3.3.2教学效果评价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本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见表1。在沉浸式教学互动模式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调查。通过调查问卷进行分析,从学生反馈的问题及对课程教学的建议,给出下一步课程教学的改革方案,促进课程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

表1 课程教学问卷调查结果

4 结论与展望

研究生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采用沉浸式互动教学模式,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将教师讲授为主的单向教学模式转向为教师引导、研究生主动探究的双向互动教学模式。在课程授课的同时,学生通过调研文献、查找相关书籍资料,制作课程讲义,使学生深度参与到教学中。沉浸式互动教学模式,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增强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逐步将研究生引导到学习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之中,培养其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测试方法课程内容教学效果
基于泊松对相关的伪随机数发生器的统计测试方法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基于云计算的软件自动化测试方法
DLD-100C型雷达测试方法和应用
对改良的三种最小抑菌浓度测试方法的探讨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