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属协同护理在骨科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

2023-03-24王在霞

护理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骨科下肢家属

王在霞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福建 350000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栓子多来源于下肢,是外科术后及长期卧床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骨科大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1]。下肢深静脉血栓(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EDVT)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血液回流障碍[2]。深静脉血栓不利于病人的早期康复,肺栓塞、深静脉功能不全等并发症还会造成病人死亡,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健康[3]。早期识别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策略,对降低病人深静脉血栓有重要意义。医护配合早发现、早治疗是骨科护理的难点重点[4]。家属协同护理是在责任护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出病人的健康决策和自我护理能力,要求病人家属发挥监护、指导和信息传递等作用,强化集体合作护理的作用[5]。鉴于此,本研究探讨家属协同护理在骨科围手术期病人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 年1 月—2022 年3 月我院收治的骨科病人264 例。纳入标准:①病人均经CT、X 线片及MRI 检查确诊骨折需行手术者或膝关节置换术者;②病人及其家属均知情并自愿签署同意书,且依从性较高。排除标准:①患有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肝肾疾病等严重脏器功能损伤或精神疾病;②入院时凝血功能和 D-二聚体等检查结果异常者;③患有严重骨质疏松,不能承受内固定或外固定者;④不能耐受麻醉者。将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132 例和对照组132 例。观察组:男72 例,女60 例;年龄(54.76±17.84)岁;髋关节手术32 例,股骨手术27 例,膝关节手术38 例,胫骨手术22 例,踝关节手术13 例。对照组:男70 例,女62 例;年龄(54.06±16.59)岁;髋关节手术31 例,股骨手术26 例,膝关节手术 37 例,胫骨手术24 例,踝关节手术14 例。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性。所有病人对本研究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安抚、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测、术后观察病情变化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家属协同护理,具体如下。

1.2.1.1 协同家属做好病人的整体评估 了解病人家属对病人病情的态度及关心程度,向家属讲解协同护理的措施,使其自愿参与护理。

1.2.1.2 血栓相关知识指导 使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为病人及家属讲解骨折围术期间恢复特点和深静脉血栓的诱因、临床表现、治疗护理方法及预防措施等,指导家属认真观察病人的下肢皮肤温度、颜色、肿胀、局部疼痛程度及异常感觉等情况,并告知家属如发现异常表现,应及时通知责任护士,以便做好皮肤温度监测、浅静脉充盈程度评估、局部疼痛评估、肢体周径测量等工作。

1.2.1.3 康复训练指导 ①体位管理:指导家属协助病人选择舒适的体位,双下肢抬高15°~30°,不建议在腘窝小腿下单独垫枕头,借助重力原理促使病人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并定期为病人翻身。②功能训练:指导家属术后2 h 即可开始为病人做患肢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按摩下肢腓肠肌,足部及大腿由远到近被动按摩,每次5 min,每天8 次;术后5 h 协助病人早期床上主动、被动踝泵练习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踝泵练习具体做法:把脚使劲往上勾,勾到最大的极限,然后再往下伸,伸到最大极限,这样反复上下运动,每组50 次,每天10~20 组;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具体做法:大腿肌肉绷紧,然后再放松,绷紧5 s,放松2 s,反复进行,每组50 次,每天10~20 组;据病人病情术后12 h 后可进行直腿抬高训练,其中静态训练模式为将腿抬起保持10 s,缓慢放松,休息10 s,之后再抬起,如此反复,每组10 次,每天2 组;动态训练模式为将腿抬起-下落为1 次,每组10~30 次,组间休息10~20 s,一大组包括4~6 小组,每天两大组;术后1 周内指导家属根据病人病情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以头、肘、脚为支撑点进行腰背肌功能训练,每次训练动作维持3~5 s,每天10~15 次。康复训练直到病人恢复、可下床活动为止。

1.2.1.4 心理和生活护理指导 护理人员及家属加强与病人的沟通,根据病人心理变化对家属进行有针对性指导并使其积极配合,给予病人心理和生活上的帮助和照顾,疏导病人不良的情绪,建立良好的社会和家庭支持体系,使病人能积极、主动配合,增强病人的治疗信心。

1.2.2 观察指标

1.2.2.1 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敏感性、特异性和可重复性等特点,可作为临床首选检查方法并评价疗效[5],病人围术期内由责任护士每日观察并记录病人下肢皮肤温度监测、浅静脉充盈程度、局部疼痛评估、肢体周径测量及异常感觉等情况,如有深静脉血栓的相关体征及症状,及时予病人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比较两组病人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

1.2.2.2 护理满意度和住院时间 采用医院自制的病人护理满意度调查表,通过扫描医院提供的二维码填写完成,护理满意度主要包括住院环境、服务态度、护理技术、健康知识宣教、心理护理共5 个维度,20 个条目,每个条目5 分,总分100 分,评分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同时统计病人的住院时间。

1.2.2.3 凝血功能指标 出院前1~2 d 晨起测定两组病人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血D-二聚体等生化指标,比较两组病人凝血功能指标水平。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6.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定性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两组比较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病人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

2.2 两组病人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病人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比较

2.3 两组病人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观察组出院前病人凝血功能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病人凝血功能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病人凝血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例数132 132 D-二聚体(mg/L)0.38±0.21 0.27±0.14 5.810<0.001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s)30.31±2.20 26.62±3.21 10.894<0.001纤维蛋白原(g/L)3.47±1.21 2.28±1.04 8.569<0.001凝血酶原时间(s)13.14±1.39 10.26±1.18 18.147<0.001

3 讨论

3.1 家属协同护理可降低骨科围术期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下肢骨折术后常并发深静脉血栓,其形成因素多与骨折手术中机体的应激反应与血管壁的损伤、血液高凝状态和术后制动及病人行动能力降低有关,针对深静脉血栓高风险人群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管理是临床医学较为重视的课题[6]。故临床需要给予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辅助手术治疗,以促进康复效果。协同家属做好病人的整体评估、协同血栓相关知识指导可以改善术前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如吸烟、贫血、营养不良等[7]。研究发现,深静脉置管等侵入性操作增加了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8],家属协同护理对骨科病人的整体评估,有助于深静脉血栓个体化风险评估[9];协同护理中家属是病人的鼓励安慰者、措施实施的监督者,家属的督促作用促进病人逐步进行翻身训练、下肢训练、体位训练以及肌力及关节功能康复训练,使病人的主动功能锻炼更加、科学,依从性更好[10],从而帮助病人快速恢复自理能力,促进肢体功能改善。本研究显示,实施家属协同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8.94%;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03%,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家属协同护理可降低骨科围术期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3.2 家属协同护理可缩短病人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家属协同护理模式中家属是病人与护理人员之间的信息传输媒介,在其治疗护理的全程中,可帮助护士实施预防措施,对病人起到监督和指导作用,并将其病情信息传输给护士[11]。尤其在观察病人的异常症状方面,家属因24 h 陪伴而具有很大优势,家属可在第一时间发现异常,减轻病人的不良情绪,并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家属协同护理可加强家属与病人之间的沟通,给予病人心理和生活上的照顾,从而改善病人生活状态[12]。家属协同协同康复训练指导在体位、功能训练上可加快病人术后康复,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与常规护理计划相比,提高了对病人的护理教育效果[13]。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病人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提示家属协同护理可缩短病人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3.3 家属协同护理可以改善病人的凝血功能,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 骨科围术期病人因长期卧床导致双下肢活动不足,血流减慢、停滞,血液呈高凝状态[14]。深静脉血栓好发于下肢,上肢少见[15],深静脉血栓脱落形成栓子,极有可能引发肺栓塞,造成生命危险[16];另外,深静脉血栓是一些急性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情况的诱发因素,如心肌梗死或缺血性脑卒中或出血事件[17]。与家属共同协助采取相关护理措施,不仅可以改善病人的凝血功能,减少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还可以预防深静脉血栓诱发的危险因素。因此,临床传统的骨科常规护理方案存在诸多不足,家属协同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可有四起预防深静脉血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8]。本研究显示,家属协同护理有助于改善骨科病人围术期凝血指标,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优化骨科围术期的管理。

4 小结

本研究结果显示,运用家属协同护理能有效降低骨科围术期病人术后深静脉血栓 发生率,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病人护理满意度。但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未进行随访,因此,本研究结果有待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进一步验证。

猜你喜欢

骨科下肢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2016年《实用骨科杂志》征订启事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骨科术后应用镇痛泵的护理与观察
3D打印技术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