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作战样式下数据链运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3-03-24王瑞孙晓伟徐建武
王瑞,孙晓伟,徐建武
(海军航空大学,山东 烟台 264001)
2019 年《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中指出:“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取得重大进展,但机械化建设任务尚未完成,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数据链运用型人才是指数据链网络规划、运行、维护和使用等环节中相关岗位人员,他们是提高部队信息化水平的中坚力量,为打赢信息化战争提供关键支撑[1]。数据链作为战术与技术并重的课程,应以指技融合能力培养为基本目标,按照部队实战化岗位任职标准,分层次分岗位对数据链运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和实践。本文分析联合作战样式对数据链运用型人才的要求,按照要求提出了数据链运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并结合具体实践,从岗位能力素质模型构建、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优化、线上线下教学深度融合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构建了“一核三方五维”的培养模式。
一 联合作战样式下数据链人才培养的需求和问题
联合作战是统一使用两个以上军种兵力协调完成一项作战任务的现代作战样式,它要求多维战场空间、多种作战力量和多种武器装备系统相互聚合。这种聚合的特点决定了其成败的关键是依托数据链实现的网络化指挥体系[2]。
人是一切武器装备的决定者和使用者[3]。数据链运用型人才制约着数据链在联合作战中作用的发挥。但与其他武器装备相比,数据链具有特殊性,如数据链交联的平台较多,技术复杂,与战术结合紧密,造成数据链网络运行机制较为复杂,纵向上涉及到各级各部门的协同配合,横向上贯穿了网络设计、网络规划和运行控制等环节。美军将数据链运用型岗位分为战役指挥员、战术指挥员、网络规划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和数据交换管理员,如图1 所示[4]。各岗位有各自职责和能力需求,要根据岗位能力需求模型,有针对性地确定人才培养模式。
图1 美军数据链运用型岗位设置
当前,数据链运用型人才培养仍然沿袭传统通信岗位人才培养的思路,存在的突出问题有:第一,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不匹配,与装备运用结合不紧密。现有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系统原理和关键技术,未能区分不同层次学员的知识基础、岗位需求及学习能力等客观因素,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在部队演习演练中暴露出了大量与数据链装备运用的相关问题,集中反映在技术机理不掌握、组织运用不优化和操作使用规程不规范等,针对以上问题的经验成果未能及时反映在教学内容中。第二,院校、厂所和部队未形成良好的协同培养机制。长期以来,院校作战经验不足、装备匮乏,部队理论知识欠缺,厂所作战运用知识缺失是制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难题。造成了部队数据链作战使用问题多,工厂对数据链装备升级改造缺乏指引,院校教学过于理论,与部队实际脱节。
二 “一核三方五维”数据链运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针对以上数据链运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和突出问题,学院在总结美军数据链人才培养思路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数据链课程教学和为部队服务的经验,提出了“一核三方五维”的数据链运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一核三方五维”的数据链运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核,是指一切服务于战斗力这个核心。机械化战争时代的战斗力来自于飞机导弹,而在信息化战争中决定战斗力的要素是信息。所有作战单元,包括兵力和武器,都能依托数据链共享态势信息并以此同步作战行动,才是赢得信息化战争的关键。
三方,是指院校、厂所和部队。梳理整合院校、部队和厂所各自优势资源,充分利用军地实战化教学条件。要坚持开放办学、联合育人,着眼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和利用友邻部队和地方厂所实施联合教学,借助部队装备进行实装实操训练,深度参加大项演训活动,积极协调嵌入部队年度演习进行跟训观摩。通过内联外引的实战化教学环境建设,使参训人员真正学有内容、看有演示和练有环境。
五维,是指通过五个维度建立数据链运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这五个维度分别是岗位能力素质模型构建、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优化、线上线下教学深度融合、“晓战善教”型师资队伍建设和三方联动教学保障条件构建。
三 数据链运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根据岗位任职人员在任务中的职责分工,将数据链运用型人才分为指挥员、参谋、网络规划员、网络管理员、装备操作员、装备维护员和保密员七类。基于面向岗位需求的数据链人才能力素质模型,确立各类人才的培养总目标。按照“一核三方五维”的核心理念,下面以装备操作员岗位为例,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资源建设、协同培养机制创新和线上线下合力等方面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构建和实践。
(一)岗位能力素质模型的构建
制约数据链运用型人才培养的首要问题在于未能准确把握数据链相关岗位需求,未能明确各岗位职责所要求的能力素质,未能根据岗位职责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内容体系。
面向岗位需求的数据链人才能力素质模型,能够勾勒出数据链运用型人才胜任岗位职责所必备的素质、能力和知识等基本特征。通过借鉴能力素质模型构建的方法,以实战、现实、客观和发展为基本原则,采用演绎和限定选项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前期准备、确定词典、差异化分析、关键能力素质确定和建立模型库共五个步骤,确定各岗位所必须的初级、中级和高级能力,最终形成数据链人才能力素质模型库[5]。
下面以指挥员为例,对其关键能力素质及其要素进行描述。
指挥员负责对所属部队整个战斗行动进行组织领导活动。指挥员的能力素质直接关系着战斗的胜负。在整个指挥活动中,指挥员应能运筹帷幄,胸怀全局,及时掌握敌我双方的情报信息,正确运用指挥方式,灵活果断处置异常情况,周密地计划和组织战斗[6]。在数据链运用方面,指挥员应具有主动使用数据链进行指挥控制的意识,能够根据作战任务确定对数据链系统的使用需求,能够提供作战预案及网络规划所需的战术行动计划。对照图2 的人才能力素质词典,除了具备初级能力外,指挥员还需具有需求分析、特情处置的中级能力和战术运用的高级能力。指挥员的能力素质可用表1 描述,其中级模块中战术运用能力素质要素见表2。
表1 指挥员岗位的数据链运用型人才能力素质描述
表2 中级模块中战术运用能力素质要素示例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优化
人才培养方案为整个培养过程提供了具体的思路和流程,是人才培养的施工图,它包含培养思路、课程设置、教育训练计划和考核实施等内容,如图3 所示。课程组依据不同岗位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对已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
图3 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优化的内容
培养思路明确达成装备操作员培养的基本路径,如突出军政基础素质奠基作用,构建层次清晰、贴近操作员岗位的课程体系,注重实操战术素质培养等。课程设置是对必修、选修、实践、讲座和自修课的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和时间安排进行设置。要坚持核心能力与课程精准匹配的原则,合理筛选不同类型课程内容和科学分配课程比例。教学训练计划包括思政教育、体能训练、创新能力训练和专业特色训练。其中后两项训练是培养数据链技术应用创新能力的关键,可组织学员参加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兵棋推演等大型赛事。考核方式对传统“笔试+平时成绩”的单一化考核进行改革,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全方位考核和学习过程性考核。
(三)线上线下教学深度融合
线上线下教学融合是充分发挥线上便捷和线下高效两种教学优势的均衡方式,也是数据链运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线上线下融合分为线上线下教学资源融合和教学方式的融合[7]。
教学资源融合是将线下院校的课堂教学、工厂的装备生产线、研究所的实验室,以及线上的在线课程、最新研究成果等优化整合,形成丰富全面的教学资源体系。近年来,课程组录制了数据链系统与作战运用、机载数据链系统两门在线课程,在学堂在线、军职在线等课程平台上线。与中电集团和中船重工下属的数据链厂所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定期组织学员参观他们的实验室和生产线,邀请厂所专家到校举办讲座。与数据链使用频次多的部队建立联教联训机制,组织学员赴部队参加演习演练,邀请一线教官进课堂,将实战经验传授给学员。
教学方式融合是指将课堂教学、在线教学、微信群和腾讯会议等方式融入教学实施过程中。在线教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其最大的优势是便捷性,同时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增强。微信群和腾讯会议是线上学习的辅助手段,学员可利用微信群建立学习小组,实现资料互传、在线交流和心得分享等。邀请专家学者在腾讯会议上远程为大家专题授课,讲解当前数据链前沿技术和成果,开阔学员的知识视野。
(四)“晓战善教”型教师队伍建设
“晓战善教”是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员队伍素质的基本要求。部队数据链装备更新换代速度快,战术运用方法灵活多变,“晓战”是指教员要了解部队数据链发展和应用现状,掌握岗位的真正需求;“善教”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学员,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能够设计实战化典型课例,使知识模块有趣味、技能训练有战味,帮助学员理解原理,掌握运用方法[8]。例如典型平台的数据链作战运用模块,以美军E-2D 预警机平台为例,学习美军常见数据链的作战运用方法。首先以海湾战争中E-2D 预警机使用数据链发挥的作战效果作为导入,学员在了解数据链的作用后,教员逐层拨开其工作机理,分别讲述消息格式、网络协议和传输信道对数据链功能发挥的影响,最后探究E-2D 上使用的数据链在技术和应用层面有什么不足,引导学员思考数据链不断发展的内在逻辑。“晓战善教”型师资队伍能够使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直观化、案例化和应用化,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满足数据链运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五)三方联动的教学保障条件构建
根据岗位能力素质模型,编制适用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教学内容体系。针对不同平台岗位需求,研制特定平台的数据链训练模拟器,并利用网络技术将其有机交联和综合集成,在实验室条件下实现多平台之间的战术功能,为利用数据链遂行作战任务提供交互式训练环境。梳理整合院校、部队和厂所各自优势资源,充分利用军地实战化教学条件,坚持开放办学,联合育人,与部队联合共建数据链实操训练基地。最终建立由“教材群—模拟器—实验室—实践基地”等要素组成的教学保障条件。打破传统课程院校组织、考核方式单一式的评价机制,基于实战化教学环境进行实操考核,与部队联动,基于岗位认知能力进行部队联考,设定实战化演训场景,进行多专业、多岗位编组联训,实现“战位考核—单网考核—体系考核”三级考核评价体系,实现院校部队一体联动考核。
多年来,学院基于“一核三方五维”的核心理念,岗位能力素质模型、师资队伍等方面在多个运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实践和探索。图4 对2018—2020年毕业学员的学员满意度、部队满意度及学员成绩进行了对比。学员满意度是在学员毕业时,由教学保障中心组织毕业学员对四年在校学习的综合量化评估。部队满意度是由学院人事部门组织用人单位对学员在部队综合表现的量化评估。学员成绩是学员在校学习期间有关数据链相关课程的综合平均得分,其中包含厂所和部队打出的成绩。由图4 可知,这三个指标在2018—2020 届学员对象上都得到了稳步提升,验证了该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图4 2018—2020 年学员满意度、部队满意度及学员成绩的对比
四 结束语
对联合作战条件下数据链运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和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核三方五维”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该模式下,重点在岗位能力素质模型构建、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优化、线上线下教学深度融合、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保障条件构建方面的构建思路进行了阐述,并对2018—2020 年毕业学员的学员满意度、部队满意度及学员成绩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该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性。但是,该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中专业类课程与基础类课程精准匹配方面有待于进一步优化,这也将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