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海南省眼科学专业型研究生教学改革探析
2023-03-24赵楠楠黄雄高曲国欣籍雪颖
赵楠楠,黄雄高*,曲国欣,陈 执,籍雪颖,李 雷
(1.海南医学院 第一临床学院眼科学教研室,海口 570100;2.海南省人民医院眼科,海口 570100)
眼科学专业型研究生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医学高层次人才,根据各个国家不同高校等级、层级不等,对培养要求也存在区别。随着国家对海南自贸区(港)卫生健康领域建设和创新需求,集中力量建设新医科,为推进海南医学院“十三五”发展目标和“双一流”建设[1],夯实医学教学建设,要求海南医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眼科学专业不断提升自身学科建设与教学模式的转化,迫切需要进行深入的教学改革探索。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2],在教学思路上迥异于传统学习理论,具有重要指导价值。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切入点,建立以眼科学专业建设为轴心,将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教学[3](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与Seminar 教学法进行有机结合,构建良好的师生沟通机制、评价反馈体系和持续改进教学模式,从而达到“以学生为主体”和“师生双向互动”,从而提高和优化研究生小班课程的教学目的。
一 海南省眼科学专业型研究生的学习现状
目前,按照国家规范化培训计划,研究生入学后由毕业后教育科统一安排进入临床轮转,跟随带教老师管理一定数量的患者,也会按照培训要求,通过开展教学查房、读书报告和小讲座等增加理论实践技能,但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只是一味完成任务而被动地接受,没有学生去真正地思考临床中面对的某个疾病如何去诊断和治疗? 为什么要这样诊断和治疗? 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接收两个环节严重脱节。繁重的临床工作和手术之外,带教老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深度交流的耐心,师生关系疏离。一些学生理论考试往往成绩优良,但缺乏主动构建的临床思维,遇到具体的患者缺乏诊疗逻辑,不知如何进行鉴别诊断和处理,临床思维和实际工作能力提高缓慢,迷你临床演练评估[4](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及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5](Direct Observation of Procedural Skills,DOPS)评分处于中档,难以达到社会科学发展对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 SPOC 和Seminar 教学模式特点
(一)SPOC 教学法
在“互联网+”的信息网络时代下,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研究生在线学习方式[6]多样化,移动端SPOC 是现阶段国内外高校一种新颖的教学法,也是教育信息化浪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驱使着研究生课程面临新的选择和转型[7]。SPOC 对学习者有限制性准入条件,管理精准,走精品化教育路线。眼科属于生源数量较少的学科,学生人数普遍为3~10人,属于微班课程教学,研究生上课人数少,为开展SPOC 教学提供可能。采用SPOC 模式可以满足线上与面对面多维教学需要,学生通过在线视频或者直播课来学习,促进师生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8]。因此,在眼科学研究生新型教学模式建设过程中,探讨SPOC 理念的教学,构建更为优质的教学机制,对于推动研究生微课堂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Seminar 教学法
Seminar[9]主要应用于研究生教育,最早由德国学者Gesner 在哥廷根大学哲学教学实践中提出,指学生为研究某问题与教师形成的共同讨论的班级或研习班模式,该教学法强调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激发学生对学习主题的兴趣、热情和灵感,并增强团队协作能力[10],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11]。而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的作用只是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在这一点上,与Seminar 教学理念类同。目前,Seminar 模式在我国医学高校教育中仍处于尝试和初步探索阶段,眼科学专业型研究生培养具有侧重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特点,在眼科学教育中全面引入Seminar 教学法契合该专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在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尤其注意我国学生与欧美学生的能力差异,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思路。
三 基于建构主义的SPOC+Seminar 教学模式建构过程与实施
(一)建构过程
根据我校眼科学专业型研究生课程教学章程及要求,进行线上线下联合教学模式设计。建构主义[12]认为,正性的教学活动是一个发散式和主动式[13]的思维过程,个体通过不同的学习路径构建出相似的、有利于自身理解掌握的学习结果。通过反复练习,学习者建构知识能力得到加强,并且最终成为自主学习者。因此,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将SPOC 及Seminar 教学法应用于8 年制(“5+3”一体化)《眼科学》教材中,使得教师的工作时间和学生的学习时间得到最合理有效的分配,定期以线上线下互动式课堂呈现,增强师生间交流,将疑问或知识的分享转换为语音、视频或者图片形式,并且始终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教学设计流程技术路线如图1 所示。
图1 线上线下联合教学模式设计流程
(二)具体实施细则
1 准备阶段
在实施教学之前,教师可通过我校图书馆超星系统或万方视频云平台等提供线上资源参考,线上资源是开展SPOC 教学的基础之一。
首先,教师完成教学计划与过程设计,在工作中收集、整理典型或疑难病例,设计出具有一定引导性、开放性的问题。例如: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的发病机制、病理学特征、基因研究新进展等,提出2~3 个问题并考虑到可以应用于Seminar 模式进行专题讨论教学。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SPOC 属于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取得学生理解和配合,可以提前一周将学习内容发给学生,自行或者也可以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内容和难度应适中。
2 实施过程
SPOC 线上学习内容包括:微课视频[14]、直播课和在线答疑等。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预习,因此,自己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会更为专注地倾听教师讲解,做到有的放矢;也可以把疑惑之处在线向教师提问,或在讨论区进行发帖讨论(由系统记录)。教学直播课或视频的时长一般控制在20 min,课件中嵌入各类网络多媒体素材如:动画、手术视频和声音等,在丰富的学习情境中满足学习需要且妙趣横生,加深学生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习效率。直播课设计无回放,目的在于强调学生及时参与,保持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减少逃课、请假等侥幸心理。SPOC 重视师生互动,在线答疑环节老师主要针对学生反馈的共性问题、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答疑,最后筛选出关键问题,布置作业,放入Seminar 环节中,在线评价结果在总成绩中的占比约30%。SPOC 线上教学有利于提供动态的教学数据,为精准教学提供客观依据。
Seminar 专题研讨会则是针对学生的问题,核心是充分挖掘课程参与者(学生和教师)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进行认识互动,深化对某一主题的认识,实现交流的最佳效果[15]。要求学生在研讨会前必须进行文献检索,例如:Laber 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汇报人在查阅国内外文献基础之上,概括线粒体遗传点突变检查进展,设想自己准备做哪些不同位点研究,列举文献佐证,通过幻灯片阐述提出个人科研见解或思路。最后,所有学生对汇报人的发言内容提出意见,进行讨论及评价,也可以提出自己对立的命题,最后由教师总结,最终实现“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在此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共同探讨,增加彼此信任感与合作关系,有利于科研思维的培养,该部分在总成绩中的占比约30%。
3 考核与评估
考核是对学习效果的一种评判,对于督促学生学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项目与传统课程考核有着本质的区别,最终成绩将根据在线评价结果、课堂表现和项目完成情况等综合确定,特别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质量评判。在完成评价的基础上,学生分别撰写病例报告和小论文各1份,各占总分的20%,共40%,作为课程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从本项目的设计考核构成来看,带教老师要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进行评判,包括定量和定性考核,更具有创新性和客观性。
四 讨论
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16]指出:高校的重点任务是“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制度创新,将通过本校认定的在线课程纳人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制订在线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办法和学生修读在线课程的学分认定办法。”在我校研究生教育改革进程中,尤其是眼科学属于招生数量不多的学科,开展SPOC 模式的尝试,在国内为数不多。从初步实施SPOC+Seminar 联合教学效果来看,教学过程相对较顺利,该混合教学模式对临床医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应用实践,辅以对应用过程中相关问题的深度剖析与探讨,得到绝大部分的师生一致认同。改革眼科学教学模式即转变教学角色[17],教师的角色由原先的讲解者转变为主持者与评价者,以学生为中心,并且线上教学最大的特点之一是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构建,成为参与者,提高学习效果和科研兴趣。
眼科门诊工作量相对较大,临床和手术负担重,使得学生的学习时间受到一定制约,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从临床病例筛选、讨论主题选择、疑难解答及对学生临床科研学习状况的了解等,对教师的医学理论基础、教学能力等要求比较高。另外,教师应学会在线直播平台中基本的维护与管理工作,持续进行教师的信息素养技能与教学资源整合能力的培养。如果教师在视频教学中表现不佳,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抵触情绪,反而降低其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如何在临床之外合理安排线上线下教学任务,需要进行更加严谨的思考。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SPOC+Seminar 联合教学具有许多无法比拟的优势,即线上学习和课外知识应用得到有机融合,时间与形式更为灵活,有利于分享,学生始终带着问题,并且自主学习能力和辩证思维均得到一定的提高,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新时代下,高校多元化教学秩序和教学模式受到严峻挑战[18],互联网+和网络远程管理平台发展,同样促进眼科学教学工作的改革与创新。尝试将该教学模式引入研究生微班课程,契合时代主题,对于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具有重要启示,也可以尝试用于眼科学规范化培训教学中,对于提高眼科教学水平、加速眼科学专业的发展和后继人才的选拔培养作出了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