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维护语言文化多样性看《中国语言文化典藏·哈尔滨》

2023-03-23李晓鑫

名家名作 2023年28期
关键词:典藏哈尔滨传统

李晓鑫

语言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最重要的遗产。2001 年11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宣言指出: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的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化。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

语言是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是记录并传承一个族群、一个地区乃至世界独特文化的主要载体,它有助于人们通过共享的行为模式、互动方式、认知结构和理解方式来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语言记录了人类千百年来积累的传统知识和实践经验。这一知识宝库促进人类发展,见证了人类改造自然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然而人类的语言文化多样性却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危机,即语言和文化多样性向语言文化单一性转变,大约每周就有一种语言消失,据估计现存语言的一半会在未来几百年内消失。每一种语言都蕴藏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智慧,任何一种语言文化的消亡都将是整个人类的损失。

一、我国为维护语言文化多样性所采取的措施

为维护世界语言文化多样性,世界各国采取多种措施,开展了一系列保护抢救语言文化的工作。如设立语言政策机构,制定语言政策,通过官方和教育渠道保护和传承多种语言;采取立法措施来保护语言文化;将文化遗产纳入教育领域中,通过教育来保护本国的语言文化;鼓励和促进语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保护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积累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拥有丰富的语言资源。近几十年来,我国保护语言文化的意识不断增强。 2011 年 10 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从国家层面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报告指出要“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首次提出“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的要求,并与“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这一基本语言政策并列;同时提出要“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2 年11 月,党的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1]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保护传承方言文化”。其中,“保护传承方言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方面,首次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里[2]。

为了保护中国语言文化资源,维持语言文化多样性,2015 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启动实施“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语保工程”),语保工程把语言视为重要的文化资源,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在信息沟通、文化传承、文明交流、情感系连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每一种语言无论其使用人口、通行范围如何,都是一个信息丰富且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库,语言多样性是文化多样性的前提。

语保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语言资源调查、保存、展示和开发应用。目前已完成1700 多个田野调查点的调查,范围涵盖全国34 个省(区、市)120 余种语言和各地方言,收集原始文件数据1000 万余条,建成了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语言资源库。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是语保工程的标志性成果,共包括50 种语言文化图册,第一批20 册于2017 年出版,包括汉语方言文化19 册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化1 册;第二批30 册于2022 年出版,包括汉语方言文化18 册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化12 册。图册以调查条目为纲,收录语言文化图片及其语言名称,以汉字记录名称,以音标标写读音,用汉字对图片代表的文化现象进行解说,以图代文,图文并茂,对于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进行录像,条目后附有二维码,阅读时可用手机扫码,在线访问录音、视频,通过融媒体技术打造了音、像、图、文四位一体的阅读体验。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哈尔滨》(以下简称《典藏·哈尔滨》)是《中国语言文化典藏》系列第二批丛书之一,该著作对哈尔滨传统方言文化进行了全面的调查、记录和保存,对哈尔滨文化特点进行了深入挖掘。

二、对哈尔滨多样性语言文化的挖掘和展示

哈尔滨语言文化呈多元一体性特点,多种文化要素的融合正是哈尔滨语言文化的独特之处。

哈尔滨地处中国北端,冬季漫长寒冷,冰雪文化久负盛名,是世界冰雪文化发源地之一;夏季凉爽怡人,是避暑休闲的胜地,有“冰城夏都”之美誉。

哈尔滨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就已经有人类活动。曾先后有肃慎、夫余、勿吉、靺鞨、女真等民族在这一代生活。公元1115 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上京建国称帝,即今哈尔滨阿城。清朝建立后,乾隆二十一年(1756 年)在阿城设阿拉楚喀副都统,哈尔滨为其所辖,属于吉林将军。清中后期,随着“京旗移垦”和“开禁放荒”政策的实施,大量满汉百姓移居此地。19 世纪末,已形成了香坊、傅家甸、顾乡屯、松罗堡、白旗窝堡等数十个自然村屯,居民有3 万左右,交通、贸易、人口等经济因素开始迅速发展,为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 年)至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 年),随着中东铁路的建设,工商业及人口开始在这一带聚集,中东铁路建成时,哈尔滨已经形成近代城市的雏形。20 世纪初,哈尔滨发展为国际性商埠,先后有各国侨民16 万余人聚集在这里。同时,中国民族资本也有了较大发展,一批民族工商业精英在此开商铺、办实业。哈尔滨很快发展成一个华洋杂处的城市,多国文化带来的浓郁的异域风情使得哈尔滨被冠以“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等称号。

多种文化元素在哈尔滨相遇、碰撞,如本土少数民族文化,尤其是金源文化、移垦京旗带来的京城满族文化、“闯关东”移民及关内民族资本家带来的中原文化、侨民带来的各色欧陆文化,在这里叠加、融合、沉淀,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中西合璧的城市文化。在这里,老榆树、丁香花、古老的欧式建筑互相映衬,异域文化与本土自然景观和谐共生[3]。

《典藏·哈尔滨》对哈尔滨语言文化中的多元要素进行了挖掘,中西合璧、南北融合的特点正是哈尔滨语言文化的独特之处。该著作从房屋建筑、日常用具、服饰、饮食、农工百艺、日常活动、婚育丧葬、节日、说唱表演九个方面展示了哈尔滨语言文化的独特魅力,分析了每类语言文化现象的多元性和独特性。

以建筑为例,哈尔滨被称为世界建筑艺术博物馆,这与哈尔滨城市的形成发展历史密切相关。哈尔滨近代城市的建设,是从中东铁路的修建开始的。建城初期,哈尔滨建筑有明显的俄罗斯建筑风格,而俄罗斯建筑艺术受当时欧洲的影响较大,欧洲建筑艺术经由俄罗斯带到哈尔滨,所以,早期的哈尔滨城市既有俄罗斯民族风格建筑,也有西方的折衷主义风格、新艺术运动、巴洛克等风格的建筑。中东铁路建成后,大量的欧洲移民涌入哈尔滨,他们又修建了大量不同风格的欧式建筑。同期,关内大量的民族工商业者纷纷来到哈尔滨,他们大多在傅家甸开店办厂,在那里修建了一批中西合璧式的中华巴洛克建筑。市内也有纯粹中式的传统建筑。多种风格的建筑留存到现在,如哈尔滨的中央大街以欧式建筑为主,哈尔滨老道外有世界上最大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哈尔滨南岗区有“黄房子”保护街区,属于俄罗斯传统民房风格建筑群。

哈尔滨郊区保留了一些东北地区特有的草房和土房。所谓草房,指的是以草苫房顶的起脊的土房,这类房屋与满族、达斡尔族等少数民族的房屋架构相似,应是受到了早期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的影响。土房是指屋顶墙体都是用土建造的平顶房屋,这类结构的房屋应是受到以种田为主的关内汉人的影响,因为平顶可以用来晾晒粮食。

20 世纪初期,西方的、中国南北方的、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建筑文化元素,都可以在哈尔滨建筑中略窥一斑。多种建筑文化要素集结于哈尔滨,打造出哈尔滨独特的建筑文化风格。

《典藏·哈尔滨》对哈尔滨现存各种类型的传统建筑进行了拍摄、整理、归纳,介绍了每种建筑的历史、建筑特点以及目前保留情况,读者在这里可以概览哈尔滨传统建筑文化的全貌。书里的一些建筑图片,建筑本身目前已经被拆迁,尤其老旧土房,或坍塌,或改建,好多已找不到建筑实体,它们以图片的形式保留在书里。

三、对哈尔滨濒危性语言文化的抢救和保护

传统语言文化的消亡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哈尔滨传统语言文化的发展呈现出同样的趋势,一些传统语言文化项目逐渐走向濒危。哈尔滨语言文化是世界语言文化的组成部分,抢救保护哈尔滨语言文化,也是对世界语言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哈尔滨传统语言文化的濒危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些语言文化现象正在消失;二是对传统语言文化缺乏认知和认同,人们对传统语言文化缺乏了解,尤其是年轻一代,对家乡文化了解较少,缺乏认同感。

传统文化中消亡速度较快的如农耕文化,随着农业技术水平和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耕作方式已经大大简化,春种秋收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只有一些不方便使用机械的山地还保留了一些传统的耕作方式。传统农具基本派不上用场,多数收进仓库,由于传统农具多用木头、麻绳等材料制成,这些材料不耐风雨侵蚀,多数都已腐化。传统农耕文化几近消亡。

有些传统文化也在走向消亡的过程中。哈尔滨历史上繁华一时的老道外商业街区,有世界上最大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其中一些建筑年久失修,在天长日久的风雨侵蚀中变为废墟,有的则在城市规划和改造中失去了原貌,随着这些见证城市历史的建筑的变化和消失,人们对这座城市的认识也将逐渐变得抽象和残缺。

哈尔滨中央大街是深受哈尔滨人喜爱的一个历史文化街区,是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也是哈尔滨重要的旅游景点,那里有很多充满异域风情的历史建筑,每座建筑的背后可能都有着复杂曲折的故事,然而到这里休闲娱乐的人们,可能没有多少人有兴趣去探究它们的过往沧桑。

《典藏·哈尔滨》对一些即将消亡的农业、建筑等项目进行了抢救性的拍摄和记录,对面临濒危的项目进行了梳理,并呼吁人们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存和传承。

从语言的角度来看,文化通过语言表征,对文化的抢救保护也是对承载文化的语言的抢救和保护。《典藏·哈尔滨》以词汇为落脚点,通过词汇展示文化,而词汇中又往往保留了方言语音、语法等现象。口头文化本身就是以语言为表现形式的,口头文化中保留了大量的方言现象。如歇后语“三九天穿布拉吉儿——抖起来了”,这里有典型的哈尔滨方言词“布拉吉儿”“抖起来”,“布拉吉儿”为俄语音译词,即连衣裙,“抖起来”即发达起来了。再如谜语“红公鸡,绿尾巴,一头扎到地底下——胡萝卜”。“尾巴”方言中读[i21pa0] ,“胡萝卜”方言读[xu24luo0pei53]。这些方言词语在方言中的使用越来越少,语音上越来越向普通话靠拢。

四、打造优秀城市文化名片,助力家乡传统文化教学

《典藏·哈尔滨》全面展示了哈尔滨文化的特点,浓缩了哈尔滨文化精华,全方位彰显了哈尔滨的魅力,对扩大城市的影响力、提高城市的知名度、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具有重要意义。它让本地人感到亲切,让外地人感到新奇,堪称不可多得的城市名片,对国内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了解哈尔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以为哈尔滨各种文化宣传活动提供参考。2025 年,第九届亚冬会将在哈尔滨举行,该成果或许可在亚冬会的文化宣传中发挥作用,助力哈尔滨文化走向世界。

语言文化保护的最终目的在于传承,学校教育无疑是实现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当前高中语文统编必修教材中设置了“家乡文化生活”单元,其教学目标是厚植家国情怀、树立文化自信,借助多彩乡土文化铸魂,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实现立德树人。《典藏·哈尔滨》汇集乡土文化精华,可以作为实现语文学科在地化教育的参考资料,为“家乡文化生活”教学提供教学资源,利用学校教育使优秀地域文化一代一代更好地传承下去。

五、结语

《典藏·哈尔滨》对哈尔滨语言文化的保护传承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重要成果,但对于哈尔滨语言文化传承保护来说仅仅是个开端,哈尔滨语言文化的保护既任重道远,又迫在眉睫,如何对哈尔滨语言文化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和更有效的保护,如何引导全社会的参与,唤起全民关注,尤其是吸引年轻人的注意,获得年轻人的认同,实现创新性传承发展,都是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猜你喜欢

典藏哈尔滨传统
我平等地嫉妒每一个去哈尔滨的人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典藏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往来·典藏
奇妙的哈尔滨之旅
典藏
《老哈尔滨的回忆》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