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府农耕文化的美学意蕴及对新时代“农禅”思想的建构

2023-03-23卢利聃陈沛宜

名家名作 2023年32期
关键词:天府农耕农业

卢利聃 章 媛 陈沛宜

天府农耕文化特指我国成都平原及周边地区传承和发展的农耕文化[1]。作为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相较黄河流域和中原地区,巴蜀地区气候温润湿暖、雨量充沛,河流纵横、湖泊众多,土壤肥沃,林木茂密,有大量湿地和大大小小的坝子[2],拥有得天独厚的适宜农耕的地形地貌。这一地区的人们善于利用丰沛的水资源和多样的地势,以稻作为主的水田农业历史源远流长,其间不断创造、改进水稻种植的技术,促成了天府农耕文化的独特发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文化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日渐壮大,并对整个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的农耕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天府农耕文化中勤劳、节俭的传统价值观念通过文化对思想的建构,千百年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还与佛教思想相融合,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农禅并重”思想[3]。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许多传统的农耕技术和方式逐渐被现代化农业所取代,导致农耕文化逐渐消失。然而,通过研究和传承天府农耕文化的美学意蕴,有助于我们保护和传承四川地区独特的文化精神,使其继续发扬光大。

一、天府农耕文化及“农禅”思想的发展演变

考古发掘和植物进化等研究揭示,早在距今约一万年的新石器时代,四川地区就有人类开始进行农耕活动[4]。《山海经·海内经》中说:“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晋代学者郭璞认为“都广”即“广都”,出自西汉扬雄所撰《蜀王本纪》中的“蜀王据有巴蜀之地,本治广都樊乡”,指成都平原。而“膏菽、膏稻、膏黍、膏稷”,是当时主要的农作物品种[5]。按照现代学者蒙文通的研究,《山海经·海内经》成书时间不晚于西周中期。至少在殷商时期,蜀地的农耕就已起源。中国古代原始农业分别由南北方两个中心起源:一个是从黄河中下游起源的旱地农业,主要种植粟作农作物;一个则是从长江流域也就是蜀地起源的水田农业,主要是稻作农业体系[6]。

众多的河流和丰富的水资源,为古蜀人发展稻作农业、灌溉农田提供了便利,但也带来洪灾的巨大危害。研究者曾在早期地层中发现了由洪水冲刷而成的砾石,证实了古时蜀地常有水患[7]。《禹贡》说大禹“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岷、嶓既艺,沱、潜既道”[8],传说大禹治水就是首先从治理岷江水患开始的。

秦并巴蜀之后,第二任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还疏通了文井江、绵水、洛水等水脉,对蜀地的水患进行了更彻底的治理,对成都平原的农业生产是一次重大的推进,加上耕犁的推广以及稻鱼共生等农养技术的改进,有力地促进了粮食产量的增长。《史记》《汉书》等文献中就有 “火耕水耨”“饭稻羹鱼”的记载[9]。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写道: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天府之国”也由此而来。晋代史学家常璩所著《华阳国志》中称: “蜀沃野千里,号称‘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10]唐宋时期,大规模的水利建设使成都平原的灌溉和农业进一步得到发展。李白曾作诗赞曰:“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间得及此间无。”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天府农耕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成为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精神内核,逐渐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思想有了更深刻的影响。

佛教初传入中国时,游方僧人多以化缘为生,居无定所。但中国素来有以农立国、勤俭持家的社会风俗。在此背景下,巴蜀禅宗“洪州宗”祖师马祖道一创立了数十处道场,率众定居,“垦土诛茅、运薪汲水”,倡导集体劳作、共同修禅[11],一改禅僧居无定所、化缘为生的历史。其弟子怀海禅师号召“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使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12]。这种将农业生产劳动与禅修结合在一起的方式,解决了僧众生存自养的问题,使禅宗得以延续,成为中国古代禅宗僧侣必修的一个“觉悟”法门[13]。同时,寺院拥有一定规模的农业生产,也让巴蜀禅宗的壮大有了现实基础,在全国范围内成为非常雄厚的一股力量。宋代就有了“言蜀者不可不知禅,言禅者尤不可不知蜀”一说。天府农耕文化借助“农禅并重”的思想,竟使佛教在蜀地完成了一次重要的制度创新。

二、农耕文化的美学意蕴

从“一水两用、稻鱼共生”的耕作实践,到“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生态理念,再到“农禅并重”的生存智慧,天府农耕文化蕴涵着多重美学意蕴。

(一)生态美

自然景观的美感是天府农耕文化最初始、最具象的美学意蕴。多样化的农作物种植不仅为当地人民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还形成了独特的农耕美学。人们凭借世代传承的农耕技艺,使农田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和层次感,创造了美丽和充满生机的农田景观。在农耕的过程中,人们能够欣赏到季节变迁的景色,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律动。农田、山川、河流等自然元素与农作物相互映衬,形成了美丽的田园风光,给人们带来视觉的享受和心灵的愉悦,激发了人们的艺术创造力,成为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表现的灵感来源。

天府农耕文化也深深影响着人们对环境的态度和行为。从农耕中感悟到生命的循环和季节的变迁,让人们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促使人们更加注重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非剥削和破坏。 天府农耕文化自形成之初,就强调对土地、水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文化与历史传统[14]。蜀地原始的神话、图腾和民俗中,都体现着人们对土地、水源的崇拜和爱护[15],衍生出一系列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审美思维,比如推崇节水灌溉、循环利用,避免对土地和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减少浪费和污染,注重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等。

(二)精神美

在巴蜀传统农业发展史上,人们秉持勤劳朴实的民风,汲水耕种,锄草除藤,以顽强的毅力进行繁重的农业劳动,天府农耕文化所传递的精神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大禹治理岷江水患,到李冰建造水利工程,都表达着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一是坚韧,敢于直面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不屈不挠地抵御自然侵袭,保护家园;二是勤劳,修建堤坝、挖掘渠道、开辟水库,付出毫不松懈的努力;三是团结,面对水患威胁时,民众团结一心,合力协作,而非单凭一个人或少数人的力量;四是创新,与时俱进,通过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土地的肥沃和农作物的丰收[2]。正是得益于这种种精神,天府农耕文化的血脉才能延续至今,且依旧充满活力。

不仅如此,天府农耕文化的精神之美还丰富了独具特色的巴蜀创造,催生了川酒、川茶、川竹、川菜的繁荣,以及都江堰放水节、川北薅草锣鼓、泸州老窖传统酿制工艺、蜀锦织造工艺、青神竹编工艺、沐川草龙编扎等非物质文化遗产[16]。天府农耕文化还与丰富的丰收祭祀、农田祈福等民俗活动相结合,通过舞蹈、音乐、戏曲等表演形式,展现出感恩与欢庆的美学意蕴。

(三)智慧美

天府农耕文化的传承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更积累了丰富的生存智慧。四川地处川西高原和川东丘陵之间,地形多样,环境复杂。在这样的环境下,通过对自然规律的认知,人们逐渐理解和掌握了季节变化、土地特性及不同作物的生长节律,懂得如何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选择合适种植的作物和耕作方式。人们知道何时播种、何时收割,如何合理运用土地和水资源等,逐渐发展出了一系列适应性强的农耕技术和生存智慧。

如蜀地人们善于利用山地和丘陵发展农业,形成独特的农耕技术,如大田种植、水旱轮作、双季稻作等。通过实行水稻休耕制度,减少对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降低了农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维护了农田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此外,他们开发丘陵地、山间谷地,修建梯田,建设水渠、水塘等水利设施,最大限度地利用山地资源增加农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同时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地利用率。通过世世代代的努力和实践,人们将农耕活动巧妙地融入自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传承生存智慧,无论是农作物的种植、土壤的改良还是病虫害的防治,蜀地人民的生存智慧和经验,都为蜀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天府农耕文化对新时代“农禅”思想的建构

中国古代对农耕极其重视,除因农业生产能提供赖以生存的粮食外,还因农耕能培育勤劳朴实的美德[17]。农耕文化认同劳动的价值,倡导简朴、自然的生活方式,与大自然和谐共生。因此,人们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相互合作,在劳动中体验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这种农耕文化所提倡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中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形成鲜明对比,而恰恰与“农禅并重”的思想不谋而合。

(一)生活方式的转化

自古巴蜀禅门深缘地气,信众“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以欢喜自在之心劳作于天地之间,并以此证悟、修行、参禅机,摒弃了托钵乞食的供养。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劳动,如农耕、清扫等,都可以成为修行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体悟禅理,使修行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此谓在劳作中修行“生活禅”。

当代,这种以劳动换取食物的观念不仅源于生存需求,还是一种责任的体现。这种观念反对乞食和不劳而获,强调要通过工作和劳动的方式来维持个体的价值,促使人们秉持勤奋和努力的精神。在新时代的“农禅”思想中,借鉴天府农耕文化的生活方式,僧人通过种植、烹饪、社群事务等实际的劳作来培养内心的专注和平静。成都周边的一些佛教寺院就在传承新时代“农禅并重”的基础上开展了实践活动,典型的有成都铁像寺、崇州白塔寺、双流应天寺、大邑韩延寺等。寺院将农业与禅修结合在一起,开展农禅体验活动,邀请信徒和游客来到寺院,参与农耕工作,同时开展禅修课程和冥想指导。参与者可以在农田劳动中感受自然的力量,体验物质与精神的结合。一些寺院在周边开辟绿色田园,“寓禅于农,精耕细作”,种植谷物、蔬菜和水果等农作物,以供养寺庙内的僧侣和信徒,不仅满足了日常食品的需求,还体现了“自食其力”的精神。

(二)生态理念的转化

佛教提出了“众生平等”的观点,倡导人类要平等地对待自然界的一切生命物体,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维护赖以生存的环境。这一观点在天府农耕文化中得到印证。天府农耕文化历来强调保护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注重节约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保护。人们不需要追求超凡脱俗的境界,只需在简单、自然和平衡的生活中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理念。通过农田劳作、园艺种植等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加深与自然的联系,调整身心的平衡,体验绿色生活的美好和乐趣。

(三)生存智慧的转化

天府农耕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生存智慧,这种智慧不仅包括对土地的认识、对气候的感知,还包括对农业生产技术的掌握,比如梯田耕作、农田灌溉等,体现了顺应自然、循序渐进和合作共享的价值观。这些生存智慧中蕴含着对自然环境的洞察和应对能力,农民通过世代传承和实践积累的经验,为农业的发展和农田生态的平衡提供了有益的指导。这些智慧也可以为现代农业技术和环境保护提供借鉴,为推进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启示。

猜你喜欢

天府农耕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耕初体验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耕旧事十二韵
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
天府路 农村富 农民福
蜀道除艰险天府尽欢颜
春游天府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