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链视角的地方应用型高校人才优化培养研究
2023-03-23卢东祥曹莹莹
卢东祥,曹莹莹
(1.盐城师范学院科技与产业处,盐城 224007;2.盐城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盐城 224007)
地方高校是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输出的主阵地,也是助力区域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排头兵。地方高校推进产教融合是一项重要性的战略举措,首先要有机统筹好“四链”的关系,确保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能够精准对接。通过采取贯通式、协同式高质量人才培养发展模式,助力产业创新升级,促进区域经济保持高质量稳定发展。人才资源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1]。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是其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只有为社会输出更多高质量人才,才能助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地方高校与地区产业链息息相关、紧密相连,二者存在优势互补、双向赋能的关系[2]。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而言,产业链条往往是支柱型产业集聚发展的集中体现,也是上下游产业联动的桥梁纽带。为实现协同育人目标,无论着眼于实践、逻辑结构,还是从教育导向去审视,地方高校都需要与区域产业链保持全面协同,发挥好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优势,有效推动区域产业链优化升级。
1 地方高校推进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的时代意蕴
地方高校和区域产业发展紧密相关,甚至呈现出一损俱损、一荣共荣的态势,二者唯有保持协同对接、相辅相成才能保持双向高速发展。众所周知,产业的升级和转型直接影响人才需求导向的变化。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则需要与时俱进地对专业学科和课程教学进行针对性结构调整,确保人才培养与产业人才需求相匹配[3]。此外,产业创新发展同样需要专业对口人才的精准供给和实时补充。在新时代产业集群化的背景下,区域产业特色化显著,加快了社会分工细化的进程,可见地方高校与产业发展需要保持步调一致、同向同行。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既受市场经济所决定,同时需要地方高校加大推进产教融合育人的力度和投入。依托联合培养输送机制,力促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高效并轨,以期最大限度地反哺并服务于区域产业发展。首先,地方高校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和特色,常常需要借助区域内的产业基地、资源开展实践教学。由于地方高校与地方企业具有地域相近性或重合性的基础条件,为此地方高校反哺地区产业是二者实现利益共赢的必然选择,也是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的迫切需求。其次,与传统产业发展理念相比,现代产业理念更加注重资源要素的多元化。其中人才则是产业链条升级发展的根本要素。基于产教融合的视角,地区产业链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即人才链、成果链、应用链[4]。其中人才链和成果链主要来源于地方高校,应用链则集中体现于产业群落之中,只有促使三者有机融通,才能加快地区产业链条的优化升级。最后,党的二十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产教融合工作,各地方高校不断加快推进产教融合进程,涌现出大量具有典型区域特色的成果和案例,提供了许多先进的样本和范式。地方高校“教育+产业”的培养模式已相对成熟且日益牢固,因此高校应循序渐进、稳步推进产教融合,与区域产业相互牵引、相互靠拢,以期产生同频共振的互补效应,助推地区产业优化升级。
2 基于产业链视角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当前一些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理念滞后,育人模式单一,无法有效匹配产业育人实际需求,导致供给侧与需求侧出现危机矛盾。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部分地方高校对接产业链转型不够深入、专业链与产业链衔接不够吻合、产业链资源与教育链脱节[5]。
2.1 地方高校办学思路对接产业链转型不到位
基于产业链视角下,高校人才培养转型应以专业集群对接产业链为抓手,以课程教学匹配产业生产链需求为落脚点。然而目前一些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存在形式重于内涵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政策驱动高于内生提质驱动。特别是育人思路虽不断优化完善,但是并不能做到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保持一致。在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中,高校与产业间无论是在专业建设、师资保障以及教材编写环节,还是在课程教学、实践基地、考核评价方面,都缺乏深度的融合[6]。与此同时,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仍延续以往教育范式,未跳出学科藩篱的束缚,以至于产教双向协同阻力重重。人才培养主要依托专业及课程,由于地方高校育人机制未能有效嵌入协同育人机制,使得多数教学改革停留在表面,始终未进入改革“深水区”。
2.2 地方高校专业布局对接产业链衔接不紧密
地方高校受传统人才培养理念的影响较深,一直坚持以自身定位逻辑办学,对于人才培养供给侧与需求侧矛盾缺乏理性认知,特别是针对新时代产业链发展需求的新趋向重视程度不够、意识淡薄,以至于人才培养与产业用人需求出现脱节[7]。由于所培养的人才实用价值不高,学生隐性失业现象增多,对于学生成才成长极为不利。一来影响了学生就业发展,二来还会拉低学校的声誉。地方高校教育链与产业链衔接不畅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未能突破“封闭式”办学藩篱,没有与产业链需求同频共振;其二,部分教师教学内容墨守成规,课堂教学缺乏知识应用与创新;其三,实践教学固化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增加应用性实验、践行情境式实训、倡导实战式毕业设计任重而道远;其四,教师缺乏实践锻炼,培养机制多形同虚设,解决产业技术问题能力缺失,无法堪当创新性教学重托;其五,评价制度内生动力不足,重理论轻实践现象仍占据主导。
2.3 地方高校学生知识结构与产业需求不匹配
当今产业的变革促使产业人才必须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具备先进的知识结构和内容。然而,一些高校的专业课程仍然停留在单一学科中,课程内容陈旧、落后,无法满足国家重大产业需求和地区新经济、新产业发展态势。举例来说,数字技术、智能技术的快速变革对计算机学科的现有知识结构提出了严峻挑战,但一些高校的计算机专业仍然遵循传统的计算机课程设置模式,仅能培养学生在算法、编程、系统开发等方面的能力,而且课程内容仍被限定在这些框架之内[8]。这种脱离产业现实需求、不以技术前沿和工程需求为指导的知识组成方式,不仅不能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需求,如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等,还无法培养学生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意识。因此,在信息时代的产业变革中,这种知识结构缺乏适应性和竞争力,可能给产业人才的发展带来重大障碍。
2.4 地方高校育人模式与产业链互动不协调
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企业积极配合并鼎力支持,企业作为产教融合的基石,是校企合作培养实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保障[9]。然而在协同合作过程中,企业产业链资源难以嵌入高校教育链,无法有效发挥共享效能。具体表现如下:首先,一些地方高校办学综合实力不强,学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师产学研用能力不足,难以实现以服务求支持;其次,一些地方高校社会声誉不高,缺乏与高新产业企业合作的基础,只能寻求与小微企业合作,合作领域狭窄,合作内容单一,学生仅能获得一些实践感性认识,得不到实质性的锻炼;第三,部分校企之间虽然达成了产教协同育人协议,但一些只是为了追求社会宣传效应,属于有名无实的合作,为此合作质量差强人意,合作时间也不稳定;第四,面对国有企业体制壁垒,鉴于私企社会责任感的淡薄,加之各类企业出于对产业效益和安全因素的考虑,造成产业链资源难以真正与教育链共享。这一系列情况都是当前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10]。
3 基于产业链视角下地方高校人才优化培养的优化路径
3.1 以地方产业特色为导向推进学校深化转型发展
综合化、地方性、应用型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要增强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为行业企业技术进步服务的能力,为学习者创造价值的能力。同时,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部分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上来,将产教融合作为学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总坐标与基本遵循[11]。
转变办学定位。办学定位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逻辑起点。事实上,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国家政策的导向和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在不断促进地方高校办学定位的转变。美国高等教育学家德里克·博克说:“‘走出象牙塔’是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现代大学决不能成为独善其身的“象牙塔”,而应该是“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动力站”。地方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必须突出地方属性,根据所服务区域的产业特色和行业特点,明确学校办学模式和转型路径,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制定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实现由封闭办学到开放办学、由独立办学向合作办学、由单一办学向多样化办学的转变[12]。
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进程中两个重要的维度。学科建设是转型发展的龙头,专业建设是转型发展的基石。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是地方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关键步骤。以协同发展为目标统筹一体化建设。在转型发展进程中,地方高校应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准确定位,构建科学的学科体系,并以一流学科、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带动相关学科的同步发展。同时,要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主动对接行业产业链,构建合理的专业体系,在稳定特色专业、品牌专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新专业,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核心竞争力。以课程建设为纽带推进一体化建设。课程建设在学科专业建设中是桥梁和纽带,占有核心地位。一是强化科研课题应用,将部分科研成果转化成为课堂教学的内容,使教学内容紧靠科技前沿和生产实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二是打通二级学院间的壁垒,倡导教学资源集中投放,建设通用性课程并面向全校开放,鼓励学生参加多学科学习和研究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13];三是依托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对学科、专业进行归类统筹设计,科学优化存量,明确必须发展、需要交叉融合发展以及需要淘汰的学科和专业。开展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大力开展优质课程、一流课程的建设,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示范作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用共享。以队伍建设为保障促进一体化建设。学科建设离不开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专业建设要依靠专业教师,只有打通学科团队和专业教师融合发展的通道,才能更好地推进学术骨干与专业教师一体发展,推进教学工作与科学研究一体发展,推进校内教师与行业专家一体发展。
优化治理结构。推进高校治理结构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是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核心要素。要积极探索“政、产、学、研”合作办学的协同治理新模式。一是探索建立“政、行、校、企”参与学校管理的理事会模式。构建与各级政府、行业、企事业单位等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对接的机制体制,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等工作。二是探索合作办学实体的董事会模式。以董事会模式吸纳外部资源,与行业(企业)共建行业学院、产业学院等实体,拓宽办学渠道,加强产教融合。三是探索科技开发服务平台的管委会模式。大学科技园是高校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平台。管理委员会是大学科技园的决策管理机构,是协调学校与外部关系,与行业(企业)进行创新要素整合的桥梁和纽带。四是建立区域资源共享的联合体模式,建立校际资源共享机制,实现区域内教师互聘,图书互借,大型仪器共享等创新资源共享。
3.2 以地方行业需求为指引推进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
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紧跟行业(企业)需求,坚持需求逻辑与教育规律相结合,理论研究跟实践教学相结合,传承发展与改革创新相结合,不断调整体制机制,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能力。
调整办学模式。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在于构建政府、学校、企业之间的新型关系,改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健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体制机制和支持政策,鼓励行业(企业)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使行业(企业)成为资源投入方和培养成果的受益者,建立校企命运共同体。地方高校应成立人才培养和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充分利用产业和行业企业的资源,加强校企融合、产学研一体的大型实验实习实训中心建设,探索建立校企合作的产业学院实体,如信创产业学院、机器人学院等,通过校企双方创新要素集聚、个性化项目设置等方式,强化企业重要主体作用,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14]。
重构专业体系。要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密对接产业特点和行业需求建设特色专业群,提高学校特色专业、优势专业的集中度。要主动对接地方产业链、创新链,聘请行业企业相关领域专家深度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评议论证,调整和改造传统的学科专业,拓展现有热门专业的内涵和外延,增设一批适应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发展的新专业,建成地方(行业)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专业集群,促进人才培养类型的方向性调整[15]。
优化资源配置。一是优化预算分配模式,从以“学生数”为主导转变为以“学生数和产出数”并重的分配模式。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参与联合体、共同体建设的二级学院,在平台建设、招生计划等方面给予专项支持。三是调整目标考核模式,强化目标导向,设置改革奖、贡献奖、特色奖等奖项,突出二级学院的自主管理地位,鼓励二级学院明确目标,因地制宜,错位竞争。
更新评价方式。一是在学生评奖评优过程中,将行业(企业)的评价因素作为重要参考指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行业(企业)的实验、实习、实训。二是在学科评估、专业评估、学生培养质量评价、高质量发展考核等引导性评估中积极引进行业(企业)参与评估,建立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三方评价机制。在人才培养评价标准制定及培养模式设计、培养目标制定等过程中,广泛纳入行业企业建议,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力促高校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
3.3 以地方企业需求为基础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校企双方聚焦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以企业需求为基础,不断创新有利于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学科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与实施的范式,推进“人才共育、学科与专业共建、平台共搭、师资共培、课程共创、项目共研、资源共用、就业共助、成果共享”九个维度全面深入实施校企协同育人[16]。
共同制定产教融合长效机制。建立多方共管、共建、共赢的产教融合长效机制是保障校企合作的根本。一方面学校要联合政府、行业、企业专家、学校专家组成专业建设理事会与技术委员会,负责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产教成果的审核。保障学科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教学督导与改进、实习与就业、实践与科研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开发与社会服务等工作长期有序开展。另一方面,校企双方要共建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协调学校与行业企业的产教融合工作,统筹协调,归口管理。建议由学院院长担任组长,分管校企合作的副院长担任副组长,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校企合作处、国资处、财务处、审计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作为组员的校企合作领导小组。
联合打造优质特色教学资源。课程体系对接时代与职业需求,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对接岗位需求是满足企业用人需求的基础。第一,联合打造优质课程资源。策应国家战略、社会经济发展、专业技术及其人才职业发展需要,合理融入专家建议,持续改进课程体系,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提高实践课程比例,适当增加创新创业类课程,考虑融入自主学习课程。第二,合理分解课程任务。充分发挥企业和学校的综合优势,采用企业文化及管理流程、项目管理、实践实训、创新创业、新型技术等课程联合授课模式[17]。对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则由专业教师承担。第三,联合开展课程资源建设。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共同构建案例库、微课库、试题库等教学资源。第四,持续改进实习实训条件。实习实训是弥补传统课堂教学单向理论灌输和学生被动学习缺陷的过程,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校企共同构建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发挥不同平台和基地的作用。一方面,共同打造并利用好校内实践平台,对标学科所属的行业前沿,结合先进生产工艺,对平台布局和生产流程等方面开展研究,打造“微型工厂”式创新平台。校内平台的有效应用,可以提升学生的学科交叉能力、成果孵化能力,实现专业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有机融合。另一方面,联合持续建设校外实践基地。校外实践基地是学生开展职业综合能力训练,教师开展学术研究、技术开发、应用推广的综合载体。在充分发挥现有校外实践基地职能的同时,要丰富校外实践基地形式与支撑,鼓励建立“校中企”“企中校”“校企一体”平台[18]。
联合培养产教融合型师资队伍。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专兼结合的产教融合教学团队是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石。一方面,校企要共同制定师资共建共享机制,在人员互聘、工作条件、薪资待遇、任教资格、教学规范、能力提升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另一方面,要制定长期计划,共同推进师资队伍能力提升。对于专任教师要重实践能力提升与知识结构更新。通过与企业组织暑期新技术培训班,开放企业在线学习平台,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联合企业工程师申报社会服务项目,合作开展技术攻关,提升教师项目实施能力;每年选派专职教师到企业参加不少于3个月的实践锻炼,在企业开展科技服务、课题攻关、技术研发。对于企业工程师要注重教学能力与课程资源建设能力提升。可以通过定期举办教研活动与听课评课活动,总结教学经验,发现教学问题,研讨教学方法,帮助工程师提升教学能力;联合组建基层教学组织,优化基层教学组织运行机制,扎实推进教学研究与改革,促进工程师职业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