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2023-03-23陈美玉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应用型课程体系校企

陈美玉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福州 350002)

结合当前新的经济形式,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代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此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应结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对传统模式进行优化。校企合作是实现培养新工科人才的必要路径,也是高校对新工科建设的时代应答。因此,基于新工科背景,对应用型高校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必要性

1.1 协同育人,完善知识结构

以学生课程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实践、毕业实习为线索,设计教学管理服务链,增设校企联合创新实验室,并依托已有“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组织青年教师参与企业横向课题研究,融入日常实践教学、师资培训、大学生创新训练、“互联网+”等竞赛活动,在实践中强化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动手的能力,完善学生专业知识结构和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创新教学,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校企合作要实现互利互惠,最核心的是要提高二者的积极性,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求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设相关理论和技能实训课程,并依据专业人才成长历程,与企业时时沟通,共同制定课程体系、专业实训方案和编写教材等。同时,引导学生参与到实习、实践中,将课堂上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

1.3 整合资源,解决实际生产问题

整合学校和企业资源,完善利益共享机制,引导学生申请校外导师,以企业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为课题,使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紧密结合,不仅可以解决企业存在的技术难题,还可为参与项目研究的学生提供实践平台[1]。

2 国内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2.1 国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主要模式

国外发达国家校企合作办学主要是高校根据当地企业和行业的特点,选择应用型课题进行研究,为企业提供创新平台,双方共同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决策和技术支持,以实现双赢[2]。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校企契约”、英国的“三明治”、日本的“产学合作”、澳大利亚的“TAFE”、俄罗斯的“学院—基地企业制度”和新加坡的“教学工厂”等模式,实现了企业和大学共同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其中,英国的“三明治”教育被认为是“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最早起源,主要是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的产教结合模式,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再通过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以便毕业后更快适应岗位。美国的“校企契约”主要是通过双方签订公平的校企合作协议,学校按照契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德国“双元制”采用学分制学籍管理,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学生必须通过完成课程或项目来取得学分,没有限制修读年限,实现其终身学习的理念。

2.2 国内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主要模式

我国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起步较晚,但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基本上形成了多学科交叉发展、互相融合、不断改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国内校企合作主要是在校企双方有较强合作意愿的前提下,以学校教学为主、企业实习为辅的一种模式,基本上是以大四学生的岗位培训、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为主的合作方式[3]。学校借助企业方面的生产投入和技术指导,减少教育成本,而企业专注于使用学校实训设备、场地和实习学生,减少生产成本,获得更大的利润。

3 优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3.1 把握机遇,构建双向多重运行举措

3.1.1 凝聚社会资源,双向融合培养人才新格局 结合新形势下企业对高校提出的人才需求,地方政府作为第三方,可以通过法律法规来引导企业参与教育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并给予良好的政策与资金支持,消除企业和高校在合作方面的担忧。同时,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教育理念,将传统由单兵作战的模式转变为集体发力,成立行业企业二级学院、订单班培养,建设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等,在人才、市场资源上充分共享,合理、科学地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3.1.2 挖掘社会资源,搭建校内外联合实验室 近年来,国家对地方应用型高校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将社会科研机构纳入创新的主体阵营,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多目标、多模块、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并结合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扩大校企合作实验室的参与面。校内外联合实验室的搭建既可提供相应的技术、经费和软件支持,又能实现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教学资源的更新和优化,是推进新型产业人才的有力支撑点。

3.1.3 建立互惠互利,开放共享型实践教育基地 坚持“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理念,构建高校与企业、专业与职业、课程与岗位、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融合的模式,推进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建设,改变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把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作为向应用型转变的重要支撑[4]。总之,高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寻求政府、企业、学校三方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引进企业研发、生产、培训等资源,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大型实验实习实训中心、生产化培训基地,共建“教学-科研-生产-就业”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长效、优质、稳定的实践教育基地[5-6]。

3.2 迎接挑战,着力服务市场经济发展

3.2.1 加强课程衔接,更新专业知识体系 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专业知识也在不断更新。根据社会各行业的需求,对原有课堂内外教学内容进行审视、整合、重组,吸纳学科最新科研成果,鼓励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7]。将课程知识体系更新为常规教学(公共课)和项目教学(专业课),充分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推进实验教学改革,逐步提高综合性、应用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从而改善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的占比。

3.2.2 运用大数据,拓宽教学授课手段 在“互联网+”背景下,灵活运用大数据,充分借鉴国内外校企合作成功案例进行革新,利用大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验实训相结合,将专业讲座、创业宣讲、创业竞赛等转换为专业课程体系内容,将慕课、超星及公开领域的线上课程融入到新工科产业工作生产模式、运营模式和管理体系中,拓宽教学工作开展的多元化。同时,由就业指导中心、实践教学部门联合牵线,将对口专业的院校与行业企业相结合,组织专业技术型企业专家和专业双师型教师联合培养,通过新时代教育教学授课手段,为创新创业项目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2.3 增设素质教育,开设多元化课程 增设创新创业素质拓展课程,包括学科竞赛2学分、专业职业技能考核2学分以及其他类2学分,“其他类”中涵盖科研(科技)成果、科研立项、通识类资格考试、创业实践、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和个性化课组。根据课程的特点,超过必修6学分以外的学分可置换相应的“个性发展课”或“专业选修课”学分,使实践性教学课时比例达到30%以上,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实训实习的时间累计达到1年。

3.3 动态调整,实现人才培养精准对接

3.3.1 适应市场需求,合理设置课程内容 在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教学大纲、教案、讲稿等教学材料上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以便及时将新知识转化为教学所需的各种教学材料运用到教学活动中,促进培养的新型技能人才适应市场需求,实现企业岗位与人才培养精准对接。聘请企业的高技能人才为客座教授、兼职教师,将市场上最前沿的技术带入课堂,并通过实操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依据校企合作所属新工科门类培养目标设置课内教学内容,满足新工科建设的市场需求,同时鼓励指导教师以横向、纵向课题为桥梁,通过科技项目共建人才培养新模式。

3.3.2 多学科融合,培养新型工程人才 通过到企业实地走访、调查、访谈、问卷等形式,了解企业发展前沿对学校当前课程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开设情况存在的意见及建议,总结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动态调整,以学生、企业、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改变传统学历教育模式。通过多学科融合来优化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制定与行业企业共建共管机制,以实现未来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需求,培养新环境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工程人才。

3.3.3 夯实教学实效,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运用新媒体实现教学资源、人力资源及科研资源的整合和共享,践行“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鉴于新工科专业课程应用性较强的特点,鼓励专业教师通过新媒体在虚拟仿真场景中实现教学,从而使学生在线上学习中能更便捷地从企业导师获取现场工程经验,获得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结合专业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课程体系,将集中实习和暑假分批分阶段实习结合起来,实施“6+2”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校内按照教学计划完成以专业理论为主、专业实践为辅的第1-6个学期的课程学习后,第7、8学期在校外教学实践基地集中进行以专业素养与实践技能为主、专业理论为辅的实践,改变传统学生最后一学期进入企业实习的教育模式。

3.4 结构优化,建立全新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3.4.1 强化能力培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从基础学科抓起,培养拔尖人才,实现人才培育、教育的多层次目标。构建“理论+实践”全过程、全覆盖的课程体系,实现教学从注重理论知识到个性指导、过程培养、能力提升的延伸。同时,课程体系以学科专业发展为基础和支撑,在课程开设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和工匠精神元素,激发内在驱动力,全方位、高质量地服务于教学管理。合理设置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修订实践教学大纲,强化实践教育,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4.2 强化服务监管,建立质量保障评价体系 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重构、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保证。结合校企合作的各环节,如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课堂教学、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制定一套较高质量标准和操作性强的评价标准和管理制度,切实保证校企合作质量。同时,高校和企业行业协会或者政府部门联合制定相关规则和监督准则,在人才、市场资源上充分共享,合理、科学地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保障。

3.4.3 强化协同发展,整合有效信息反馈机制 听取用人单位、毕业生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校企合作的方式方法,并深入了解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在思想道德、职业素养、专业能力等方面的满意度,只有真正在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形成良性沟通与教学互动的互补效应,有效落实、保证校企合作的效果,才能够切实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为大学生的三创能力与职业能力优化提供助力[8]。

3.5 深化产教融合,以新工科建设领跑高等教育变革

3.5.1 校企协同育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应用型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制定与企业生产紧密对接的专业培养目标,调整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推进“三结合、四融合”,即国内外相结合、校内外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校企培养目标相融合、校内专业教师与企业导师相融合、校企资源相融合、管理相融合。通过深度优化产学协同育人使校企合作得以良性循环,树立“质量意识”、掀起“质量革命”、打造“质量中国”品牌,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目标,实现高质量新工科教育体系建设[9]。

3.5.2 深化产教融合,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高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课程资源,探索多学科之间相互交叉、融合发展的培养模式。通过制定“校企联动、学做结合、学工交替”的培养体系,采用走进课堂、开展讲座、实地考察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教育,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其兼具专业理论知识和企业实践技能,实现校企合作的效益最大化。以“校企共育、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和课程改革,加强实训场所建设和内涵建设,建立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

3.5.3 提升实践技能,形成新型实践教学体系 加强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建设定位于培养新型工程人才的实践教育基地,使新工科学生的专业课程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课程进企业、进基层、进一线,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知识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应用型高校也应在科研条件、科研项目、经费使用上给予政策倾斜,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科研和横向项目研究的积极性,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进而更好适应于新型实践教学体系。

4 结语

新时代对技术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校企合作模式方面应秉持与时俱进的教育思路,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开拓创新,摸索一条别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新路子,才能为社会和行业企业培养出真正的理论和技术“双过硬”的实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应用型课程体系校企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