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当代中学生“躺平”文化
2023-03-23刘璐
刘璐
作为数字时代的“原住民”,如今的学生更直接地受到各类网络文化的冲击。近两年,“躺平”一词被广泛使用,也风行于中学生群体。笔者认为,要对中学生“躺平”文化进行相关分析,才有可能采取适宜的引导策略。
群体网络环境分析
“躺平”一词的流行有着特定的社会背景,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随着产业结构深度调整,一些行业发展空间受限,社会竞争更加激烈,不少个体感受到的工作、生活压力较大。此时“躺平”文化应运而生,其含义被具体化,经过社会大众的群体性参与而成为某种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和社会文化心理的表达方式。一般认为,“躺平”暗含着主动迎合、消极被动两种处事法则:一是主动地顺从与迎合,以相对灵活的“躺平”作为迂回战略,争取相对轻松的社会生活;二是对困境的消极抵抗,以不合作来表达无奈与愤懑。作为部分群体破解现实困境的生存之道,“躺平”在调侃式的网络文化氛围中为一些处于高压中的人们舒缓了焦虑。于不少中学生而言,高中是中学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知识学习的深度、广度大幅提升,高考的压力与日俱增。久而久之,这批数字“原住民”受网络文化影响,也衍生出逃避式反抗的“躺平”文化,呈现出相关的“丧”“佛系”“摆烂”等状态。
“躺平”文化的心理学探因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认为,青少年时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避免角色混乱。同一感指个人的内部和外部整合的适应之感。这一阶段,中学生的内心有很多冲突,也在寻求社会与个人的一致性,易受周围人物个性的影响形成自己的个性。如果青少年形成的同一性是“躺平”,那么就会丧失对学习、生活的激情,产生无意义感。這种意义缺乏的背后,实际上反映了这部分青少年未能解决好自我认同的问题,未能形成稳固的、积极的价值观。总的来说,“躺平”文化在青少年中快速传播,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青少年对多元文化的接受程度更高,二是青少年的群体效应更显著。在尚未形成成熟价值观时,他们为满足归属感的需要而依从群体“共识”,当整个群体或群体中的核心人物提出某个观念时,青少年往往会默认、拥护这种观念。
“躺平”与“内卷”对立吗
不少青少年简单地将“躺平”与“内卷”对立,认为不“躺平”就意味着需要“内卷”。在他们看来,“内卷”太累且回报低,“躺平”只是不得已而为之。这种非此即彼的思考方式反映了不少青少年未能做到科学理性地思考,这不利于他们找到愿意为之努力的人生目标。如何引导他们深入地思考、找到自己的人生道路,是教育者需要重视的主题。笔者认为,文化能够赋予生命更多的精神力量,及时的人文关怀很有必要。教育者可以给学生推荐、分享优秀的文章或节目,有条件的可以就其中的某个问题展开讨论;开设相关课程,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探寻自我价值、体悟生命意义;家校联合,帮助学生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明确生活目标;加强面对面交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文化,平衡网络与现实的关系。同时,针对学生中“躺平族”,教育者要有细致的人文关怀,而非一味地批评、指责;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感觉到被需要;以评促学,发现学生学习成绩之外的其他亮点,如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方面的进步,运用评价的导向、激励功能,激发其向上的热情。
按照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人们喜欢感受独特性,喜欢自己控制生活,但是人们同时是社会动物,具有归属的基本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而言,“躺平”与否是一种个人选择。但青少年仍处在发展之中,错误的认知会影响他们未来的人生,需要教育者及时引导和把控,带领他们顺利建立同一性,保持向上的心态,找寻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责任编辑:王梓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