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意义引领的高中英语拓展阅读板块教学策略探究

2023-03-23查君蕾

英语教师 2023年1期
关键词:英语教材板块意义

查君蕾

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指向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教学应以主题意义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整合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学习内容(教育部 2020)。自新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正式使用近一年来,一线高中英语教师在拓展阅读板块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增强了主题意义探究意识,逐渐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主题意义探究思路和策略。下面,基于这种探索进一步探讨如何在主题意义引领下进行拓展阅读板块的教学,实现高中英语课程的育人目标。

一、主题与主题意义

主题是作者通过文本要反映的中心思想,需要读者提炼与推断。主题规约文本的范围和语境。

主题意义是读者在阅读时结合自身的社会生活经验和已有认知结构,体悟到的文本于自身的意义。主题意义具有社会性和文化性。在阅读同一文本时,不同的读者会生成不同的主题意义。

二、高中英语教材新增板块拓展阅读

拓展阅读(Extended reading)是新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的新增板块,位于每个单元接近尾声的位置。新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的前言部分对拓展阅读板块的教学定位这样描述:在拓展阅读板块,学生将进行拓展阅读,通过表达观点等活动进一步探究主题意义,获得对相关主题的新认识。也就是说,拓展阅读板块最主要的目的是学生对单元主题生成的个性化主题意义,用于解决自身的实际问题。

三、主题意义引领的高中英语教材拓展阅读板块教学

主题意义引领的教学即教师要基于主题意义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主题意义在教学中的引领作用,使学生围绕主题意义,在获取和梳理信息的基础上建构意义,并能整合信息,对所学内容达到内化运用和迁移创新(孙晓慧、王蔷、车蕾,等2020)。教师的任务是在尊重学生个体生成的基础上,引导其生成符合社会规范、时代要求及自身生命成长的主题意义(张金秀 2019)。以此为目的,教师首先要认真研读文本,准确把握单元的主题意义及单元主要板块对单元主题意义的作用及相互间的关联。关于这一点,新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每一册的前言部分都有描述:Welcome板块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单元主题;Reading板块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主题意义;Extended reading板块让学生进一步探究主题意义,获得对相关主题的新认知。

主题意义引领的拓展阅读板块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促成单元主题意义落实到学生个人。《课程标准》指出,在主题探究活动的设计上,要注意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调动其已有的基于该主题的经验,帮助其完善新的知识结构,以深化其对该主题的理解和认识。另外,在以主题意义为引领的课堂上,教师要通过创设与主题意义密切相关的语境,充分挖掘特定主题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和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关键点,鼓励其学习和运用语言,开展对语言、意义和文化内涵的探究活动,特别是通过对不同观点的讨论,提高其鉴别和评判能力。以一堂拓展阅读课为例,先分析单元各板块与单元主题意义之间的关联,再通过拓展学生相关经验,提升其文化意识及思维品质,以使单元主题意义得到落实。

四、主题意义引领的高中英语教材拓展阅读板块教学过程与实践

下面,以新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二册第一单元拓展阅读Forrest Gump为例,阐述主题意义引领的拓展阅读板块的教学实践。

(一)分析单元主要板块,确立主题意义关联

新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二册的主题语境为“人与社会”。本单元为第二册第一单元,标题是Lights,camera,action!该单元总的主题意义是让学生了解电影,学会欣赏电影,探寻电影对社会及人生的意义。

1.Welcome板块,在看中导入单元主题

Welcome板块首先列出了四张电影海报及10种电影类型。学生通过看这些熟悉的电影海报,能激发学习兴趣,思考电影对社会及自身的意义,为单元学习作好热身准备。

2.Reading板块,在读中丰富主题内容

Reading板块的阅读文本Behind the scenes向学生介绍了电影制作的各个环节,如音响效果、视觉特效、电影道具等。学生通过阅读能了解银幕背后不为人知的努力,加深对平时所熟知的光影世界的理解,丰富“光影世界”这一主题的相关内容。

3.Integrated skills板块,在写中思考主题意义

学生通过综合运用听、说、读、写技能,学会写一篇影评。该板块关注语言技能融合,从Reading板块的了解电影进入分析、评价电影,学生开始思考电影对社会及个人的意义。

4.Extended reading板块,在品中生成主题意义

Extended reading板块是电影Forrest Gump(《阿甘正传》)的对白节选。在学习单元前几个板块的基础上,学生尽可能探寻本段对白对自己的启示,实现本单元主题意义的落地。

(二)拓展学生已有经验,丰富主题意义内涵

在以主题意义为引领的课堂上,教师要将特定主题与学生的生活建立密切关联(教育部 2020)。教师要善于发现文本中与学生已有经验的结合点并加以利用。

1.在导问中丰富主题意义内涵

问题是探究文本主题意义的载体,主题意义是问题设计的灵魂(穆晓艳 2021)。本堂课的主题“电影”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他们与电影相关的经历与认知很有可能比教师还丰富。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个优势,通过问题引导,挖掘学生已有的与电影相关的看法与体验,丰富主题意义内涵。

【活动1】

在课堂导入部分,教师随机提问5名学生:“Why do you see a film?”

对于此问题,有的学生回答:“I see a film for fun.”有的学生回答:“To relieve my stress.”有的学生回答:“To kill the time.”有的学生回答:“To learn English.”还有的学生回答:“To share the time with my friends.”

【分析】

本活动除了在第一时间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外,直接指向电影对个人的意义。通过不同学生分享过去的经历与感受,让其接触关于“电影”这一主题更多的内涵与观点,为分析、比较、评价自己与他人的观点作了铺垫。

2.在体验中丰富主题意义内涵

高一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思想上,常常有很多困惑与烦恼,却常常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对象。该电影对白中阿甘(Forrest)与珍妮(Jenny)对话时反复提到妈妈,可以用来唤醒学生儿时的体验,提醒他们“父母是他们遇到困难时可以倾诉与求助的对象之一”。

【活动2】

在分析年幼的阿甘与母亲的关系时,教师在屏幕上呈现文本中的三句话:

Momma said not to take rides from strangers.

My momma said my back’s crooked like a question mark.These are going to make me as straight as an arrow.They’re my magic shoes.

Momma says stupid is as stupid does.

接着,教师提出以下问题:

Why is Forrest always saying Mamma said or Mamma says?

Who was the person you referred to most often when you were his age?Why?

这两个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必须联系自己儿时的体验作答。针对第一个问题,有的学生回答:“Because he loves his mom.”有的学生回答:“Because he trusts his momma.”针对第二个问题,有的学生回答:“My father.Because he always taught me what to do and always encouraged me.”有的学生回答:“My mother.Because she is always very patient and kind.”

【分析】

本活动旨在利用阿甘与母亲的亲情,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主动寻求家人的帮助。

(三)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深化主题意义探究

迁移创新类活动能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鲍闽芳 2021)。为了生成有益于学生自身问题解决的主题意义,教师要深入分析拓展阅读文本,捕捉文本的思辨点,让主题意义在迁移创新类活动中得以体现。

1.在人物分析中深化主题意义探究

分析与评价是思维品质的高级阶段。本电影对白中的几个人物(Forrest、Jenny、Mom、Driver、two young boys and a larger girl)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有的让人爱,有的让人恨。分析、评价这些人物的品质特征既能锻炼学生的高阶思维,又能促使其对比、思考自己的品质,从主人公阿甘及其他人物身上获得更多有利于解决自身问题的灵感。

【活动3】

教师呈现表1,要求学生两人一组,仔细研读、分析电影对白,用形容词(短语)或分词(短语)归纳三个主要人物(Forrest、Momma、Jenny)、司机和同车另外几个人的性格,并提供依据。表1的词是学生合作讨论后完成的。

表1

【分析】

本活动引发学生对自我个性的思考,其中阿甘的个性给了他们巨大冲击。学生认为阿甘虽然一条腿不好,戴着矫正器,但面对同学的排挤与敌意不抱怨,仍保持乐观,这带给他们很多面对自身问题的勇气。

2.在观点碰撞中深化主题意义探究

观点表达是创造性思维的体现。《课程标准》倡导“通过对不同观点的讨论,提高学生的鉴别和评判能力”(教育部 2020)。该文本中有几处表达,不同读者会有不同的观点。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讨论,训练其思维品质,促使其联系自身进一步思考。

【活动4】

教师呈现文本中的一段对白:

Jenny:Are you stupid or something?

Forrest:Momma says stupid is as stupid does.

教师问:How do you understand“stupid is as stupid does”?学生讨论后回答。

通过讨论,学生认为本句话的意思是“Only stupid people do stupid things.(只有傻子才做傻事)”。

教师追问:“Do you think Forrest is stupid?What kind of people do you think are stupid?”学生一致认为:“Forrest is not stupid.But those bigger boys and girls are stupid,because they are mean and don’t want to help other people in need.Those mean people are stupid.”(阿甘不傻。那些大男孩儿和女孩儿才傻。他们吝啬、刻薄,不愿帮助有需要的人。刻薄、吝啬的人才是傻子)或者“People who are cold and don’t want to help others are stupid.”(不愿帮助其他人的人是愚蠢的)”。

【分析】

本活动促使学生思考什么样的人是傻子。在比较、评价电影人物个性后,学生很容易得出以上观点。这也是本电影对白可以给予学生的又一重要主题意义。

(四)拓展学生文化意识,助力主题意义生成

《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努力把文化知识教学有机融入语言学习,充分挖掘语篇中的文化和育人价值,发展学生的文化鉴赏力,使其提高跨文化意识,坚定文化自信(教育部 2020)。学生应在学习中感知与注意、比较与分析、理解与赏析、评价与运用文化知识(文安强 2021)。教师在阅读本段电影对白时发现文本虽短,但有多处很有意思、与中华文化不同的英语文化特点,可挖掘利用。

1.比较语言规则,助力主题意义理解

【活动5】

在学生初步梳理场景、情节,分析人物个性后,教师提问:“Are there any difficult sentences for you to understand?What is difficult about the sentence?”

学生列出的难句之一是文本的倒数第二句独白:“From that day on,we was always together.Jenny and me was like peas and carrots.”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we作主语后要用was。

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汉语中有没有动词可以用来表示单数或复数的?学生发现没有。这就是英语与汉语语言文化的区别。英语中的谓语动词可以体现主语的单复数,而汉语中没有这样的语法现象。由此,学生大胆猜想阿甘是想表示在他心中,他和珍妮好得就像一个人,所以用was。这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阿甘和珍妮之间的友谊,从而追索深厚友谊背后两个人的个性及对各自友谊的付出,为自己的友谊提供借鉴。至此,peas and carrots的含义变得清晰,学生也能比较准确地猜出它的意义,即相当于汉语中的“形影不离”。

2.赏析文化差异,助力主题意义生成

【活动6】

接着,教师呈现表2,让学生观察并感知汉英语言及文化的异同。

表2

在表2的第一部分,学生会发现,当同时提到自己和他人时,英语总是把他人放在前面,而汉语把他人放在后面,这是两种语言不同的文化体现。英语国家习惯把重点或重要的人放在前面先说,体现对说话人的尊重或事物的重要性。这给英语学习者的启示是无论看英语还是听英语,一定要重视最开始的信息。中华文化通常把重要的人或事物放在最后,以体现尊重,这符合中华文化含蓄的特点。这对学习汉语的启示是一定要看到最后或听到最后,因为最后的内容才是最重要的。

在表2的第二部分,学生会发现两个习语中都包含食物,体现了英语文化对食物的偏爱,peas and carrots,一红一绿两种食物,色彩鲜艳明快。汉语中的“形影不离”“掌上明珠”更重形象表达,见字如见形,画面感特别强,丝毫不输英语表达。

以上文化知识的拓展助力学生理解“在阿甘眼中,珍妮是多么重要,多么美好”,这为其生成主题意义奠定了基础。

教师接着提出以下问题:

Would you like to have a good friend like Jenny?Why or why not?

Do you think you are a good friend in your friends’eyes?Why or why not?

In your opinion,what kind of person is a good friend?

【分析】

两种语言及文化的比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珍妮在阿甘心中的地位,他们也希望能有一个特别信任的朋友,尤其是教师的追问,推动其思考好朋友的标准,反省自己是不是别人的一个好朋友。

(五)总结文本主题意义,实现教材育人目标

以上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形成了很多有助于解决问题的新观点。接下来,教师仍以问题形式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形成的观点。

【活动7】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

What difficulties are you facing in your life and study now?

What have you learned from the text?

学生自由发表观点。学生1说:“I find math too difficult and want to give up.But now I think I should learn from Forrest and stay optimistic and face up to the challenge.”(我觉得数学太难,想放弃。但现在我想我应向Forrest学习,保持乐观,勇敢面对挑战。)学生2说:“We should help people who are in need.”(我们应帮助有需要的人。)学生3说:“I think I should have more communication with my parents.”(我们应与父母多交流。)学生4认为:“I know if I want to have a good friend,I must be a good friend myself.”(如果我想要有一个好朋友,我自己必须先成为好朋友。)学生5说:“I used to think English so difficult to learn,but now I find they are so interesting.”(我以前觉得英语很难,现在觉得英语非常有趣。)

【分析】

本活动旨在检测拓展阅读板块教学帮助学生生成了哪些有益于自身问题解决的主题意义。学生非常踊跃,生成了各种个性化主题意义,令人惊喜。

结语

本案例介绍了在拓展阅读板块的教学中,通过拓展学生的已有经验,培养其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引导其生成丰富多样的主题意义的学习策略。旨在推动更多教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关注并思考文本主题意义探究,以实现英语教材对学生的全人教育。

猜你喜欢

英语教材板块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多版本高中英语教材红色文化融入的比较研究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的配置研究及启示
有意义的一天
板块无常 法有常——板块模型中的临界问题
板块拼拼乐
生之意义
A股各板块1月涨跌幅前50名
木卫二或拥有板块构造
诗里有你